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教針線嬷嬷用心教
事關賈家鳳凰蛋,衆人都有些小心,卻按捺不住心中的八卦之情,于是消息就秘密傳播,越發得熱烈。
不到一個下午,已經傳得有鼻子有臉。要說第一件事情還是當着賈母的面允許的,也就小憩了片刻,不算什麽大新聞。第二件事情可就是驚天大八卦了。
襲人本來是賈母給寶玉的丫鬟,自打給了寶玉就一心一意跟着寶玉,算得上是忠心耿耿,平日裏也極是“穩重大方”,在小丫鬟們中口碑極好,沒想到倒鬧出這樣的故事。
衆人将信将疑,要說這幾個大丫鬟本來都是少爺內定的通房、姨娘,大家公子這個年紀有點什麽原也沒什麽。可蹊跷的是,誰不知道寶玉房裏數那個叫晴雯的丫頭最出挑?晴雯長得豔麗,性子爽利,怎得倒沒有她什麽事?
就有好事者專門找到寶玉房裏的丫鬟晴雯,一五一十跟她說了,末了還特意添幾句安慰,似乎知道她是比不過襲人心裏委屈。
倒弄得晴雯哭笑不得:她最不想做的便是姨娘,生平最恨伺候人,怎麽會自貶身價上趕着去給寶玉作妾?
偏偏那些人都刻意打量她臉色如何,她不得不換一副笑臉,省得那些人到處去說“晴雯姑娘聽了分外不是滋味”。
打發走了路人,晴雯心裏倒有了盤算:人人都說寶玉房裏晴雯是第一人,平日裏襲人對自己就有些怪怪的,面上噓寒問暖,可是每次自己跟寶玉單獨待在房裏襲人都會特意過來打岔,現在想來她倒有心。
想到這裏,晴雯“哼”了一聲:“難不成骨子裏就是個上用的奴才?眼急趙姨娘那些銀錢?”,她雖然是個直腸子,卻也想到若是謠言是真,那麽襲人可就真拿自己當眼中釘了,不行!得趕緊想法子離開寶二爺才成。
…………
賈府裏面紛紛亂亂,黛玉卻在院裏聽白先生教誨。
白先生開門見山問她:“近日裏府中有傳言,道是那薛家姑娘比你強,你可有什麽不忿?”
黛玉歪着頭想了一遭:“初始心中便有些不忿,後想起爹爹在家中曾經教導我,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爹爹知道,豈不是笑話我連個規矩都沒有,是以淡了那心思。”
白先生稱許的點點頭:“你小小年紀有這份心性很不容易,子曾經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講的就是要自己親自多承擔責任而對別人少責怪,這樣就可以遠離怨恨。做人無論男女,都要如此,若是心中常懷戚戚,終會害人害已。”
黛玉認真點頭受教。想起書中她被賈府上下稱為“小心眼”,一部分是王夫人刻意傳播,一部分是賈府所做實在太過分,而論及自身的緣故,的确自己有時過于尖刻外露,難免被有心人抓住把柄。想到這裏她問白如雪:“白先生,若是有人步步緊逼,還要寬厚嗎?”
白先生一愣,緊接着馬上回答:“孔聖人并不講究一味忍讓,他又有許多言論都讓人力所能及的反抗,有道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Advertisement
黛玉認真聽着,白先生見她有心受教又天資聰穎,教得越發用心。
課業結束後,黛玉又主動跟着喜嬷嬷學習黼黻文繡,這是她主動要求的,書中她讀到賈府上下說自己“從來不曾拿起針線”時候心裏就很不是滋味,她針線雖不是一等一,卻仍舊還算熟練,書中也看得出自己身子柔弱,因而外祖母縱容自己,不讓做針線費神,不知道這樣又紮了誰的心,偏偏編排自己。是以她現在一定要學好針線,就為的争那一口氣。
喜嬷嬷雖然沒有明嬷嬷那麽板正重規矩,手中卻一手好繡活,聽說她是宮中繡娘出身,明德皇後的小衣鞋襪都是她一手做的,技法不輸江南那些繡坊的熟練繡娘。
聽說她要學習針線,喜嬷嬷先是不解:“大家女子又不是做繡娘。”,但看黛玉堅持,便約定每天抽出一個時辰學習針線。
黛玉正對着繡框描花樣子,卻聽院門一推,紫鵑進來了:“姑娘,繡線配到了!”
她邊從懷裏的籃子裏往外拿湖藍色的繡線,便閑聊些今日見聞:“适才我在二奶奶那裏領繡線,見有個窮苦人打扮的老婆婆跟着周大娘候在外面,一打聽卻是府裏來投靠的窮親戚。”
閨中無有大事,便将這些瑣碎日常講來聽聽,她講這個是給黛玉解悶的意思,沒想到白先生倒心意一動:“窮寒之家日子難過,那婆婆想必是來打秋風的窮親戚,不知道府中給她錢了麽?”
紫鵑搖搖頭:“這我可就不知道了,我領了線就往回走,倒不知道後面。”
白先生看向黛玉,黛玉想起這些天先生的教誨,說道:“先生前兩天教誨我達則兼濟天下,既然是個窮苦人,你翻翻箱子,将我們用不到的布料翻一些。”
明嬷嬷深以為是:“姑娘這份心意難得。咱們深宅大院的,怎知道外面窮苦人的疾苦,若是遇上荒年,百姓賣兒賣女,我當年就是這麽進的宮。”
紫鵑和雪雁也聽得愣愣的,她們倆都是家生子,說不上大富大貴,但也依仗着富貴人家,有吃有喝,從來沒有遇到過這種事情。
明嬷嬷又嘆息了幾聲,返身回自己屋裏,尋了一身棉夾衣,又包了一兩多的碎銀子遞給紫鵑:“将我這份也給了罷,窮人家你給些絲綢緞子沒什麽用,倒是轉眼冬天到了有一身暖和衣服能抵禦些風寒,再者有銀子也能解些困。”
黛玉受此啓發,又對紫鵑說:“将那些尋出來的衣料換一換,若是有咱們用不到的棉花,給老人家包一包。或有舊棉褥也可。”
又問王嬷嬷,“奶娘,您取些零碎銀兩。一起包給那老婆婆。”
白先生甚是贊許:“做人立世,當記得時時存着悲天憫人的胸懷。”
黛玉有些臉紅,她想起那本書裏,自己将那位上門讨要生計的劉姥姥稱作“母蝗蟲”,固然是一時口快,卻沒有想過此舉到底過于高高在上,誰又比誰高貴多少呢?雖然書中未明寫劉姥姥的結局,但應該是搭救了巧姐兒,巧姐兒的舅兄身份地位是比劉姥姥高,卻做出了賣掉巧姐兒這等畜生事體。
再說有朝一日賈府被抄家,府中人員流落,何等凄慘,還不如劉姥姥莊戶人家安穩度日。
如今有白先生教導,她當好好磨磨自己的性子。
紫鵑聽了囑咐,便去尋劉姥姥,她尋得正是機會,劉姥姥拿着鳳姐給的二十兩銀子,正要往府外走。紫鵑忙叫住周瑞家的:“周嫂子,且等一等。”
看到周瑞家不解的眼神,紫鵑忙扯了個謊:“适才我在二奶奶那裏見到這位老人家,瞧着就極有緣分,因而禀了我家姑娘,拿了些東西相送。”
說着,将手中物品塞給劉姥姥:“老人家,這是我家姑娘送給您的十兩碎銀子并兩床棉被和一件棉夾衣,都是舊的,但棉被做好後沒有用過,您老人家曬一曬,還能用。這物件微薄,卻是我們的一點心意,您莫要嫌棄。”
劉姥姥攥住紫鵑的手:“好姑娘,長得真俊,真不敢嫌棄!這棉夾衣我們鄉下人家全家只有一身,誰出門誰穿,怎麽會嫌多?!”說着千恩萬謝。
倒弄得紫鵑不自在些,忙送走了劉姥姥,回禀黛玉。
黛玉聽着紫鵑禀告那位老婆婆叫做劉姥姥,忽得心裏一動,仔細回想,這不很快就是送花那一出嗎?
要說那位周瑞家的也是個妙人,從薛姨媽那裏拿了十二枝宮花,順路去了王夫人那裏先給了迎春、探春、惜春三位姑娘每位兩枝倒也罷了,偏偏又繞了遠路去了鳳姐那裏,給鳳姐遞了四枝,最後別人挑剩了兩枝,才給自己送過來。
要說自己也是個不讓人的性子,要不是先生處處教導,又有兩位嬷嬷護着,只怕她也會大喇喇的刺那周瑞家的一刺。
只不過如今她內心富足,絲毫不在意那些個物件,哪裏都有勢利小人,周瑞家的是太太陪房,自然要順着王夫人的意思貶低自己,人為財死倒也無可厚非。是以她定了定心神,學完了針線,又跟着明嬷嬷學着管賬理事的學問。
管賬理事卻是大家小姐必學的功課,要知道成婚時娘家都會有陪嫁,婚後小夫妻的資産都有妻子打理,若是當家主母萬事不會,便只能被下人蒙蔽,要知道鳳姐如今才十九歲,卻挑起了上上下下一個賈府的大小事情,這靠得也是在閨中時的學習。
黛玉因此學得很是用心。倒是白先生頗有些微詞:“君子口不言財……”,立刻被喜嬷嬷笑着拉走了:“白先生丹青高手,何不給老奴畫了十二月月花圖?”
白先生沒奈何,她的畫自有風骨,怎麽能成為閨中的花樣子?卻也不生氣,因為她和喜嬷嬷卻極為投緣,喜嬷嬷單純和樂,性子和善,又發自內心的尊敬她。于是搖着頭去拿畫筆。
紫娟瞧出了門道,在旁邊笑,雪雁不明所以然,也跟着傻樂,笑完還問紫鵑:“紫鵑姐姐,你笑什麽?”更加逗得院子裏衆人都忍不住朗聲笑了起來。
卻聽得敲院門聲:“林姑娘,我是周瑞家的,給你送些花樣子。”
紫鵑忙迎她進門,又讓下面的小丫鬟上茶,周瑞家的說明緣由,黛玉往匣子裏一看,倒愣了愣神:匣子裏有居然有八枝宮花!
作者有話要說: 黛玉學針線是湯圓的推測,黛玉在紅樓夢中還是很要強的,因而肯定有此舉。
她的小性子又可愛又可憐,有時候尖銳些也是事出有因。湯圓要是被人奪了億元家産還被人說自己吃他的喝他的,湯圓會拿斧頭砍人的,說話尖刻犀利些算什麽。
今天吃了溜肥腸!!!(洗了三天累死我了)紅剁椒爆炒,加青花椒,好吃!
——————————新書求預收宋代背景重生文《醉花陰》————————
文案一:
太子趙祐近來很是心煩,翰林學士家明三娘子處處與他制造巧遇。
殊不知那三娘子是重生而來。
前一世,三娘子明月奴一心仰慕秦國公世子杜輕臣,
他喜歡女子貞靜,她就隐瞞自己喜好捶丸;
他喜歡吟詩,她就苦讀經書;
費盡心思嫁進去,卻發現自己只不過是個擋箭牌,
她依舊無怨無悔,操持偌大一個國公府,用自己嫁妝填補虧空。
直到對方帶一位白月光進府……
這一世,她只想做個吃喝玩樂的美嬌娘,順帶嫁給那命薄早死的悼獻太子,做個清貴的守寡王妃,舒舒坦坦過這一世。
舒舒坦坦是有了,但沒想到趙祐利落的翻身上床,呲牙一笑:“娘子!”,說好的英年早逝呢?
————-
文案二:好春三月,驀山溪時候。二十四番風,只解管,吹花擘柳,悠游汴京,做一個富貴閑人。
文案三:一開始,太子趙佑一臉冷漠:明家素來支持貴妃一系,他家三娘子忽然對我示好,其心必誅!
後來,趙佑一臉寵溺:好好好,是是是,月奴說得都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