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車輪轉動,金輿微晃。

代表着公主銮駕的車隊,慢慢的,慢慢的,在沙漠上緩緩移動,身後,雄偉的玉門關早已經被遠遠地甩在了身後,不見蹤影。這裏,已經是沙漠深處,他們已經出了大唐能夠管轄的區域。

他們已經離開了大唐能夠掌控的範圍,正式進入了西域。

大唐的公主跟後來的公主最大的不同就是能夠開府,擁有自己的屬官,而這些屬官,運氣好又有本事的,可以通過這條路子進入大唐的核心權力圈,最着名的就是太平公主,她的公主府前前後後出了五位宰相!

更別說作為和親公主的李嫣了。她本來也應該有一套班底、幫助她出嫁之後掌握權柄才對。只是,李嫣到底只是和親公主,又有武惠妃在後面使壞,使得她身邊的人都不齊全。

大唐讓公主和親,從來就不是什麽大發善心,給敵國白送什麽美女財貨的,而是為了加強對番邦的統治!好比說,當年太宗皇帝讓文成公主和親吐蕃,帶去那麽多的工匠,實際上就是想在吐蕃大草原上建立城池,方便大唐的下一步動作。

雖然事實證明,這個方法并不如大唐上層那麽想象得那麽有效,可是,文成公主當年入藏光随行的将士就高達三千人!這還只是公主衛隊的數量。

按照大唐從文成公主開始的和親公主的舊例,李嫣也應該有至少三千的公主衛隊才對。可因為武惠妃的緣故,李嫣的衛隊也才五百人!

比留在洛陽的那些嫁給臣子的公主們的衛隊還少!

更別說,身邊貼身侍候的宮女、內侍了,至于工匠什麽的,完全沒有!

簡而言之,那就是,李嫣身邊的人之少,讓人一目了然:這位公主有多不被大唐皇室待見!

這也是武惠妃的另一目的:讓色目人看清楚這位珠玑公主有多不得寵,然後,最好激怒色目人王室,借色目人之手,弄死這個丫頭!

駱駝上,色目人接引使克達爾接着喝水的檔兒偷偷地看了看那架隊伍裏面唯一跟大唐公主這個身份相襯的金輿車,默然不語。

雖然在長安呆的時間不長,也足夠克達爾了解這位珠玑公主的底細了。

珠玑公主,生母乃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胡國公秦瓊的六世孫,在唐皇李隆基登基之前便已經薨逝,因此,公主幼年是在唐皇的原配妻子王皇後跟前長大的,跟王皇後感情極好。而唐皇寵信武惠妃而廢王皇後,讓公主失去了養母兼嫡母不說,加上武後給大唐皇室造成的傷害,也使得李唐王室對這位武後的娘家侄女兒,也就是武惠妃抵觸到了極致,受這樣的大環境影響,公主跟武惠妃的關系,也從來沒有解凍過。

而武惠妃,從王皇後被廢之後,在宮中的影響力和受到的禮遇就已經等同于皇後,珠玑公主跟她關系不睦,一直被武惠妃懷恨在心。

Advertisement

公主的生母秦氏去得早,又是王皇後那一挂的,王皇後被廢之後,武惠妃提起秦氏,總是故作文章,把秦氏叫做秦姬,實際上宮裏的每一個人都知道,武惠妃其實是暗指琴姬,也就是把出身秦氏一族旁支庶族的秦氏比作給唐皇吹拉彈唱獻藝的姬人,以此來羞辱珠玑公主。

而珠玑公主素來剛烈,直接就說,武惠妃表面上謙恭乖巧,實際上不過是得志小人,她不屑為伍。

就是唐皇也拿她們兩個沒有辦法。

天家就是如此無情,哪怕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因為寵愛武惠妃,唐皇依舊把親生女兒珠玑公主列為和親公主,而且,還任由武惠妃把珠玑公主的随行人員一再裁減。

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和親公主,珠玑公主李嫣對于大唐皇室來說,除了一個名頭,根本就沒有什麽用處,而對于求娶的色目人來說,這位公主也沒有什麽價值。

這讓克達爾非常郁悶。

女人和財帛,哪裏比得上權力來得重要。他千裏迢迢去長安求娶大唐公主為的是什麽,還不是為了大唐公主的陪嫁和大唐皇室的支持?

可是現在呢?

克達爾覺得自己受到了愚弄。

就是克達爾盯着公主金輿不說話的時候,隊伍裏面傳來的一陣騷動,緊接着,喧嘩不斷。

克達爾不耐煩地轉過了頭,道:“發生什麽事情了?”

一個棕發黃胡子的色目人小步跑着,回來跪禀道:“大人,不好了,有人在水袋上動了手腳!我們的水全都灑了。”

“什麽?!”

克達爾立刻跳了起來。

穿行沙漠的人當然知道,沒了水,意味着什麽!

可問題是,他們已經在沙漠上走了七八天時間,現在就是返回玉門關也來不及了!

将士們開始鼓噪起來。

許久不見東京,安靜得仿佛沒有人一樣的金輿車裏頭終于有了反應,一只如上等羊脂白玉一般的手,撩開了重重紗帳:

“發生什麽事情了嗎?”

公主衛隊的校尉闫子志得到消息,很不爽地策馬來到金輿車跟前。

他沒有按照禮節下馬給公主行禮,而是敷衍地抱了個拳,拱了拱手,道:“回公主殿下的話,水袋被人動了手腳,水全灑了!”

“哦?那本宮之前要的那些瓦罐、酒壇子可還在?”

闫子志的聲音聽上去更加不滿了:“公主,沒了水,我們在沙漠上,一天都走不下來!”

“既然走不了,就找個背風背陽的地方安營紮寨。本宮記得,衛隊裏面有能分辨沙丘的背風背陽面的人吧?另外,酒壇子裏面的酒可以暫時充當飲水,但是有一點,酒壇子不能打碎了!誰打碎了,就軍法處置。”

“殿下!……”

金輿車裏面的人,根本就沒讓闫子志繼續說下去:

“另外,把瓦罐和酒壇子埋在沙子裏面,上面蒙上牛皮或者羊皮。不要太平整,牛皮或者羊皮的中間,放一點重物,讓牛皮羊皮自然下垂呈倒錐子型。不許弄破牛皮羊皮。這些,你們應該做得到吧?”

公主的話很明确,清晰直白,沒有任何的咬文嚼字,連最基層的兵丁都能夠聽懂,就是闫子志想搞鬼都難,更別說推拒了。

至于下面的将士們,雖然疑惑,也有不滿,但是還是有人照辦了。

不管怎麽樣,他們好歹也是公主衛隊的一員,護衛公主殿下,聽從公主殿下的吩咐,這是他們的使命。

唯有克達爾,他深深地看了一眼那架金輿車。至今為止,他都沒有見到這位珠玑公主的面,對公主了解也不深,但是讓他好奇的是,這位公主殿下,是如何知道沙漠民族取水的方式的。

沒錯,沙漠不是沒有水,只不過,沙漠裏面的水不會跟中原那樣,出現在人的肉眼裏面。沙漠裏的水,要麽深埋于地下,要麽藏在沙子裏面。要想弄到水,就必須采用特別的辦法。

這種将瓦罐埋在沙子的法子,原本就是許多沙漠民族的不傳之秘。也因為水的重要性,使得中原随處可見的瓦罐,變成了沙漠裏面必須守護好的珍寶!

一時之間,克達爾對這位珠玑公主起了強烈的好奇心,他走到金輿車邊上,按照他們色目人的禮節,對着金輿車深深地行了一禮,道:“西突厥迎親接引使克達爾求見公主殿下。”

這一次,接口的不是方才的那把女聲了,而是另外一個年輕女子的聲音:“抱歉,使節閣下,公主殿下累了。”

這是出了玉門關之後第三次,公主殿下拒絕跟克達爾對話了。

一直站在角落裏面的送親使張裕看了看闫子志,再看看克達爾,低下頭去,沒說話。

反而是公主府長史秦陌急匆匆地走到金輿邊上,道:“公主殿下,把瓦罐埋在地裏面是為了什麽?”

“只要照我的話去做,明天早晨的時候,我們就有水了。就是沒有半罐,三分之一總是有的。看着些,別讓人動了手腳,把那些瓦罐也給砸了。”

“是,是!殿下!”

這個秦陌的年紀不大,才二十六歲,跟珠玑公主的生母娘家的從侄兒。如果不是因為這層關系,他也不會成為公主府的長史。

實際上,只要是有抱負的人,都不會願意離開長安成為和親公主的長史。

作者有話要說:特別說明:大唐公主是能夠開府、擁有自己的屬官和衛隊的。

另外,文中出現的名字大多來自本人劍三的小號。

本文開始的時候,為開元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733年。也就是回纥人和契丹人起來之前。在這個時間段之前,大唐的和親策略針對的是吐蕃,而在這個時間段之後,大唐開始往回纥和契丹兩族送和親公主。也就是這個時間段之後的大唐和親公主,她們的命運變得非常悲慘,被契丹人殺死的,也不是一個兩個。

特別說明:本文本來就是架空,所以,別太計較真實的歷史!本人只是個小說作者,不是唐史專家。本人知道的和采用的素材,也只是一些大衆能夠知道的資料。本人能夠做到的,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之內力求準确。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