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蕭楚然帶來的消息十足的把何悅驚了一跳,不過好在蕭楚然解釋了只是暫時發現了暗流,并沒有造成何悅預料的那種事變,但能從蕭楚然口中得知,那麽這事就不簡單。

“皇上,臣認為,此事事關重大,必須派官員親自去安撫百姓,最好能安排禦醫前去看看臨安的疫病。”

何悅沉默的看着冷亦軒,他想知道冷亦軒會怎麽安排,然而冷亦軒只是皺眉并無開口,心急如焚的何悅只能站出來說道:“皇上,臣侍也附議蕭大人的意見。”

蕭楚然聽到了何悅的話,滿心歡喜,激動的詢問:“想必悅卿也知曉了此事的前因後果,楚然不才,不能為皇上分憂,為百姓解難,還請悅卿出個主意指點迷津。”

冷亦軒看了蕭楚然一眼,心知肚明的他怎麽不知曉蕭楚然想做什麽,冷亦軒只能暗嘆國家人才欠缺,但現今确實沒什麽好辦法,冷亦軒也只能開口問道:“悅可有什麽好的提議。”

這還是自從臨安出事之後冷亦軒第一次開口詢問他的意見,若是往日,蕭楚然早就親自上門詢問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冷亦軒下的指令。雖然不懂冷亦軒這麽做的原因,但是現在冷亦軒既然開口,加上他也願意出力,便說道:“其實這事也不難辦。”

“不難辦?”蕭楚然驚異,冷亦軒也驚異,他們困擾了許久的東西竟然從何悅口中得到了一句不難辦的話語?這可讓兩人驚異許久。

何悅尴尬笑了笑,随即道:“現在臨安面臨的是百姓吃住及疫病的問題,那麽我們就對症下藥好了。”

蕭楚然:“對症下藥?”

何悅點頭:“皇上可以下旨給淮城、知州之府,讓他們騰出閑置的房子妥善安置災民,然後皇上再派禦醫過去會診,等病疫完好者将在當地官府登記族譜,身體健壯者可以回臨安幫工重建家園,獲取的報酬是能填飽家人的口糧以及少許的銅錢,等臨安的重建完成後,回鄉者可以免去三年稅收,不回鄉者将由當地官府統一安排,而這中間一切開支朝廷會派人監督,假造者和搗亂者一律誅九族,如此,想必臨安那些所謂的暗流會悄無聲息流逝。”

蕭楚然驚異,他回憶裏有這一幕,何悅對處置災民的辦法,如今何悅再次道來,蕭楚然恍然大悟,驚喜的朝冷亦軒行禮,“皇上,臣認為悅卿的意見很穩妥,不僅能安撫百姓,還能避免偷腥人。”

冷亦軒點頭,表示贊同蕭楚然說的,随即看向何悅,“悅,你的才學……朕深感欣慰。”

何悅驚異,悲傷發寒的笑了笑,随即動了動袖子,思考着這科舉制度到底要不要交給冷亦軒時,冷亦軒交代了蕭楚然妥善處理臨安之事,并要将此辦法用在芒城上,蕭楚然嚴肅的接下旨意,冷亦軒笑意點頭。

到底是拿出來還是不拿出來?拿出來十之□□會曝光他不是真正的何悅的身份,但是不拿出來,不就浪費了自己精心準備的東西。何悅嘆息的搖頭,冷亦軒瞧見,關懷問道:“悅對此事還有什麽不滿之處?”

“啊!沒,沒有……”何悅搖頭,看見蕭楚然和冷亦軒,嘆息道:“其實……算了,既來之則安之吧!”

冷亦軒和蕭楚然茫然,何悅從袖子中拿出一疊紙遞給冷亦軒,冷亦軒接過看着上面不算太好看的字體,笑意詢問:“悅這是要給我看你的習字?”

Advertisement

何悅眨了眨眼,随即翻了白眼,不滿道:“皇上你別在楚然面前取笑我的書法了。”

蕭楚然抿嘴笑了幾聲,冷亦軒倒是豪爽的大笑幾聲,何悅撅了撅嘴,“皇上,臣侍呈上的是關乎朝廷制度的建議,有了這套制度,朝廷也不用愁苦沒有人才之困。”

冷亦軒驚愕,蕭楚然震驚,冷亦軒趕忙拿過紙張,看着上面幾個大字,輕輕念道:“科舉制度。”

“沒錯,皇上,臣侍昨日翻閱了玄明國古籍,發現現今朝廷的制度存在一個很大的隐患。”也許是說開了,何悅也不再怕将這事說出來帶來的後果,繼續陳述:“玄明國自開國以來都實行貴族世襲之道,但這樣的結果只會讓那些貴族更加肆意妄為,壟斷整個朝廷官職,臨安之事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皇上應該也注意到那些文武百官都要看某些人的臉色才敢吱聲。”

蕭楚然最初不太明白何悅話中含義,但是從臨安這事一出,蕭楚然也明白何悅說的看人臉色是指什麽。看着冷亦軒冰冷的一張臉,蕭楚然知道何悅說道冷亦軒的憤怒處了。

“那悅君可有好的建議。”

何悅對着蕭楚然笑了笑,随即看向禦書桌上那醒目的科舉制度幾字,“楚然,你雖然貴為麟兒,但是治國之道卻很有一套,別人說你是世襲得到這位置的,但是在我看來,即使你沒有世襲也能考取這個功名。”

冷亦軒将面上的一張白紙移開,下面是慢慢的字體,甚至還描畫出一副奇怪的畫卷,不過就算奇怪,冷亦軒還是能看出何悅要說的是什麽。

蕭楚然在瞧見那奇怪的畫圖後就很激動,激動裏保函了好奇,何悅只是指着上面的圖解釋道:“皇上,臣侍上抒寫的是細節,但論話語只有一句。”

“削除貴族世襲之道,廣招天下文人武略,由皇上你親自提名入朝為官。”

只是一句簡短的額話語,但蕭楚然和冷亦軒已經叢中感受到了這句話背後帶來的影響。

“等等,悅君,你的意思是讓玄明國所有百姓都參與這種科舉制度。”

何悅點頭,“是的,從鄉試到府試再到會試和殿試,也就是讓那些文人才子通過鄉試有了童生的名號再到府試的秀才,考上秀才者一律免去家中稅負,擁有了秀才功名才可進京參加會試,會試提名者為舉人,舉人是可以在各地鄉鎮、州府為官,官職無須太大。而會試前三者可以進宮參加殿試,也就是皇上親自出題會考,最後由皇上金榜題名第一的狀元,第二的榜眼,第三的探花。”

紙張上很詳細解釋了科舉制度的流程,再加上何悅說着科舉制度帶來的好處,別說蕭楚然心動,連冷亦軒都驚喜萬分,這就是他期盼已久的東西,未想到何悅會是最先給出這份驚喜的人。

“悅君,楚然甘拜下風。”蕭楚然朝何悅行了一個大禮,吓得何悅趕忙上前攙扶,“楚然,你這是做什麽?”

“悅君,你可知你今日呈上的是什麽嗎?”

何悅當然清楚,這套制度可是宋朝有名的制度,但是這一套也有一個漏洞,就是重文輕武。所以在此的科舉制度上何悅也稍加改動,提出了武狀元這一功名。

“武狀元,是通過比武提名的?”

何悅點點頭,将視線落在冷亦軒上,嚴肅道:“亦軒,不可重武輕文,也同樣不能重文輕武,兩者必須互補,也就是所謂的平衡,武才之人可以通過比武考取武狀元稱號保衛邊疆,文才之人通過殿試金榜題名狀元入朝為官觐見良言,發展國強民富之道。”

“好一句國強民富。”

何悅回頭,看見拍手進來的冷雲耀,只是淡淡一笑,随後朝冷雲耀行了禮,冷雲耀笑着看向冷亦軒,“皇上,臣認為你該給悅卿進進位份了。”

冷亦軒淡然一笑,蕭楚然鄙視了冷雲耀一眼,何悅背上發寒的看向冷亦軒,冷亦軒沉默一會,才道:“時候未到。”

不是不進,而是時候未到,冷雲耀和蕭楚然一同露出笑容,何悅只能紅了紅耳朵,看着冷亦軒盯着仔細同冷雲耀談論科舉制度,何悅心也舒暢了許多,上前說道:“臣侍不打擾皇上,先行告退。”

冷亦軒點頭,但是冷雲耀卻不同意,趕緊阻止何悅離開,一臉狡猾笑着:“臣從蕭大人口中聽了悅卿不少好點子,相比悅卿應該知道不少賺錢的方法,不如……”

“王爺。”

冷雲耀看向蕭楚然,發現對方一臉的不高興,趕快示好,“楚然,你知道,國庫沒幾個銀兩了。”

冷亦軒雖為玄明國皇帝,但是很多事還得冷雲耀幫忙,就好比這為國庫賺錢,現今有個能耐之人在身邊,冷雲耀怎麽不從何悅口中套取點辦法。

何悅也知曉他今日不說,冷雲耀遲早回來找他,只好吞吞吐吐說道:“辦法也不是沒有。”

冷亦軒驚異,蕭楚然驚喜,冷雲耀哈哈大笑,“我就知道你有辦法,快告訴本王。”

“也只是普通的商貿往來,玄明國地裏位置很好,且不說糧食能,但從海底獲取的豐厚物品就能賺取一大筆錢,還有珍貴的瑪瑙、翡翠,珍珠,珍珠就是……”何悅興致高漲的說着各種現代賺錢方法,完全忘記了此處是古代社會,是個不開放甚至很落後的國家。

說過了,口渴了,喝了一口茶,發現每個人臉上除了震驚還是震驚,何悅才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說多了,趕忙放下茶杯忽悠着:“這,這只是我突發奇想,至于細節及效果還得實驗過才知曉。”

最後一句話何悅說的很小聲,但是冷亦軒幾人還是知道了,從之前臨安處事再到何悅拿出科舉制度,又到商貿往來,幾人已經明白了何悅不是普通之人,而這中間到底存在什麽秘密,除了何悅自己說出恐怕就只能靠冷亦軒了。

冷亦軒深知何悅對他隐瞞了什麽,但是他不會去詢問,他要的就是何悅親口告訴他,所以這時的冷亦軒也只是淡然一笑,并無去糾結何悅這聰慧的原由。

冷亦軒不追尋也讓何悅松了口氣,心裏感謝之時也在考慮是不是把他的真實身份告訴冷亦軒,但是想到這麽懸乎的事,還是忍耐了下來,在禦書房同冷亦軒、蕭楚然、冷雲耀用了晚膳,才回宮歇息。

翌日,本來抱着好心情去給華臣請安,但是不知道華臣抽的什麽風,見到何悅說了許多難聽話語,何悅聽了冷笑一聲,面無表情道:“臣侍身體不适,恕臣侍先行告退。”不給上官雪臉色,轉身離去,氣的上官雪‘啪嗒’一聲将桌上的杯子打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