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沒過幾日,兩人的表彰就正式落到實處,很快調離“掃雪小分隊”,加入到大部隊的班組中。
擱在從前,兩人算是新兵,少不得訓練一陣子。可如今情況特殊,也沒有條件,再加上兩人是立功上來的,老兵們普遍對他們比較寬容,還商量怎麽利用空閑時間給他倆開開小竈。
卻沒想到,兩人那身體素質簡直是天生當兵的好苗子,第一次正式訓練只在糾正動作時耽誤了點兒時間,之後竟是一點兒後腿都沒拖,游刃有餘地完成了訓練任務。
“我就說吧,你們還不信,當初我可是親眼看到元松把老孟家奶奶背上23樓的!”說話的是之前兩人當志願者在柳湖社區幫忙時共過事的小李,兩人能快速融入集體,多虧他熱情地穿針引線。
“兄弟,謝了,我這才出任務回來,沒能早點兒當面道謝。”被小李喊老孟的黑臉大漢其實是個還沒結婚的小夥子,因着他跟着連隊在這邊留守,僅有的兩個親人——奶奶和大姑搬了過來,他們算是少有的從農村搬到城市的人家。搬來那天老孟人在外面執行任務,本來關照了這邊的戰友幫把手,可他奶奶跟大姑比較要強,給留了電話也不主動求助,戰友主動打電話問情況,她們還一個勁兒地說一切都好,沒啥需要幫忙的,生怕耽誤了正事兒。要不是元松看兩人有些吃力,主動幫忙,那母女倆還不知道會累成什麽樣子呢。
“別客氣,當時奶奶道過謝了,還給了我一個大花卷兒。”元松笑着擺擺手。
“嘿嘿,聽小李說了,你小子看着精瘦,飯量卻大得出奇,以後食堂盡管放開了吃,咱這兒飯肯定是管飽的……”
元松跟湯子苓萬萬沒想到,飯量奇大竟也是促使他倆快速融入新集體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他倆在333駐軍連食堂吃的第一頓午夜飯,有人不信邪向他們提出挑戰,結果連湯子苓都沒有吃贏,更別提元松了。
“原則上,咱們是可以選擇在宿舍住還是回家住的,但為了防止意外情況,連隊排了執勤表,每天都會有一定數量的戰友需要在宿
舍留宿……”午夜休息時,小李跟初來乍到的兩人說起了一些在規章紀律中沒有提到的一些注意事項。
老孟也在,跟他們說起在外執行任務時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雖然以他倆的資歷,短時間內應該不會有外派的機會。
“哦對了,咱們每周一三五是全天課,學的都是很專業的知識,像是我和老孟,報的是比較熱門的軌道供電專業,以後列車軌道出了問題,會優先就近派我們這些學習了相關專業知識的戰士前去救援。可以報的專業有很多,比較熱門的有醫學、通信、機械……但好些專業是有門檻的,考核通過了才能報。”
元松跟湯子苓對視了一眼,不愧是軍隊,保密措施做的太好了,他們還真是頭一回聽說有這福利!
“我家以前是開寵物店的,我有一定的獸醫基礎,不知道有沒有軍犬相關的專業。”元松趁機詢問。
“這個……”小李仔細回想了一下,他沒什麽印象,就問老孟,“你有印象嗎?”
“我記得好像有,但記不清,應該蠻少人報的。”老孟有些不确定地說,“班長估計很快就會安排你們去選課,到時候你再問一下。”
Advertisement
“行……”
兩人“轉正”後還有一個明顯的改變,就是上班時間提前了一個小時。好在家裏離333駐軍連比較近,兩人自從被古書“附身”後,不僅身體素質得到了質的提升,精力也旺盛了很多,很少有疲倦的時候,所以也極少出現起不來的情況,這點兒改變對他們而言幾乎沒有太大的影響。
“阿姨,天天起這麽早您受得了嗎?要不我們自己做,或者您清晨做些東西放冰箱裏,等晚上我們醒來熱一下吃?”
魏阿姨連連擺手,“我覺少,一般下午五六點就醒了。”
“那,您要是哪天想多睡會兒就踏實睡,別老想着給我們做晚飯,我倆能做,去駐軍連食堂吃也是可以的。”當然,在駐軍連食堂吃是需要刷卡的,不過跟那些對外開放的食堂比,那裏要優惠很多。
“成成,知道了,放心吧。”
說起今天剛聽說的軍隊專業課學習的事兒,魏阿姨聽了
後贊不絕口,“這政策好,具備了專業知識,有針對性地分派救援任務,不僅效率高,傷亡率也會降低不少。”她一下就說出了關鍵所在,“就拿最簡單的電路檢修看,你倆身手再好,看着那眼花缭亂的電路估計也得傻眼,不如人家專業電工十分鐘的功夫。”
“是這個理。”湯子苓跟元松拿魏阿姨當長輩,有什麽想法也愛說給她聽,“元松喜歡動物,想學跟軍犬有關的專業課程。我也喜歡動物,但一起玩還行,去系統地學相關知識,我是不太感興趣的。可究竟想學啥,我心裏又一點兒頭緒都沒有。”
“你當年為啥報考計算機啊?”魏阿姨循循善誘,引導他去思考。
“當年啊。”湯子苓苦笑道,“我身邊沒有可以詢問的人,聽老師說起前幾屆的哪個學計算機的學長畢業後年薪好幾十萬,心裏一動就報考了計算機專業。”
魏阿姨是很有分寸的人,沒有哪壺不開提哪壺地去追問為啥身邊沒有可以詢問的人,神色平和地說着,“為了賺錢也是個很好的理由,追根到底,大部分人求學、就業,其實就是為了賺錢,然後為了更好地生活。”
湯子苓笑着點點頭,“确實,我用比同齡人短很多的時間,掙了足夠我開心生活的錢。”所以,他不讨厭計算機專業,但也不想繼續學下去。
“如果不考慮經濟方面的因素,你想做什麽呢?”魏阿姨接着問。
這次,湯子苓陷入了沉思——不考慮經濟因素,他想做什麽呢?一瞬間,他似乎回到了高中的暑假,工地上最熱的時候。安全帽壓低,幾乎蓋住了他的眼睛。這方便他安靜地觀察周圍的一切——工人們心情都不太好,因為午飯味道差,菜裏沒啥葷腥,包工頭卻還要扣他們每人十塊飯錢;包工頭最看重的劉叔是個老滑頭,馬屁拍的一級響,實際上最會偷懶耍滑,私下裏也愛狐假虎威仗勢欺人;一臉憨厚相的李叔也不像他表面上看上去那麽憨厚,他手腳不幹淨,經常順別人的煙,要不是大家看錢看得緊,估計就不止是時常少根煙這麽簡單了;反倒是不太讨大家喜歡的老吳,心直口快,但其實
是個熱心腸,辦事也有條理,若是把他放在小監工的位置,工地決不會在包工頭不在的時候混亂成這副模樣……
這是湯子苓從小很喜歡做的事——默默觀察別人,然後在心裏跟自己玩“猜得對不對”游戲——而無數次的事實證明,他看人很準,尤其是對人細微表情和小動作的判斷,準确率高得吓人。
“我想學人事管理。”湯子苓有種撥開雲霧見月明的感覺,一瞬間似乎茅塞頓開了。
“挺好,你這孩子面善,氣質溫和,又善于與人溝通,學這個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