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二更

将時間倒退到半個月之前,鄭煜澄剛剛抵達并州的時候。

他以水土不服為由,一直抱恙養于刺史府,既不應酬,也不召見其他下屬商議并州事務,可是并州的所有公文,每日都是一堆堆抱進他的房裏,再抱出來時,全都翻閱圈點過。

鄭煜澄所在的并州之所以特殊,是因為它雖然不處于災地,卻是同時與三處災地接壤之州,同時,安陰的勢力曾滲透并州。換言之,一旦其他三州因為天災之事引起流民遷徙,并州是第一個收到波及的。

好在并州早有防範,嚴格把控關卡,事實證明,這一措舉是對的,因為并州率先嚴格把控,直接導致流民轉向金州,将金州擾得一片混亂。

金州刺史逼不得已,頒出一條十分獵奇的規定,開城閉城時間不再按照既定的時間,每日随機開城,每次開城不超過一個時辰,而且每次進出,都要嚴格審查戶籍與路引。金州刺史為了避免流民攻城,連軍隊都派出了。

這也是為什麽侯府派出的那隊人會困在金州難以出來,因為他們一直在排隊,還沒排到,門就關了。

鄭煜澄這頭按兵不動,賈桓卻坐不住了。

他不止一次的前往刺史府請示刺史大人的意思,可是每次應付他的都是鄭煜澄的小厮久安。

賈桓其實對這位新上任的刺史大人做過許多設想。

他在費堯手下多年,見過也應付過很多身份高貴大人物,即便是安陰公主也不在話下。無論說什麽,只要将話題打開了,他總能從對方的反應中窺伺一二,心中有數。

可這位不一樣。

他根本不見人。

一句水土不服,能擋萬千因由。

可他又不是真的在養身,那些每日都會處理的公文,甚至是重審費堯還在時處理過的大小事件,都讓賈桓坐立難安。

久安應付的次數多了,也心生好奇,不懂公子為何要這麽做,好奇問了一句。

鄭煜澄捧着茶盞坐在書案後,慢條斯理的看公文,淡淡一笑:“換做是你接待新上任的上司,要做些什麽?”

Advertisement

久安張口就道:“做足準備啊。”

鄭煜澄挑着嘴角,賞他一個肯定的眼神。

并州之事,他出發之前就與大哥做了一個商議。

并州之難,不在眼下,而在以後,這是一條漫長的路。

這條路靠他一人遠遠不夠,需要足夠的助力。所以對他來說的當務之急,不是怎麽盡快适應并州刺史的角色,而是清點手頭人手,合适的留下,不合适的扔出去。

“所謂準備,何嘗不是一場翻來覆去表演的戲碼?總得等一等,挨一挨,将他們準備好的戲一推再推,等他們連背好的戲詞都快忘了的時候,才是看戲的時候。”

久安于茫然中撓頭:聽起來

好厲害的樣子。

鄭煜澄看似不緊不慢的在并州休養生息多日,其實與昙州和益州的聯系從未斷過。

托大哥的福,如今鎮守益州的,是忠烈侯府剛剛入門的大嫂娘家人,舒家得知是他到了并州,事無巨細的說了益州的所有情況,也對後期各州如何守望相助做了一個大概的讨論。

至于抵達昙州的,是懷章王衛元洲。他在收到鄭煜澄的消息之後,給了一個十分關鍵的信息——如今的并州,很可能還殘餘同黨,費堯便是因安陰之事拉下馬的,如果他要摸底并州官員,得小心這一層,萬事留心。。

能有這樣的鼎力相助,固然是好的。

只不過……

鄭煜澄看着懷章王親軍送來的消息,眯起一雙眼,在心裏留了個疑。

侯府分明從懷章王手裏搶了未婚妻,這份熱心是哪裏來的?

可疑。

先觀望觀望。

于是乎,鄭煜澄這種“冷暴力不合作”的獵奇為官姿态,遲遲不愈的水土不服,以及從他房中傳出又送入的書信和文書,成功的引起了賈桓的不安。

慌亂之中,賈桓心生一計。

他們如今與刺史就是在比耐心,比定力,看誰先坐不住。

那他就要讓這位刺史先坐不住。

仿佛是老天都在助他,前往長安的信使,一直都是走金州這條路,結果金州這樣一來,書信間接被阻隔在金州之中,至于其他路,要麽耽誤更久,要麽很亂。

同一時間,賈桓直接派人往長安去,傳口信散播消息,只道并州新上任的刺史大人因水土不服,卧病在床,性命堪憂。

書信不會一直被攔截,這個消息也騙不了人多久,可賈桓要的就是朝中派人來查看。這樣,若這位刺史大人是真的抱恙在身,朝廷就會考慮找人替代,賈桓就有了新的攻略方向,若他是裝病躲藏,那眼下這個局,就不攻自破。

鄭煜澄在得知信使被困時,已經耽誤了半月之久,他倒是高看了這賈桓一眼,臨時改了計劃。

首先,他派人迅速趕往長安,将自己的真正消息帶到,他沒給書信,只給了一個信物。侯府的人見到自會相信,只要大哥知道情況,長安那頭就不會亂,并州自然還在他掌控之中。

同時,他發信前往益州和昙州,請求借兵。

自抵達并州後就避不見人的刺史大人終于露面,誰也沒想到,他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剿匪。

賈桓當即連同衆人做出反對——并州眼下需要做的是準備配合三州安撫災民流民,豈可再生戰事?

打仗這件事,不管大小,都花錢。

并州後面很需要錢。

鄭煜澄淡定壓下衆議,堅定不動搖,還給出明确的意思——匪是一定要剿的,而且他已經派人在并州內外打探情況,對臉上或身上有剜去刺青痕跡之人,

要格外留意。

他也不解釋,新官上任的火燒的很旺。

賈桓卻白了臉。

為什麽要專門針對這樣的人,只有那些與安陰有牽絆的人,才會知道。

鄭煜澄下達命令後,一反之前避不見人之态,十二個時辰連軸轉的在刺史府正廳召集官員議事,這種極端張弛的方式,讓很多人都措手不及,再看刺史大人,哪裏有半點病态?

賈桓見到這樣的鄭煜澄,越發肯定他之前就是裝的,他果然是對并州這些官員設防,且握有一定證據。

在鄭煜澄當着所有人的面給出搜山剿匪計劃的時候,賈桓隐隐有了想法。

看來,指望投靠新的刺史大人,于亂終立功升遷入長安的計劃已經不能繼續了。

既然如此,他也不能坐以待斃,得先保住性命,才有機會享受榮華富貴。

賈桓的計劃很簡單粗暴,趁夜引亂賊入城,斬殺刺史,屆時罪名都是這些亂匪的,并州卻可以少一個麻煩。

可他并不知道,計劃引賊入城的這一日,等待他的,是鎮遠将軍府和懷章王府的強悍精兵,以及新刺史那抹諷刺的笑意。

他被擒于角落,眼睜睜的看着軍馬埋伏,東城門被人打開,然後……

走進來一個淚眼往往的小姑娘。

賈桓:?

鄭煜澄沒有想到會在這裏看到妹妹,急急沖出來時,險些從馬上摔下來。

“芸菡,你怎麽來并州了?”

鄭芸菡這一路經歷的事情着實不少,入城之前,她滿腦子胡思亂想可怕猜測,此刻,她看到原本該卧病在床奄奄一息的二哥,精神奕奕的坐在馬上,中氣十足,眼底溫柔一如往昔,眼淚倏地湧了出來。

月白騎裝的少女翻身下馬,擡手擦一把眼淚,直沖沖的朝着鄭煜澄跑過去。

“二哥——”

鄭煜澄飛快下馬,哭笑不得的張開手臂。

衛元洲看着眼裏只有兄長的少女,那顆狂跳的心,忽然就頓了一下。

就在這時,被馬車拖墜的人堆裏忽然站起來一個人,是烈三。

他目露兇光,握着匕首直沖鄭芸菡的背後。

擒住這個小丫頭,他們才有活路。

鄭煜澄眼神一偏,見到快步接近的烈三時,臉色劇變:“小心——”

鄭芸菡足下一頓,下意識就要順着哥哥的眼神轉頭。

電光火石間,一刀一劍,一把匕首,同時飛向烈三。

利器入肉的聲音自身後響起,鄭芸菡還來不及看見身後的血腥,身子被狠狠拽回去,反應過來時,她整個人被按在二哥的懷裏。

熟悉的甘松香萦繞鼻尖,将少女的眼淚催得更兇。

她再顧不上別的,緊緊抱住二哥,低聲啜泣:“我、我想你了,我來看你……”

鄭煜澄心頭一軟,低低的“嗯”了一聲,眼神卻一轉,望向鄭芸菡身後坐在馬上的女人。

玄色披風,雪白裙衫,兜帽之下有幾縷亂發飛出,她的手還保持着剛剛擲出匕首的姿勢。察覺到鄭煜澄的眼神,她眉目輕轉,迎上他的目光,無波無瀾。

烈三的身體應聲倒下,當場斃命。

除了那把直入後腦的匕首,還有一刀一劍。

衛元洲慢慢收回手,冷眸一偏,對上對面車隊裏剛剛擲出長劍的男人玩味的眼神。

趙齊蒙慢慢走到烈三的屍體邊,慢條斯理的抽出自己的劍,讪笑一下。

他好像多管閑事了。

衛元洲不再看趙齊蒙,目光落在抱着鄭煜澄哭個不停的鄭芸菡,心想,他可能又錯過了很多。

這個不省心的小東西。

作者有話要說:鄭煜澄:這人有點故事。

白裙少女:如果可以,這把匕首穿的就是你的手。

衛元洲:呵,我的刀更深。

趙齊蒙:嘁,我的劍更快。

烈三:……死得痛快。

————————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無趣的人兒、33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