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程婉如冷笑一聲,說,“是與不是,只上些心就知道了。你兄長這兩年在那些地方進出,是瞞不過別人的。”

她倒是有些佩服李靈愉了,三言兩語就扭轉了一些形式。也不知道這振威候府是怎麽養的孩子。堂堂世子養成這麽個貨色,小姐們卻都很是出色。

李靈愉笑笑,臉色有些蒼白,卻還是不緊不慢的道了別,這才轉身袅袅而去。帶着蠢貨兄長和眼下還懵懂的妹妹趕緊回了振威候府。

這,發生了這麽大的事,誰還有心情逛街呢。

早知今日會發生這一遭,她早上出門的時候說什麽也不會要這個世子兄長跟着的。眼下,眼下這可真是倒了血黴。自家兄長這個德行,這滿京都的誰還敢跟他們家結親,她們兄弟姐妹以後該怎麽辦才好?

這樣大的事,自然要第一時間回去禀報父親母親,由他們定奪。

陶瓊琇在樓上看着熱鬧,早已經眼睛發亮。眼下更是拍起了手,只差叫好了。

不愧是程婉如,這事幹的幹脆利落。厲害,太厲害了。要她說,那種賤男人就不該給他留臉,就該這麽做才對。倒是這李靈愉,倒是不簡單。這樣的劣勢都能讓她扳回來些許。

她這巴掌聲拍的歡快,一旁陶修鴻的心裏也有些愉悅。他下意識看向那個幹脆厲害,不似尋常閨秀溫婉的女子。一時間竟忘了收回視線。

眼下看程婉如的人多了,她也沒在意,帶着人就準備回湛陽候府。這事兒她沒給振威候府留面子,得回去給自家兄長通通氣才行。

陶瓊琇眼巴巴的看着女神走遠,這才收回視線。誰知一擡眼,就見自家堂兄正有些出神的看着女神的背影。

咦——

她眼睛一眯,這是有情況啊!難道自家堂兄喜歡的是這一款的?

這眼光,不愧是自家兄長,好極了。

眼珠子轉了轉,陶瓊琇十分贊嘆的開了口,說,“不愧是我程姐姐,真是厲害。”

“程?”果然,一直對這些不感興趣的陶修鴻搭話了,雖然只一個獨獨的程字,卻也能聽出他的好奇探究來。

Advertisement

“對啊,程姐姐。湛陽候的親妹妹,特別愛打抱不平。可惜,因着太厲害了,沒人敢求娶。啧,那些人眼光可真不怎麽樣,厲害怎麽了,又不害人,多有安全感啊。”說着話,陶瓊琇撇了撇嘴,顯然最那些人的不喜很是不以為然。

陶修鴻聽了,眼中若有所思,卻沒再多言。

兄妹兩人在這茶樓裏坐了一會兒,等吃完點心,就上了馬車離開,略轉了幾圈後便回了安國公府。

一路回到浩文院,陶瓊琇神神秘秘的沖嬸娘于氏擠了擠眼,就轉身離開了。

這個,她還是不要多話了。鴻大哥要真的有意,自然會和嬸娘說。自己萬一猜錯了他的心思,豈不就白讓嬸娘高興了。

後事不知,只知道本來急着會邊關的陶修鴻并未急着走,反而頻頻出府。等到幾天之後,于氏忽然請了官媒上門,往湛陽候府去了。

說起來,二叔陶允成雖然不能繼承安國公的爵位,可他也是個有出息的。如今不過三十餘歲,便已經任職兵部侍郎,三品大員。妥妥的英年才俊。而陶修鴻邊關歷練,如今已是五品的武官,這樣的家世人才,也算配得上侯府小姐了。

湛陽候府什麽心情陶瓊琇不知,可見着并沒有一口回絕,顯然這婚事對方也是願意的。只是之前被坑了一回,這次得多想想罷了。

果然,拖了幾天之後,眼見着安國公府十分有誠意,湛陽候府到底答應了這婚事。兩家開始走起了三書六禮。

而就在這些時日裏,振威候府發生的事也算在京都傳了個遍。

有那些和振威候府有仇的、或者純粹好事的人真去程婉如說的那幾個地方探查。這一查,雖然振威候府有做遮掩,可也擋不住這些有心人,自然知道程婉如說的都是真的。這下子可算是給一衆閑極無聊的王公貴族們增加了無數談資。

隐約間,陶瓊琇甚至聽說,李靈愉定的那戶人家竟生了許多波折。雖最後婚事照舊,可終究生了許多瑕疵,不似從前般圓滿。當然,沒人怪李靈愉,只感嘆她被她哥哥給耽擱了,心中倒是很是可惜。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李成棟這般荒唐的人竟然是振威候府的世子,這樣的人家,誰還敢和他們結親呢。

至于消息來源,自然是出來看陶瓊琇的陳嘉賜了。

自從他發現小未婚妻喜歡聽這些小道八卦後,就特意安排了人去注意,只為了讓小未婚妻的日子多些趣味。

陶瓊琇深感男神對自己的用心,立刻撲上去就給了一個軟軟的擁抱和一個甜甜的頰吻。

嘤,男神真的太好了。而且!!!這麽好的男神竟然還是自己的未婚夫,這是多麽幸福的事情。

陳嘉賜伸手攬住小團子,眼中笑意輕點,心情十分之好。

他今年十歲,已經初步有了小小少年的模樣,眉目愈加長開,俊秀的面容已經能看出日後會是何等的風姿絕代。

面對着這樣的一張臉,陶瓊琇每每見了,都要捂住小心髒失神一會兒。

男神未免也太太太好看了吧,而且越長大越好看。這可真是,讓陶三姑娘十分的有危機感啊。十分的擔憂再過幾年,來跟陶三姑娘搶人的就會山了海了去了。那可如何是好哦。

陳嘉賜可不知道小團子竟然想的那麽遠,每次見了她這副傻乎乎的模樣,都忍不住心中愉悅。

連着每日修文習武落下的疲累,竟也不那麽明顯了。

眼見着又推銷出去了一個堂哥,陶瓊琇自我感覺十分良好。覺得這都是自己那天靈機一動帶着堂哥出去上街帶來的良緣。而于氏也是這樣想的,等着婚事定下來,她親手給陶瓊琇包了一個大大的紅包,可以說是誠意十足了。

婚事定下,陶修鴻也沒急着再回邊關,請了假後在家待了起來。

眼下邊關平穩,并無多大的戰事,平時也就殺殺幾股前來擾邊的流寇,其他時間倒也還好。

轉眼間,又是一年,陶瓊琇三歲了。

正月裏,陶修鴻成功的把程婉如迎娶回家,兩人一個明豔大方,一個沉穩有度,平日裏相處十分自在,雖然剛剛新婚不是多麽的蜜裏調油,卻也是舉案齊眉了。

她雖然沒好意思去打擾這對新婚夫妻,卻還是跑了好幾趟,只為看看這位能帥氣無比甩鞭子抽人的女神。

程婉如雖然不明白這個小堂妹看着自己時眼裏怎麽總是亮晶晶的,卻還是很喜歡她。每次她過去都會張羅人上好吃好喝的,好生招待着她。

當然,這個疑惑她很快就在夫君那裏知道了。

這大半年來,她和陶修鴻也算是有心無心的巧遇了好幾次,又在宴會上見過許多次。當然,每次她都記得母親和嫂子耳提面令的控制脾氣,別把好不容易送上門來的給吓跑了。她自以為自己裝的還算像,卻沒想到,陶修鴻竟然早就知道了。一時間,以她那疏朗的态度,竟然沒忍住有些臉紅,心中卻又有些歡喜。

這世上,誰不喜歡夫君喜歡自己的全部呢。

得知了前因後果,她對着陶瓊琇這個間接撮合成她和陶修鴻的小堂妹更親熱了。

陶瓊琇自然是美滋滋的享受着美人堂嫂的親昵,而這時候陶瓊琇的親大嫂王氏已經懷胎七月,快要給她添一個侄子或者侄女了。她每日兩邊跑着,一邊關心未出世的小侄兒,一邊沉溺在美人堂嫂的溫柔鄉裏。

在此之外,又有最近愈加忙碌的未婚夫每隔七日就出來看她。這本來悠閑的日子竟然愈加忙碌起來。

“這可真是,甜蜜的煩惱啊。”雖然又長了一歲,可依舊圓潤的陶瓊琇搖頭晃腦的感嘆。

新婚一個月後,于氏就依依不舍的收拾起了行禮。陶修鴻在家一年,到底要走了。

而且,他這次是帶着新婚妻子一起去。

程婉如并不是普通的閨閣兒女,對邊關并不畏懼,反而有些向往。

她自幼習武,雖然是個女兒家,卻也向往沙場鐵血。可惜之前沒機會,本以為會待在京都,整日流連後宅之中逐漸荒廢自己這一身武藝。卻沒想到,竟遇到了陶修鴻,有了見識那廣闊天地的機會。這也是她當初會同意陶修鴻求親的原因。

不過,對于這件事,程家自然是不願意的。雖然他們早在答應陶修鴻求親的時候就想到會有這一天,可是事到臨頭,終究是舍不得自家嬌養大的孩子去那裏受苦。

可這對新婚夫妻堅持,到了最後,終究是答應了。

于氏倒是沒那麽大的反應,也沒想着把兒媳婦拘在身邊。她不是那種磋磨兒媳婦的人,眼見着兒子兒媳感情好還來不及,更不會做哪些多餘的事。只很是準備了一批上好的藥材,給他們帶上。一片慈母之心,只盼着他們平安。

三月末,懷胎十月的王氏發動。熬了一天後,成功誕下安國公府的第四代嫡長子。而四月中,邊關的陶修鴻也送來了喜訊,言道程婉如有孕。

這喜事一下子紮堆撲過來,只把幾家子都高興的不行。周氏兩口子就不說了,陶安和與柯氏整天都樂呵呵的。于氏更是忙不疊的去程家見了親家,兩人一頓慶賀。

陶瓊琇對這小侄兒十分好奇,每日裏都要去看看。眼見着紅色的小猴子一天天的長開,變得白白嫩嫩,心中驚奇之餘更是十分高興。

這世上,誰不喜歡這樣小,還不用自己操心只管抱抱逗逗就好的小孩兒呢。

等到了五月,天保,也就是陶瓊琇的小侄兒在滿月後已經徹底長開。雖然小小年紀,卻能看出是個活潑乖巧的孩子,整日裏除了吃喝拉撒會哼哼兩聲,其他時間都乖乖躺着。眼見着小侄兒這麽乖巧,陶瓊琇頓時更加上心,幾乎整天都待在三省院裏。

而就在這時,感覺最近十分忙碌的她恍然發現,女主,就要重生了。

時間,就在豔陽高照的六月裏。

陶瓊琇記得很清楚,那本書裏寫六月炎熱,李靈若并着一衆姐妹們去長公主別院參加賞荷宴游湖玩耍,卻沒想到落了水高燒昏迷。等再醒來,就是重生的她了。

而她自己,重生在這個世界也已經三年多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