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番外
順昌十八年春。
禦花園的初芽還未冒出,細細的梅枝上壓着薄薄的雪。紅得近黑的宮檐下挂着幾根參次不齊的冰柱,與雪地反射出讓人目眩神迷的光芒。
因着前些日着了風寒,難得不去想政務的今上披着玄狐皮的大氅坐在長春宮的屋檐下,由着自己的性子令禦膳房給他溫一壺熱酒,就在那兒賞着雪景慢慢地小酌着。
清甜如米酒的梅花釀正是應景。
今上并不淺量但卻有幾分醉意,靠着厚實的椅背呼出一口白色的濁氣。
“陛下,您的身子尚未好,切莫貪杯啊!”楊培安瞧着梅花釀已下了小半瓶,忍不住勸道:“要不奴才扶您回屋小憩一下?這倒春寒的,您可千萬別着涼啊!”
今上不為所動地吸了吸鼻子,閉目養神地在紅木的扶手上敲了幾下。
楊培安知道今上這是煩了,閉嘴不再勸的同時招來一個小太監,令他去請四皇子來。
“陛下……臣妾知錯了,陛下。千錯萬錯都是臣妾和蕭家的錯。求您放了咱們的瑾兒吧!都是臣妾和蕭家鬼迷了心竅,瑾兒他是被我這個蠢笨的母後拖累的,他什麽都不知道啊!陛下。”撕心裂肺的女聲哀哀凄凄地從長春宮門外傳來,惹得半睡半醒的今上有些起床氣道:“朕不是禁了皇後的足嗎?翊坤宮的奴才們都是死了嗎?非要朕把他們下了慎刑司才會好好當差。”
“陛下息怒,若是皇後娘娘非要硬闖出翊坤宮,誰又有膽子敢真攔。”楊培安溫言溫語道:“還請陛下準許奴才去勸勸皇後娘娘?今個兒是慧皇後的忌日,待會兒靜亭公主還要帶着符家五小姐進宮。皇後娘娘這麽跪在長春宮門口,讓靜亭公主和符家五小姐見了可不好。”
“符家五小姐?真是歲月如梭,轉眼間朕和阿妍的靜亭都已經是幾個孩子的母親了,過幾年朕也要給珲兒選妃。”今上對“皇後”兩個字完全不感冒,惆悵了會才對楊培安道:“朕本想着過幾日上朝再公布廢後的旨意,既然皇後這麽心急,你就把聖旨送出去吧!”
“是……”楊培安有些惶恐地去了長春宮的書房,很快便捧着聖旨出來。
“楊培安。”今上瞥了眼明黃色的聖旨,冷冷道:“告訴蕭氏,這次是廢後為賢妃,要是她再敢擅自離開翊坤宮,那就一級級地降下去,直到打入冷宮。”
“是……”
“既然蕭氏領了聖旨,甄氏那邊也一并送了吧!”短短幾句話間,今上便将縱橫後宮十數年的兩個女子打入塵埃:“宮務暫時交給戚淑妃,她若是有不懂的可以去問陳母妃,等珲兒的太子妃進了東宮,就由太子妃管理宮務。另外,警告戚淑妃,別想在這時候弄出什麽幺蛾子。不然蕭氏和甄氏就是她的下場。”
“是……”楊培安戰戰兢兢地退了下去,給脫簪素服的蕭凝嫣一記猛擊。
Advertisement
“不會的,不會的。陛下,陛下怎麽會這樣對我。”蒼白消瘦的蕭凝嫣跌靠着貼身侍女,腦海裏全是楊培安念的那句“廢後”,整個人只覺得目眩耳鳴:“我可是陛下親封的皇後,我是仁孝皇後的外甥女。陛下難道不顧十幾年的情誼了嗎?陛下難道要讓姨媽失望?”
“我說娘娘,您還是省省力氣吧!”楊培安也曾一度看好蕭凝嫣,畢竟他一直認為死人是鬥不過活人的。可事實證□□皇後都去世了這麽多年,哪怕蕭凝嫣和甄氏成了後宮最得意的人,也改變不了她們将一直屈居于慧皇後之下的事實:“就說五皇子幹的那些事,陛下能留了他和蕭家上下的性命已是格外開恩。您的後位是肯定保不住了,能有個賢妃之位都已經是看在仁孝皇後的面上。”
楊培安将今上的話重述了一遍,看着越發絕望,以至于低低哭泣的蕭凝嫣,耐着性子道:“奴才還要去甄娘娘那兒宣讀皇上的旨意。相比甄娘娘,您已經是好運了。”
“陛下他……要怎麽對待甄氏。”如今她和甄氏的兒子都下了獄,蕭凝嫣可不認為甄家和甄貴妃會比她好運。畢竟蕭家可是隴右世家,而她蕭凝嫣更是仁孝皇後的外甥女。靠着一個奶娘起家的甄氏怎麽比得上。
“陛下聖旨,甄娘娘貶為女禦,即日挪進儲秀宮後殿。至于甄家……”楊培安露出一個苦笑,語氣裏充滿了難以置信:“甄家誅三族,餘者發配邊疆。”
“呵,呵呵,呵呵呵呵哈哈哈!”蕭凝嫣呆愣了幾秒,驟然發出一陣古怪的大笑,說着一些讓人聽不懂的話。
“癡兒!真是癡兒。”蕭凝嫣抓着地上的雪,十指已經被凍得沒有知覺:“枉我和甄氏那個賤人鬥了一輩子,結果都是為他人做嫁衣。今上他眼裏根本就沒有靜亭公主和四皇子之外的孩子,我這輩子就是個活在林密妍那個賤人陰影下的笑話。”
“娘娘,還請慎言。”楊培安真的被蕭凝嫣的話吓得心髒都快停了,要知道今上就在裏面,蕭凝嫣的話要是傳了進去,只怕……
“慎言?本宮都這樣了,還有什麽可慎言的?”蕭凝嫣抽搐地對着長春宮行了個大禮,面容扭曲道:“臣妾蕭氏,謝陛下隆恩。”
話一落地,蕭凝嫣重重地磕了個頭,在長春宮門口留了灘凝冰的血跡。
楊培安目送着蕭凝嫣被侍女扶回去,往被囚禁的甄氏那兒送旨時又見了一番聲嘶力竭。
啧!都看膩了。
楊培安漫不經心地安慰了甄氏幾句,待他離開後,甄氏立刻對侍女吩咐道:“你讓京城的人帶着厚禮去拜訪靜亭公主。不管花多少錢,跪多少次,都要讓靜亭公主在陛下面前為珀兒說話。”
“娘娘,靜亭公主可是慧皇後的女兒,怎麽可能為咱們說話。”甄家出身的侍女難以置信道。
“那還有別的辦法嗎?”甄氏哀戚道:“甄家和珀兒都那樣了,除了靜亭公主,還有誰能勸住皇上?總得要試一試,至少得把珀兒從宗人府弄出來。”
“娘娘,六皇子殿下可是陛下的兒子,虎毒不食子,您又何苦呢?”甄家侍女安慰道:“陛下只是降了您的位分,到底沒把您打入冷宮。只要有六皇子在,您總有東山再起的時候。”
“對,只要有珀兒在,本宮就沒輸。”甄氏擦幹眼淚站了起來,吩咐侍女給她研磨寫信。
而長春宮那邊,照例給今上請安的四皇子看着瘦了不少的父皇,第一次覺得曾經那個頂天立地的至尊已有了老态,不由分說地讓人把酒杯拿下:“父皇,大病初愈,實在是不易飲酒。”
“有什麽易不易的,越講究的人越不長壽。”今上毫不氣惱兒子的犯上之舉,咳嗽了一聲道:“太祖好酒,但也是八十高齡而逝。朕沒福氣活到太祖之壽,能比先帝多享幾年福就夠了。”今上沖着四皇子招招手,看着英挺的兒子滿心安慰:“朕現在唯一牽挂的,就是你和靜亭。如今靜亭和符家小子夫妻和睦,兒女雙全,朕再給你選一門如你母親和祖母那般能母儀天下的賢後,便能去陪你母親了。”
“父皇,父皇萬萬不可有此心思啊!”四皇子以為今上動了死心,吓得抓住今上的小腿跪下:“兒臣年輕莽撞,還不能離了父皇的教導,況且父皇不想看看孫兒孫女嗎?”
“你這孩子,瞎說什麽。”今上将四皇子扶了起來,沒好氣地敲了敲他的腦袋:“言辭越發混亂了。朕老了,精神不好了,自然要退位。你也是能成家立業的年紀,到時候朕就在長春宮多陪你母親說說話,靜亭也能帶着外孫們過來承歡膝下,多好。”
今上的聲音非常平靜,但四皇子總覺得父皇似乎有些淚光。
“你母親若是沒嫁給朕,現在也是普通人家的老太太,每天看着孫兒孫女在面前歡笑打鬧,逍遙自在。”今上的記憶似乎飄回許多年前的通州,那時的他在接到先帝命他回京的旨意後問了林密妍想要什麽,後者似乎跟他說了很多,只可惜一個都未在林密妍生前實現。
“母後不會怪父皇的。”林密妍去世時,四皇子只有三歲,對母親的記憶并不深,所以在感情上更偏向一把屎一把尿将他帶大的今上:“您對母後的深情是有目共睹的,母後她會理解的。”
“你不了解你的母親。或許朕希望再見到她,可她不一定願意見到朕。”今上搖搖頭道:“這麽多年過去了,朕已經有些記不清你母親的樣子,但卻覺得她從未褪色過。”
“父皇……”
“朕希望再見你母親一次,哪怕只有一眼,哪怕說不了一句話,朕也想記住她的樣子,好在九泉之下找到她。”不知不覺中,今上的眼淚打濕了胸口的衣服,眉眼處的皺紋深刻如刀痕:“朕在她生前沒道過的歉,等到了地下,再慢慢說吧!”
只希望那時的林密妍還等着他,不要太早去了往生。
作者有話要說: 45感謝在2019-12-20 10:36:25~2019-12-21 10:13:4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宗竹 9瓶;芊芊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