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出事
林黛玉同賈敏坐上進宮的馬車後,賈敏趁着這段時間, 給女兒重複了一遍外命婦進宮的規矩, 以及靜悅公主的相關信息。
“你的小表姐是陛下的嫡出幺女, 又比東宮的華陽郡主和嫡皇孫還小一歲, 是以幾位年長的公主相繼出嫁, 皇子們大都出宮開府後,宮中上下都對靜悅公主嬌慣了些。”雖說車內只有她們母女二人, 可賈敏的用詞還是斟酌又斟酌:“至于符家五小姐,她是靜亭公主和符家長房小公爺的獨女,受封長安鄉主。靜亭公主和符家的小公爺遠在邊疆,皇後娘娘和太子殿下自然會多多關照符家五小姐。”
總之一句話, 林黛玉以後要朝夕相處的人都不是泛泛之輩,無論是挑哪個都比林黛玉的後臺硬, 而且同宮裏人的關系也比林黛玉要近。
賈敏原先還覺得女兒能做公主的伴讀是莫大的榮幸, 可現在見了這麽個陣容,只覺得林黛玉入宮後少不得忍耐一二, 所以越發地憂心起來 。
心思纖細的林黛玉怎會看不出母親臉上的愁容, 于是伸手想要抹平賈敏的眉頭, 然後被賈敏握住了小手。
“母親沒事的, 所以黛玉你入宮後一定要聽趙姑姑的話, 不要離開趙姑姑的視線, 知道嗎?”賈敏下車前為林黛玉理了理儀容,再次叮囑了女兒幾句,然後牽着林黛玉的小手, 跟着外門的管事內侍進了宮,坐上了宮裏的轎子。
“皇後娘娘已經在坤寧宮等着二位,只是靜悅公主正和長安鄉主,還有華陽郡主在禦花園裏玩鬧,若是林家二小姐想去見見公主,奴才立刻給您安排。”老早就候在螽斯門的李福跟上了賈敏和林黛玉的轎子,湊在窗簾邊低聲道:“東宮的賈孺人娘娘也給二位備了厚禮,此刻正放于皇後娘娘宮中,待您二位離宮後可以往內務府遞些給賈孺人娘娘的書信或是回贈之物。”
按着規矩,東宮的嫔妃裏只有太子妃和姜良娣能夠每月見一次家人,餘者全都要在皇後娘娘那兒得了允許,才能向太子或太子妃請示家人進宮一事。
當年僅以承徽的位分入東宮的林密妍,也就是在生靜亭公主那會兒得了次召見家人的特恩。
結果來的還是很不會說話的林家太夫人,再加上林密妍被封良娣後還不到一年,就随今上去了通州,是以林密妍在登上後位的前幾年都沒怎麽見過家人,現在倒是為着雙贏的局面熱絡了起來。
相較之下,賈元春就沒那麽好運。
東宮姬妾衆多,論身份,太子妃和姜良娣壓了賈元春無數頭,論美貌,小官之家的吳孺人與宮女出身的周奉儀就是靠此殺出重圍。
況且賈元春幼時養于祖父母膝下,接受的都是母儀天下的教育,哪裏做得了主動谄媚的事。因此太子嫌棄賈元春呆板,吳孺人嘲笑賈元春做個小妾還要擺正妻的架子。
若不是太子妃和姜良娣還算看中賈元春的規矩,對她有幾分好感,否則賈元春在這宮裏真的要寂寞得發瘋。
也無怪她日後省親時說宮裏是見不得人的地方。
得知賈敏和林黛玉進宮的消息,心疼賈元春的抱琴,當然動過讓賈敏和林黛玉為賈元春在皇後,或者靜悅公主面前美言幾句的念頭,想着就算是為了中宮和同胞姊妹的面子,太子也不會太過冷落賈元春。
只是抱琴剛在賈元春面前開了這個口,就被賈元春否決了。
“我無子無女又家世不顯,之所以能在這東宮立足,全憑‘規矩’二字。之前父親和母親為了我去林家攀親戚,已經讓皇後娘娘和姑媽十分地不滿。此刻我若再湊到姑媽和表妹跟前,皇後娘娘和姑媽會怎麽想我?”賈元春可比抱琴要冷靜的多,對自己的情況更是有十分清醒的認識:“別忘了進這東宮前,刑法嬷嬷所說的話,還有季良媛的前車之鑒就在那兒擺着。”
論資歷,談出身,季良媛早就該升良娣了,可過了這麽些年,她還是在入宮時的位分上呆着。
要知道靜悅公主出生時,除了太子妃和姜良娣,整個東宮就只有季良媛一個只提了待遇而未升位分。
甚至季良媛有次去給皇後獻寶時,還撞上了前來用午飯的今上,于是順理成章地被訓了幾句。
“恰到好處的貼心才叫孝心,沒眼色的貼心只會讓人糟心。”今上倒不會自降身份地去罰兒子的小妾,只是這三天兩頭地往坤寧宮跑,動機未免也太赤、裸了些。
尤其是季良媛好巧不巧地撞上今上那日心情不好,結果還沒進坤寧宮的宮門就被逐了出去,回到東宮還要受到太子和太子妃的責罰。
自那次起,東宮的姬妾就只能跟着太子妃去給皇後請安。
賈元春非常感謝季良媛一次又一次的冒險,讓她摸清楚了宮中的生存之道。
即便賈元春現在不受太子的寵愛,可到底沒給太子留過壞印象,每隔一段時間也能侍寝一次,不像季良媛,太子每次去她那兒都只是幹坐着,久而久之,東宮都沒幾個人會把季良媛當回事。
畢竟這位自喻是季家貴女的良媛已經成了東宮的上下的笑話,只差哪日太子對她忍無可忍,然後将她扔進冷宮。
“你去擇些不會犯忌諱的東西給中宮送去,就說是我送給姑媽和表妹的進宮禮。”賈元春很清楚皇後不會阻止她送東西給林家人,所以想了個既不會壞了規矩,又能拉近她和賈敏關系的法子。
至于賈敏收禮後會想什麽,賈元春也猜不到。畢竟她入宮前後都與賈敏不親近,自然不太了解這個姑姑。
………………我是分割線………………
賈敏帶着林黛玉給林密妍行完禮後,林密妍才有機會細細打量這位紅樓中的绛珠仙子。
雖說年紀尚小,身形未開,但也稱的上眉如月牙,唇若桃花。比起那盡态極妍的牡丹多了份清雅,較之那憐愛可人的白蓮少了絲柔弱。
“倒是個端麗的模樣。”林密妍在宮中也算是閱盡了人間絕色。
若論美貌,至今都無人能出靜安公主左右,但要是拿林黛玉同靜悅公主,還有符英琦相比,那肯定是林黛玉更漂亮些。
最讓林密妍欣賞的是,林黛玉見了她并沒有顯露出害怕之意。能在這個年紀裏,做到即便沒有教養嬷嬷的指導,也能将規矩完成得一絲不差,可以說是非常難得的。
“既然這是黛玉第一次拜見本宮,本宮這個做姑母的也不能不送份見面禮。”林密妍讓榮姑姑捧來一個匣子,裏頭都是些适合林黛玉戴的首飾,還有一緞顏色稍淺的蜀錦,拿去做衣服也不會讓人覺得壓不住,“還有些是東宮的賈孺人送來的,待會兒讓榮姑姑帶你瞧瞧。”
“多謝皇後娘娘,孺人娘娘的賞賜。”賈敏領着林黛玉又是一陣謝恩,剛在林密妍的下手處坐下,外頭的李福便匆匆進門,然後在林密妍的耳邊說了什麽,賈敏便瞧見林密妍眉頭微皺,壓低聲音道:“還有這事?”
“可不是嘛!太子妃娘娘和東宮的吳孺人已經趕往禦花園,還請皇後娘娘前去做主。”李福擦了擦額上的冷汗,暗罵今天是什麽背運的鬼日子。
靜悅公主和長安鄉主,還有東宮的華陽郡主在禦花園裏玩得好好的,東宮的慶雲縣主便帶着一群伺候的人“恰巧”路過,還非要湊過去一起玩。
華陽郡主見狀便說了句“二妹你太小了,帶着你玩不合适”,于是拉過長安鄉主和靜悅公主,想請姑媽還有表姐回了東宮繼續聊。
結果伺候慶雲縣主便陰陽怪氣地諷刺華陽郡主看不上庶出的姊妹,明裏暗裏地要告到太子那兒去,最後讓華陽郡主氣不過地與其争執起來,最後因為她身邊并沒有帶仆從,所以漸漸落了下風。
眼看着華陽郡主有些撐不住,靜悅公主和長安鄉主剛想幫一把,結果慶雲縣主身邊的仆從将華陽郡主往太液池裏一推,連帶着華陽郡主背後的長安鄉主和靜悅公主也跟着一起落水了。
這下所有人都傻眼了。
伺候慶雲縣主的奴才們只想讓華陽郡主落水。
即便是鬧到太子那兒,他們也能借着護主的借口逃過一劫,說不定還能反咬一口。
畢竟慶雲縣主與這幾位的年齡差擺在那兒,靜悅公主和長安鄉主若是為華陽郡主出頭,他們也能以弱者的姿态哭訴這幾位和華陽郡主是屬蛇一窩,血口噴人。
反正這幾位都沒帶奴才,是黑是白,還不全憑他們張口胡來。
難道這幾個小丫頭片子還能在太子,乃至皇後那兒扯出些道理嗎?
可是讓長安鄉主還有靜悅公主也跟着落水就不同了。
路上保不準就有看見他們往禦花園方向去的奴才,若是長安鄉主和靜悅公主有個什麽三長兩短……
一想到今上、皇後、還有靜亭公主的怒火,那些伺候慶雲縣主的奴才們便不敢生出一絲的僥幸心理,忙不疊地跳水救人,喊人幫忙。
作者有話要說: 不會太黑賈元春,我覺得她挺可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