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老太君大方賞金玉

賈母點點頭:“我的兒,你母親離去的早,我瞧着你在我老婆子膝下心裏尚能安慰些,若你也走了,那我這老骨頭可真……”

說罷垂淚不語,鴛鴦忙上來給老太太擦眼淚:“是呢,自打林姑娘來了,每日裏逗趣,老祖宗是吃也吃得多了,笑也笑得多了。”

她不多說話,卻句句暗地裏指責黛玉不孝,晴雯心裏很是替黛玉鳴不平,這個鴛鴦是賈老太君身邊第一人,伺候賈母自然是沒得說,可是她私心太重些,只想着黛玉在賈母身邊能讓賈母開懷,卻絲毫不為黛玉考慮。

果然,黛玉心裏對賈母懷有深厚的眷戀,見鴛鴦如此說,那堅持要走的話是怎麽也不好再說出口了,晴雯看着着急,她靈機一動,湊上前去,小聲在寶玉跟前說:“可我瞧着林姑娘一天天的瘦下去,妨害了身子可如何是好?不如就讓她去探望一回,也不過個把月,再回來長長久久在府裏待下去。”她瞧着寶玉的神色有些松動,忙接着說,“林姑娘心裏沒了挂礙,回府裏後自然開懷,便是姊妹們坐在一處也少些長籲短嘆。”

不得不稱贊寶玉雖然是個混世魔王,可對姐姐妹妹的健康還算上心,思及此,他擦着淚對賈母說:“老祖宗,就放林妹妹去罷,姑父一人孑然一身,妹妹瞧着他安好再回京城裏來。”

寶玉是賈母的心窩上第一人,他出馬後東勸西磨,賈母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麽,總算應下來了此事。

黛玉忙叩謝賈母,賈母扶起黛玉:“你這丫頭,倒跟外祖母客氣上了,走的時候須得好好籌謀,多帶些人馬。免得路上受什麽委屈。”

晴雯眼珠子一轉。跪拜在地:“回老夫人,二爺和林姑娘兄妹情深,此行又記挂不已,不若我這個侍婢随身跟着,照顧林姑娘,也全了二爺的記挂之情。”

寶玉乍一聽有些遲疑,仔細思索卻很是贊同:“每日裏林妹妹吃了什麽做了什麽有你寫信告知我,我倒也放心些。”

啊?每日?晴雯的心裏猛地一緊:“奴不識得幾個字您卻是忘了?”

她一臉又委屈又懵逼的表情惹得屋裏諸人發笑,沖散了些适才的緊張的氣氛。

賈母贊許的點點頭,欣賞的看着她:“這個丫頭到底是我屋裏出去的,有些深明大義。”晴雯是她指給寶玉的,此時表露忠心不往寶玉跟前湊反而自告奮勇幫寶玉侍奉黛玉,她很是滿意。

“鴛鴦,你抓一把金锞子給這丫頭。”

天哪,晴雯心裏焰火盛開,一把,那怎麽也得有七八個,要知道前些日子寶玉府裏丫鬟們嗑瓜子閑聊時晴雯聽了幾耳朵,知道了王熙鳳給秦鐘的表禮也就二個金锞子并一匹尺頭,這份禮物可是相當的厚。

寶玉也挺高興,他是個紅塵癡兒,絲毫沒有對賈母大手大腳的擔憂,反而猴在賈母身邊又為晴雯讨起賞賜來。

晴雯心裏正換算的起勁:一兩金子等于10兩銀子,一個大約有七兩銀子,七八五十六,賈母這一出手就是近乎六十兩白銀!!!

Advertisement

二十兩白銀夠一家莊戶人家過個一年,那六十兩,可是三年!像晴雯這般孤身一人的,還能過更久。若是有朝一日被放出去,這便是她傍身的底氣。再不濟,就算不能獲得自由身,有這些銀兩,她也能在府中做不少事。

晴雯這樣耽于換算,神色自然一派平靜,瞧在外人眼裏就是大氣沉穩,不面露喜色,賈母瞧着心裏更贊許了,覺得這個丫鬟不以物喜,倒是個有出息的,因而笑着說:“再從我那經年的匣子裏翻一枚玉搔頭來,一并賞給晴雯。這丫頭不想着攀高枝,對待主家忠心耿耿,是個有良心的。”

晴雯心裏一激靈,這“想着攀高枝”、“不忠心耿耿”、“沒良心 ”的……可不就是襲人了?老太太這一番敲打,倒十有八九在說襲人。

她稍微鼓起勇氣,擡起頭跟老太太道謝,趁機打量了一下屋中諸人的神情:賈母老神在在,壓根兒瞧不出什麽不悅,相反她笑吟吟活像一尊慈眉善目的菩薩;賈寶玉仍舊一臉不舍,小聲跟黛玉叮囑着什麽;賈母身後的鴛鴦雖然笑着應着,但那笑裏卻有幾絲縫隙,這緣由晴雯是知道的:襲人原本是賈母屋裏的二等丫鬟,為人又寡言少語,鴛鴦跟她也不甚親近,倒是襲人去了寶玉那裏以後,鴛鴦就跟襲人打得火熱。

晴雯皺了皺眉,她不是個愛讀古書的,是以鴛鴦是什麽來路,之後又是什麽下場她是一概不知,所有對鴛鴦的印象皆來自于原身,但就跟襲人交好這一樁事,就覺得大大的不妥。

首先,襲人是賈母給寶玉的預備役丫鬟,可是她投奔了王夫人,這種兩面三刀不忠不義的仆從是世家大忌,而鴛鴦作為賈母的得力幹将居然還與襲人眉來眼去,這置賈母臉面于何地?實在不像個老太君身邊第一可心的人能做得出來的;

其次,府中都傳襲人已經與寶玉有了首位,也就是說,襲人已經是寶玉的通房丫頭乃至未來的小妾了(以目前襲人的職場鑽營度來說,襲人掙個姨娘是遲早的事),這時候鴛鴦還與其主動交好,可以解讀為她提前與賈府的下一代主子搞好關系,也可以解讀為她對寶玉有些心思。

不管是哪一點,都不是賈母樂見其成的,是以賈母這一番話,這算得上是敲打鴛鴦了,晴雯跪在地上默默吐槽:賈母啊,您老人家可不就是給我樹敵了,焉知鴛鴦惱羞成怒不會把這件事算到我頭上?

且不論晴雯怎麽想,這一次她總算遂了心願,跟随黛玉往揚州而去。

晴雯準備好行李,盤算下今後如何提醒黛玉與林如海,也開心上了路。這個惡朝代算得上是太平盛世,可是江南盤根錯節,晴雯原本還擔憂,幸好黛玉往傅家辭行時鎮南候老夫人舉薦了一位順路赴任的朝廷命官,黛玉一行得以跟随上路,一路上的安全問題能夠得以保障。

黛玉心裏惦記父親,一路風塵仆仆,晝夜兼程趕路,總算到了揚州。

林如海早收到了信件,前幾天派了信任的家人在碼頭相迎,那管家待見到黛玉一行便快馬加鞭去揚州官邸報信,林如海放下手中諸事急匆匆來迎黛玉。

“父親!”黛玉瞧着林如海瘦骨嶙峋,居然比自己上京時又瘦了一圈,不由得淚盈于眶。

林如海看黛玉卻很是滿意:女兒離開揚州時還瘦弱尚小,如今袅袅婷婷,頗有些賈敏的模樣,行為舉止也似模似樣,舉動間氣度從容,看得出來很是經過了一番教養。看來皇上賜下來的那兩個老嬷嬷甚有用處。他滿意的微微颔首,臉卻板起來:“你這孩兒不甚聽話,為父不是讓你留在京城?”

見到了日思夜夢的父親,黛玉這時候壓根兒控制不住心中的感情,也沒有聽清父親在說什麽,一頭撲進父親懷裏,眼淚滴滴答答流下來。

女兒這般傷心,林如海還有什麽話說?忙收起嚴厲做派,将黛玉安撫一二,好在如今黛玉被教養得極有規矩,适才也不過是情難自已,哭完之後就擦拭眼淚,戴好帷帽,跟着父親回了揚州官邸。

放下行李,伺候黛玉梳洗過,喜嬷嬷便叮囑晴雯:“晴雯,姑娘原先在家裏時的東西如今都收在庫房裏,如今我們便去理一理。”

這一路上晴雯跟着黛玉,幾位嬷嬷初還提防着她,但冷眼瞧着她行事極為穩重妥帖,又不跟人掐尖争執,便是有時候黛玉跟她們幾個表現得親厚些晴雯也不為意,是個寬厚平和的人,是以老嬷嬷們對她也逐漸信任起來。

晴雯倒不在意這些小事,她前世去世的時候也五十歲了,年紀比幾位嬷嬷們都大,這些個雞零狗碎的小事情還真入不了她的眼。

她轉世後便想救下林妹妹的性命,不讓她枉死,可是自己沒有看過紅樓夢,其中的細節是一概不知,只能想着博取林家的信任,然後給黛玉調養身體,再提醒林如海多活幾年,便是無力回天也苦勸林如海過繼個嗣子,讓黛玉不要白白被人欺辱了去。

晴雯是個會做人的,笑着跟幾位留守在林家的丫鬟們打過招呼,又請她們陪着去清點,這尊重的态度擺得足足,倒叫幾位丫鬟們心情甚好,沒有冷臉相對。晴雯心裏默念:職場生活第一步,就是不要得罪資歷老的同事。

她們進的是黛玉的私庫,裏面放置些黛玉房中的擺件以及黛玉得的私房物品,自打黛玉去了京城有些貴重之物便收了起來,此時要住自然都要拿出來,晴雯由着她們在庫房裏翻翻撿撿,自己也忍不住打量一二,這一瞧,便瞧出了不對勁。

架子上隔着些擺件,而晴雯眼前的那一格灰塵厚厚,上面居然有淺淺的動物足跡!

作者有話要說:  鴛鴦用于抗争自己的命運是原著中的一大亮點,不過晴雯不愛好讀紅樓夢,對這本書的印象也就是個大概:寶黛悲劇。但是其他人的命運真心不怎麽了解。所以她的看法是建立在自己已有印象的基礎上。

原著裏面,冬月裏黛玉接到林如海病重的書信急忙去了揚州,而林如海是九月去世,也就是第二年九月才去世,路上一到兩月,黛玉在家中待了七個月。

黛玉進府六歲多,待到十二歲左右才去了揚州。

為什麽林黛玉要在親戚家待這麽多年有很多說法。

湯圓在書裏把這一段都寫成黛玉在揚州家中待着。

謝謝大家關心,我已經痊愈了,朋友開玩笑說我說不定是傳說中的“自愈患者”,不管怎麽樣,謝謝老天爺。大家也要照顧好自己,多補充維生素。健康度過這次疫情。

小區已經把第4例拉走隔離了,不知道會不會确診。只能說這一次疫情是一面照妖鏡,地方官員的執政水平高低一望即知。

因為不能吃生食,所以白灼了北極貝和甜蝦,煎了三文魚片,啊越吃熟的就越想去吃日料!!!火鍋麻辣香鍋還有奶茶可以自己在家做,可是日料不行啊,等解除我要吃一大盤金槍魚片!!!!!感謝在2020-02-07 20:04:54~2020-02-14 20:39:30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firefly 5瓶;複聯總攻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新書求預收宋代背景重生文《醉花陰》————————

紅樓看到這裏的求個預收藏鴨,收藏對一個碼字者來說好重要啊,湯圓每次看到自己的收藏數只有十幾個時真的心裏拔涼拔涼的,謝謝啦。

文案一:

太子趙佑近來很是心煩,翰林學士家明三娘子處處與他制造巧遇。

殊不知那三娘子是重生而來。

前一世,三娘子明月奴一心仰慕秦國公世子杜輕臣,

他喜歡女子貞靜,她就隐瞞自己喜好捶丸;

他喜歡吟詩,她就苦讀經書;

費盡心思嫁進去,卻發現自己只不過是個擋箭牌,

她依舊無怨無悔,操持偌大一個國公府,用自己嫁妝填補虧空。

直到對方帶一位白月光進府……

這一世,她只想做個吃喝玩樂的美嬌娘,順帶嫁給那命薄早死的悼獻太子,做個清貴的守寡王妃,舒舒坦坦過這一世。

舒舒坦坦是有了,但沒想到趙佑利落的翻身上床,呲牙一笑:“娘子!”,說好的英年早逝呢?

————-

文案二:好春三月,驀山溪時候。二十四番風,只解管,吹花擘柳,悠游汴京,做一個富貴閑人。

文案三:一開始,太子趙佑一臉冷漠:明家素來支持貴妃一系,他家三娘子忽然對我示好,其心必誅!

後來,趙佑一臉寵溺:好好好,是是是,月奴說得都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