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章, 章老師!”

付聆欣喜若狂, 連忙放下手裏的盒飯,兩手倉促地在衣角上擦了幾下,顫巍巍把手伸出去。

章書平是國內五大金牌導演之一, 執導的影片曾經獲得了金棕榈獎,女主演還同時斬獲了最佳女主角, 一戰成名。而章書平在獲獎之後也沒有松懈, 繼而執導了《無患子》、《金色的冬天》、《微粒世界》等影片, 每一部都在國內外廣受喜愛。

章書平并沒有大導演的架子,十分大方地跟他握手,“你好,我剛才路過, 偷聽了你們的讨論,不好意思。”

付聆激動的像個第一次拿到獎狀的孩子:“沒,沒關系, 我們只是随便談一點對角色的理解, 沒關系的。”

章書平寬容地笑了一笑, 眼尾因此多了兩條細紋,“我剛才聽你說的太入神了,其實現在像你這麽喜歡鑽研角色的年輕演員已經不多了, 而且你每一句都在點子上, 所以我沒有打斷你。”

“哈哈,我這都是班門弄斧,讓您見笑了。”

“哦, 切不能這麽說。你們這個劇我看過原小說,你剛才的分析很有條理,如果是我執導的話,我也會往這個方向走。”

能夠得到業內老前輩的肯定,付聆激動得幾乎要落淚。而更讓他受寵若驚的,是章書平接下來的話:

“你是叫付聆是嗎?我今天來呢,其實,是特地來找你的。”

“我,我?”

付聆錯愕不已。這才發現章書平穿得其實很正式,筆挺的西裝,擦得發亮的皮鞋,連灰白的頭發都用發膠仔細打理過,顯然是要去一個很正經的場合。

但他沒有,反而只是來見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演員。而即便是一個默默無聞的演員,他都會如此鄭重地對待。

章書平點頭:“沒錯。其實我昨晚就想來找你,昨天六點多的時候,你和你的這位助理坐在外面。當時的太陽只剩一點兒挂在天邊了,光影很好,你的眼神也很好,這跟我最近琢磨的一個人物很貼切,所以我決定認識一下你。不料後來發生了一些事情,你似乎沒空,我就問了跟你打招呼的老李,他說,你叫付聆。”

“所,所以,您是來......”

“你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演員,我這裏有一個劇本,如果你有時間的話,我非常希望你能看一下。”

一個知名的導演,找到一個演員說想讓他幫忙看一下劇本,這意味着什麽,不言而喻。

“我,我,我......”

付聆的淚珠子唰的就滾了下來,出道三年,他一直都在“花瓶”和“沒演技”的争議中生存,甚至他想要争取好劇本的配角,而不是爛劇的主角這個行為,也被經紀公司冠以“不知輕重”的指責。

而今天,一個完全可以稱作影視界泰鬥的人物站出來,告訴他,他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演員,甚至還要邀請他合作。這樣的肯定如波濤一般,澎湃着朝他湧來,讓他一下子說不出話。

這時候,付大幫他開了口:“他願意。聆哥他很喜歡演戲,老師你願意給他一個這麽好的機會,他一百個願意!”

章書平理解付聆的情緒,于是并沒有因為付大的唐突而氣惱,反而覺得這個人十分有趣:

“他是你的助理嗎?昨晚看到他抓跟蹤狂的英姿,身手很不錯。”

付聆又哭又笑:“他是我的保镖。章老師,謝謝您這麽肯定我!如果您願意的話,我這邊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章書平體貼地遞給他一張紙巾,仍是笑着:“年輕人,別這麽早下決定,合作是一個互相選擇的過程。我不是大羅神仙,也會犯錯的。我選的劇本不一定就是好劇本,你還是看完再決定比較好。”

盡管拿了那麽多大獎項,他還是一如既往的謙卑,盡管在一個剛入行的新人面前。

“好,謝謝章老師!”

《和親錄》的導演是何北泉,而章書平是他的老師,所以,那天章書平以“師徒見面”的理由,在監視器前看完了付聆的表演。

付聆的表演很到位,甚至已經讓何北泉滿意了。

但,章書平的眼睛卻是更挑剔的。

“你怕鏡頭?”

他一語中的,在拍戲面前,他的要求一向很嚴格,任何一幀出現問題都要重新拍。

劇組裏聽說章書平來了,紛紛都湧過來圍觀,企圖在大導演面前露個臉。但由于在拍攝的緣故,衆人都只遠遠地站着,不敢靠近打擾。否則到時候被人大導演拉進黑名單,以後都沒得機會了,那委實得不償失。

“唉,你說付聆的運氣怎麽就這麽好?章導過來跟門生聯絡感情,剛好就碰到他開機。”

“就是的,這段戲又是他的重頭戲,要是被章老師看上了,随便在電影裏演個配角,這以後就平步青雲了啊。”

“怎麽還羨慕上了你們?我可不羨慕,我慫着呢。”

“啊?這怎麽說?”

“你想啊,要是表現好了當然平步青雲,但要是表現不好,他的業務能力就在章導那兒畫叉了,這扇門一關,那就是一個黑名單啊。以後想合作都難。”

“這麽說也是哦。章導的要求一向都很嚴,要讓他滿意,就是大熒幕上的演員也很難辦到。這麽一想,這個機會完全就是一把雙刃劍啊,而且成功的概率基本沒有。”

“就是,你看,剛剛那個鏡頭,咱們何導都過了,但是章導還是把他叫過去,明顯是不滿意。”

“唉,太難了。這不滿意也不能怪付聆吧,我覺得他表現得已經很好了。”

“我們這種渣渣看誰演戲不覺得好?要想往上爬,得要人家大導演覺得好才行啊!”

“說的也有道理......”

正當人群攢動,紛紛往監視器那邊探頭,想知道那裏的人在說什麽的時候。章書平卻直接指出了一個幾乎沒有人發現的問題:

“你怕鏡頭?”他的眼睛直勾勾盯着付聆。

怕鏡頭,專業的說法是鏡頭恐懼症。

這個症狀對于從事演藝事業的人來說簡直是個笑話。但付聆的确有輕微的鏡頭恐懼症,盡管他已經盡力修飾了。這是長期網暴導致的結果,那些人每一次嘲諷鏡頭真的都已經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連笑起來的笑紋都被說是整容之後留下的刀痕。所以,每次對着鏡頭時,他總是會下意識想起那些嘲諷的嘴臉。

然而他已經盡所能地掩蓋了,全身心地融入到角色裏,說出完全符合情緒的臺詞。章書平又是怎麽看出來的?

“是有一點。”付聆點了一下頭,沒有否定。

章書平被他毫無城府的反應驚訝到了:“正常來說,演員們有這個症狀的不多,就算有,也不會在導演面前承認。”

一旁的何北泉笑了:“他一直很實誠,問什麽說什麽。”說完,他意味深長地看向付聆,“其實,我之前也有所發覺,但是這必須要很精細的觀察才能發現。而電視劇并不需要那麽精細的要求,否則現在絕大多數演員的鏡頭都不過關。”

演戲的要求很高,演員的情緒、動作、表情,都必須跟角色融為一體,讓觀衆無條件相信這個角色是真實存在的。

付聆的完成度是目前這部劇裏他最滿意的。

是的,盡管有時候會因為恐懼症而出現一絲與角色的不契合感,但他仍然是整個劇組裏水平最高的。所以,他拍付聆的時候,會盡量規避那些出現小問題的鏡頭。

“原來兩位導演都看出來了,我還以為我掩飾的很好。”付聆低落地垂下頭去。

“你的确做的很好。”章書平安慰他,但緊接着又補充了一句:

“但還可以更好。”

這話一落地,周圍的人都驚了——還可以更好,也就是說,章書平要親自上手□□?

何北泉是章書平一手帶出來的,當然清楚自家老師的脾氣,于是拿起對講機道:

“大家休息十分鐘。”

然後轉頭看向章書平:“老師,你們聊。”

于是,在導演的帶動下,場務和攝影助理們紛紛放下手裏的東西,跑到零食架那邊休息去了。演員們還在外圍翹首以盼,看着付聆站在章書平面前,不知道兩人在說什麽。

“付聆,我想,你還需要訓練一種能力。”章書平看着他,如看着往前心愛的門生一樣。

“章老師您說。”

“你需要保持孤獨感,即便在鏡頭和無數人的注視下。”

付聆抿了一下唇,“可是,我總是會下意識想到其他東西。”

“所以,你還沒有完全把自己摘出來。”

付聆這次沒有回話了,而是靜靜地聽着。

章書平接着之前的話:

“拍戲的時候周圍很雜,攝像在挪位置,打光師在舉打光板,場務在搬東西,還有各種各樣的人在圍觀。如果你每一個都那麽介意,你永遠拍不好戲。我知道,對于拍戲經驗不多的人來說這很難,但是你要把自己定位成不一樣的演員。你要相信你自己,別人要拍10場戲才能練出來的東西,你現在就可以。

鏡頭也好,工作人員也罷,你可以把他們想象成其他的東西。在你飾演角色的時候,它們就是一群在護城河裏的魚,雖然會發出一些聲音,但是絕對不會影響到你的情緒。你需要在一個嘈雜的氛圍裏把自己摘出來,你眼裏只有自己這個角色,和對手的角色。除此之外,鏡頭那些東西就是你們這幕戲裏飛來飛去的蚊子。

你的角色是一個出身皇室的人,你眼睛裏的東西,應該是權力,是謀權算計,而不是蚊子,這就是孤獨感。”

大導演之所以是大導演,除了他們很會運用鏡頭來講故事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他們很會調/教演員。

即便是同一個演員,尤其是表演經驗還不多的青年演員,他們在不同導演的指導之下,水平也會有高低起伏,這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事實也證明,每個演員都有可塑性,或大或小,但是導演的本領,就在于他們能挖掘出這不被人看到的潛力,把演員的能力徹底激發出來。

剛才這番話,付聆聽下來就感覺自己完成了一個飛速的打碎和重建的過程。都說破鏡重圓,雖合起來了卻仍然會有縫隙。但付聆卻覺着,他好像比以前更強大了。

“導演,請給我5分鐘,我試試。”

作者有話要說:  期待一下我們聆聆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