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連環計都不能拿下她
自然是好事,那妖孽自以為拿捏住了一切,殊不知自己早有提防,那癢癢粉夠他喝一壺的了。
安流煙笑而不語,過了一會兒才道:“冬蜜,往後你給我梳頭。”
冬蜜聞言有些拿不住了,昨個兒五小姐獨審的檀薇,她擔驚受怕了一夜不知道檀薇會不會把她出賣了。如此看來,倒是她多心了。
“那檀薇怎麽辦?”
春秋有些急切道。
雖然檀薇出賣了五小姐,雖然檀薇許是一開始就從來沒有認五小姐為主,可是她到底是和自己一起入府的。
安流煙觑了春秋一眼,慢慢道:“檀薇先養着病,等好了再回來,這院子裏的事,你和冬蜜還有夏水商量着來,實在解決不了就去問雲婆婆。”
說曹操曹操到似的,安流煙話音剛落,雲婆婆就在簾子外悄聲問道:“五小姐已經起身了?”
雲婆婆竟不似那時脾性,來到這流煙院裏謹慎了許多,辦事也是牢靠的。
安流煙吩咐她進來,但見雲婆婆行禮之後才道:“方才夫人那邊傳來話,說是表小姐今個兒定親,邀請府內小姐們過府一聚。夫人吩咐,幾位小姐都去平侯府,也算是盡了一番姐妹情誼。”
安流煙聞言不由哂笑,她和那對雙胞姐妹可從來沒什麽情誼。
周慕琳定親這麽大的事情,事到臨頭安氏才告訴自己,可別說是她忘記了,分明就是想要自己難堪!
“若是昨個兒她被我抓住了把柄,那麽這定親宴上必然不會出現将軍府五小姐的身影,她安流煙的‘前途’也便算是毀了。
若是她僥幸逃脫一劫,那麽匆匆到來的定親宴上拿不出什麽像樣的禮物出手,到時候一定會被京城的名門貴女嘲弄一番的,到時候‘前途’一樣也會毀掉的。
可惡,昨個兒連環計都不能拿下她!”
說到這裏,安氏眼底浮現一絲陰翳。
Advertisement
安輕舞一旁端然喝着茶,似乎并沒有聽到安氏的抱怨似的,良久她才道:“那琳兒可是同意這門婚事?”
安氏冷笑一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不同意也得同意!”
見安輕舞臉色有些異樣,安氏神色柔和了幾分,安慰似的道:“輕舞你放心,你的婚事,母親保證絕對讓你滿意的。
你舅母是個沒主見的人,琳兒的婚事是由你外祖母做主的,結親許侯世子,月兒她倒也不是高攀。”
不是高攀又是什麽?安輕舞心底裏頗是不屑。
安平侯不過兩代傳承,是外祖用性命換來的勳爵罷了。
而許侯可是世代勳貴,往上追溯了去便是開國功臣,業雲帝的結拜兄弟。
雖是如今許侯沒什麽出息,可是許侯世子白辰逸一表人才倒也是不少閨秀的夢中那人。
而周慕琳說好聽了是平侯府的嫡女,可是挨不住她繼室之女的本質。舅母周氏雖是出自皇後一族,可是到底不是皇後的親姐妹,手段上更是別提。
許是瞧出了女兒的心思,安氏慢慢道:“你舅母是個沒手段的,但是皇後娘親可是個明白人。今個兒諸位皇子都去平侯府,到時候人中龍鳳又如何,還不是要拜倒在你的石……”
安輕舞臉色一紅,猶如羊脂玉裏透着一股子緋色一般說不出的風情,“母親,你胡說什麽呢?”
“好好好,母親不胡說八道了,你去看看你七妹準備好了沒有,別整日裏繞着老夫人轉圈,連自己的事情都不上心。”提及小女,安氏臉色笑意黯淡了幾分。
“七妹還小,女兒會好好開導她的。”
安氏聞言欣慰,“要是月兒有你一半聰明就好了。”再加上老夫人的寵愛,這府裏可便是她們母女的天下了。
偏生,有這麽一個人,卻不是安輕月。想到那人,安氏好心情消失了一半多。
香院。
“五姐姐,祖母可是大財主,要不要你也挑選兩樣,就算是當賀禮送出去,也是十分長顏面的。”
安輕月正在幾個匣子裏挑挑揀揀猶豫之際看到安流煙款款到來,便一把拉着她過來。
安流煙倒吸了一口氣,臉色蒼白了幾分,“不用了,七妹你自個兒挑選便是。”
安輕月似乎沒注意到安流煙的異樣似的,松開手自己又去艱難地揀選了。
原本倚在美人榻上的老夫人眼中不由閃過一絲疼惜,“去選兩樣,省得你們姐妹再費心準備什麽賀禮了。”老夫人不問後宅之事,可不代表她并不知道。
昨個兒晚上那麽鬧騰,她略微一想就知道是怎麽一回事,剛才看安流煙似乎被碰到痛處了的神色,對安氏就更是多了幾分厭惡。
若不是今個兒五丫頭央求自己給她幾件寶貝充顏面,她也想不到周家那小丫頭竟是定親了。
“是。”安流煙看了眼老夫人額頭上的抹額,唇角勾勒出幾分清淺的笑意。
“五姐姐,你覺得我是留下這石榴紅的手鏈好呢,還是留下這老坑冰種的翡翠耳環好呢?”安輕月一臉為難,看樣子倒是兩件首飾都喜歡的很。
安流煙笑了笑,刮了下她的鼻子道:“石榴多子,你還用不到這個,不如送表小姐好。”周慕琳可是并不喜歡白辰逸的,這多子的石榴手鏈對她更多的是諷刺吧?
安輕月贊同地點了點頭,只是旋即又搖頭道:“周家本就是能生的,不需要我去祝福,我還是送她這個翡翠耳環好了。”
安流煙聞言啞然,不過安輕月說的确實有理。
平侯府的勳爵是老侯爺用性命換來的這說法一點不錯。
老侯爺不過是一武将而已,沒什麽大功勳,年過四十也不過才六品校尉而已。
若不是因為陰差陽錯遇上了突厥的偷襲,老侯爺誓死酣戰拖延了時辰,今個兒的業國朝怕也是沒了那延邊六郡。
老侯爺戰死,屍骨無存,先帝感慨其忠勇,追封其為安平侯,福蔭子孫。
只是老侯爺死的時候府裏窮得很,之前若不是府裏的大小姐從小就幫助母親做些繡活貼補家用,怕是這安平侯一脈早就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