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吃手指新房落成
過了端午節, 天氣更加暖和了。晌午時刻在外頭待久了,還會覺得熱。各家的農忙漸漸都結束,勞動力頓時都富餘了起來。
楊氏眼見着兒子這些日子早出晚歸, 開始纏磨黃炎夏。
“當家的, 咱們什麽時候到鎮上蓋房子?”
黃炎夏最近總是被她問這個問題,煩不勝煩,“不是跟你說了,讓他們兄弟妯娌多在一起住一陣子, 等情分好一些再分家也不遲。”
楊氏轉了轉眼珠子, “當家的,這蓋房子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蓋好了, 還要提前準備東西呢,大師傅也要提前預定。我聽說手藝好的掌線大師傅一年到頭都沒得閑的,咱們不預定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麽時候呢。再說了, 房子蓋好了還得晾一晾, 這一反一複中間多少時間又沒了。他們兄弟之間情分一直好的很,說是兩個娘生的,外頭人都不信。”
黃炎夏笑了, “我知道你心疼茂源,但我還想再打磨打磨他,這樣早出晚歸,他才能更知道生活不易。你放心, 蓋房子的事兒我已經有了計劃了。這會子買磚瓦, 難不成三伏天蓋房子?那麽大的太陽,誰受得了。過幾天我先把木料準備好, 下個月再去買磚瓦,等七月間開始蓋房子, 那時候天也沒那麽熱了。”
楊氏瞥了他一眼,從鼻孔裏哼了一聲,“我算是知道了,你做什麽都是自己做主,兒子也罷婆娘也罷,你問過誰的主意呢。”
黃炎夏沒想到楊氏居然跟他說這種抱怨的話,想了想之後認真回答她,“不是我不問你們的主意,反正都是今年的事情,早一個月遲一個月又能怎麽樣呢。再說了,我知道你一心想跟着茂源單過,可你也為我想想,都是我的兒子,哪一個我舍得。”
楊氏頓時不說話了,是啊,按照時下規矩,父母自然都是跟長子過的。可茂源才是自己親生的,楊氏自然想和自己兒子一起生活,但當家的是如何想的,她從來沒問過。或者說,她不想去問,她怕黃炎夏讓她選擇。
楊氏忽然有些害怕,萬一當家的要和茂林過,她怎麽辦?她是跟着男人還是跟着兒子?楊氏頓時陷入了兩難。
她自然是想把黃炎夏拉過來和自己一起過的。
楊氏試探性地問黃炎夏,“當家的,茂林和梅香多能幹呀,哪裏需要別人替他們操心。茂源跟個傻子似的,紅蓮雖然懂事,但我娘家嫂子要是知道他們單過了,背着我的眼就來打秋風,可憐茂源整日早出晚歸,難不成以後就給我嫂子做長工不成。”
黃炎夏沉默了許久,輕聲嘆了口氣,“你說的我何嘗不知道,可茂林是我親兒子。自古分家都跟着長子,我跟着茂源過,外頭人不戳他的脊梁骨。他倒是無所謂,慧哥兒的親爹名聲有損,以後還怎麽讀書上學?而且,當日買地皮,茂林的地皮就大一些。你願意跟茂源去擠小院子?”
楊氏毫不猶豫地點頭,“當家的,我跟你說句實話,我跟茂林能像這樣和睦就很不錯了。誰不想和自己親兒子在一起呢,我就算跟你一起去住在茂林家裏,我的心也是留在茂源家的。至于院子大一些小一些又有何妨,等以後茂源兒孫多了,我們再換大房子就是了。”
黃炎夏意外地看了楊氏一眼,半天後說出自己的想法,“我的意思是,等房子蓋好了,讓他們兄弟二人先搬過去,咱們帶着淑娴還住老家。這會子要是跟着一起去了,去茂林家,你不放心茂源,去茂源家,茂林兩口子要被人非議。且再等一等,等外頭人不再盯着咱們家分家的事情,咱們再找個機會靜悄悄地搬過去,你願意住到誰家,誰也說不了什麽。”
楊氏愣了一下,半天之後點了點頭,“也只得這樣了,等紅蓮有了身子,我就去照顧她。”
黃炎夏笑了,“我也不想讓你為難,才一直拖着沒辦。既然你同意咱們兩個先不搬家,那我就去準備蓋房子的事情了。”
楊氏再次點頭,“當家的只管去,家裏有我呢。”
黃炎夏和楊氏商議好了之後,就開始準備蓋房子的事情。
他先托人找了兩個掌線大師傅,商議好了工期,還給了一些定錢,然後又去買磚瓦。
買磚瓦的時候,黃炎夏把黃茂林也帶上了。爺兒兩個跑了好幾個地方,終于買到了合心意的磚瓦。
自從平安鎮漸漸發達,這一帶磚瓦的價格也開始上漲。
黃茂林在買磚瓦的途中忍不住和黃炎夏感嘆,“阿爹,這會子要是開個磚窯倒是不錯。您看如今鎮上蓋房子的多,許多掙了錢的人家在村裏也開始蓋房。磚瓦這樣緊俏,只要能燒出來,定能賣上好價錢。”
黃炎夏瞥了他一眼,“要不,你去開磚窯。”
黃茂林笑了,“阿爹笑話我,開磚窯哪裏是那樣容易的,燒磚的大師傅多難請。且這東西需要許多人力,農忙時節找不到人,成本就高,萬一磚燒壞了,淨賠錢。”
黃炎夏笑了,“可不就是,磚窯哪裏是那麽容易開的,家裏沒點家底的,折騰不起來。找場地,建窯,請人工,請師傅,哪一樣都不容易。你以為我不知道磚瓦如今有賺頭,可咱們家的親戚裏頭,也沒有誰家能幹的起來的。”
爺兒兩個說過了磚窯的事情,很快又抛到腦後。
夏日漸漸越來越熱,慧哥兒越長越胖,每天清醒的時間變長。天氣太熱,梅香自己都難熬,還要抱着慧哥兒。
因為長的太胖,慧哥兒總是出汗,梅香時常要打水給他擦洗。中午的時候,梅香給慧哥兒肚子上蓋層薄褥子,自己坐在一邊給慧哥兒扇扇子。
一日中午,慧哥兒躺在塌上睡午覺,黃茂林出去幹活去了,梅香坐在旁邊給慧哥兒扇扇子。她早上起的太早了,剛才眯了一小會兒,這會子還是覺得有些困頓。
夏天氣燥,就算每天睡到太陽曬屁股起來,到了下午也會犯困,別說梅香早晨起得早了。
她一邊搖扇子一邊打盹,迷迷糊糊的扇子吧嗒一聲掉在了地上。
慧哥兒被吓得雙手舉得高高的,在半天空抓了抓,然後放下後又睡着了。小娃兒受了驚吓之後就容易這樣,梅香立刻撿起扇子,輕輕拍了拍慧哥兒。
黃茂林做完了事情回來後,見到梅香一邊搖扇子一邊頭點的跟小雞啄米一般。他頓時有些心疼,拿過了梅香手裏的扇子,讓她去睡一會子。
梅香搖頭,“你早上也起得早,趕緊去睡一會吧。”
黃茂林摸了摸她的頭發,“帶孩子累,我都曉得,他又鬧人。趁着他還在睡,你趕緊去睡一會兒。等會子他醒了,你陪他玩,我再去睡也行。”
梅香內心一陣感動,對黃茂林笑了笑,“茂林哥,你對我真好。”
黃茂林也笑了,“快去睡覺,別給我灌迷魂湯。”
梅香也不矯情,爬上床後,頭一挨枕頭,立刻睡得黑甜。
等三伏天最熱的時候,慧哥兒還是沒能避免長痱子了。廂房比正房熱,小娃兒又胖,長痱子太正常了。除了長痱子,夏天蚊子多,小娃兒柔嫩,蚊子專挑小娃兒咬。夜裏有蚊帳還好,白天在外頭一個不小心就被蚊子咬了。
梅香每天把房間裏用艾草熏好幾遍,仍舊無法殺死所有蚊子。
看着兒子身上又是痱子又是蚊子包,梅香和黃茂林心疼的不得了。黃炎夏看着孫子滿身的包,加快了蓋房子的準備。村裏房子附近全是樹木和草,容易藏蚊子和蒼蠅。若是住到鎮上,房子連着房子,蚊子就少多了。
準備了一段時間後,蓋房子的事情終于都妥當了。
黃炎夏請黃知事幫忙挑了個黃道吉日,正式開工建房,此時的慧哥兒已經四個月了。
他再也不滿足廂房那一小塊天地,每日都要出門逛。他的脖子已經很穩了,豎着抱起來也無妨。躺了一百多天的慧哥兒第一次豎起來拿正眼瞧人,從此,他再也不願意在清醒的時候躺着了。
梅香一有空就抱着他四處逛,看看院子,看看大門外,早晚涼快的時候甚至抱着他走得更遠。慧哥兒有十五六斤了,淑娴每次抱一會子就抱不動了,好在梅香力氣大,抱着他也不費勁。
今年黃家需要同時蓋兩棟房子,工程量可不小。
兄弟二人的房子并不是挨着的,中間隔了兩家。黃茂林的地皮大一些,黃茂林和梅香自己做主,按照前後院隔開,旁邊帶一個窄一些的跨院。黃茂源的地皮小一些,黃炎夏預備只給他蓋個兩進的前後院,沒有跨院。
黃家開始蓋房子之後,黃炎夏整日要在鎮上看着。他一個人忙不過來,還把郭二姨夫請來幫忙,按天給工錢,夜晚幫着一起守在工地上。工地上那麽多磚瓦和工具,若沒人看着,保不齊就有賊人來摸東西。黃炎夏怕自己睡死了,還把韓家的小花點借了過去。
小花點已經六歲大了,白日黃炎夏總喂它吃好吃的,晚上把它拴在工地上它也不鬧。
黃炎夏不在家裏,豆腐坊裏的活兒全部落到了黃茂林的頭上。楊氏每日在鎮上做飯,家裏的事情都交給了紅蓮。
梅香心疼黃茂林,每日早起幫着幹活,讓淑娴和紅蓮幫着帶慧哥兒。梅香從什麽也不懂的小學徒,漸漸地,也可以單獨做一些事情。她年輕力足,幹活比黃炎夏還快。
背集還好說,黃茂林自己挑着單子多去幾個地方也行。逢集的時候,黃茂林要是趕集的話,沒法挑着擔子去村裏賣,不趕集的話損失的更多。
梅香最後決定跟着黃茂林上街。慧哥兒已經四個多月了,每逢趕集的時候,她把慧哥兒抱着一起上街,然後把孩子交給葉氏。
黃茂林的豆腐攤離韓家距離不遠,如今黃茂林的攤子每天都是放在韓家的。
梅香跟着黃茂林學了兩個集,賣豆腐的事情她立刻就門兒清了。第三個集開始,她早上自己挑着擔子去鎮上。她早上去得早,跟着楊氏一起過去,一個抱孩子一個挑擔子。
每天剛到鎮上,葉氏就立刻來抱慧哥兒。
原來慧哥兒小,沒法抱出門,葉氏要照看學堂,沒法去女兒家裏看外孫。如今梅香把孩子抱過來讓她照看,葉氏高興地跟什麽似的。
她把家裏擇菜洗菜的事情都交給蘭香,每天上午只管帶着外孫玩。葉氏帶孩子經驗豐富,且她性子柔和,慧哥兒很喜歡和外婆一起。
淑娴有時跟着梅香一起上街,她上午在韓家和蘭香一起給學堂裏的學子們準備晌午飯。等梅香賣完了豆腐,黃茂林會過來接她們一起回去。
偶爾,梅香一家子會一起在學堂吃飯。方孝俊見淑娴來了,總會過來找她說話。漸漸地,兩個人再不像以前那樣見面只是打招呼,私底下也能說幾句話。
吃過了飯之後,梅香抱着孩子,黃茂林挑着空擔子,夫妻兩個一起回家去。
紅蓮一個人在家裏,把牲口照顧的好好的,家裏打掃的幹幹淨淨。她一個人在家,随意弄兩口吃的打發了。
四個月的慧哥兒玉雪可愛,他已經開始認人了。不熟悉的人抱了他,他會先仔細看看人家的臉,發現這個人不認識,立刻撇嘴開始哭,然後四處找阿娘。
梅香的奶水漸漸開始沒有那麽多的富裕,用葉氏的話說,人的身體又不傻,孩子吃不了那麽多,它自然會漸漸減少奶量。一味地多産奶,大人也受不了。
沒有了富裕的,梅香不再去奶別人家的孩子。她的奶量似乎和慧哥兒商量好了似的,每天什麽時候慧哥兒要吃了,就有奶了。
日子飛快地往前趕,等慧哥兒五個月的時候,黃家的房子終于蓋好了,各家各戶又開始進入了秋天搶收的季節。
黃家今年不用操心割稻子的事情,才蓋好了房子,一家人忙的夠嗆。
這個夏天,黃家又要蓋房子、又要同時賣豆腐跑車,一大家子除了慧哥兒整日吃吃喝喝玩玩沒事幹,其餘人都忙得跟陀螺似的。本來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這樣一忙,都瘦了一大圈。
梅香孕期長的肉終于都全部掉下去了,除了胸口還有些豐滿,再也看不出她是生過孩子的人。
黃炎夏原以為自己去蓋房子,兒子一個人賣豆腐忙不過來,怕是會少很多收益,沒想到兒媳婦跟着學賣豆腐,不光孩子帶好了,家裏生意一點沒受影響。
黃炎夏一高興,月底分錢的時候多分給梅香二百文錢。
梅香及時頂上了差事,黃炎夏頓時更放心了。以後兒子搬到了鎮上,他若是還留在大黃灣,逢集的時候有兒媳婦看攤子,兒子就可以到各村賣豆腐了。
這當然只是黃炎夏個人的想法,一旦分家後各過各的,兒子媳婦要怎麽處理這件事情,他就算心裏有想法,也不會去置喙。
五個月的慧哥兒開始會搗蛋了,遇到什麽都要用嘴巴嘗一嘗。
梅香的衣裳,床上的枕頭被子都被他咬個遍。咬東西也就罷了,他還開始吃手指頭。
都說小孩的手上有二兩蜜,這話真不假。自從第一次成功把大拇指塞進嘴巴後,慧哥兒如同開了光一樣,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肚子餓了,先吃手指,不高興想哭了,先吃手指,高興了也先吃手指。不管任何情緒,都要通過吃手指來表達。
有時候睡到半夜,梅香迷迷糊糊睡的正香,忽然聽到吧唧吧唧的聲音。夜裏看不見,她伸手一摸,慧哥兒正在偷偷吃手指,關鍵是他自己還沒醒呢!
吃了幾天之後,慧哥兒的大拇指和食指之間起了幾個紅包包。楊氏和葉氏都說這是吃狠了,口水泡的。
梅香開始阻止他吃手指,過了兩天,紅包包都下去了,梅香也就不再那麽攔着他。一放松了管束,慧哥兒立刻又開始猛吃。
梅香也不去管他,反正小娃兒都要吃的,給他洗幹淨些就是了。
房子蓋好後,總要先晾一晾。如今正農忙,誰也沒工夫給黃家辦喬遷宴了。
黃炎夏回家後,梅香立刻就丢下了賣豆腐的任務,又開始專心帶孩子。
葉氏幾天不見外孫,想得不得了。這一日,她再三囑咐黃茂林,後天一定要讓梅香抱着孩子來。還叮囑他早上給孩子多穿件衣裳,戴個小帽子。反正兩家才隔了三四裏路,走一會子就到了。
黃茂林回來一傳話,黃炎夏發話,讓梅香隔幾日抱着孩子去韓家吃頓晌午飯,淑娴跟着一起去。
第三天一大早,葉氏提前把黃茂林的攤位擺好了,就站在那裏張望。等女兒女婿一到,葉氏立刻小跑着迎接了過去。
她都沒跟小夫妻打招呼,只顧着對伸出雙手,“外婆的小乖乖呀,這才幾天沒見,外婆都要想死你了。”
梅香笑着把慧哥兒遞給葉氏,“阿娘真偏心,都沒問我吃沒吃早飯。”
葉氏看都不看她一眼,“你們想吃甚只管自己拿錢去買,家裏吃的東西也多,等會子讓你妹妹給你拿。多大的人了,還跟孩子小心眼。淑娴你常來的,嬸子就不跟說客氣話了。小乖乖,想不想外婆呀?”
葉氏說完就在慧哥兒臉上吧唧吧唧親了兩口。
慧哥兒被親蒙了,忽然把小身板往後靠,仔細看了看葉氏的臉。嗯,這個人我認識,還挺熟。
慧哥兒頓時嘿嘿笑了,笑着笑着,就有口水流了下來。
葉氏眼明手快用帕子接住了,“哎呦,這是要長牙了?才五個月呢。”
梅香也好奇,“這兩天開始流口水的,我婆母也說要長牙了。”
母女兩個在一邊說話,黃茂林把豆腐什麽的都擺好了。
小夫妻早上吃過了早飯來的,葉氏見女婿擺好了攤子,帶着梅香和淑娴一起回去了。
到家後,蘭香忙迎接了出來。
這些日子淑娴常過來,和韓家人都熟悉了。蘭香比她小四歲,但兩個人卻能說到一起去。
葉氏和梅香坐在倒坐房裏帶着慧哥兒玩,蘭香和淑娴一起擇菜。上午學堂裏需要不少菜呢,小姐妹一邊擇菜一邊說悄悄話。
倒坐房裏,葉氏和梅香也在說着私房話。
葉氏抱着慧哥兒親香個不停,“如今天氣還暖和,外婆私心,還讓你阿娘把你抱過來,等天冷了,可就不能上街了。”
梅香在一邊吃着果子,“阿娘,您整日管着學堂做飯累不累?要不要我來給你幫忙?”
葉氏搖頭,“不過是做頓飯,有你妹妹給我幫忙,丁點兒也不累。我如今的日子可好了,頭兩年咱們一起上街,一年到頭沒個歇息的時候,不都熬過來了。年輕的時候多吃些苦,老了才有底氣享福呢。”
梅香吃了兩個果子,又喝了兩口茶,“還是在阿娘這裏我比較自在,在我家裏,除了我房裏我可以自由自在的。出了房門我就得守着規矩,公婆妯娌小姑子,一丁點不能錯。”
葉氏捏着慧哥兒的小胖手教他拍手玩,“慧哥兒他阿爺可有說什麽時候搬家?”
梅香搖頭,“我也沒問,想來要不了多久了。茂源整日早出晚歸,就算我們不想搬,我婆母肯定早就等不急了。”
葉氏聽到後立刻高興了起來,“等你到了鎮上了,我就可以天天抱慧哥兒了。”
梅香嘿嘿笑了,“阿娘莫急,等明年明朗成親了,很快您就要抱孫子了。”
葉氏也笑了,“孫子和外孫我都疼,你公婆他們以後是跟着你們住?”
梅香拍了拍手上的點心渣子,“我沒問,跟我住一起也挺好呀。有人幫忙帶孩子做飯,豆腐坊有公爹一起幫忙,茂林哥沒那麽辛苦。我倒是想呢,估計我婆母不會同意。”
葉氏收斂了笑容,“這中間可不能馬虎,茂林本來就是長子,若是名義上公婆跟着你們,分家的時候你們定是要多分的。到時候你公爹要是問你們誰養他們,你們定要沖在前頭。”
梅香點頭,“阿娘放心吧,我公爹對我們一直不差,婆母雖然有些私心,這兩年也老實的很。跟不跟我們,我倒不是太在意。就是茂林哥,我看他的樣子是希望和公爹一起住的。但總不能把人家兩口子分開呀,也是難。”
葉氏又親了親慧哥兒,“你莫要管太多,只要分家的時候你公爹不偏心,萬事讓你公婆和茂林去操心。”
梅香再次點頭。
葉氏晌午要去給學堂做飯,和梅香說了一會子話之後,她就去幫着操持午飯。黃茂林賣過豆腐後收了攤子也過來了。
學堂裏學子衆多,葉氏想着今兒女兒女婿都在家,走過來吃飯大張旗鼓的,索性單獨給家裏孩子們留了一些飯菜,趁着熱全部提了回來。
梅香和黃茂林帶着兩個妹妹一起吃飯,葉氏抱着慧哥兒,非讓梅香先吃。梅香匆忙吃了飯之後,又讓梅香抱着,她再去吃飯。
葉氏吃飯的時候,慧哥兒一直盯着她。見葉氏往嘴裏喂飯,慧哥兒的小嘴也跟着吧嗒吧嗒。
葉氏忍不住笑了,“我的小乖乖,這是想吃飯了。再等一等呀,你還小呢,現在不能吃飯。”
慧哥兒繼續看葉氏吃飯,哪知看着看着,他忽然撇嘴哭了。
梅香吓了一跳,立刻抱着他哄,“乖乖,怎地忽然哭了?哪裏不舒服?肚子餓了?”
葉氏哈哈笑了,“他見我吃東西不喂他,委屈的哭了呢。小乖乖,不是外婆不給你吃,是你不能吃這個呢。”
梅香聽了之後也跟着笑,“這可咋辦呢。”
葉氏想了想,“慧哥兒也有五個月了,再等個十天半個月的,要是他饞飯饞的狠了,看來是可以吃了。你每天給他煮個蛋,把蛋黃用熱水泡化了給他吃。剛開始就給一兩口,要是不拉肚子,身上也不長疙瘩,慢慢多給兩口。”
梅香聽得直點頭。
在韓家吃過了晌午飯之後,葉氏不讓他們走。
“早上起那麽早,這會子大晌午的,外頭熱的很。蘭香,帶着你淑娴姐姐去你屋裏。梅香你跟我回房,茂林,你去東廂房,他們兄弟兩張床,你随便挑一張床睡一會子,他們晌午不回家的。”
葉氏不容分說就把女兒女婿留下了。
睡過了午覺之後,在葉氏的萬般不舍之中,梅香和黃茂林抱着孩子,帶着淑娴一起回家去了。
八月初的天氣,早晚變得涼快了。蚊子蒼蠅變少了,慧哥兒的日子也沒有那麽難受了。
一晃眼又到了中秋節,黃炎夏想着這有可能是分家之前全家在一起過的最後一個中秋節,他給了楊氏足足的銀子,讓家裏過一個像樣的節日。
當天早上,楊氏讓紅蓮做早飯,她自己去西院忙活。哪知還沒等她忙完,就聽到正院裏忽然傳來淑娴的驚叫聲。
楊氏丢下東西就跑了過來,淑娴還在廚房裏叫喊,“二嫂,二嫂!”
梅香聽見動靜後,也抱着孩子跟在楊氏身後趕了過來。
一進廚房門,見紅蓮正坐在地上發蒙。
楊氏忙問,“這是怎地了?”
淑娴幫着回答,“阿娘,二嫂剛才差點倒地上去了。”
紅蓮暈乎了半天之後終于清醒了過來,她忙回答楊氏,“阿娘,我無事,就是起來猛了,有些頭暈。”
楊氏盯着紅蓮看了半天,忽然問她,“你這個月月事來了沒?”
紅蓮心裏一驚,知道婆母意有所指,立刻斟酌着回答她,“本來該前幾天來的,遲了幾天,但往常也有遲幾天的事情。”
楊氏也不再問,“淑娴,你來做飯。紅蓮,你就坐在竈下燒火,讓你妹妹掌竈。”
楊氏心裏存了想法,就開始不讓紅蓮幹重活。但她又不好帶着紅蓮去看大夫,這才幾天呢,要是不是喜事,豈不丢人。
梅香心裏也好奇,這幾日她也開始格外地關注紅蓮,有時候家裏人多的時候,她讓黃茂林幫着抱孩子,自己把家務活幹了,讓紅蓮多歇息歇息。
婆媳兩個就這樣也不提這事,只暗地裏照顧紅蓮。紅蓮心裏一直墜墜的,擔心一場空。好在她的月事一直沒來,她心裏又熱切地期盼了起來。連黃茂源夜裏想親熱,她都找理由拒絕了他。
原來楊氏一直催着黃炎夏給兄弟二人搬家,這幾天忽然不吭聲了,黃炎夏雖然有些好奇,但并不去過問。
等到了八月底,楊氏再也忍不住了。她親自帶着紅蓮去鎮上找王大夫把脈,王老大夫一口咬定是喜脈,楊氏高興的直念佛。
紅蓮也非常高興,她都十七了。很多和她同齡的人都有了兩個孩子,她卻一直沒動靜。
這下子好了,不管男女,她終于也有孩子了。
紅蓮高興的是自己有孕了,楊氏高興的是自己有孫子了。再者,紅蓮有了身子,茂源整日在外頭跑,家裏每個人怎麽能行?她是婆母,又是親姑媽,自然要去照顧紅蓮。
有了這個理由,等分家的時候,她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提出來和茂源住在一起,誰也不能說二話。
楊氏本來還做好了準備暫時住在鄉下,誰知道這個孫子來的這樣是時候。真是個乖孫子呀。
黃炎夏聽到後也跟着高興,人丁興旺是家族興盛之兆。有了孩子,茂源這一房才算真正像個家了。
紅蓮一懷上,楊氏立刻催着黃炎夏趕緊搬家。
但搬家前,要先分家。
作者有話要說:
親親們早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