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交鋒
他本想把衛楠騙到船上,自己再找個肚子疼的借口不上船。誰知衛楠一聽太子肚子疼,也緊張起來,連忙說太子有恙,自己怎可獨自離開,死活陪太子去看病。
太子沒辦法,說自己只是突然想如廁而已,衛楠哈哈一笑,道:“太子如廁,臣弟也當陪着。這大好的風光,臣弟可不敢先太子觀賞。”
話都說成這樣了,沒尿也得尿!太子只得硬着頭皮去尿了一泡,随着衛楠上船了。
兩人虛情假意地客套着,演技一個比一個強。為了渲染自己在京中無依無靠的形象,衛楠連個随從都沒帶,穿着親王制服卻連個配飾都沒有,跟盛裝的太子一比,無比寒酸。
船行至湖中央,突然從湖裏冒出幾個刺客,他們向坐在船外側的衛楠攻去,衛楠一臉驚慌失措的樣子,又沒有個随從替他擋着,狼狽逃避間不幸被刺客一劍刺中肩膀,翻身就掉入湖中不見了。
太子連忙扒在船舷邊死死盯着湖面,直到他眼睛都發酸了,湖水漣漪都止息了,都沒見衛楠浮出水面。
太子手一揮,那些殺手便縱身躍入湖中搜尋衛楠去了。
誰知道殺手們下水後竟然也消失了,只剩下一圈圈波浪和不停冒出的氣泡。太子和他的随從在船上等了半天也沒見一個人上來,卻只看見一股股鮮紅從湖底暈染上來,湖水很快被血染紅了。看這血量,太子眼裏的光迅速破滅,他低估衛楠了。
這湖太深了,湖水又不甚清澈,在船上根本看不清湖底的情況。
太子害怕了,若是衛楠此刻悄悄摸上船神不知鬼不覺将他殺了,再推到殺手身上,只怕皇後和國舅也不敢随便查。因為那些殺手根本經不起細查,一查便發現是太子自己的傑作。
“殿下,奴才帶您離開!”太子貼身護衛見勢不對,立即拼命劃槳,想先離開這危險的地方。
一股大力從槳下端傳來,那護衛握得緊,一個不察便被拉下水了。這護衛精通水性武功高強,落入水中卻連掙紮都沒有,像個秤砣一樣直直地沉下去了,只給驚恐不已的太子冒了個泡。
船身突然搖晃起來,太子汗毛倒豎,驚吓過度,一腳沒踩穩,便驚叫着掉入了湖中。他倉惶中嗆了幾口血水,一身華服成了他的索命符,他被繁重的服飾纏得根本游不動。眼看太子就要葬身湖中,突然有人從船上一把将他撈起丢在了船上。
太子渾身濕透了,被血水嗆得咳嗽不已,他吐兩口血水,擡頭就見衛楠也一身濕漉漉地正坐在他面前。
衛楠一邊擰着自己衣服上的水,一邊還雲淡風輕地笑着對太子道:“還好臣弟上來得及時。那些殺手真不好對付,有兩個跑掉了,還把太子拉下水了。都怪臣弟無能,太子沒事吧?”
衛楠嘴裏說着自己“無能”的話,臉上卻沒有半點愧疚之情。太子久經宮廷争鬥,瞬間就冷靜下來,試探着道:“明王是說,他們是沖着孤來的?”
Advertisement
衛楠道:“臣弟猜想是如此,如今天下異心之人甚多,太子是大周的未來,他們自然是沖太子。難道還能沖我這身無長物的閑散王爺嗎?”
現在形勢很明朗,若是衛楠起了要殺他之心,剛才不救他就行了,再把刺殺太子的罪名按到湖底那些屍體身上,簡直完美!
太子的臉一陣抽搐,衛楠此時處于絕對優勢,太子必須要給自己找個合理的脫身理由。
保命要緊,太子猶疑着順着衛楠的話道:“這些亂臣賊子真是該死,不過幸好明王在,今日孤才不至于蒙難。不知道明王這一身功夫是哪裏來的?”
衛楠擰着衣服上的水,裝出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道:“臣弟流落民間多年,拜過武道高手為師,略懂些功夫。高手打不過,對付這些小毛賊還是可以的。”
太子精心培養的精英殺手,在明王口中竟是“小毛賊”,這不是啪啪打太子的臉嗎?
但此情此景,別說打臉了,就是打屁股太子也得忍着。他一臉吃了蒼蠅似的憋着不吭聲。
“太子殿下,這是臣弟剛才在一個殺手身上摸下來的錦囊,應該是殺手頭子的,可以順着這個線索找到這些人的來歷。”衛楠伸手将一個濕漉漉得錦囊從懷中摸了出來,大方地遞給太子。
太子的臉“刷”地白了,這錦囊正是他的信物。他驚訝地看着衛楠,不明白這人是傻還是另有所圖?
“那……那明王可以查……”太子咽了口唾沫,眼睛直愣愣地盯着那個錦囊,艱難地道。
“他們是沖着太子殿下來的,還是太子殿下自己去查比較好。臣弟可不想卷入這些恩怨,我只想當個閑散王爺。太子殿下可不要責怪臣弟太懶啊!”
衛楠沒骨頭似的倚靠在欄杆上,毫不講究地從衣袍下擺撕下一條布緊緊地将胳膊上的傷縛住,然後意味深長地看着一臉菜色的太子。
衛楠主動示好,太子沒理由不接着。他手略微顫抖從衛楠手中接過那要命的錦囊,收入懷中揣好,識趣地說道:“好……孤定當成全賢弟。今日多虧了賢弟了,若非如此,孤焉有命在。”
就那樣,衛楠将一場刺殺變成了救駕。雖然瞞不過明眼人,但至少糊弄住了大多數不明就裏之人。
太子遇刺、明王救駕之事傳開,朝野一時議論紛紛。
太子殺人不成,還差點被反殺,回去後生了一場病。從此宮內從皇後到太子再到下面的人,沒人敢輕易找衛楠的麻煩。
太子知道衛楠是塊他啃不下的硬骨頭,不敢再貿然對他下手。
那件事發生後,太子便借着報答衛楠救命之恩的借口,派了兩個武功高強的貼身護衛跟随他,名曰:保護明王的人身安全。
那兩個護衛并不能從衛楠這裏探得什麽消息,因為衛楠以各種理由,找各種借口,一年時間內就把明王府裏的下人換了個幹淨。
兩個護衛只好把自己看到的報給太子:明王整日在王府看書習武,除此之外最出格的,就是請了京城當紅的戲班子來唱過一次堂會。
太子那根至衛楠回宮後就緊繃的弦稍微放松了一些。衛楠雖然心機深重武藝高強,但從他的步步退讓的表現來看,他似乎沒想與自己為敵。
周憲這個神助攻又幹了一件事,讓太子徹底對衛楠失去警惕心。
周憲知道太子鐵定容不下衛楠這個曾經的世子,所以想趁着自己還在,給衛楠鋪條能活命的路。他便提議讓衛楠去兵部歷練一番。這個提議一出,太子一黨還沒鬧呢,衛楠首先就反對了。他對周憲說,自己無意于朝堂,只願做個不管事的閑散王爺。
這一下把周憲氣得不輕,顫顫巍巍指着衛楠大罵“沒出息的東西!”周憲罵得越兇,太子越是放心。衛楠不願入朝堂,等于斷絕了所有結黨的可能。衛楠在京中沒有任何根基,無根之萍如何能與自己争權?
至此,太子對衛楠的疑慮全部放下,甚至連那倆啥都沒打聽出來的守衛也撤回來了。
衛楠達到了目的,便開始第二步計劃:離間太子一黨與裴沖的關系。太子一黨的國舅範霄九與裴沖互相之間看不慣已經很多年了,衛楠雖不明白他們之間的恩怨,但那不重要,他只需要在他們緊張的關系上再添一把火,讓他們之間的仇恨燒起來就行。
朝堂是太子一黨的天下,裴沖便一向龜縮在皇屬軍營,很少上朝,這些年來兩方倒也相安無事。
但明王回宮後,太子一黨與裴沖之間卻摩擦不斷。
先是範霄九的兒子範賀帶着一幫世家子弟打獵時,追着一只獵物就進了皇屬軍所在營地。皇屬軍巡邏的将他們當成了前來刺探軍情的探子拿下了。
這幾個世家公子一向在京城內蠻橫慣了,當然不會善罷甘休,當即與皇屬軍起了沖突。皇屬軍都是訓練有素的精英,将這些世家子弟一頓臭揍,打得鼻青臉腫地關起來了。
裴沖過來看過這些被關押起來的少爺,黑着臉沒有說什麽,只是讓手下人把他們安全送回去。
此事是這些世家子弟理虧,裴沖認為只要将他們送回去不加責罰,已經是給範霄九面子了,範霄九也不敢說什麽。可是偏偏那範賀在快到自己家門口時,突然倒地而亡。
他在皇屬軍營地內挨了兩腳,當時都好好的,快到家了卻身亡了。範霄九傷心欲絕,讓人細細探查範賀的死亡原因,結果還真邪門了,他全身上下除了胸口兩個腳印,再也找不到別的傷痕,也沒有中毒跡象。
範霄九一怒之下就要去找裴沖理論,要他給自己一個交代。裴沖卻說是範賀擅闖軍營重地在先,自己已經手下留情了。
他們兩人吵得不可開交。一個是手握重兵的大将軍,一個是權傾朝野的權臣,誰也不服氣誰。眼看兩人鬧得不可開交,周憲不知為何就是不管,跟沒看見一樣。兩人在下面争論不休,周憲就在上面打瞌睡。
範賀的事情還沒完呢,皇屬軍中又出事了。
與範賀當天一同誤闖皇屬軍軍營的一個叫劉賢的世家子弟,打聽到那個腳踹範賀的千夫長的名字,還找到了他的家。劉賢找了一幫地痞流氓沖進那千夫長家裏,把他一家老小五口人給滅了口。
那千夫長得到消息,沖進裴沖的營帳讓他為自己做主,裴沖卻讓他忍耐。那千夫長一家老小都沒了,如何能聽得這句話,道:“将軍怕連累皇屬軍,末将不怕!”當即抽出刀就要去為家人複仇。
裴沖最器重這人,當然不能讓他出事,當即逼迫京兆尹徹查殺人兇手。京兆尹很快就查到了劉賢身上。
劉賢逃到範霄九府上求庇護,剛經歷失子之痛的範霄九便強硬地護住為他兒報仇的劉賢。京兆尹不敢去拿人,又扛不住裴沖的逼迫,竟然一脖子吊死在衙門口了。
至此,國舅和裴沖兩人的矛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皇屬軍與太子/黨之間的戰争一觸即發。
後來,西涼候病逝,範霄九在朝上請皇帝下旨把西涼候屬地收回來重新分派,周憲問道:“他不是還有個女兒嗎?曹靖秋那丫頭若是婚配了,将西涼候爵位傳給她夫婿吧。”
範霄九道:“曹靖秋不曾婚配,且此女野心大,臣擔心她襲了西涼候爵位會跟東梁王一般造反,請皇上下旨收回西涼候印信及封地。”
事情結果可想而知,曹靖秋一槍挑了周憲來使,歸順前朝太子,直接起兵造反了。
範霄九本是個沒什麽遠見的武夫,又幹了一件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事,氣得想要立即跟曹靖秋大幹一場,但他又沒有兵,只得逼迫皇屬軍去平叛。
裴沖的皇屬軍自東梁王起兵造反以來一直就在四處滅火,手下将領及兵力被分派各處。此刻裴沖若是再分出一部分去對付曹靖秋,京畿重地便會守備薄弱。
不但如此,守衛在京城的皇屬軍幾乎已經沒有将領可派了。總不能真讓兵部那些只會紙上談兵的家夥去帶兵吧?
裴沖抽不出人手去鎮壓謝策和曹靖秋,短短一年多,便讓謝策勢力大增。
周憲急了,太子也急了。若是讓謝策一直這麽吞噬下去,大周江山不保,太子即便當了皇帝,連江山都沒了,還拿那個破皇位來幹嘛?
此時衛楠站出來了,他對太子和周憲說,現在國難當頭,他這個明王也必須站出來了,否則江山沒了,他的榮華富貴也保不住。
他向太子和周憲請願,要裴沖抽出五萬兵力給他,他一定能将謝策和曹靖秋擒回來。
太子見衛楠願意出手,自然是求之不得。
不論衛楠戰敗還是戰勝,對太子來說都是好事。打了勝仗就不說了,若是他戰敗,正好可以借機再打壓他一次;若是衛楠不幸戰死了,更是為他去除了最後一個可能存在的威脅。于是太子便極力支持衛楠的提議。
周憲見他這個“不争氣”的兒子終于懂得上進了,老懷安慰,心想只要衛楠立了軍功,以後幹脆讓他接手皇屬軍,替代掉裴沖這個煩人的家夥。于是立即同意了衛楠的提議。
裴沖被逼得沒辦法,只好答應抽出五萬皇屬軍,由衛楠帶領去剿滅謝策與曹靖秋。他自己則還是鎮守京城。
衛楠欣喜不已,只要讓他帶上隊伍出去,他便能想辦法将這些人馬變成謝策的。
可惜他還是低估了裴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