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家醜不可外揚, 還不待圍觀的人探出個究竟來,人已經全進了家裏,留下幾個小厮把圍觀的人驅走。

李長安握着黛玉的手,跟在人群後往前廳去, 回頭朝門外看了眼, 冷笑一聲。

他還以為林如山真有天大的膽子, 不怕這事傳揚出去,原來還是怕的。

林老太爺在的時候, 林家可是家風清正,算得上是姑蘇一帶的名門望族, 如今卻出了一個不肖子孫, 變相軟禁長輩,這等醜事要傳了出去,林如山這官怕也做到頭了。

真是欺負林老太太是個心善的, 才敢這麽胡作非為。

“你不是該去北疆的路上嗎?”

“水寇為患, 半個月前我們碰巧遇上一夥水寇, 元帥臨時起意, 幫地方水軍平定了禍亂,我奉命押解這些人回來,想起離着不遠, 就趕過來。”

“你——”

黛玉眼眶有些潤,她豈能不知李長安為何來,怕是知道了她在此處受了委屈, 這才過來的。

可這一來,要趕回去,怕是要馬不停蹄、日夜兼程才趕得上大部隊了。

“你都讓人欺負成這樣了,我還能不來?再不來, 等我從北疆回來,怕是得挨一頓板子。”李長安見黛玉神情,随後板着臉道:“這段時間是不是又沒好好吃東西?手捏着都瘦了些。”

“我——”

“臉也瘦了,怕是身上也清減了不少。”

兩人細聲說着話,聲音不大,但離得近的人倒也都聽得分明,李長安話裏話外意思,全是黛玉在此處受了委屈,要替人出頭來了。

這個李長安,真是目中無人。

“東來,讓其餘人都出去,到外面守着。”

“是,老爺。”

李長安一挑眉,拉着黛玉在一邊坐下,掃視一圈,打量着,倒是看明白了,正好,人都在,倒是省得他再來。

這些破爛事情,一次性解決了最好。

“大哥,我要把母親接到揚州去。”

“你已經嫁給楚家,當年離家時也鬧得不痛快,如今母親在府上住得好好的,你這一接走,指不定外界傳出什麽話來,何況母親病着,你問過她的意見嗎?就要把人接走。”

“住得好好的?這話你說出來不心虛?”

“三妹!”

旁邊黛玉聽着兩人争執,不免嘆氣。

怎麽又回到了這個話題上,林老夫人住在這裏,是個人都看得出住得不安生,再住下去,這病還不知道什麽時候見好。

“林如山,這些年來你做的事情,你若同意了,我自是不與你計較,若你還要再說,那——”

“那什麽?”

“休怪我翻臉不認人,将你做過的事情都捅了出去,倒要看看你這官帽還能戴幾時。”林如雪忍着不适道:“紙包不住火,你做過的事,你真以為能瞞天過海?”

那邊的大太太聽得這話,哪裏還忍得住,立即開口道:“你這是血口噴人,你有何證據證明——”

“姑姑沒有,我有。”

橫插進來的聲音讓衆人一怔,紛紛看向那邊坐着的李長安,臉上皆是詫異,只有黛玉端坐在那裏,眼神平靜。

擡眼看向林如山,一直未有開口的黛玉終于開了口。

“伯父,祖母長居于一處,心境難免受阻,這病症原是由心病起的,換一處地方住,倒也有助于恢複。”

“此處不必揚州好?”

“伯父常年忙于公務,伯母又有兒孫要照拂,祖母雖有人照顧,可到底少了親近的人說話,姑姑與我同在揚州,又是婦人,自是有時間陪着她。”

黛玉目光堅定,見林如山看來,半點不怯,更不打算退讓。

讓林老夫人繼續住在這裏,怕才真的是眼睜睜看着她在這處送了一條命。

“你一個晚輩,父親說話,你在這裏說什麽?更別提,你和你那爹一樣,可有盡過孝道?如今倒是上趕着來盡孝,從前怎麽不見你來?”

原本坐着沒開口的李長安聽到這話,一下擡眼看去,難得露出不耐。

生得人模人樣,倒是一開口就不說人話。

“敢問一句,伯父如今官居四品,也算得朝中大員,怎麽,連地方賦稅一事都不清楚,竟是縱容手下的官吏做出些——”

“你!”林如山出聲打斷,眉頭緊皺:“污蔑朝廷命官,你可知道是要受牢獄之災的!”

“便是因為知道,才要好心的提醒。”

李長安失笑道:“聽聞伯父公務繁忙,難怪還不知道朝廷已經差人到各州暗中考核官吏,一旦發現地方官吏有陽奉陰違、作奸犯科之行,立即罷黜官職,用不複用。”

朝廷歷年都會有欽差暗中考察,尤其是遠離京城的地州,這些地方,有不少仗着天高皇帝遠的官吏,胡作非為,狂妄自大,不僅對百姓無功,甚至還剝削百姓,自诩王法。

“言盡于此,希望伯父好自為之。”

“你這是在要挾!”

“何出此言?我只是想替我家娘子說句話罷了,這老太太的病既然在這裏久治不愈,那不妨到揚州試試,家中大嫂也算得醫術精湛,再不濟,還有衆多名醫可以求診,你又何必攔着。”

“父母長輩豈有入住別家之理?楚家,去了那不就是寄人籬下。”

“真要這樣,再接回來便是,何況老太太還未拒絕,哪裏來的道理就說楚家欺負人了。”

林家衆人見李長安話裏話外盡是要挾,半點不讓分毫,倒是有些擔心起來。

當初黛玉嫁給李長安的時候,為着臉面,他們也是送了禮去李家的,那時倒也得知李長安是個什麽樣的人。

如今得見,倒真是一個混不吝的主,性情這般乖張,哪裏惹得起。

真要惹急了,說不定連黛玉是林家的也不顧,直接把事情捅了出去,到那個時候,林家可就真的丢盡臉面。

黛玉居然嫁了個這麽纨绔又霸道的主,真是丢了林家的臉。

“要接了去也不是不行,不過——”

“大嫂是有話要說?”

“三妹妹嫁了個好夫家,尋着以往的情分來說,這出嫁了那也是一家人,自有往來,可今日,你們姑侄二人,領着人鬧到家裏來,還有意要挾,那就怪不得我們不留情面了。”

聞言黛玉下意識朝身邊的李長安看了一眼,見李長安神情,一下安心了不少。

李長安這樣篤定,定是已經有了解決的法子。

“伯母打算如何不留情面?”李長安再問一句:“情面這東西,也要看人的。”

“人你們接走,但往後,這林家上下,都與你們無關了。”

欺人太甚!

林如雪拍桌而起,怒目瞪着林如山和杜氏,斥道:“我外嫁,我認,你林家的東西我半點不稀罕,可當初二哥有幸得聖恩眷顧,也曾任巡鹽禦史,為這個家裏也添了不少東西,如今你一句話就要将黛玉也撇了幹淨,未免欺她年幼,父母不在。”

“三妹妹何必動怒,黛玉這丫頭可養在賈家,而且當初二弟那些家産,家中可半分未得,她已嫁人,又不是林家的人了,嫁妝自有人出,我們也補了一份賀禮去,不該兩清?”

家業、家産……

黛玉暗暗攥緊了手裏的帕子,生怕按捺不住心頭的憤怒。

又是家産,怎麽處處都躲不開這東西。

“伯母既是要兩清,今日便立下字據,日後不管林家飛黃騰達還是落魄失意,都與我們再無瓜葛。”

“立字據?”

“白紙黑字,倘若反悔,也好有個憑證。”黛玉擡眼看向林如山:“伯母所想,應是伯父心裏說不出來的話,今日正好當着衆人的面把話說個明白,我祖母為林家辛勞數十年,如今由姑姑接去贍養,日後生死都與你們沒有瓜葛,按着這理,往後林家禍福,也與我們再無半分關系。”

怎能不氣。

這些日子來,黛玉才從連翹和張嬷嬷的口中得知林老夫人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

林如山這人不止妄顧孝道,更連半分的羞恥心、善意都一并從心裏剝了去,連待他如親生子的林老夫人都能以怨報德,還能指望他什麽?

倘若林如山還有一點良心,也不至于鬧到林老夫人抱着見最後一面的打算,差人去揚州把她們叫來。

“拿紙筆來!”

“伯父為官多年,應知字據的意思,今日簽下這一份字據,日後若有悔改,公堂上也占不了好處。”

“哼!”

聽得林如山冷哼一聲,黛玉別開眼看向林如雪,見林如雪面色不太好看,輕嘆一聲。

有林如山這樣忘恩負義的兄長,倒不如不要,今日斷了幹淨,往後怕是也免去了許多的禍端。

能在賦稅一事上做手腳的人,能避得了一時,躲不過一世的。

……

“困了嗎?”

李長安側過身,将黛玉攬入懷裏,輕聲道:“好像,子時二刻了。”

“恩?”黛玉自來了蘇州,難得睡一個安穩覺,聽得這話,睡意正濃,迷迷瞪瞪道:“好晚了,相公還不睡嗎?”

粘糯的語調,不自覺的親昵氣氛讓李長安受用得很,唇邊笑意更深,貼着黛玉耳邊親了一下。

“今年的生辰,還好沒有錯過。”

從前黛玉總覺得,李長安身上帶着孩子氣,是少年人獨有的意氣,做事尚存幾分任性,可如今……

耳邊的聲音裏已經多了幾分穩重,讓她的心一下安定下來。

不管兩人如何變,在對方面前從未變過,只不過,是更明白了怎麽維系兩人的感情。

“還好有你在。”

作者有話要說: 果然還是發糖比較快樂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