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往年的春節附近市縣的公路、高速車流如川,走親訪友,亦或是出游娛樂,有認識的車輛還會鳴笛招呼,春節的熱絡的氣氛在此蔓延開。但今年的路上私家車只有零星幾輛,大多數遇到的是小貨車。

日暮漸沉,李鈣才回到楊城家中,她在車上安排了明天的工作,滿滿當當,恐怕是連五分鐘都擠不出來。

李鈣回到家中,她現在的房子是一個大平層,三百多平。

每次回到家空蕩蕩的,自己走路的聲音偶爾都能把自己吓到。

她徑直走到自己的書房,在一幅現代油畫後有一個密碼箱,她打開密碼箱,拿出裏面的文件。

這一疊文件已經有些泛黃了,上面寫着青城機械廠財務報表(2007年度)。

上面是2007年青城機械廠的有關資産負債、利潤、現金流量等等的財務數據。

李鈣看着上面的應收賬款、庫存現金的數字,手指不自覺蜷起來。

這份財務報表是三個月前她偶然間拿到的,她分析了很久,才發現裏面的數據有問題,但做賬的人是個老手,做的很隐秘。

如果是幾年前的她一定看不懂。

而當年機械廠的總會計師就是江濤。

但每份財務報表都要經過父親的簽名,李鈣看着上面父親的簽名,有些頭痛。

所以,到底是她父親和江濤商量好的,還是江濤一人所為。

機械廠當年怎麽會突然資金流短缺,那個時候她太小了,哪裏懂得這些。

上市公司的股東們要求召開股東大會,她作為父親的代理人,第一次踏進股東大會就是被要求償還負債、破産清算。

摧枯拉朽,短短幾天一家公司分崩離析。

Advertisement

不管事情的真相如何,一定和江濤脫不了幹系。

李鈣把文件放到桌上,複印了一份。

拿起手機給她的證券經紀人打電話:“明天股市不出意料會大跌,我戶頭裏的八千萬全部低價買入江氏集團的股票。接下來幾天逢高減倉、逢低加倉,這八千萬我需要換成最多的江氏股票。”

那邊答應道:“好的李總。但是如果超過5%我們要通知江氏,還要公告。”

“倉位控制在5%以下,盡量不要驚動江氏的董事會。”李鈣叮囑道。

李鈣挂了電話,她現在手中持有江氏15%的股份,算上之後二級市場5%,會接近20%,如果聯合其他股東,那麽有很大的機會重新選舉江氏的董事長,把江濤踢下臺。

深夜,她跟李蓋通了個視頻電話,他很晚才回到家,臉上被口罩和護目鏡壓出了痕跡,洗了澡也沒消。

李蓋跟她開玩笑道:“破相了,幸虧你走了,不然讓你見到這麽醜的我,該影響我在你心目中帥氣的形象了。”

“沒有,李醫生今天跑去搶救病人的形象已經占據我的腦海了,十分光輝偉岸。”李鈣穿着真絲睡衣斜靠在床上,跟他聊天。

李蓋聽了十分受用,嘴貧道:“你是沒見過我握手術刀的樣子,認真專業且迷人。”

在相冊裏挑了幾張手術中的完美側顏發過去。

又接受了一波贊美,李醫生心滿意足。

李鈣穿得是一條睡裙,已經脫去了bra,胸口有些低。

李蓋盯了會視頻裏她那片雪白的肌膚,就有些異樣的感覺了。

“咳咳,星星,那個什麽我去睡了,明天我就要去隔離病房,不方便接電話,我們以後晚上視頻。”李蓋說道。

李鈣點點頭,她這幾日應該也會非常忙。

兩個忙碌的社會人只能掐着點的談情說愛。

李鈣剛要跟他說再見,人家已經把電話挂斷了。

“挂電話猴急猴急的,趕着去廁所啊。”李鈣看着挂斷的信號,把他的照片保存下來,挑了一張設置成屏保。

李醫生剛才截了一張她的圖片,李鈣本人清純而不自知,今晚睡裙布料又少,李蓋默默動了動喉嚨,關了燈,看着那張照片,把手伸下去。

過了半小時,李鈣又收到李蓋的微信。

李蓋:晚安。

李鈣一臉疑惑,這貨不是剛剛就去睡覺去了麽?

銀空商城目前已經是楊城除銀泰、北國商城外的第二商圈。

銀空集團的高管一大早已經集體等在公司的門口,遠遠地看見老總的勞斯萊斯開過來,幾個抽煙的經理趕緊熄滅煙,扔到垃圾桶裏,老實站着。

李鈣戴着N95口罩從車上下來,粗略地掃了一眼隔開站着的經理們,問張恭成:“都到齊了沒有?”

“您昨天通知我的八位經理都到齊了。”張恭成說道,李鈣昨天傍晚讓他把公司采購部、物流部、門店部、行政部等包含他在內的八位主要經理上午去全市的門店實地走訪。

“各自開車走吧。”李鈣跟他們打招呼,然後讓他們跟着她的車去往各社區的門店。

李鈣是按照昨天張恭成發給她的門店銷售額高低确定今天的走訪順序,最大銷售額的門店自然是最重要的地點,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如何維持住這部分顧客十分重要。

第一個社區是錦江社區,她很熟悉,楊城最貴的小區帝豪錦江就在這個社區裏,而她就住在這個小區裏。

到了錦江社區的西側入口,這家銀空便利店在社區的裏面,李鈣手裏有一個出入證是可以進出的,但是其他幾個高管并不住這裏,也就張恭成在這裏住。

李鈣想了想是讓門店負責人出來彙報工作,還是他和張恭成進去。

李鈣叫來張恭成,“這個門店咱倆進去看看得了,他們留外面吧。”

李鈣跟其他經理交代了幾句,跟張恭成測溫出示出入證才進了社區。

門店負責人看到他們倆,連忙走出去。

李鈣準備了過年紅包,“我和張總來看看你們,今年你們辛苦了。”

“過年紅包,圖個吉祥,收下吧。”紅包裏有五百塊,這些門店經理最近确實辛苦,這算是公司發放的工資、津貼、加班費外的一點福利。

門店負責人不敢收,張恭成接過紅包,塞到他的包裏,“李總給你的,收着吧。”

“謝謝李總,謝謝張總。”門店負責人講。

“我看你們門店銷售額挺好的,我今天過來就是看看你們有沒有短缺,有沒有集團需要幫你們解決的問題,你暢所欲言,不要有顧忌。”李鈣說道。

“我們這邊其實沒什麽大問題,”門店負責人講,“就是社區裏有些顧客要求比較高,有想要有機産品的、有想要國外奶粉的,因為小程序裏的産品種類并不是很齊全,所以他們沒辦法下單。”

“産品目錄問題。”這還真是個問題,因為現在開發的程序裏只有基礎的生活物資,不包含他們超市全部的商品,他們還做不到像天貓超市這樣的線上超市的産品種類那麽齊全。

“好,這個問題我記住了。這個問題很有價值,還有沒有其他的,你們個人的問題也可以講,公司都會盡力解決。”李鈣說道。

“這個社區挺大的,門店裏本來是有我和另外兩個女孩,但是其中一個她回村裏了,現在回不來,所以人手挺短缺的,我們之前申請過,想再借兩個員工過來,但是總部還沒批準。”門店負責人說道。

李鈣看了眼張恭成,張恭成立刻接話道:“這個我回去就給你解決,兩個員工明天就讓他們到崗。”

“那麻煩您了,張總,我們沒其他什麽問題了。”

李鈣點點頭,跟張恭成往回走,讨論微信程序的事情。

目前他們的微信小程序連超市裏的10%的産品都不到,确實是比較少,還要跟東楊那邊溝通盡早完善産品種類。

門店人員這個事情倒不是什麽大事。

李鈣帶着其他經理繼續走訪其他門店。

有些問題比較雷同。

例如:物流配送時間不确定,顧客有投訴。上午買的菜,希望中午能吃到,但是下午菜才配送到。

貨車只能停留在社區外,他們有的門店離社區出入口比較遠,只有小推車,一趟趟搬運,人手也不足。

社區的工作人員跟他們會有一些矛盾,經常起沖突。因為來拿下單的貨品的顧客不戴口罩、不排隊等等現象。

……

李鈣去最後一個社區黑門胡同,這是個小社區,房子大多老破小,老人居多。

李鈣到那就被幾個老人團團圍住。

“你是不是領導啊。”

“我們現在買不了菜,我們沒有肉吃、也沒有菜吃。”

“怎麽會這樣呢。”李鈣估計他們是把她誤認為政府領導了。

“我們不會手機下單呀,我這個是老人機,沒有他們說的什麽微信。”

李鈣恍然大悟,了解了,“我就是來給你們解決這個問題的,你等一等啊。我去跟他們講一聲。”

門店的負責人走過來,李鈣問他:“這個社區的菜市場沒開嗎?怎麽老人說沒有菜呢。其他的産品有些也不是必須要的,但是菜肉米面油這些總要有的。”

“李總,這個菜市場年前就被查封了,污水排放不過關,要整改。他們本來是可以去另一個社區的菜市場買菜的,但是現在社區封鎖了,所以我每天會向總部下單運過來一點蔬菜和肉類,但是他們老人咯,又喜歡囤貨的。買得到的就早早排隊,買不到的就一直買不到。我也不能讓他們不要買呀,他們骨頭都很脆的,萬一受傷,我負責不了的呀。”門店負責人說道。

“你跟社區的居委會溝通一下,讓他們找幾個志願者,我們這邊呢提供一部分的愛心菜,定價也不高的,到時候讓志願者送到他們家裏去,起碼要确保每家都有啊。”李鈣跟他說道。

“對對對,我覺得這個主意好。”旁邊的老人附和道。

“我們胳膊腿都老了,每天上下樓搶菜很累的。”

“這個愛心菜裏種類要齊全一點的哦,我不吃芹菜的。”

“我不要香菜的,貴不貴啊。”

幾個老人圍着李鈣問。

“你們放心,價格肯定不貴的,至于菜的種類盡量達到你們的滿意,好吧。但是衆口難調,有的時候還是要擔待一點的。”李鈣安撫道。

解決了這個問題,李鈣跟一行人回到公司開會。

會議上李鈣把走訪的問題一一安排下去解決掉。

“你去把我們的門店分布圖拿來。”李鈣吩咐周靖宇。

李鈣問門店的總負責人李英:“你看看這張圖,看出什麽沒有?”

李英看着門店分布圖說道:“像錦江社區這種楊城比較大的社區,我們只開設了一個便利店,其實不太合理。”

“嗯。還有呢?”李鈣氣場壓人。

李英看看圖,看看其他幾個人,還有什麽問題啊。

李鈣指着一片地方:“這個社區的門店呢?”

楊城有一個社區是老城區,正在拆遷,但是裏面還有一些沒有搬走的人。

這個社區一片空白,沒有門店的标志。

“明天把這個社區的門店落實一下。”李鈣看了她一眼。

今天的走訪,她其實很不滿意。

有門店的負責人說申請報告打了好幾天,上面沒有批,這說明他們管理層動作太慢。

李英點點頭,滿頭是汗,又一個纰漏。

今天她都要緊張死了,門店負責人每說一個問題,她都得出層汗。雖然這裏面也有其他經理的問題,但主要問題在她。

“今天下午把能解決的問題解決掉,明天下午前把所有的問題清空。”李鈣說道,“上午你們也辛苦了,散會吧。”

作者有話要說:  走一波事業線。

江緒快來啦。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