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夫人自得受重禮

這話說得不合适, 明嬷嬷目光掃過來。

雪鳳知道自己說話放肆,趕緊不再評論賈家,可話仍舊不客氣:“我就是看不上這樣人家。”

雪鳶在旁邊幫腔:“這可真是。便是窮苦人家也是男人在外撐腰,萬沒有讓女子做頂梁柱的。”

明嬷嬷眼神掃過來:“莫要談別人家是非, 回頭連累了姑娘名聲。”諸丫鬟們才靜聲不語。

黛玉在外面卻都聽見了, 她面上裝什麽都不知道, 心裏卻有些同感。

大舅舅家再不濟也是個工部員外郎,要知道本朝正兒八經的進士先是進翰林院, 再從翰林院出來也不過是個主事之類的小官,還要給舅舅當下屬呢。

家中背靠着賈府這棵大樹, 老太太又疼愛大姐姐, 有她老人家做主,王家舅舅又有些實權,盡管能夠找到一門殷實的好親。

若是再心氣高些, 就是攀上一門公侯府邸當正妻也是使得的。何必又巴巴兒送進宮裏做一個小小的女史?

黛玉再仔細想一想, 先前薛寶釵進京也是打着參選的名號, 只是後來薛蟠犯了法的事情被有心人捅給初選的太監, 才被上面給撤了名單。

想到這裏黛玉聯系前因後果便有了幾份了悟:賈家日漸式微,舅舅們那一輩又都不是扛得起的人才,為了永葆家族基業, 便都一個個想出了由女兒家去扛起這大旗。

至于這些女兒們的喜怒哀樂,便真的是漠不關心罷了。

大姐姐曾經在省親時哭過,可見宮中生活并不盡如人意, 而薛寶釵至少還有幾分青雲志,因而黛玉對大姐姐多些憐憫。

說起薛家,薛家是皇商出身,眼看這最後複起的機會都沒有了, 又因着被劃掉名字不是什麽光彩的事情,寶釵和薛家都不談論此事。

寶釵自己倒有一次語氣沖沖的跟寶玉抱怨:“可我沒個好兄弟做楊國忠”,可見心裏對自己那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兄弟還是充滿了怨恨。

黛玉收起思緒,見得自己房中的丫鬟各個忙忙碌碌,有的準備紗绫、有的置辦金銀器皿、有的清點古董文玩,務必保證黛玉在外面住得舒服,不由得笑了起來。

過去如何又怎麽樣?重要的是今後的路怎麽走。

Advertisement

跟父親話別後,黛玉就去了賈府,先去拜訪了外祖母。

賈家老太太仍舊跟過去一般精神矍铄,看見黛玉一疊聲的說“好”,又拉着她的手四下打量,生怕她哪裏有些閃失。

又問明嬷嬷和喜嬷嬷:“費心你操心我外孫女,我瞧着提點得很好。”

明嬷嬷、喜嬷嬷忙告禮:“照看鄉君是皇上旨意,老奴不過盡了本分罷了。”

當下鴛鴦就端着一個紅盤,上面擺着兩朵福字金釵,賈母道:“兩位忠心耿耿,我這裏有個小物件相贈,聊表謝意。”

這已經算是很厚的禮物了,兩位嬷嬷忙謝過,收下禮物。

晴雯雖然看不懂宅子裏婦人們的手段,但也隐隐約約猜測這是賈母表達對兩位嬷嬷的器重,為的是他們住進來這幾天賈府上下給嬷嬷一點薄面。

這倒也重要,特別是在看人下菜碟的賈府。若是少個針頭線腦,或是下人們跟賈府下人起了沖突,自然是嬷嬷們出面,她們受賈母愛重,在府裏說話也理直氣壯些。

賈母拉着黛玉的手,笑吟吟道:“我的兒,你這一去想得祖母心肝肺疼,現在回來了可得住在外祖母這裏。”

黛玉忙推辭:“我是個淘氣的,真住在祖母這裏可得侵擾了祖母清淨,少不得要被父親責罵。”

賈母:“別怕,你老子那裏有我對付呢,你只管踏實住下。”

黛玉如今可學得圓滑些,笑眯眯:“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父親這回進京還帶了姨娘,我不在家姨娘正好自在些。”

這話說得高明,因而賈母皺了皺眉頭:“家中沒有主母,妾室自然抖起來。”

當下明嬷嬷忙開口:“老太太放心,我們家那個姨娘最老實不過,不敢欺侮姑娘的。”

賈母別了別嘴,明顯不贊同她的說法;“都是一樣狐媚的人物,天下哪有老實的妾室?”

又說:“我的兒,那你住幾天便走,本想留住你多住,可家中既然這樣,還必須你得在家中,府中有姑娘主子鎮壓着,那起子小人才不會生了作亂犯上的心思。”

這是把二姨娘當作趙姨娘那樣的人物了,黛玉哭笑不得,但也是她的本來計謀,因而老老實實答:“橫豎離得近,我時不時就來瞧老太太,只怕您老人家到時候嫌棄我。”

賈母笑着将黛玉摟在懷裏,說:“你這回來就住在家裏園子內,娘娘省親時我們家建了一個大觀園,回頭讓你們姊妹帶你好好去逛逛。”

旁邊的鴛鴦湊趣:“前些天園內工程俱已告竣好,德妃娘娘來省親時又題了匾額對聯,如今園子裏諸姊妹都住進去,正熱鬧着呢。”

黛玉心裏是知道大觀園的,自然點頭謝過。

賈母畢竟年紀大了,少坐片刻就開始打盹,黛玉忙說:“不驚擾老太太休息了,我去見見舅舅舅媽們。”

賈母揮揮手:“去罷。一會再讓鴛鴦帶你去瞧瞧房子,看着可還襯意?”

黛玉拜別,先往邢夫人那裏去,她帶了茶葉、絲綢這些揚州特産,見到邢夫人,說話亦是落落大方:“大舅母,京師繁華,我自不知道帶些什麽過來,因而就帶了些揚州土物來。”

邢夫人素來不得賈府人敬重,瞧着黛玉來探訪,自然滿眼的高興,一邊打量禮物一遍啧啧礦漿:“這茶葉真是新鮮,綢緞樣子也是京師沒有的花樣。瞧瞧!”

黛玉只做充耳不聞:“舅母皮膚白皙,正好配這碧水綠,如今五月穿了出去正清爽呢。”

黛玉說話讨巧,邢夫人很是開心,她這裏素來沒有什麽人氣,恨不得拉住黛玉多聊幾句。

黛玉坐一會就告罪要離開:“大舅母見諒,我還要去二舅母那裏拜望。”

“不怪,不怪,你是該看看你二舅母。”邢夫人不但不生氣,反而一臉發自內心的笑意。

要知道那起子踩高捧低的小人瞧不起她,每每來賈府拜會,總是直接往王夫人那裏去,誰認得她?

便是老太太也偏心,圈中有人往來交際,也總是讓老二媳婦出面,讓外人只知道有二夫人,而不知道有她這個大夫人。

沒想到黛玉居然尊重她,先來看她,當下就誇贊:“不愧是林家出來的,是個知禮守禮的。”

黛玉抿嘴一笑:“那我就先走,大舅母留步。”

邢夫人目光掃過去,一眼就看見黛玉院子裏侍立着的丫鬟手裏捧着的托盤。

托盤裏也盛放着茶葉和綢緞,想必是同樣物件,只是一瞬間的功夫,邢夫人已經敏銳的數出那盤子裏的東西只有兩層,而自己所得有三層。

她心裏頓時美滋滋的,暗暗想:這才是長幼有序。

因而對黛玉的好感更多了幾分。

黛玉自然是瞧得到她神色變化的,出了大夫人院子,才只在心裏暗暗嘆息:邢夫人也是個可憐人,小家碧玉嫁進高門大族,婆婆瞧不上、丈夫不愛重、妯娌心眼多、兒子不是親的、兒媳婦不搭理,真是苦命的緊。

幾步就到了榮禧堂王夫人處,黛玉将禮物奉上,又畢恭畢敬的行禮。

不管王夫人心裏想什麽,面上仍舊若無其事的熱情,又是問她一路來的風土人情,又是說去住住有什麽不合适之處。

明嬷嬷在旁邊冷眼瞧着也沒有瞧出什麽不妥,心裏又笑話自己草木皆兵 。

也是,上次林大人身體不好,姑娘又遠道而來,賈母還一心想保媒,自然處處招王夫人不滿。

可是如今林大人官位顯赫,姑娘又是皇上親封的鄉君,真真如烈火烹油一般,王夫人又何必與姑娘為敵呢?

于是在她們回大觀園後,明嬷嬷就理所當然的說:“紫鵑和晴雯跟着姑娘去用晚膳,我和喜嬷嬷還有幾個雪收拾下院子。”

說起這院子,正是潇湘院,黛玉沒想到兜兜轉轉自己還是給分配到了這院子,想必是賈母覺得離怡紅院近,是以如此分配?

只不過她是小住,也不講究那些。

當下她笑道:“也是,外祖家又不是第一次來了 ,滿滿當當帶一衆人倒惹得親戚家不快。”

晚上吃得熱熱鬧鬧,晴雯在隔間外面遠遠侍立,也一眼瞄見主子們上的菜。

沒辦法,別說賈府了,就是如今世道的規矩都是下人要伺候主子用膳後才能吃飯,封建社會就是這麽沒有人性。

好在黛玉體恤,用膳時也不叫太多人伺候,便是偶爾去別人家也都讓自己家丫鬟們先吃些點心墊底。

也許是下午塞了幾個艾窩窩的原因,晴雯瞧着那些端上去的飯菜都是大油肥鴨子,醬滿油糊的,若是餓了好幾天或許真的覺得是美食,可對黛玉這種喜好清淡小食的人,可真是稍微夾幾筷子就飽了。

就在這時候聽得王夫人的聲音。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太熱了!

湯圓沒胃口。

先後吃了聖代和曲奇冰淇淋!還不解渴,恨不得抱起冰箱,一天入夏,真是不習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