第16章

各學院的夫子們都沒有和學生一起用餐。他們多嗜酒,和學生們一起用餐不合适,所以就另外圍了間包間,十幾個書院的三十幾名夫子就都在包間裏用餐。

剛開始,他們并沒有注意到學生那邊發生的事情。

畢竟邵清成等人所在的意林書院屬于偏遠鄉村的小書院,主辦方在安排就餐位置的時候肯定也不會把他們排在太引人注目的位置。

直到藺睿禾因午膳不合口味,發現了意林書院的有趣情景,買下了剩餘的半包炸魚塊,包間裏的夫子們才發現,自己學生那兒好像有什麽好東西。

嗜酒之人也多是好吃之人,這些夫子們或多或少都講究口舌之欲,而這位崇正書院的武洪霄院長更是其中翹楚。

所以在其他夫子只是意動的時候,他已經非常有行動力地直接讨要了。

院長都開口了,就算藺睿禾再舍不得,也只能乖乖把自己的美食給奉上。

經過這一波三折,油紙裏的炸魚塊就只剩下五塊了。

這位武院長也沒客氣,直接就夾起一塊炸魚,吃得嘎嘣脆不說,還一個勁地搖頭晃腦、用各種華麗辭藻誇贊着美味。

與武洪霄同為大書院院長的倪秦院長見狀,也豪不客氣地夾起一塊:“我也來嘗嘗。”

很快,這五塊炸魚塊被大佬們一搶而空,其他夫子只能眼饞地咽了咽口水,根本沒機會品嘗。

幾位書院院長都是老饕了,一吃就吃出了門道。

武院長見油紙空了有些遺憾,咋了口酒,點評道:“這魚肉經過菜籽油的煎炸之後,腥味完全被菜籽油的清香蓋過,魚肉特有的鮮味就凸顯了出來。雖然只是簡單的炸,但能想出這樣的絕妙點子,也實屬妙人。”

“欸,此言差矣!炸也是要講究火候時機的。”倪院長卻并不完全贊成武院長的話,“火大了,魚肉會焦,火小了,就炸不出這種連骨頭都酥脆了的效果。我想,做出這等妙食的應當也是位高人了。”

而此時,被各大書院的院長、夫子們認為是高人、妙人的邵清儀,正一臉失望地看着桌上的菜。

店小二總共給他上了四個菜,分別是紅燒雞塊、蘿蔔炖肉、油焖茄子、清炒絲瓜。

Advertisement

看到有兩個肉菜,邵清儀的眼睛亮了一亮。

只是嘗過味道之後,他就徹底失望了。

雞肉柴而無味,明明是紅燒的做法,卻只有雞塊表面沾了一點醬汁。而且醬汁的調法也不對,鹹而不鮮,醬油的那股醬味太濃。

蘿蔔炖肉按理說是非常簡單的一道菜,但偏偏這豬肉腥味非常重,蘿蔔也沒完全炖軟入味,口感不佳。

油焖茄子的油放得明顯不夠,茄子未吸飽油,口感幹澀;而清炒絲瓜則幹脆帶了一股土腥味,讓人難以下咽。

如果不是看周圍的客人吃的也是相同的菜式,而且吃得還挺香的,邵清儀都快以為這是店家故意給自己搞的惡作劇了。

知道這是這家店的正常水準,邵清儀卻實在吃不下去了。

幸好他的背簍裏還有不少炸魚塊,只能先吃點炸魚塊湊活了。

這樣想着,他從背簍裏翻出來一包炸魚塊,打開吃了起來。

本來,邵清儀就已經憑借着超乎常人的體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而咀嚼炸魚塊時發出的咔嚓咔嚓的清脆聲響,更讓客人們對邵清儀側目。

這個世界并不興食不言寝不語那一套,但大部分就餐的客人都只是悶頭吃飯,很少有像邵清儀這樣搞出這麽大的動靜的。

“咔嚓咔嚓……”

還是自己炸的魚塊比較好吃啊……等明天回去了就再多炸一些。

邵清儀一邊想着,一邊又夾起一塊炸魚塊。

“咔嚓咔嚓……”

等會兒吃完飯,先去把這些炸魚塊給賣了,然後再去買些調味料。原味的炸魚塊吃多了也膩味,還是得多做一些其他口味的。

邵清儀一邊盤算着,一邊咔嚓聲不斷。

很快,所有客人都覺得,自己桌前的飯菜,不香了。

終于有個客人忍不住了,他叫來店小二,問道:“臨窗那個客人吃的是什麽,聞着怎麽那麽香,給爺也來一份。”

店小二為難地說道:“那是客人自己帶的食物……這樣吧,小人幫您去問問,看他還有沒有多的,願不願意出售?”

那客人聞言點了點頭:“行。”

于是,正在思索着之後該采購些什麽東西的邵清儀,就聽到店小二對自己說道:“這位客官,請問您自帶的這種食物,還有嗎?”

邵清儀愣了愣,然後反應過來:“你說這個炸魚塊?”

“對對對。”店小二其實也不知道邵清儀吃的是什麽,聽他一說才知道竟然是魚,他趕忙說道,“那邊那位客人也想嘗嘗這個,我替他來問問您這邊是否還有多的,以及能否出售。”

邵清儀原本就打算把炸魚塊都賣了的,聽店小二這麽一說,當然很爽快地說道:“賣!我這兒還有一籮筐,共十五包,如果他願意都買下,我就只收他二兩銀子,單買的話,就要一百五十文一包了。”

邵清儀這價格可不是随便喊的,這是他結合這家店的物價水平定的價格。

他桌上這三道菜,紅燒雞塊就要八十文,而且量還很少,而他的這一包炸魚塊足足有一斤重,賣個一百五十文一點都不過分。

店小二聽到這個價格吃了一驚,但他還是很快把邵清儀的答複轉答給了那位客人。

那客人聽說一包竟然要一百五十文,不禁遲疑了起來。

這價格,比店裏的肉菜還貴了。

旁邊一桌的客人也聽到了店小二說的話,他從兜裏掏出了一百五十文,然後招呼店小二道:“替我去買一包,我倒要看看這到底是什麽好東西。”

店小二接過銅錢應了聲:“好嘞。”

然後就從邵清儀手中買了一包炸魚塊。

買炸魚塊的那桌共有八人,他們的桌上已經擺滿了菜,這一包一斤重的炸魚塊根本沒有位置擺。

出錢的那位客人就幹脆給每個人夾了幾塊:“來,大夥兒一起嘗嘗。”

同桌的幾人,有些是早就饞了,有些則是對從未見過的這種食物并不感興趣。

但即使沒興趣,出于搞好關系的想法,他們也還是應着頭皮嘗了。

這一嘗就可就不得了。

第一塊炸魚下肚,八個人中竟有七個人紛紛表示要再買一包,而剩下的那個因過于沉迷炸魚塊帶來的美妙滋味,反應慢了半拍,見大夥兒都已經眼疾手快買了一包,才趕緊跟着表示也要來一包。

一看這架勢,還在觀望的其他客人也急了,趕緊跟着下了單。

不一會兒功夫,邵清儀的十五包炸魚塊就賣出去了十包。

店小二見狀,早已機靈地把這情況禀報了酒樓的掌櫃。

掌櫃的一聽,立馬讓店小二把剩餘的炸魚塊都給買下來,然後再讓他打聽打聽這位客人是從哪兒得來的這食物。

邵清儀一聽店小二的問題,就知道酒樓掌櫃是想要做長期買賣了。

但嘗過酒樓大廚的手藝之後,邵清儀完全沒有了和這家酒樓長期合作的想法。

所以他含糊地回了句只是偶然所得,把炸魚塊全部賣完之後就結賬走人了。

掌櫃的嘗了嘗買來的食物,一雙滿是精光的眼睛徹底亮了起來。

他正想去和這位客人再聊聊,就聽店小二說客人已經走了。

酒樓掌櫃不禁後悔莫及,早知道就應該自己親自出馬的!

不過幸好,他把剩下的幾包包圓了,五包能有五斤重,用小盤子裝一裝,能賣個一天呢。

于是,這家飛鶴酒樓就推出了一道名頭唬人的新菜“黃金魚塊”,小小一盤就要一百文,滋味非常美妙,無論是直接吃,還是下酒下飯都絕佳。

一時間,得到風聲的各大世族管家們立馬派了小厮前來采買。

自從前些年與胡人的戰争結束之後,梁國風調雨順,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這些大世族的當家人就更是閑得蛋疼。

他們財富迅速積累,聲勢日益顯赫,每日除了詩詞歌賦、高談闊論,也就只能研究些奇珍異寶、山珍美味這樣。

上頭好這一口,這些世族的管家主事們自然也是費勁心思讨好,平日裏安插了衆多眼線,就為了能第一時間把新鮮事物呈給自家老爺夫人。

邵清儀沒想到,自己只是随随便便做了個炸魚塊就能引起這樣的轟動。

他正在北望市場裏選購食材和調料。

根據原書作者的設定涪城是三江口岸,在水運發達的梁國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因為這種地理優勢,北望市場的規模之大、物資之豐富,讓見慣了大城市農貿市場的邵清儀都不禁咋舌。

比起司空見慣的現代化農貿市場,北望市場的每個人、每個攤位都有着時代和當地特色,讓邵清儀甚至産生了一種自己正在某個沉浸式體驗觀光旅游項目中購物的錯覺。

幸好之前在酒樓時,邵清儀就已經提前看好了自己要買的東西所在的位置,所以他很快就買到了大部分想要的東西。

首先是食材,他采購了一些蘿蔔、豇豆、白菜這些可以用來做腌制品的蔬菜,也采購了一些雞蛋鴨蛋。

買完這些東西,原本被清空了的背簍又開始滿了起來。

之後則是調味料。八角、香葉、花椒、大蒜、老姜,邵清儀幾乎把能買到的香料都買了。紅糖、冰糖、澱粉,這些廚房常用的調味品也都采購齊全。

除此之外,邵清儀還買了兩匹棉布,一匹嫩藍,一匹藏青,孩子們的衣服都破舊了,他準備找村裏的裁縫給孩子們做幾身新衣服。

買完這些,邵清儀又去了賣文房四寶的店鋪,買了練字本。這個是他給自己買的,他計劃在一個月內把這個世界的字給認全了。

采購完所有東西,邵清儀準備再仔細逛逛涪城,可不知是太陽太毒,還是背上的東西太重,邵清儀才走了幾步,就覺得有些暈乎乎的。

算了,先找個地方把采購的這些東西給放着吧。

邵清儀找了個價格還算合适的客棧入住。

進了房間,邵清儀把背上的東西放下,卻還是覺得身體有些酸軟無力。

眼看天色還早,他幹脆就直接上床,睡了個午覺。

這一覺睡得天昏地暗,醒來,邵清儀發現天竟然已經黑了!

壞了壞了,錯過和邵清成他們約好的時間了!

邵清儀火急火燎地起床,趕赴之前約好的城門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