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兩人回家前先去倉庫看了灰灰,它大約繼承了阿拉斯加犬種性格中溫順的一面,看上去跟往常沒什麽兩樣,照樣兢兢業業地承擔着作為小隊長的責任,關照着新加入的狗子們。

元松被灰灰叼着袖子拉到一只看上去有些瘦弱的狗子跟前,他認真檢查了一番,對蹲在一邊歪頭注視着他的狗子們說:“不是啥大事兒,肚子裏長了蟲,吃點驅蟲藥就好了。”

倉庫板房的櫃子裏放着一個備用的急救包,裏面有驅蟲藥,元松當即就給狗子們喂下了。

這是新住戶必須經過的程序,體檢、驅蟲、疫苗,每只都躲不過。

有的狗子很配合,乖乖的讓檢查。有些卻跟怕醫生的孩子一樣,總想渾水摸魚躲過去。單位其他人比較好糊弄,畢竟作為人類,就算眼神再好使,也很難從上百只貓狗中精準分辨出每一只的區別。

可元松跟湯子苓不是一般人,他倆幾乎是本能地能辨別出每一只的區別。尤其是元松,多年跟動物打交道的經驗加上古書帶給他的超越自然的潛能,他甚至能像掃描儀一樣,在短時間內精準診斷出動物外在和隐藏的各種問題。

因此,就算是天生性子桀骜的貓,在面對元松時,也只能暫時忍住叛逆,做一會兒萌萌噠的乖貓。

回到家,廚房挂壁電視裏傳來熱鬧的歡聲笑語,讓人一下子感受到了熟悉的年味兒。

見餐桌上晾着紅紙黑字的春聯,湯子苓湊上去觀摩了一會兒,贊道:“阿姨,您毛筆字寫得真好。”

魏阿姨正忙活着炸圓子,聞言笑道:“那是,認真練了幾十年呢。”

“您再多寫幾副吧,到時候拿去單位當福利發。”湯子苓随手從一邊的竹筐裏捏了剛炸好的圓子咬了一口,頓覺外酥裏軟、鹹香合宜,忍不住将剩下的一股腦塞進了嘴巴裏。

“小心着點兒,剛炸的,裏面燙得很。”魏阿姨連忙提醒他。

湯子苓嗯嗯應着,吃圓子的速度卻一點都沒見減慢,“阿姨,您老家哪裏的啊?過年炸圓子是北方的習俗吧?”問罷,他才意識到,

好似相處了這麽久,一直不知道魏阿姨老家是哪裏的,也不知道她還有沒有其他的親人。不過很快就想到,這些事似乎也不太适合冒昧詢問,畢竟,要是有關系親近的親人,魏阿姨平日裏不可能從不提及。

“嗯,我老家就是北方的,後來來這邊讀大學、工作,再後來又成了家,就在這裏定居了。”魏阿姨似乎不避諱提起老家的事,主動說起了,“我兄弟姊妹比較多,我是家裏最小的,我媽生我時都四十多了。那時候我好幾個哥哥姐姐都已經成家生子,沒上學的孩子都由我爹媽帶,我算是混在侄子侄女中長大的。在我成家沒多久,我爹媽年紀大了,很快就相繼去世了。”她嘆了口氣,“爹媽去了,家就沒了,以前通訊沒現在這麽方便,沒幾年,我們兄弟姊妹幾個就斷了聯系。”

“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湯子苓輕輕拍了拍魏阿姨的肩。

這樣肉麻的舉動,擱在從前,湯子苓是萬萬不可能做的。可近些日子,不管是釋放關懷還是表達愛意,對他來說都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而且心情愉悅。他想,可能是元松給他的愛太多太多了,不僅填滿了他自小缺失的部分,還讓他有了關愛別人的能力。

“好。”魏阿姨笑着應了聲,随即示意他離油鍋遠點兒,免得被熱油濺到。

自覺坐在小馬紮上給土竈看火的元松不自覺翹起了嘴角。在他看來,再沒有什麽比親眼看着愛人變得越來越快樂,更讓人心情愉悅的事了。

炸了圓子炸酥肉,炸了酥肉炸魚,最後還炸了好幾鍋軟麻花。

三人邊炸邊吃,喝着魏阿姨提前備好的海帶蛋花湯,這餐早飯就這麽省事又豐富地解決了。

元松跟湯子苓洗了澡,照例去三樓閣樓曬太陽。只是一上樓,就發現光線沒有往常亮堂,再到天窗下往外看了看,嚯,灰暗厚重的雲層像是要掉下來一樣,一副風雨欲來的景象。

“又要變天了吧?”這幾天忙得新聞都沒時間細看,還真沒多關注天氣變化。

湯子苓趴在床墊上浏覽新聞的時候,突然感覺一陣冷風吹來,他扭頭一看,元松竟推開天

窗鑽了出去。

他連忙穿上羽絨外套跟過去,“咋了?”

“你看單位那邊!”

湯子苓順着元松的目光看向單位的方向。

黑壓壓的雲層在視覺上似乎要淹沒天地間的一切,可實際上距離站在三樓樓頂的他們,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穿過與讓人心生戰栗的雲層截然不同的清朗空氣,如今視力同樣遠超常人的湯子苓,一眼就看見單位那邊不同尋常的情況——動物們像是受到了什麽刺激一樣,在荒草叢中狂奔、翻滾,而距離它們上方不遠處,成群成群的鳥在雲層之下的半空中瘋狂盤旋着。

“像當初下雨時小黑它們的樣子!”湯子苓越看越覺得這場景似曾相識,很快,就記起了,這不是當初讓他跟元松當場傻眼的詭異景象嗎!

是不是又要發生什麽了?

元松跟湯子苓對視一眼,誰都沒開口,心裏卻一起冒出了相同的想法。

兩人傻愣愣地立在房頂等了一會兒,黑壓壓的雲層依然懸浮在半空中,而遠處癫狂不已的動物依然在歡蹦亂跳。

盯得有些眼睛發酸,湯子苓索性在房頂坐了下來。

呆坐了會兒感覺有些無聊,就直接玩起了一直攥在手裏的手機。

日夜颠倒又相對封閉的生活成為常态後,網絡成為人與人之間最普遍、也最高效的聯結方式。或許是為了社會穩定,亦或是別的什麽原因,國家在電和網這兩大不可或缺的東西,從未掉過鏈子——不管是原本基礎設施就相對比較完善的城市,還是一切從零開始的農村聚居區,從未因為電和網而引起過大規模的诟病和讨伐。

于是,人們越來越依賴這兩樣東西,這兩樣東西也越來越普遍地深入到人們的生活中。有時候甚至誇張到現實中還沒聽說隔壁發生命案的消息,就能在網絡上看到了各種拍攝角度和文字描述出的案情。

顯然,網上來自天南地北的人們也發現了此時的異象,有些人躲在厚厚的遮光簾背後拍攝照片或錄視頻;有些人憑着網上看來的信息高談闊論,實際上連掀開遮光簾的勇氣都沒有,議論完還不忘嘲笑那些被

好奇心驅使着往外看的人早晚要被好奇心害死;還有些人,像元松跟湯子苓一樣,已經迫不及待地踏出房門,感受着他們快要忘掉的如清風拂過般溫柔而無害的陽光……

“有人猜測可能是雲層很厚的緣故,這會兒的陽光照在身上,完全沒有刺痛感。而且體感溫度也比晚上高了很多,感覺身上暖洋洋的,像是泡在溫泉中一樣舒服。”湯子苓也感覺到這會兒沒那麽冷了,但因為他如今的體質耐熱又耐冷,穿着羽絨服也沒感覺很熱。不過,他還是脫了外套從天窗扔了進去,只着睡衣蹲在房頂。

果然,也沒覺得很冷。

“應該是雲層的原因吧?像棉被一樣蓋住了萬物。”

“我感覺這光線對咱有好處。”一直站着往遠處張望的元松蹲在湯子苓身邊,對他說,“要不,把魏阿姨也喊出來吧?”

湯子苓有些遲疑。畢竟,魏阿姨上了年紀,而且不似他倆身體異于常人,萬一判斷失誤怎麽辦?

不過看着網絡上越來越多的人現身說法,激動地表示真的很舒服,兩人到底不願魏阿姨錯過這個可能對她有好處的機會,直接在房頂上喊:“阿姨,要不要出來試試?”

聲音還沒落,魏阿姨就推門出來了。她四處望了一圈,才順着毛毛的眼神看到房頂上的兩人。“我在網上看到了,毛毛也一直扯着我的褲腿,想讓我出門。”

她沒問兩人為什麽會在房頂,解釋了自己為何出門後,就站在院子的最中央,仰着頭感受久違的陽光。

一邊的毛毛,繞着它的主人一圈一圈地打轉,看樣子開心得要飛起來。

“元哥,湯哥,你們出門了嗎?”突然,西北方向傳來鄭飛的喊聲。

“我們在外面!”湯子苓大聲回應着。

“有沒有不舒服啊?”王锵的喊聲從南邊傳過來。

“暫時沒有!”元松也高聲回應。

很快,聽覺敏銳的兩人聽到一串串的腳步聲從西邊和南邊傳來,不用多猜就能知道,家屬樓和王家人,多半也忍不住下樓了!

兩人沒有下樓,就那麽靜靜地躺在房頂,望着仿佛又

往下落了幾米,又仿佛絲毫沒有改變的雲層發呆。

誰也不知道這次的異象之後會發生什麽,久違沐浴在陽光下的人們也懶得去想。他們只知道,此時此刻的他們,真舒服啊,就算下一刻會凄慘地死去,也值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