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團圓

程林有些懊惱地拎着作業往家走,明明前世宋強國是和那個留村知青馮豔紅結婚了,和司文見都沒見過,自己倒底擔心個啥!

就算是怕司文承了馮豔紅的命,最後嫁給宋強國,擔心也輪不到自己啊,自己這是瞎操哪門子心!

想到這就想到自己連操心的資格都沒有,更是煩躁的不行,恨不得大喊幾聲消消心底的憤怒。

恰好借着灰蒙蒙的光線,看到自家門口立着的黑漆漆的人影,在那晃頭晃腦的不知幹嘛呢,程林一聲怒吼,吓的挺遠人家的狗都吱哇亂叫,

“誰?在我家門口幹啥呢?”

黑影吓的一哆嗦,捂着胸口唉呦的叫喚兩聲,

“媽呀,大林哥,你這是幹啥呢?可吓死我了!”

這聲音熟悉,程林借着月光一看,不正是引的他煩躁的宋強國嗎?算起來這還是他們這輩子第一回 見面呢。

“強國?你回來了?”

說回就回,這猴小子回的還真快,程林忍不住心裏撇嘴。他倆前世關系挺好,從小也是一起長大的,這輩子還能看到他,程林心裏是高興的。可高興過後,再看這小子就覺得不順眼了,村裏那麽多女娃,娶什麽女知青嘛。

“今晚剛到家,聽俺爹娘說你明個就出村了,想着咋也得見一面啊,吃完飯就過來找你了,誰知道你還不在家!”

宋強國咧着嘴,沖着程林笑。

程林拍了拍他的胳膊,手底下是緊實的腱子肉,看到他這麽親熱,無奈地搖了搖頭,“進來吧,臭小子。”

開了大門,宋強國跟着進了院子,程林插門的功夫就聽宋強國說:“大林哥,你倒是上哪了?我聽說你現在負責給咱村的知青送飯,不會是這麽晚還送吧?”

明明就是一句玩笑話,卻戳中了程林的肺管子,再想到他最後娶了村裏的女知青,更是邪火上頭,腳下往後一攔,正專心調侃他的宋強國一個沒注意,摔了個狗啃泥。

“唉呦,啥玩意兒絆我?”疼的坐地上半天沒起來。

Advertisement

程林馬上去扶,還使勁的拍了拍他剛才的着力點,“你看你,這麽大個人了還能走路卡跤,從小你就這樣,咋長大了還不看路呢?”

拍的宋強國唉呦唉呦的叫,“哥你輕點,你是拍灰呢還是揍我呢?”

“疼啊?幹淨了!快進屋吧,這回走路看路哈!”

“我沒不看路啊...”宋強國納悶的嘀咕着,他都多少年沒卡跤了,明明感覺有什麽把他絆倒的啊。

還沒理明白呢,就被程林拽到屋裏了。

這一晚上,兩個許久未見的發小開了一瓶二鍋頭,一直唠到天發白。第二天把宋強國送回支書家後,程林離開了村子。

宋強國又醉又疼的一天沒下了炕,宋嬸子罵他不學好,喝那麽多酒。宋強國躺炕上唉呦唉呦的,現在可不止是昨晚摔的地方疼了,頭疼又想吐的,可真遭罪了!

司文這些天一直在宋支書家搭夥,飯菜如程林說的,可能比一般村裏人家強些,但也都是窩頭、紅薯粥、鹹菜這樣的夥食,能吃飽,但和美味不沾邊。

她也見到了程林說的宋支書的小兒子,看着憨憨的,也不像個混混啊。平時他們也就打個招呼,一個桌上吃個飯,沒什麽接觸,倒是宋嬸子對她很熱情,每天都招呼她多吃些。

“司文怎麽今天又吃這麽少?雖然現在不下地,也沒啥活,但你吃的太少身子咋能硬朗起來?”

“嬸子,我天生飯量小,你們多吃些。”

司文笑着說,她現在确實是不餓,每天吃些程林給她準備的吃的就夠了,來這也就是應個卯。最開始她還不知道,等程林走了之後她才發現他給她準備那些東西啊,妥妥的過冬儲備。

除了他說的那些點心雞蛋,她在堂櫃裏還找到了油茶面和黑芝麻糊,這東西用熱水一沖配上點心就是頓極好的早飯了,香甜可口又頂飽。

還有甜甜的紅薯幹、蜜棗幹、各種果幹,能放住還能當零嘴兒,一天下來她這個吃兩口那個吃兩口就吃飽了,還哪能吃下去飯了。

司文吃完飯幫着宋嬸子收拾完就告辭回了知青點,宋嬸子擦着手走進屋裏,嘆着氣說:

“唉,這姑娘哪都好,又有文化,就是看着單薄了點。吃的還不如個鳥多呢,身子又弱,這樣的以後能好生養嗎?”

宋支書抽着旱煙沒說話,他知道老伴是什麽心思,一直沒摻和也是覺得這姑娘不錯,可這幾天接觸下來,确實覺得不像他們村裏人,看吃東西就嬌氣的很。還是找個村裏的兒媳婦吧,潑食也能幹活。

相伴多年的兩老一對眼就知道了彼此什麽想法,都歇了原來的心思,就宋強國還像個傻子似的,“您管她呢,她吃的少咱不還賺到了嗎?”

氣的宋嬸子拿圍裙扔他身上,“就知道吃,一點都不知道爹媽為你操心上火!”

“和我有什麽關系啊?又不是我吃鳥食!”宋強國委屈地說。

司文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宋支書家從兒媳婦的名單中除名了,樂呵呵的回家去了。程林走之前給她弄了些書,什麽樣的都有,還有古藉呢。她麥茶都準備好了,回去拿出果幹來,喝着麥茶做書蟲,想想都要美死了!

這樣的日子過的快又平靜,天氣越來越涼,轉眼就到了團圓節。許是無數代人的傳承,村裏很講究這些節日,從幾天前各家就都開始做準備。

去鎮上買肉的,訂了豆腐回來烙豆幹的,家家都把存的好東西拿出來,等着家裏的親人回來,熱熱鬧鬧的過個團圓節。

提前幾天宋嬸子就開始準備了,拿出大鍋,把豆腐切成一片片的,刷上薄薄一層油把豆腐烙的兩面金黃。還念叨着在鎮上工作的兒子媳婦都會回來,幾個孫子孫女也又該長大了。

司文幫着宋嬸子忙活,笑着聽她滿滿的期待。越到這天,村裏回來的人越多,四處回蕩着歡笑聲,

“XX回來了?”

“是呢,回來過節!”

司文為這家家團聚高興,可自己一個人在空蕩的屋子裏時,又實在的感覺到冷清。她也想念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吃喝喝,歡笑滿堂的日子,可現在這個陌生的地方卻只有她一個人。

團圓節當天,司文破天荒的一覺睡到中午,聽着老遠各家陸續傳來的“開飯了”的聲音慢慢起了床,給自己沖了碗油茶面,煮了個雞蛋,配上香甜的桃酥,也是這時候頂配的豪華早午餐了。

她昨天就跟宋嬸子說了,今天就不去吃飯了,理由是她要去鄰村的知青點找老鄉聚聚。今天正是阖家團聚的日子,她一個外人在那多少有些不方便。就當她自私吧,她內心裏下意識有逃避這個場景的想法,她不想觸景生情。

吃過午飯,司文扛着把帶靠背的椅子來到院子裏,又搬了個四方凳,上面擺上紅薯幹和一杯麥茶。手上擎着一本書,倚靠在太師椅上,欣賞這小村孤院的風景。

四周青山環抱,幾處炊煙升起,秋風蕭瑟中帶來了幾絲微涼。小院不大,但和她初來時已經變了模樣。

荒蕪落破的院子被程林收拾的幹淨利索,晚種的小青菜在牆根下倔強的搖曳着,幾株秋菊開的正旺,給有些凄涼的秋景增加了幾分炙烈的色彩。

程林說來年春天在院子裏給她搭個葡萄架,想必明年夏天她就會有個避暑納涼的好地方。司文有些自嘲的想,再到明年這時,她雖還是一個人,卻會多一架子的葡萄相伴。聽說打了霜的葡萄最甜了,到時剪一串落了霜的葡萄,配茶看書,不也是很逍遙的日子嗎?

正傷神呢,就聽到“哐哐”拍打大門的聲音。司文心裏一抖,平時就很少有人來她這,更何況今天這麽個日子,這是有什麽事?

于是強自鎮定的問了句,“誰,誰啊?”

“是我。”門那頭的人低沉的應了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