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點評擺設老太太不滿

黛玉看完了湘雲, 又看寶玉,寶玉卻獨自一人坐在角落裏黯然傷神,口裏喃喃念着什麽,黛玉走近些才聽清, 是“從前若是遇上吃螃蟹, 襲人定要剝一殼肉給我。”

看來是想念襲人。

沒等黛玉回過神來, 麝月已經上前,給寶玉剝了起來。

寶玉這才雙眼有了聚焦, 嘆息道:“唉,俨然又是一個襲人。”

黛玉搖搖頭。

雖然她極為不喜襲人, 認為她有今日之下場完全是咎由自取。

可是見寶玉如此涼薄, 卻也讓她心裏生了幾分寒意。

寶玉,就像一個恣意沒心沒肝的大孩童,玩時跟你親親熱熱, 口中必稱姐姐妹妹, 喜聚不喜散, 說到要散時必然痛哭流涕 。

可真要他付出什麽代價, 他卻充耳不聞。

你怎麽甩臉子給他都無事,他會小心賠着不是,哄你開心, 可當你遇到風雨求救于他時,他卻充耳不聞。

晴雯、金钏兒,一個個美麗柔弱的女孩子, 就這樣因他而亡,他卻絲毫沒有任何觸動。

從前晴雯被逐出大觀園去,在陋巷中慘死,他居然就只哭着探望了一回。

黛玉尤為不解, 你既然那麽有錢,尋常又大手大腳,屋裏丫鬟“先時候兒什麽玻璃缸,瑪瑙碗,不知弄壞了多少,也沒見個大氣兒,”,甚至撕扇子哄晴雯一笑。

那何不拿些銀子出來給晴雯哥嫂,換她安寧?便是不信任她哥嫂,你給晴雯賃個幹淨齊整些地方,請了好些兒的郎中,很難嗎?

黛玉心裏對寶玉越發失望。

晴雯和紫鵑倒在園子裏閑逛,兩人得了黛玉的令,說是賈府中有她們故舊,便放了她兩人的假見見舊友。

行至一處,忽聽得前頭有小丫鬟抱怨:“這個月的月錢,連老太太、太太屋裏還沒放,

是為什麽?”

卻聽得另外一個小丫鬟悄悄說道:“你快別問!橫豎再遲兩天就放了。”

晴雯和紫鵑對視一眼,此時躲也躲不及,咳嗽倒顯露了蹤跡,加之兩人好奇,便聽了下去。

先前那一個丫鬟笑道:“這是為什麽,唬的你這個樣兒?”

另外一個丫鬟小聲告訴她道:“這個月的月錢,我們奶奶早已支了,放給人使呢。等別處利錢收了來,湊齊了才放呢。因為是你,我才告訴你,可不許告訴一個人去!”

小丫鬟笑道:“你休要哄我,太太是什麽人,她難道還短錢使?還沒個足厭,何苦還操這心?”

同伴笑道:“何曾不是呢。她這幾年,只拿着這一項銀子翻出有幾百來了。她的公費月例又使不着,十兩八兩零碎攢了,又放出去,單他這體己利錢,一年不到,上千的銀子呢。”

小丫鬟笑道:“拿着我們的錢,你們主子奴才賺利錢,哄的我們呆等着!”

另一個丫鬟道:“你又說沒良心的話,你難道還少錢?”又說,“你倘若有緊要事用銀錢使時,我那裏還有幾兩銀子,你先拿來使,明日我扣下你的就是了。”

小丫鬟道:“此時也用不着。怕一時要用起來不夠了,我打發人去取就是了。”

這才散了,晴雯和紫鵑也悄悄兒走過去,總算沒被發現,晴雯笑:“這賈家的人總好在園子裏說私房話,也不替過往的人想一想。”

于是禀告給黛玉,黛玉搖頭嘆息:這王夫人如今是越發嚣張了。唯一慶幸的是她已經提醒了鳳姐,讓鳳姐不曾沾染上這些陋習,王夫人卻是救不了了。

這時候有人來通傳上回來打抽豐的劉姥姥和板兒來了,黛玉想起上回接濟過他們,正好瞧瞧祖孫倆如今過得怎麽樣,便去瞧瞧。

果然進了鳳姐的屋,兩人坐在那邊屋裏,還有張材家的周瑞家的陪着。

又有兩三個丫頭在地下,劉姥姥正倒口袋裏的棗兒、倭瓜并些野菜,看見黛玉進來了,互相挈闊了幾句,知道黛玉是誰,就急着從口袋裏掏出一份瓜果菜蔬,說:“先頭多虧姑娘送我的銀兩,解了家中打困,真不愧神人仙子一般的人物,竟還有這份菩薩心腸,上回沒當面謝過姑娘,我這裏另備了一份,特意謝過您扶危濟困。”

黛玉忙道不敢不敢。她想起先前白先生教誨自己“做人立世,當記得時時存着悲天憫人的胸懷”。

沒想到一時存了善心,卻得到回報。劉姥姥雖然為莊戶人家,卻知恩圖報,不卑不亢,黛玉不由得對她多幾份敬重。

一旁鳳姐也頗有感慨,沒想到黛玉嬌小姐,卻還如此有幾份悲天憫人心腸,再想起上次劉姥姥來黛玉正在賈府做客,可當時王夫人默許下頭的人對她家世和為人亂嚼舌根,黛玉卻有心情幫老扶困,真是品性高潔。

饒是鳳姐這樣功利主義者,心裏也不由被黛玉感染的多了幾份良善。

她如今不管府裏諸事,只守着兩個孩子過活,卻也想幫劉姥姥出這個頭,因而自告奮勇去尋賈母,講了劉姥姥的事情,又說:“您老人家正想個積古的老人家說話兒,這可不正有一位現成的?”

賈母因而請了劉姥姥過來,細細敘起來,才知道黛玉私下裏接濟過劉姥姥十兩碎銀子并兩床棉被和一件棉夾衣。當下大為稱贊:“我這外孫女,是個善心的。”

黛玉忙解釋:“不過是我丫鬟去園子裏湊巧遇上了,不然我也不知道,再說送的也不值當什麽,都是房裏丫鬟湊的幾件舊物。”

在座的其他姐妹就心裏很舒服,總歸黛玉這麽謙讓,讓其他人不至于失了顏面。

于是賈母來了興致,帶着劉姥姥滿園子逛,劉姥姥也是個識情識趣的機靈人兒,陪着賈母滿園子樂呵。

正好只見賈母正和王夫人衆姐妹商議給史湘雲還席,便順勢邀請了劉姥姥,一早園子裏老婆子丫頭們有掃落葉的、有擦抹桌椅的,有預備茶酒器皿的、還有去船塢撐船的,頓時熱熱鬧鬧起來。

賈母帶着劉姥姥滿園子的逛,先到潇湘院,但見“窗下案上設着筆硯,又見書架上放着滿滿的書”,贊嘆一回。

黛玉笑着謙讓,劉姥姥知道這是黛玉的屋子,越發的滿口稱贊:“怪道那麽善心,看這麽多書,可真是個跟哥兒一樣教養的。”

惹得賈母開懷不已,一臉的與有榮焉。別人誇黛玉,她也覺得臉上有光。

待走到秋爽齋,見“三間屋子并不曾隔斷,當地放着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堆着各種名人法帖,并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惹得劉姥姥驚嘆不已。

板兒還小,鬧着要吃陳設的佛手瓜,探春好言相勸他這個不是吃的,卻還是拿給他一個玩。

讓黛玉側目,她一向覺得這個三姑娘是個明哲保身的,處處以王夫人馬首是瞻,沒想到還有這麽憐憫弱小的一面。可見待人待事總不能過于武斷,否則失之毫厘謬以千裏。

黛玉又扶了賈母往蘅蕪院去,進了屋中,但見雪洞一般,一色的玩器全無,黛玉心中暗道不妙,果然看賈母臉色就陰沉下來。

一則她這番做派,瞧在外人眼裏倒像賈府虧待了她一樣。

二則過着于痕跡。寶釵這番布置無非是想讓人覺得自己心有大格局,可偏偏出身商戶,見識有限,把空洞當曠朗,既沽名釣譽又顯出胸中丘壑不足。

三則,你是客居他人家中,偏偏做出這幅守寡的樣子給誰看?哪家主人家心裏會痛快?這樣不吉利 ,觸了主人家的黴頭。

難怪外祖母會臉色格外難堪。便是一直以來跟着插科打诨的劉姥姥也噤了聲,不敢說話。

還是賈母老道,轉眼就又換上和煦的表情,嗔怪着說寶釵:“這孩子太老實了!你沒有陳設,何妨和你姨娘要些我也沒理論,也沒想到。你們的東西,自然在家裏沒帶了來。”

把這些都推到薛家外地來,沒帶什麽好擺設上。姜果然還是老的辣,相信過了今天,只怕賈府上下都會議論薛家是“打秋風的”。

你們不是素來最愛說黛玉打秋風麽?如今到看看誰家才是真的窮親戚依附來打秋風的。

薛姨媽自然要替女兒辯解一二,也笑說道:“她在家裏也不大弄這些東西。”

賈母笑着,卻絲毫沒把這話聽進去的樣子,立馬就反駁:“雖然她省事,倘或來個親戚,看着不像,二則年輕的姑娘們,屋裏這麽素淨,也忌諱。”

就差明晃晃說你女兒布置的像個寡婦屋了 ,黛玉瞧着薛姨媽的臉都青了。

賈母卻不放過薛姨媽:“小姐們的繡房精致的還了得呢!她們姐妹們雖不敢比那些小姐們,也別很離了格兒。”

她們姐妹們雖不敢比那些小姐們,她們姐妹們是誰?黛玉和湘雲是正兒八經的侯府之女、迎春三姐妹是官宦人家,有什麽不敢比那些小姐們?說到底她們就是那些小姐們。

“她們姐妹”裏只有寶釵是商賈之家出身,也只有她是真的“不敢比那些小姐們”,你一個商戶人家,當然比不過正經官宦世家的嬌養女兒。

此話誅心,便是一向表情平和的寶釵,身子也似乎晃了一下。

黛玉不由得贊嘆一句:老祖宗,可真是高手,不露痕跡,便擠兌得兩母女一陣陣不自在。

賈母又說:“有現成的東西,為什麽不擺呢要很愛素淨,少幾樣倒得。”

對啊,這句問的好,有現成的東西,為什麽不擺呢你薛家若是真有你吹的那麽有錢,為什麽不擺呢?這句話可真是戳人心窩子,偏偏讓薛家無從辯解。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做了抹茶布丁

抹茶粉(推薦宇治)加水合成抹茶液

吉利丁片融化

牛奶加糖煮好,倒入吉利丁片,

倒入抹茶粉

每個步驟都拼命攪拌,不然一會會分層

然後倒入杯子放冰箱

三個小時後就可以品嘗了

很解暑了,但是抹茶太正宗了,導致湯圓睡不着現在還在打字更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