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五公之亂【三】

燕國都城邺城,皇宮之內大擺宴席,慶祝燕軍得勝還朝。

席間,小皇帝慕容喡雙手舉杯對慕容恪笑着說道:“皇叔英勇,天下無敵,故朕敬之。”

慕容恪急忙雙手舉杯,恭敬地說道:“陛下謬贊,臣愧不敢當。不過此次攻秦,吳王功不可沒。”

小皇帝慕容喡點了點頭。

慕容恪又說道:“吳王将相之才十倍于臣,先帝以長幼之次,以臣代之。臣死之後,願陛下委政吳王,可謂親賢兼舉。”

坐在一旁的上庸王慕容評和太後可足渾氏立即對視一眼,然後太後可足渾氏一笑說道:“此言甚是有理,只是三弟身體康健,便說此話恐不吉利。來,喝酒。”

衆人繼續飲酒,唯有慕容評用手狠狠地握着手中酒杯,且目露兇光。

一個時辰之後,群臣散去,獨慕容評未走。可足渾太後讓宮人退下之後,焦慮地說道:“四弟,這可如何是好?”

慕容評則陰森地說道:“樹倒猢狲散!”

可足渾太後試問道:“四弟之意,待恪死後,排擠垂之?”

慕容評點了點頭。

可足渾太後卻為難地說道:“慕容恪老當益壯,待他病故,恐垂早已羽翼豐滿,不受你我所控?”

慕容評則問道:“不知皇嫂可知,蜀漢諸葛孔明因何而死?”

可足渾太後答道:“積勞成疾。”然後突然眼前一亮地說道:“如此一來,慕容恪不但速死,而且他日史書工筆只能記載,燕國深信太原王慕容恪,故簡能而任委重投艱,雖仙游,卻流芳傳世。”

慕容評得意地笑了。

世間總有這樣一種人,雖無才能,但卻總想居高臨下手握大權。對于國家而言,最怕遇到這種人。故而燕國滅亡,這二人有着不可推卸之責任。

Advertisement

三個月後,積勞成疾的太原王慕容恪又因偶感風寒一病不起。雖遍請名醫,卻終不見起色。

這一日,樂安王慕容臧來看望慕容恪。慕容臧行禮說道:“侄兒見過三皇叔。”慕容恪點點頭。而後慕容臧将帶來的一個精致木盒打開,指着裏面一棵千年人參說道:“三皇叔将它服下定能痊愈。”

慕容恪苦笑一聲,說道:“臧兒有心了,來,坐下。”

慕容臧行禮謝過并坐下。

慕容恪看着慕容臧說道:“秦晉兩國對我燕國虎視眈眈,且吾疾固彌留,恐不久矣。然吳王天資英傑,經略超時。司馬職統兵權,不可以失人。吾終之後,必以授之。若以親疏次第,不以授之,可亦授沖。汝等雖才識明敏,然未堪多難。國家安危,實在于此。不可昧利忘憂,以至大悔也。”

慕容臧點頭說道:“請三皇叔勿憂,侄兒定當謹記于心。”

慕容恪這才放心地微微一笑。

公元367年夏,太原王慕容恪病危。小皇帝慕容喡,可足渾太後,上庸王慕容評,吳王慕容垂和樂安王慕容臧皆在病床旁。

氣若游絲的慕容恪看着小皇帝慕容喡緩緩地說道:“臣聞報恩莫大薦士。吳王文武兼才,管蕭之亞。陛下若任之以政,國必安之。不然,臣恐秦晉二寇有窺窬之計。”

小皇帝慕容喡點點頭。而心頭大事已安的太原王慕容恪則含笑離開人世。吳王慕容垂立即跪到地上傷心欲絕痛哭不止,但其他人等則從屋內離開,來到大廳。

小皇帝慕容喡擡頭看着可足渾太後說道:“母後,何時命五皇叔輔政?”

可足渾太後卻臉一沉地不悅說道:“臣子之言,焉為聖旨?”

小皇帝慕容喡見其母後生氣了,便不敢多言。

這時,一旁的樂安王慕容臧行禮說道:“太後,兒臣欲舉薦一人,可做大司馬一職。”

可足渾太後和上庸王慕容評皆目不轉睛地看着他。

慕容臧繼續說道:“中山王慕容沖。”

上庸王慕容評聽完之後,心中暗自說道:“中山王慕容沖年僅八歲,諸事不通。讓其任職,大權依舊在我手中。”于是,他向可足渾太後行禮說道:“啓禀太後,臣弟認為此事十分妥當。”

而可足渾太後也心中暗自說道:“眼下需要用慕容評牽制吳王慕容垂。倘若日後大局已定,二人皆除之。況且,大司馬之職已在沖兒之手。”故此,她點了點頭。

一旁的慕容臧同時亦心中暗自說道:“三皇叔,您所托之事,臧以完成。但侄兒卻不知其中緣由,為何要将如此重要之職位交給沖兒?”

原來,深謀遠慮的慕容恪知道,可足渾太後和上庸王慕容評垂涎朝權久矣,料想自己去世之後,二人嫉賢妒能排擠吳王慕容垂,致使燕國大亂。所以先在小皇帝慕容喡面前力薦吳王慕容垂,使其深知吳王乃能力之人。若可足渾太後和上庸王慕容評不讓吳王慕容垂接任大司馬一職,便讓中山王慕容沖任之。其一,可足渾太後和上庸王慕容評會同意此事。其二,中山王慕容沖年幼。若日後燕國有難,能力不足的上庸王慕容評可放心任用吳王慕容垂。最後,中山王慕容沖雖小,但頗有蘭陵王之風采。不但貌美英俊,而且聰明伶俐勇敢十足。長大之後,定是位有用之人才。

但可惜的是,太原王如此完美之計劃,卻在可足渾太後和上庸王慕容評的幹擾下付諸東流。

眨眼之間,金秋以至。秦國百姓們正在紛紛勞作喜獲豐收之時,王猛卻行色匆匆地來到将軍府見李威。

李威見王猛如此,便好奇地問道:“王公何故驚慌?”

王猛向其使了一個眼色。李威立即明白,便吩咐奴婢們退下。然後,王猛這才低聲說道:“據細作來報,五日之後,便是晉公苻柳之壽辰。趙公苻雙,魏公苻瘦及燕公苻武皆在蒲阪,群龍相聚,恐生大事。”

李威一聽臉色大變,沉思良久之後,說道:“在下即刻進宮面見天王,謊稱四公已反,應即刻處之。”

王猛點頭說道:“料定四公不會想到我們先發制人,且此刻皆在蒲阪,亦可減少無辜傷亡。只是終究欺騙天王,還是在下與将軍同去。”

李威卻一笑說道;“天王仁義,且在下乃其舅父。若東窗事發,太後亦會求情。無妨。”

王猛聽完之後,放心地點了點頭。

李威又說道:“事态緊急,在下即刻進宮。王公可留在此,靜候佳音。”

王猛點頭稱是。而李威轉身離去。

正在太極殿批閱奏折的苻堅見一宮人走了進來,行禮說道:“啓禀天王,李将軍求見。”

苻堅一聽李威來了,便立即放下筆說道:“請其進殿。”

宮人行禮稱是下去。

片刻之後,李威走進殿內,行禮說道:“李威拜見天王。”

苻堅說道:“舅父請起。來人,賜座。”

宮人們将一把紅木椅子放到李威身邊。李威謝過坐下。

苻堅問道:“不知舅父此時進宮,可有要事?”

李威點頭說道:“啓禀天王,據臣密探所知。晉公苻柳假借壽辰為名,力邀趙公苻雙,魏公苻瘦和燕公苻武。在蒲阪密謀反秦。”

苻堅大吃一驚地說道:“果有此事?”

李威點頭說道:“此等大事,焉能妄言?天王,不如趁其還為公開此事,先發制人,以免後發制于人?”

苻堅卻兩難地說道:“不如先将四公召集入宮,再”他還沒有說完。

李威心急地打斷苻堅的話,說道:“天王,養虎為患多年,而今羽翼豐滿,若再猶豫不決,必有大亂!”

苻堅有些生氣地說道;“難道舅父希望寡人如同越王苻生一般,殘害手足!”

李威見苻堅态度堅決,便雙眉緊鎖地行禮下去。

回到将軍府的李威将此事完完整整地告之王猛。王猛說道:“将軍莫怪天王,金無赤金人無完人。”

李威卻着急地說道:“此事已迫在眉睫,天王卻又如此處之!”

王猛則說道:“這樣也好,放任四公謀反,天王才會決心将其處之。”

李威無奈地說道:“事到如今,只好如此。”

蒲阪,四公正在大廳之內讨論如何謀反讨伐苻堅之時,突見一奴婢走了進來,行禮說道:“啓禀四公,聖旨到。”

四公皆驚。然後,晉公苻柳起身看着其他三公說道:“接旨吧。”三公明白,如今還未謀反,故而聖旨必接無疑。所以同晉公苻柳來到院內,跪下接旨。

公公打開聖旨,高聲宣讀道:“奉天承運天王诏曰,聞晉公壽辰已近,三公為其賀之,兄弟親密倍感欣慰。故召四公入宮,以敘情長。欽此。”

四公聽完之後皆驚,面面相觑。

這時,公公對他們說道:“請接聖旨。”

晉公苻柳這才緩過神來,起身接旨。公公向四公行禮之後,離去。而魏公苻瘦則焦急地說道:“此乃鴻門宴,恐有去無回!”

趙公苻雙卻疑惑地說道:“我們還未反之,苻堅怎會知曉?”

燕公苻武生氣地說道:“定是王猛李威有所察覺,才以敘舊為由,招入長安。”

突然,晉公苻柳走到書架旁,拿起一個由梨花木雕刻而成的木梨并放在嘴邊,狠狠地咬了下去,木梨之上便有其清晰牙印。然後,他拿着木梨走到其他三公面前,堅定地說道:“如有違約,定遭天譴!”

三公一見,便紛紛地圍了過來,皆在木梨上咬了一口,齊聲說道:“如有違約,定遭天譴!”

晉公點了點頭,滿意地說道:“而今已無回頭之路,唯有披荊斬棘方見天日。現各回封地,舉旗反之!”

兩天後,深夜,苻堅和張慕媱早已熟睡。突然,掌事宮女夕雪走了進來,輕聲行禮說道:“啓禀天王,李公王公稱有要事求見。”

苻堅立即起身,張慕媱為其披上外衣。而後,苻堅來到正殿。

一身便裝的李威面色凝重地行禮說道:“啓禀天王,四公現已謀反!”

苻堅吃驚地搖頭說道:“怎會這樣?”

李威點頭說道:“此事千真萬确,還請天王早作打算,及早發兵鎮壓。”

可苻堅并沒有說話。

一旁的王猛則行禮說道:“不如天王降旨一道,勸其罷兵?”

苻堅立即擡頭說道:“如此甚好,否則秦國必要遭到血光之災。”然後快步走到書案前,提筆書寫。而李威則驚訝地看着王猛。王猛則微微地搖了一下頭。李威便不做聲。

片刻之後,苻堅拿着寫好的聖旨走了過來,将其交給王猛說道:“有勞王公。”

王猛雙手接過,與李威行禮退下。

張慕媱從側門走了出來,擔心地說道:“四公手握兵權,果真就此罷手?”

苻堅輕嘆一聲,說道:“萬望如此,否則秦國浩劫難逃,且必殺四公。”

與此同時,走出大殿的李威立即低聲對王猛說道:“不知王公為何如此行事?”

王猛環看四周無人之後,輕聲說道:“一讓天王知曉,妥協忍讓絕非平息此事之法。二來,亦讓四公誤認為天王怕之,故會狂妄自大,方能驕兵必敗。”

李威聽完之後,笑着說道:“王公真乃諸葛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