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二天,陳曦睡到了日上三竿,她理直氣壯地把這一現象歸結為時差問題。

大中午,陳曦跑到港粵食屋,在小姑子和公婆無奈的眼神裏吃了一頓早飯,接着便去銀行辦事兒了。

在大不列颠一年以來,陳曦通過跟環球唱片的合作,可謂是賺了個盆滿缽滿。

除了暑假之初打包賣出的三首歌賺了5000歐,以及暑假結束時賣出的10首歌賺了2萬歐之外。

接下來的時間,陳曦也沒有閑着。

按照平均每個月寫十首歌的速度,從九月底第二學期開學到聖誕節假期結束,差不多三個月的時間,她一次性賣出了30首歌,賺了6萬歐。

環球唱片的音樂總監驚訝之餘,似乎也欣然接受了陳曦的創作速度。

他認真地聽着每一首歌,除了一遍遍地直呼“My God”之外,似乎已經失去了所有的溢美之詞,他只能把陳曦當做是天才中天才了。

接着,陳曦便又消失了很久,當她再次出現在環球唱片的時候,已經是四月初了。

複活節假期,陳曦完成了她在蘭開斯托大學為期一年的進修,她就要回國了。

回國之前,她最後一次來到環球唱片,又是一次性賣出了30首歌,賺了6萬歐,但這最後一次,陳曦寫歌寫得卻頗有些搜腸刮肚的嫌疑了,甚至用了一些港城和日韓的金曲來充數,其精品程度也大不如前,但好在環球唱片的音樂總監卻沒有介意。

至此,陳曦在大不列颠的留學生涯,累計賺得14.5萬歐元,刨除她找私家偵探花出去的2000歐,以及她日常開銷和給家人買禮物花出去的7000餘歐,零頭不計,她把剩下的13.6萬歐元在銀行開具了一張外幣支票,直接随身帶回到國內,而今天,她特意跑到銀行,就是為了辦理這張外幣支票的托收業務而來的。

陳曦走進銀行,直接跟工作人員說,她要辦理外幣支票托收,工作人員便直接把她引上二樓,由行長親自接待,将她帶到外幣科的櫃臺,辦理托收手續。

陳曦拿出外幣支票和自己的身份證明,并且簽字同意繳納一筆不菲的手續費,這才拿到了一個蓋着公章的收據。

外幣科的工作人員告訴她,大約要等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這筆錢才會托收成功,到時候需要她本人帶着收據和身份證明再到外幣科一趟,才能兌換華夏幣。

流程固然複雜,但陳曦也不是不能等,畢竟她又不急着用錢,更何況是這麽大的一筆錢了。

Advertisement

陳曦簡單計算了一下,13.6萬歐元全部兌換成華夏幣,刨除所有費用大概也要剩下120多萬。

八十年代的120萬是什麽概念呢?

于普通百姓而言,大概是一筆天文數字吧!

于她而言,卻只不過是她和秦蕭走向事業巅峰的啓動資金而已。

但是如今,她和秦蕭的事業還尚未到達啓動的時機,她完全不介意先用這筆錢在京城投資一些房産。

要不是如今政策上還不允許進行大宗土地的交易,陳曦都想在京城囤上幾塊地皮了,留着以後慢慢開發也好,坐等升值賣了也罷,總之她是不會讓錢存在銀行長毛的。

考慮到現如今京城最有價值的置業投資便是購買四合院,陳曦決定這兩天就去找馮斌一趟,雖然外幣支票需要一個月才能兌換成功,但不耽誤她現在就開始找房子和看房子啊!

離開銀行,陳曦買了一些新鮮水果便去了老師呂琳的家。

出國一年有餘,乍一回國,她是一定要第一時間來看看老師的,當然也要彙報一下她這一年來學習的成果。

下午的這個時間,老師通常都是沒有課的,沒課的時候,老師一般都會呆在家裏搞研究,陳曦非常了解老師的這一習慣,所以她定然不會白跑一趟。

果然,老師正在家裏修改一篇學術報告。

要說陳曦來得是時候吧,也不是時候吧,老師固然是在家,但陳曦悲慘地被抓了壯丁。

回國的第二天,她連時差都沒有倒過來,就被老師這種學術狂人支配得團團轉,一會兒查書,一會兒找資料,一會兒彙總文件,足足忙活了兩個小時,老師才放下手裏報告,一臉和藹可親地問起她國外的學習和生活。

呂琳告訴陳曦,整個大四她就不需要去學校上課了,她已經跟系裏說好了,系裏會給她正常計算學分,她平時只需要跟着她學習,然後發表論文,就可以正常畢業,然後呂琳又問了陳曦,願不願意跟着她繼續進修,讀京大的研究生。

對此,陳曦答應的很果斷。

她仔細想過了,她留在京大跟着老師做學問,不僅僅是因為不想辜負老師期望,更重要的原因是,重活一世,她不想再走前世走過的路了。

前世十數年的從政生涯,她一邊尋找丈夫和女兒,一邊每天處于高強度的緊繃中,不管出于什麽原因,她沒有一天是快樂的。

至于後來的從商生涯,那就更是寂寞人生聊以消遣了。

這一世她是真心想放下名放下利,跟着老師潛心做做學問,至于賺錢的事兒難道都交給老公不香嗎?

她只想做個狗頭軍師,做個成功男人背後的幸福女人(重生大佬)。

呂琳得到陳曦的肯定答複,萬分欣慰,她心情大好地給陳曦放了一周的假,讓陳曦不用每天到她家裏報道了,好好倒倒時差,多休息休息,她太了解自己工作狂的性子了,一旦忙活起來,難免還要支使陳曦幫她幹這幹那。

就這樣陳曦得到了難得的一周假期,安安小朋友也得到了一周可以不用去托兒所的日子,每天由媽媽陪着,講故事,做游戲,母子相伴,每天都過得無比快樂。

這兩天,從秦蕭的口中,陳曦詳細地八卦了一遍老秦家發生的那些奇葩事兒,正所謂極品人做極品事兒,陳曦雖然聽得連連驚訝,倒也不覺得特別出乎意料。

真正出乎她意料的是,秦蕭對“安寧商貿城”的設計進度竟快得出奇,不出半年甚至可以開始投建了。

然而陳曦卻不想這麽快便投建“安寧商貿城”,不想也不能,畢竟現在政策還尚未明朗,她必須謹慎而為。

重活一世,她有丈夫有孩子,有幸福美滿的家庭,她不想為了錢冒一丁點兒風險,畢竟她現在又不缺錢。

然而政策上的問題她又無法跟秦蕭具體解釋清楚,她只能跟秦蕭說,“安寧商貿城”的投建還沒到時機,讓他不用急着完成。

秦蕭當然是不着急的,他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設計任務書嚴格執行,如果提前完成了,大不了先放到一邊,等什麽時候時機成熟了,再投建也不遲。

陳曦連連點頭,對秦蕭的想法深表贊同,接着陳曦便繪聲繪色地跟秦蕭講起了她在大不列颠一年究竟賺了多少錢,并且這些錢将來都會作為他們事業的啓動資金,

陳曦還提議在他們事業還沒有開展的這段時間,這些錢可以先用來投資,京城的四合院便是他們的首選。

秦蕭聞言便震驚了,他萬萬想不到,他的妻子出國一趟,他們家竟然一躍成為百萬元戶了。

八十年代的百萬元,幾乎是一個家庭一輩子都花不完的錢了,但秦蕭卻完全沒有生出,如“還為什麽要奮鬥,就這樣富裕地過完一輩子不好嗎?”這樣,胸無大志的想法。

這些年來,秦蕭被陳曦灌輸了太多的關于投資生財、通貨膨脹等理念,他深深地明白,錢是沒有花不完的,事業也是沒有止境的,妻子已經幫他積累了足夠的原始資本,接下來,他便要用自己的雙手,給妻子,給孩子,創造一個錦繡未來。

秦蕭此時的宏願,陳曦當然無從知曉,夫妻倆剛剛說完正經事兒之後,便不正經地滾起了床單,一夜無話。

第二天,陳曦找上了馮斌,委托他幫忙找一找京城東城區和西城區,有沒有布局雅致、保存完好的四合院想要出售的,大小無所謂,價錢也無所謂,只要房子合适,不管幾套,她可以都買下來。

馮斌跟陳曦合作了不止一次,他知道陳曦財大氣粗,每每說要買房子,只要遇到合适的就沒有不成交,并且每次都不止買一套。

這可是實打實的大主顧啊!

馮斌當即放下手頭兒的其他業務,全心全力幫陳曦滿城的尋找合适的四合院,而就在此時。

廖家父子回京了!

從1980年8月得到廖家即将平反的消息,到1981年5月平反回京,廖家父子足足在期盼中等待了9個月時間,但是好在,他們終于等到了。

廖老爺子按願職務退休,分配了一套部隊大院的兩層小樓,還分配了一個照顧他日常生活的警衛員,生活供應和醫療保健都有專人負責,雖不再是位高權重,但亦能安享晚年。

對此,廖老爺子表現得非常豁達,他覺得,他這輩子能活着回到京城,已是不幸中的萬幸,至少他還有機會跟一幫活着回到京城的老夥計聊一聊他們的峥嵘歲月,不像有些老夥計,已經長眠地下。

廖東霖也恢複了工作,重新回到京大任教,京大給他分配了教師家屬樓,但他卻不願意浪費教育資源。

反正他孑然一身,無子無女,15年前,他下放的時候,妻子不惜打了孩子也要跟他離婚,今後他也沒有再娶的打算了。

他現在只想每天陪着老爺子,盡一輩子孝道,至于老爺子想抱孫子的問題,就只能看大哥一家什麽時候能從國外回來了。

不過到那時候,老爺子想必也抱不動孫子了,因為他的大孫子今年也已經快二十歲了,如果老爺子身體硬朗的話,大概能等到抱重孫子也說不定呢!

作者有話要說:小天使們!求預收!求灌溉!啊啊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