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蘇州, 可真遠。
水榭裏,黛玉貼身的幾個丫鬟正在收拾着行李,原先只收拾一個人的,這會兒倒好, 一下要整理兩個人的, 走得都還急。
這邊幾個人收拾東西, 熱火朝天,恨不得多生出幾雙手來, 那邊要離開的兩人倒是挺鎮定。
“軍中诏令怎麽會來得這麽快?”
“應是出了什麽事情,不然朝廷不可能突然下急令。”李長安看了一眼正在收拾行李的丫鬟們, 不免嘆了一聲。
原先是想陪着黛玉安安心心的過一個年, 誰知道,居然會遇上朝廷下急令,不得不提前離家。
李長安并不擔心自己這一趟去營中, 只是有些擔心黛玉的蘇州之行, 這一去, 免不得要生出許多無端的事。
聽見李長安嘆氣, 黛玉笑了一下,伸手給李長安倒了一杯熱茶。
“我還未嘆氣,你這嘆的什麽氣?姑姑不也說了, 蘇州一行,倒也不見得是壞事,總歸是爹爹埋骨之地, 終是要去的。”
原先黛玉就想回蘇州去祭拜父母,可一直不知怎麽提起,加上李家事情接二連三的不少事情,她倒是不知該怎麽提這件事。
如今正好有了機會回去, 也能去祭拜父母。
“原想是陪着你回去的,我這個女婿早該去祭拜岳父岳母。”李長安擡眼看着面前的人,眼裏全是不舍:“你這一走,怕是沒有三五月回不來。”
“等我回來的時候,你也該回來探親了吧?”
黛玉盯着李長安,想起之前給李長安做的內襯,都還未給李長安,怎麽人就要走了,竟是半點準備都沒有。
起身走至一邊,從箱子裏拿出了之前加了內襯的衣服,交代了紫鵑和雪雁收起來。
“你這是收的什麽東西?”
“前一陣不是拿了你的幾件衣服改了些地方,是想着你行軍打仗,有些東西貼身收着,但遇上雨天、蹚水的時候,用得上。”
才說完話,便感覺到李長安的眼神有了變化,黛玉眼裏盈滿了笑意。
走至李長安身邊,低頭彎腰笑問:“相公想說什麽?”
“什麽都不想說,就是想——”
那邊東西收拾得差不多的紫鵑和雪雁見夫妻倆又開始了,便把放下手裏的東西,識時務的離開。
兩人才剛離開,黛玉便把人攬進懷裏。
肩側感覺到李長安靠着,一副撒嬌的樣子,黛玉便笑着埋頭在他懷裏,伸手圈着他的腰,幾乎是貼在了他身上。
“想抱抱你。”
每回心煩意亂的時候,李長安就想要抱着黛玉,黛玉總會讓他覺得安心,會有一種難得的寧靜。
埋頭在她頸側蹭了蹭,忍不住道:“記得,到了蘇州,保護好自己,什麽事兒都要想着有我了,不能不管不顧,我會給你寄信的。”
“寄信?”
“在軍中可以給家人寄信。”李長安說完,貼着黛玉的臉蹭了蹭,這才松了手:“拿不定的事,記得和姑姑商量。”
耳邊是李長安絮絮叨叨的交代,黛玉嘴角一直挂着笑。
要不是擔心她,李長安哪裏會這麽絮絮叨叨的。
“好,我會和姑姑多商量,也會多想着你。”
心裏時刻都會記挂着李長安,也會安心的等着他的心,然後——
擡眼看着李長安,黛玉忍不住道:“給你的平安符,你一定要随身帶着,我答應你了,你也要答應我,在戰場上,刀劍無眼,多加小心。”
“好。”
兩個人對視一眼,黛玉心裏忽然湧起不舍,一頭紮進李長安懷裏,手上力氣大了些,抱緊了李長安。
才成親半年,兩人都還未好好的過幾天的日子,怎麽就要分開這麽長時間?黛玉咬着下唇,眼眶泛紅,不願意讓李長安看出自己難過。
她就只有一點、一點舍不得,才不是離不開李長安。
李長安輕笑着伸手拍了拍黛玉的背,有一下沒一下的替她順着頭發——他何嘗想分開,只是如今不去,那往後再去,怕是要通過李重的關系了。
而且,他相信黛玉。
他的夫人,可不是一個輕易就會被這些事情絆倒的人。
“我能進去了嗎?”
門外傳來楚子寧的聲音,李長安忍不住一笑,松開黛玉,答應了一聲:“你不回家裏待着,到這裏來做什麽?”
“來問問你,行李收拾得怎麽樣,要不要我來幫着收拾,不然到時候進了——”
“我和你又不是一個大營,行軍路線都不是一條,你操的什麽心?”李長安倒了一杯水,然後看向走進來的楚子寧:“你這是來打聽敵情來了?”
“你有什麽好打聽的,我來這裏還能知道得比我那邊多?”楚子寧拿起茶杯,瞧見黛玉紅紅的眼眶。
可憐他這個表妹,自小離家不說,又無依無靠,好不容易得了一個依靠,如今又要分開,這才成親半年,還算新婚呢。
想了想,安慰的話是一點都說不出口。
總覺得,他來說這話怪怪的,尤其是去蘇州,蘇州那也不是什麽龍潭虎穴,連鴻門宴都算不上,至多是有些讓人反感罷了。
“表哥,你這樣瞧着我做什麽?”
“我是想問,去了林家,你和母親也有一個伴,我們大營留守揚州,暫時不拔營,所以,抽空我會回去一趟,離着也不遠。”
聞言邊上的李長安頓時有些發酸,他這一走,可就要北上,北上要回來,那可真不近,哪裏想到楚子寧居然不拔營。
黛玉一聽,下意識地看了一眼李長安,見李長安的表情後,頓時笑了。
哪有人還這麽幼稚的,沒有半點要上戰場的樣子,就算只是邊陲戰事将近,敵情不明,像是李長安這樣,在軍中怕是年歲都是小的。
輕輕搖了一下頭:“其實你不必擔心我,這一趟,回去探病,祖母尚還病着,掀不起什麽風浪。”
林老夫人還在,要是林如山真鬧出什麽事來,那豈不是違背了孝道。
以黛玉對這些人的了解,不會讓不孝之名傳揚出去,影響了自己的聲譽,在他們眼中,家族聲望和名譽是最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