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這一晚,湯子苓果然忙得夠嗆,讓他恍惚回到了幾個月前公司趕項目的時候,忙起來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

好在家裏現在有魏阿姨。湯子苓有時候渴得很了,一伸手就發現桌上有熱茶,餓了還有烤包子墊墊……一晚上下來,他一個人竟真的能應對全單位上百號人零七八碎的問題,甚至沒有發一次脾氣!

元松看上去也沒好到哪裏去。向來精神奕奕的他在早晨六點左右回到家時,神色間難得露出了倦意,一大碗慢火煲了一晚的粥下了肚,臉上才恢複了些許血色。

喝完粥緩了一會兒,元松開始吃魏阿姨做的刀削面。裏面加了海魚塊兒,入口面片筋道,湯鮮味美,吃得他連連贊嘆。

肚子填飽了,人也精神了,聊起各自晚上的經歷。

“今晚是一直沒閑着,午夜飯都壓縮到十分鐘以內,累暈了好幾個。”元松說着開始活動自己有些酸痛的胳膊、腿。今天來的多是高樓層,好些拖家帶口的,老人孩子沒力氣爬上去,家裏的年輕人也力氣有限,就得他上陣把人給背到樓上去,可把他累壞了。

“全城都是争分奪秒搶時間的感覺。”湯子苓之前吃了幾個烤包子,一碗刀削面沒吃完就飽了。

元松見他沒吃完,直接把他的碗端過來,“我還能吃半碗。”

“別的城市也差不多,都想趕在大雪來臨前把人安置好。”魏阿姨對兩人過于親密的行為視而不見,看着正播出的新聞,突然問,“家裏還有多少煤?”

“好像不多了,就西廂庫房存的那些。”因為兩人不怕冷,一直沒太關注煤的問題,元松想了好一會兒才有些遲疑地答道。不過如今魏阿姨在家,她身體估計扛不住冷,元松接着說:“待會兒我問下王锵,看他那兒還有沒有,到時候再買一車回來。”

“知道竹苑小區嗎?”魏阿姨突然提了一個好似毫不相幹的問題。

元松愣了一下,随即說:“知道,好像近兩年正拆遷吧?”

“拆一半了。我在那邊臨街有兩間鋪子,因拆遷的原因,自五月份上個租戶走後,一直沒租出去。之前大家都搶購的時候,我買了不少煤、米面糧油和狗糧囤在那兒,後來不方便過去看,也不知道有沒有被人發現。”魏阿姨将寫有店鋪地址的紙條和鑰匙遞給兩人,“你們有空就過去看看,要是沒被人搞走,就搬家裏來。”

“行。”元松毫不遲疑地應下了。将碗中最後一口湯喝完後,對湯子苓說,“咱們戴上墨鏡,待會兒就去。如今晚上鬧哄哄的,到處都是來往的車和人,恐怕不好辦。”

不等湯子苓開口,魏阿姨就一臉擔心地問:“網上好些人說有不小心曬到太陽得病的,不少人當初不把專家的警告當回事兒,視力嚴重受損,你們可別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

“阿姨,沒事兒,我們戴上滑雪鏡和防寒面罩,做好防護就行。”湯子苓看了眼手機,“而且今天是陰天,沒啥陽光,我們盡量動作快點兒。”

Advertisement

見勸不住,魏阿姨只好反複叮囑兩人一定要小心,感覺不舒服就馬上回來。

事不宜遲,兩人戴上滑雪鏡和面罩,就開車前往竹苑小區。

今日天氣陰沉沉的,還嗚嗚地刮着風,一副風雨欲來的景象,看得人莫名心慌。

原以為路上不會有什麽人,卻沒想到看到不少來往的軍車,只是人家的車玻璃似乎做了什麽處理,從外面竟絲毫看不到裏面的狀況。

車子在大道上行駛了沒多久,就被身着厚重防護服的人給攔住了。

“大白天的,你倆到處晃悠啥,不要命了!”厚重的防護面罩都沒擋住這位大哥的大嗓門兒。

湯子苓連忙加大音量解釋原委,對方也不知道信沒信,但到底還是放行了,不過臨走前還是警告了一聲:“辦完事趕緊回去,別看陰天沒啥太陽,日頭下呆久了照樣出問題!”

兩人連連應聲道謝,随即開着車直奔目的地。

元松高中的時候喜歡跟王锵一夥兒滿城竄,雖有幾年沒來過竹苑小區附近了,可年少時的記憶還在,開着車子七拐八拐就找到了處在破敗街道深處的店鋪。

大約這一片正拆遷,沒什麽人住,也少有人來的緣故,開了鎖後進入店鋪,發現魏阿姨藏的東西竟都還在。

“魏阿姨那時候就能想到煤,還真是有先見之明。”雖然只有蜂窩煤、糧油米面和狗糧,可在要緊的時候,這都算是剛需了。

“當時網絡上很多專家都預測說冬天可能會遭遇極冷天氣,認同的人不少,卻沒想到會冷到空調都扛不住。”元松說着去後廚看了看,發現有幾個煤氣罐。他上前晃了晃,“都還有氣。”

“一起帶走吧,做飯的時候能用上。”湯子苓一腳一腳把幾個瘸腿的椅子踹散架,準備帶回去當柴燒。

正好車廂還有些空,把幾個煤氣罐和散架的破椅子塞進去後,頓時就滿滿當當了。

回去的路上依然能看到不少軍車在跑。大約越到中午光線就越強烈的緣故,路上沒什麽人站崗了,但攝像頭搭配着喇叭卻還在崗,喊着他們的車牌號警告了好幾次,讓他們大白天不要在外面瞎晃。

被吼了一路,兩人饒是臉皮厚也心情郁悶,回家後先去跟魏阿姨報了平安,實在沒精力去卸車裏的東西,直接回屋洗漱休息了。

沒睡幾個小時,元松又被小林催着去集合。他只來得及吃下十來個魏阿姨用土竈給他熱的包子,粥都顧不得喝,揣着保溫杯就趕往集合地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