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022

孟家看中的院子位于鎮中心街,中心街又叫集市一條街,每逢五九逢集日這條街上是最熱鬧的,從東到西依次擺了小吃攤、水果攤和衣服攤,是整個鎮子人流量最大的地方。

不止小攤,鎮上的面粉廠、種子站、派出所和批發部都分立在中心街道路兩旁,而孟大山準備盤下的院子就在面粉廠的斜對面,種子站和批發部的中間,前身是一家面館,老板是西省人,姓胡,做面食很有一手,胡辣湯更是一絕,自開張以後就門庭若市,食客不斷。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面館老板因在過年回老家探親的返程火車上好心提醒了一位險些被偷的旅客,遭到了盜竊團夥的報複,下了火車就被跟蹤,将其拖到一個人跡罕至的小巷廢了雙手,從此再也不能做面。

胡老板大受打擊,在和妻子商量之後,決定把面館兒賣了回老家。

孟大山也是偶然間和兒子們一起走進來的,當時他們在鎮上逛了許久,覺得肚子有些餓,就想起了這家面館兒,來了才被老板娘告知:老板的手受傷了,不能再做面,問他們喝不喝胡辣湯,店裏只有這個了,孟大山表示都行。

在等胡辣湯的功夫,見老板娘愁眉苦臉的,孟大山就多嘴問了一句。這才知道在胡老板身上發生的不幸的事情,同時也得知了他們有意将這家店盤出去的消息,當即動了心思。只是這盤下來之後做什麽買賣還要再三斟酌一下,父子四人對視一眼,快速喝完了胡辣湯,然後結賬離開。

回家的路上,孟大山開始和孟京成三個交換信息。鎮子雖然不大,短時間內逛完也是不可能的,為了提高效率節省時間,在來之前,孟大山就和三個兒子說好分頭行動,将整個鎮子化為東西南北四個區域,每人負責收集其中一塊上的生意信息,兩個小時以後在中心街集合,這才有了胡記面館一行。

正好此時到了上坡,借着要說事,父子四個幹脆下來推着洋車走。

按照年齡大小,孟大山率先發言,“鎮東已經看完了,那邊主要是菜市場和賣手編提籃、筐頭和長筐的地方,除此之外就是村子了。”孟京成接道,“鎮西是家畜家禽買賣市場。”

孟京晖負責的是鎮南,“家具廠、化肥廠、彈棉花、紮紙草、羊頭湯館、飯館。”

最後是孟京庭的鎮北,“靠近省道的地方有個早餐館,主賣糊豆、糁、油餅和香果子,再往中心區域走就是供銷社和百貨大樓,還有一個裁縫鋪。”

“嗯。”孟大山認真聽着,将兒子們說的生意一一在心裏過濾一遍,覺得都不太适合自己家,不是本錢和手藝的問題,主要是鎮子攏共就那麽大,消費能力有限,每種買賣有一家就差不多飽和了。

孟京成出主意,“要不烙煎餅賣?”

“誰會樂意花錢買呢?現在家家戶戶都有鏊子,磨了小麥慢慢烙就是了,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孟京晖實話實說,他并不看好。

“那做什麽呢?”孟京庭皺着眉頭努力想主意。

說話間,見上坡結束腳下重新變成平地,孟家男人們重新上車騎着,這時候已經距離孟家村越來越近,拐過前面的小樹林就能看到村碑。

Advertisement

沒等進村呢,孟京庭遠遠看見村外的麥場裏曬着一片又一片白花花的花生,腦袋裏忽然靈光乍現,“要不開個打油坊?就榨花生油,反正咱們這邊最不缺花生了。”

此話一出,孟大山和孟京成孟京晖竟然都沒有反駁,反而陷入了深思:對呀,他們這邊因為沒有打油的地方,每年年末油缸見底以後都要天不亮趕着牛車拉着花生仁去十幾裏地之外的打油坊打油,如果再遇上人多排隊,回來基本已經半夜。

幾人越想越覺得可行,等到了家門口,這事兒基本就定下了,這才有在許若君幾個人面前的宣布。

在取得家裏媳婦兒一致的支持後,孟家男人的行動力杠杠的,決定一下就定下了明天的行程:孟大山帶着孟京晖去找面館老板問價,孟京成和孟京庭兄弟倆坐車去市裏的機械廠買榨油機。

隔天一早吃過飯,當着全家人的面,孟大山從睡覺的裏屋裏拿出一個木盒子,打開裏面是一沓一沓的大團結,這是他這些年和袁方偉合夥做生意攢下的全部積蓄。

孟大山取出其中兩沓,一人一沓分給遞給大兒子和小兒子,囑咐他們,“都說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裏,這錢也是,兩千塊你們兄弟倆一人拿一半,以防萬一,坐車的時候都機靈點,小心招賊。”

“嗯,我們會的。”孟京成和孟京庭把錢接過來同時應道。

“嗯。”見兄弟倆把自己的話聽進去了,孟大山滿意的點頭。現在盒子裏還剩下五沓錢,他留下一沓作為應急,剩下的四沓都揣在兜裏,看向孟京晖,“老二啊,你就別拿了,你哥和你弟弟是去市裏,所以得讓他們分開放錢,咱倆的目的地不過是鎮上,幾分鐘的路程,不用那麽費勁,錢我一人兒拿就行啊,聽話。”

孟京晖,“……”你兜都揣了,我還能有什麽意見嗎~

這次孟京成和孟京庭沒有單獨騎洋車,兩人讓孟大山和孟京晖帶着去了鎮上。今天不逢集,平日裏鎮上出看車攤的大爺/大娘都不在,再有如果事情順利,兄弟倆一趟就能把榨油機買回來,往家運的話洋車門也沒有,還得牛車出馬,所以到時候直接讓孟大山去接就行。

到了鎮上固定等公交車的地方—省道十字路口,孟京成和孟京庭從洋車後座上下來,第一時間原地蹦了幾下,沒辦法,孟家的男人都是高個子大長腿,往後座上一坐就跟在家坐高方凳似的,腳直接平地放,為此他倆不得不一直保持擡腳的姿勢。縱然只有不到十分鐘的路程,兩人的腿還是麻了,趕緊原地活動緩解一下。

孟大山哪能不明白兒子們這樣做的原因呢,心中得意嘴上就忍不住,“我真是太明智了。”

和他并排騎在洋車上雙腿蹬地的孟京晖直覺親爹又要出口什麽驚人的話,不想接下語。然而憨弟弟上線總是那麽準時,下一秒他就聽見對方問,“爹你明智什麽了?”

有人給自己捧話場,孟大山繼續得意,“聽以前的長輩說,從你們老老爺爺那兒開始傳下來,咱們這一支的孟家男人,一水兒的個高腿長,就是臉醜點。他們都不以為意,遵循父母包辦這一套,說不是盲婚也差不離了,你們看看,生下來的子孫外貌還是在原地踏步。只有我,當年力排衆議自由戀愛娶了你們的美人娘,兩邊基因一結合,除了不争氣的老三,老大老二哪個不是有身有個兒有人物,尤其是老二,要不我幹啥都喜歡帶着他呢,養眼又長臉。”

對此三兄弟反應各不相同。

孟京成:唉,從小聽爹自誇已經麻木了,就讓這些話當成耳旁風散了吧。

孟京晖仰天長嘆:看吧,就知道會這樣,老頭又飄了。

而如今因為寶貝閨女底氣十足格外不能忍的孟京庭直接回怼親爹,“什麽叫‘除了老三不争氣’,爹你怎麽不說說誰給我拖的後腿?!”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