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暗示
衆人立馬來了精神,誓要對開辦宮學一事刨根問底:“那為何要學太學生所學的內容呢?”小皇帝不動聲色道:“太學所學之內容已經過修改,是非常實用的,前朝需要用到,後廷也是一樣。”
“那征收女弟子的标準呢?”
“年滿十六,家世清白,身體健康,能識字通文的女子皆可。”
小皇帝說話有所保留,問什麽就答什麽,別的一句不多提,底下人卻在那留白處瘋狂動起了腦筋——本身女官和後妃都是從大家小姐中選拔的,提前進宮培訓一番自然是好,就算最後落選,那也是有利無害。再者,就算自家閨女貌若無鹽,只要肯下點苦功,培養幾分才氣,留宮當個女官也劃算啊!
一群人熱火朝天地打着算盤,早就把皇上獨寵貴妃的事情忘得一幹二淨,就算是想起來,也只是将貴妃作為一個容易得寵的藍本——冷豔美人!才華橫溢!膽大忠心!體力好!長得高!會武功!得到太後的認可!
看着底下一張張藏不住笑的臉,小皇帝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就像是看着鳥雀按着計劃,飛到了竹篩下頭啄那預先撒好的谷子一般。
退朝後,小皇帝擺駕禦書房,進門脫了大氅,他率先招來小福子耳語:“讓江太醫來一下,就說是例行問診,別讓人進來找朕。”
小福子辦事利落,不出片刻就領了人來。
小皇帝對江太醫一點頭,轉身往裏間走:“其他人都出去。”
他聲音偏冷,跟在他身後進門的江太醫誠惶誠恐,待到大門一關,江太醫放下藥箱,憂心地問道:“皇上,先讓微臣診脈吧?”
小皇帝轉身看他一眼,二話不說坐到桌邊,将手放到了脈枕上。
江太醫把手指搭在小皇帝腕間,例行問了幾句,片刻後換了只手,又細細診了一遍,這才松了一口氣:“皇上不必多慮,您龍體康健,并無任何不妥。”
小皇帝收回手:“朕對此并無疑問,此番喊太醫前來,是有事相詢。”
“皇上請講。”
小皇帝微微側過臉,目光在門口窗口一掃,放低了聲音道:“江太醫,以朕的身體,若是懷胎,能否順利生下孩子?”
江太醫當即變了臉色:“皇上,您這是……?”
小皇帝豎起食指放在唇前,輕輕“噓”了一聲:“朕不過是問問,你如實回答,出了這個門什麽都不要說。”
聞言,江太醫大氣都不敢喘:“……臣遵旨。”接下來,他讓小皇帝躺到床上,輕輕按壓腹部,做了更仔細的檢查。顫巍巍地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他說出了結論:“皇上內中發育還算完善,若胎位正,生産時應當和一般孕婦無差別,不過……”
“不要有顧慮,只要你好好保守秘密,朕保你平安。”
“是。”江太醫費勁地繼續說道,“若是胎位不正,就需要有經驗的穩婆隔着肚子按摩轉動,将孩子撥到适合的位置再接生,整個過程非常難熬……”
他說着說着,聲音小了下去,小皇帝閉了閉眼睛:“一口氣說完。”
“……縱使是順産,也要經歷風險,更何況您的龍體不同于普通産婦,生産可能會讓您承受更多的痛苦……”
小皇帝撐着腦袋,目光凝在空氣中漂浮的一粒微塵上:“會死嗎?”
這一句話如同驚雷,江太醫當即掀起袍子跪倒在小皇帝面前,稽首勸道:“為了您的龍體考慮,微臣不建議您懷胎。”
“朕知道你是為朕好。”小皇帝俯身托住他的手臂,将他慢慢扶起,聲音平靜和緩,“朕只是想聽最壞的結果能壞到何種程度。回答朕,假設生産不順利,朕會死嗎?”
“微臣是一定不會讓您出事的,但腹中胎兒脆弱,情況危急的話,微臣……沒有把握保住。”江太醫神色複雜地垂下頭,“皇上還是打消這個念頭吧。”
同一時刻,太後宮中。
“喏,這個是給你的。”太後拿了一把青玉滾輪遞到沈言川手中,自己則執着白玉滾輪做示範,“沒事兒的時候用它滾滾臉,保養皮膚。”
“臣謝太後賞賜。”沈言川握着玉滾輪,細膩的質地,觸手帶着涼意。
“往後你該自稱臣妾啦,否則進出哀家這兒于理不合。”
沈言川立刻改口:“臣妾謹遵懿旨。”
太後伸手招來兩盞茶,兩只眼睛還在琢磨沈言川的面孔:“在南邊待着很辛苦吧,回宮到現在還是那麽瘦。”
沈言川搖頭,淡然道:“對戰烏贊,臣妾一嘗夙願,何來辛苦一說。”
“你不必客氣。哀家的娘家也是武将,軍營裏過的什麽日子哀家怎可能不明白。”太後又傳了幾盤點心到小幾上,“你胖一點好看,太瘦的話,穿宮裝就有些違和了。吃吧。”
太後說着,夾了點心到他的碗裏,自己也吃了一塊綠豆糕。沈言川謝過太後,默默品嘗着碗中的糕點,預感到太後馬上要說出這次見面的重點了——他畢竟是個男人,太後見他是要避嫌的,平日請過安就讓他離開,今天留他在宮中吃東西,肯定是有要事相談。
果不其然,吃着吃着,太後就問他:“皇上要在後宮辦宮學的事,貴妃可曾聽聞?”
沈言川想起小皇帝說要後宮改制,于是點頭道:“之前聽皇上提過一句,後來就未曾聽人提起了。”
“等你回到養心殿,應該就能聽到人議論了。”太後端起茶盞吹了吹,“方才哀家收到消息,皇上在早朝時說……”
她簡單複述了一遍自己聽聞的內容,随後道:“貴妃啊,哀家同你說一番推心置腹的話。天子對于後宮的寵幸,有時是很無奈的。”
沈言川微微颔首,指尖無意識地撫摸着袖口繡的竹葉。
“我朝自太祖開始,天家多出重情的男子。不說遠的,單論先帝,他此生所愛乃是同他青梅竹馬的一位姑娘,可惜對方另有良人,并未入宮。而他多年來癡心未改,同哀家、安太妃生兒育女,只是為了太鴻,所以有了兩個皇子後,就幾乎沒再臨幸後宮。”
太後說到這裏,喝了口茶潤嗓子,“哀家說這番話,你能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