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安寧商貿經過近幾年的高速發展,已經正式更名成了安寧商貿集團,集團下轄安寧百貨大樓、安寧服裝城、安寧電器城以及安寧超市等。
為了進一步增加安寧集團的實際資産,陳曦讓陳景在拓展經營不同業務的同時,還要不斷置業。
所有安寧集團相中的地标位置或者商業體,不管将來是準備賣服裝還是賣電器,在籌備的階段,陳曦都建議陳景直接買下來。
當然了,如果是地皮的話,則可以直接讓辰宇地産買下來,幫助安寧集團進行設計和投建。
如果是已經建成的商業體,那麽安寧集團則可以自己買下來,反正安寧集團如今最不缺少的便是現金流了,因為按照如今安寧集團的規模和實力,所有的貨款都是按自然季度或者自然年度滞後結算。
在陳曦看來,安寧集團持有的所有地皮和建築,在未來動遷的時候,才是安寧集團投資回報率最大的資産。
如今,安寧集團已經完成了以申城為核心、江南各地遍地開花的全面布局。
并且早在兩三年前,陳景就在陳曦的規劃中,一點點布局了京城和粵省的市場。
京城的市場已然打開了,下一步就是開拓粵省的市場了。
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安寧集團準備跟辰宇地産合作,在羊城和鵬城共建的兩個商業綜合體。
九十年代初期,商業綜合體的概念開始在京城、申城、羊城等一線城市逐步形成。
辰宇地産當然不甘落後,先後在申城和京城的核心區域落成了兩個超越整個時代的商業綜合體。
因為,秦蕭這個商業綜合體設計者,他的背後,有陳曦這個重生者的存在。
辰宇地産開發的商業綜合體被命名為“辰宇廣場”。
申城的“辰宇廣場”先一步落成,融合了商業零售、娛樂休閑、餐飲酒店、商務辦公等多重元素,剛剛對外招商,便收獲了巨大的成功。
安寧集團旗下的安寧電器和安寧超市,還有港粵食屋都第一時間入駐了申城的“辰宇廣場”。
Advertisement
沒錯,短短的幾年時間,港粵食屋的生意已經迅速地做到了江南一帶。
受到了陳曦的啓發,秦瑤在兩年前便注冊成立了清瑤食品餐飲有限公司,在陳曦的強烈建議下,公司的名字是以宋清月和秦瑤這兩大公司創始人命名的。
食品餐飲公司一經成立,港粵食屋也同步注冊了品牌,開始吸引全國各地的加盟商加盟。
與此同時,陳曦還出資,鼓勵秦瑤在京城和申城兩地建廠,名字就叫做清瑤食品廠。
專門生産最原汁原味的粵式糕點和鹵味,一來供應給加盟商,二來加工成零食進行包裝上市,在各大商超進行銷售。
安寧超市順理成章地便成了清瑤食品廠的第一個合作夥伴。
港粵食屋進軍江南市場的同時,安寧集團也正在開拓京城的市場,原因在于,京城的“辰宇廣場”也如期竣工了。
不同于申城的“辰宇廣場”,僅僅涵蓋了安寧集團的兩塊業務,即安寧電器和安寧超市,京城的“辰宇廣場”,可以說是涵蓋了安寧集團的所有業務,原因在于,安寧集團在京城的市場是完全空白的。
于是乎,京城的“辰宇廣場”一經營業,安寧集團旗下的産業便占據了“辰宇廣場”商業零售這一板塊的半壁江山,包含了服裝、百貨、電器、超市等。
安寧集團幾乎搶占了“辰宇廣場”的所有核心位置,剩餘的,才開始對外進行招商。
近幾年,“辰宇廣場”無論是零售、餐飲、娛樂、辦公,出租率都變得越來越高,秦蕭已經看到了商業綜合體未來會給他帶來的巨大紅利,于是,他便在羊城和鵬城兩地,也規劃了“辰宇廣場”的建設。
安寧集團剛好也正處在大發展大擴張的時期,陳景覺得,他沒有理由不跟着秦蕭一起去粵省分一杯羹,這也就有了他們此次的粵省之行。
羊城和鵬城的“辰宇廣場”幾乎是同步投建的,到了1995年秋天,都已經進入了收尾的階段。
秦蕭此來粵省,一來是對商業綜合體的項目進行簡單的視察,二來便是跟陳景簽訂諸多合作協議。
但陳景此來粵省,卻短時間都未必會離開了,因為他要在羊城成立安寧集團的分公司,而後他自己則要坐鎮羊城,負責整個粵省市場的籌備工作。
首先,他要在“辰宇廣場”還沒有開始招商之前,便搶占他理想的位置。
其次,他要在粵省進行員工的招聘和培訓,接下來,他還要負責分公司的經營和管理,他會從申城調撥一些人手過來幫忙,但主要的人員需求還是要來源于當地,所以他一定會等到安寧集團在粵省站穩腳跟,才會回申城去。
至于申城安寧集團的總部,則完全不需要他來操心,安寧集團在申城紮根多年,即有江燕坐鎮,又他的小兒子輔佐,料想也出不了什麽大問題。
至于京城的市場,雖然他坐鎮的時間相對較短,但他卻在自己剛去京城的時候,便把他的大兒子一直帶在了身邊歷練。
他的兩個兒子,雖然都不是什麽學習的好材料,但卻遺傳了父母,在做生意一途都是一把好手,十七八歲高中畢業,兩個兒子便先後在安寧集團的各個基層領域實習,每人都當了兩年多的免費勞動力之後,陳景才給了他們一個小主管的職位,讓他們一點點積累經驗。
他在京城坐鎮的一年時間裏,大兒子作為他的助理,已經學到了他七八成的本事,至于還缺的那兩三成,也不打緊。
這不是還有陳曦這個大老板坐鎮京城嗎,這位大老板雖然平時不管事兒,但到了關鍵時刻,還是可以搬出來當救兵的嘛!
所以,陳景很放心把京城的市場交給大兒子來負責,也給孩子一個獨當一面的機會。
至于他自己,可能這兩三年就要孤獨的呆在粵省了,不過好在江燕可以随時把申城的工作都交給小兒子處理,時常到粵省來陪陪他。
老夫老妻之間,每每體驗一把小別勝新婚的感覺,想想都覺得是神仙般的日子。
陳伯如今已經83歲高齡了,就連陳嬸也已經79歲了,好在二老的身體依然硬朗,完全不需要子女操心。
可不是麽,陳伯陳嬸的身邊沒有陳峰那個不孝子,自然也就沒有了上輩子的不幸遭遇,自然也就變得健康長壽了起來。
陳景和江燕,再加上他們的兩個兒子,都是純孝之人,對于陳伯陳嬸的關懷照顧可謂無微不至。
早在陳伯七十歲的那一年,也就是趙英蘭離開申城去鵬城發展的沒兩年,陳景便和陳曦商議,想要給二老請一個小保姆,一定要心地善良,又陽光幹淨,既能陪二老解解悶兒,又能照顧二老的生活。
另外,陳伯七十歲之前一直幫陳曦打理陳家的産業,也被陳景全盤接手了,陳伯雖然覺得以他的精力至少還能幫陳曦再管十年的家,但卻沒有拂了兒子的一片孝心。
如今由于陳景長年不在申城,他又把陳家的産業交給了他的小兒子打理。
也就是說,他的小兒子一方面作為安寧集團的副經理,需要管理集團的事務,另一方面還要作為陳家的管家,管理陳曦的私産。
于是乎,陳伯陳嬸近十年來的生活,可謂舒心、優渥、盡享天倫,心态平和之下,身體自然無病無痛。
但陳伯的大兒子陳峰一家,似乎就沒那麽好過了。
多年前,陳伯從陳峰的手裏收回老房子,陳峰便打定主意要跟領導打好關系,争取能升職,并且分一套房子,不蒸饅頭争口氣。
但是,天不遂人願,跟他關系頗好的領導因受賄而被拉下了馬,他雖然沒有被牽連進去,但升職和分房的事兒,确是無望了。
陳峰事業不順,心情不好,便開始每天回家喝酒打老婆。
随着三個孩子漸漸長大,家裏的開銷越來越多,劉華不得不找了一個小旅館,給人家洗被單,收拾衛生,來補貼家用,一身肥膘瘦成了一把骨頭,但沒想到,陳峰卻因為窮,而沾上了賭瘾。
陳峰輸了個傾家蕩産,反欠了高利貸2萬塊錢,讨債的人鬧到家裏,鬧到單位,陳峰丢了工作,走投無路,便告訴讨債的人,安寧百貨的老板是他的親弟弟,讓高利貸找陳景要錢。
然而,陳景如今的身份已然今非昔比,高利貸哪裏能惹得起,只能狠狠打了陳峰一頓,并威脅他再不還錢就剁他一只手。
陳峰斷了好幾根肋骨,卻忍着疼,連滾帶爬地跑到陳家老宅,跪着求陳伯陳嬸救救他。
陳伯對他失望至極,幫他還了債,算是買斷了最後一點父子之情,并且告訴他,他以後是死是活都不要再來打擾他,他就當沒有生過他這個兒子。
陳峰從絕境中解脫出來,也被高利貸的狠辣吓破了膽,再也不敢賭博了,但是沒有了正經工作的他,就只能去私人企業求職了,他年紀大,技術又落後,私人企業也根本不會聘用他,于是,他就只能做些苦力,打打零工,勉強謀生。
陳峰和劉華的大兒子成年後,便跟社會上的兄弟們出門闖蕩,七八年後,陳峰和劉華竟然是從警方那裏得到了消息,稱大兒子在西南制作假藥被捕,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
二兒子成年後,為了擺脫陳峰和劉華,去外地找了個比他大十歲的女人結了婚,做了別人家的上門女婿,在岳家吃香的喝辣的,日子過得相當滋潤,除了媳婦年紀大了些,醜了些,不能生之外,倒也沒什麽不好的。
小女兒高中沒畢業就辍學不念了,不知道受了誰的影響一心想釣上一個金龜婿,竟然不聲不響地偷了家裏的錢,跑去了羊城,然後便不知所蹤了。
陳峰和劉華有三個兒女,卻一個都指望不上,可謂老無所依,日子過得相當凄涼。
去年,年僅56歲的陳峰,身染沉疴過世,當陳曦聽聞此消息的時候,她竟沒有絲毫報複的快感,只是唏噓感慨道:真是天理昭昭,報應不爽啊!
陳曦和陳景等人誰也不敢把陳峰的消息告訴陳伯陳嬸。
他們想:就讓二老永遠忘記這個兒子吧,總好過要承受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陳峰縱然不孝,卻總歸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血肉,即便陳伯陳嬸真的放棄了陳峰,又怎能不為之傷心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