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七十
一杆入門, 棗紅的駿馬高高昂起仰天嘶吼,宋知歡勒住缰繩持球杆策馬行至看臺前,對着坐在看臺上的敏儀與華姝挑了挑眉, “怎樣?”
敏儀眼角眉梢中都是遮不住地笑意,連連點頭,“極好。我依稀記着, 當年也是見你縱馬持杆的風姿,當時大約是你和你的兄弟們, 我匆匆路過,瞄到一眼,當時只覺騎術精湛, 很是佩服,如今親眼所見, 卻更為佩服宋家伯母。畢竟能逼得你練出這一身精湛功夫來, 也不是凡人。”
華姝亦含笑點頭。
“誇我損我呢?”
宋知歡随意将球杆扔到一旁的雲鶴手上,利落下馬, 柔成已捧了一件寶藍披風過來服侍她披上,寧馨牽着馬慢慢過來, 身上淡青的披風以銀線繡着竹葉, 椎髻高挽,眉眼含笑。
“第一次與歡姐同場玩這個, 總算見識了姨媽口中的:正事行不得、玩樂第一名的風姿。”寧馨将馬交給侍女,對宋知歡笑道。
宋知歡已尋了把椅子落座, 端起茶蓋碗飲了半盞,聞言擡眸看向她,語帶幽怨地控訴道:“寧馨你也變壞了。”
敏儀輕咳兩聲,一旁的黃莺忙奉了茶碗給她, 纖細白皙如水蔥般的手指端着顏色極淡的青瓷,殷紅的汁液在瓷器中随着她搖晃的動作微微搖曳着,發髻旁一支合歡步搖下的流蘇随着微風輕輕擺動,面色雖白卻自有一番儀态神韻。
她眉眼含笑,輕聲道:“可惜我病了,不然也能與知歡同場。當年初見,匆匆一面,我便有過要與你玩一場的念頭,可惜終究沒什麽交集。這些年困局後宅,細細想來,此番竟是時隔二十餘載,再見知歡在馬球場上的飒爽英姿。”
宋知歡随手将茶碗放下,聞言看她一眼,随口道:“同場還是算了吧,這玩意累得很,要不是修婉纏我纏的厲害,我才不上場呢。”
說着,她又看向了寧馨一眼,控訴道:“你也是,什麽都和孩子說,說完就是我受罪。”
寧馨淡淡一笑,未曾多言。
說來此時已是康熙五十二年盛夏,天氣炎熱的厲害,一場馬球打下來渾身都是臭汗,又不得不裹着披風避免受風。
華姝在一旁手執團扇慢慢搖着,見她一身大汗,便輕輕一點她,道:“多熱的天兒,非要玩這個。還不快回去沐浴更衣?披着這披風更要熱死了。”
敏儀也連連點頭,又對華姝道:“咱們帶着孩子去景韶軒,回頭讓她們兩個來找。”
“也好。”華姝輕輕點頭,算作同意。
Advertisement
宋知歡此時只覺累極了,連手指頭都不想動一下,眼珠子一轉,當機立斷賴着柔成和雲鶴撒嬌,“背我嘛~背我嘛~累!”
雲鶴一時無奈,已要蹲身下去,柔成卻取了絹帕為宋知歡拭擦額上的汗珠兒,輕哄道:“主子,忍一忍,外頭備了竹轎,離衢臨堂也不遠,您就走兩步路,出了這場地便都好了。”
宋知歡連連嘆了兩聲,搖頭啧啧道:“自古人心善變啊!”
“主子!”柔成嗔了她一聲,好哄歹哄求着她走出了這帷簾圈出的馬球場。
敏儀幾人坐在看臺上,見此情景均是輕輕一笑,修婉小手拄着下巴,嘆道:“我身邊怎就沒個柔成姑姑這樣的人呢?”
敏儀擡手慢慢撫着她的長發,聞言輕笑,“是你沒你額娘的好命。”
寧馨已起身對着敏儀稍稍一欠全做告辭,華姝先行起身,對着敏儀微微一讓:“福晉請。”
等宋知歡梳洗一番,換了身略涼爽些的衣服往景韶軒去的時候,已是一日中天氣最熱的時候。
敏儀就伏在貴妃榻上,華姝在她對面坐着,修婉坐在兩人中間,經受着社會主義的打磨。
其實就是關心關心功課談論談論社交,比起她那天生八面玲珑端莊自持、矜傲為骨寬和做皮的長姐翼遙,修婉的性子又挑剔許多了。
對看不上眼的人,翼遙還能端着笑和人說笑兩句,放在修婉身上便是癡人說夢了。
佛渡衆生,可惜她卻不是佛。
念了六年的阿彌陀佛,她卻沒有那一份寬和慈悲相。也算萬幸,沒被佛經移了性情,還留着幾分少女的陽光明媚。
宋知歡在藤椅上落了座,身後柔成打開一個輕巧的掐絲小食盒,露出裏頭五碗酥山來。
淡黃色的奶酥質地綿柔細膩,冰庫裏取出盛在小碗裏,淋上一層顏色鮮豔的果醬,灑上各樣果脯、幹果碎或新鮮瓜果,夏日食用解暑非常,滋味極好。
修婉對這一滋味很是喜歡,拿着小銀勺子美滋滋地挖了兩口,然後往外看了看,問:“武額娘怎麽還沒來?”
敏儀擺擺手命人将那一碗酥山放到冰鑒裏,一面看向宋知歡。
宋知歡正喜滋滋地挖着古代版冰淇淋,聽修婉問了,便道:“她那裏還有點兒事兒,晚來會。”
修婉點了點頭,低下頭去繼續挖酥山。
“此物寒涼,不可多用。”敏儀不過用了兩口便住了手,将那淨白瓷的小碗遞給了身邊的黃莺,并對已經挖到碗底的宋知歡叮囑道。
“好叭。”宋知歡戀戀不舍地看了看那薄薄的一層底子,用小銀勺狠狠地刮了兩下,将最後一口送入口中,然後和那小碗難舍難分起來。
柔成在一旁看着,心裏止不住的好笑,一個巧勁将小碗卸了下來,并輕聲對修婉道:“三格格,到了您練琴的時候了。”
修婉苦着一張臉對衆人行禮,然後領着侍女下去。
敏儀含笑看着她的背影,輕聲道:“比起遙兒,還是婉兒和知歡你像極了。”
“可不是嗎?聽到練琴苦着的那一張臉和帶你去散步時的臉色一模一樣。”華姝手上輕巧的小團扇往宋知歡身上輕輕一拍,笑容中透着戲谑。
宋知歡輕哼一聲,說起了別的話題:“說來,聽聞朝中大員年大人膝下獨女對咱們王爺一見鐘情、情根深種,哭鬧着求年大人把她許配給王爺呢。即便王府側福晉位已滿,以從二品大員之女之身位列庶福晉之位也在所不惜。”
“要不說是造孽呢。”敏儀似乎對這裏頭的門道頗為熟悉,手中的甜白釉盞子微微一晃,一抹碧痕在淨如白玉的茶盞中搖曳着,淡淡的茶香散在空氣中,她輕輕一嗅,擡起頭來長嘆一聲,道:“姑娘家的情意是真的,咱們爺可就未必了。”
“不過萬歲爺大概會成全這癡情女兒,前朝的水愈發渾了,倒也合了萬歲爺的意。咱們府裏今年大選添人是板上釘釘的了,只怕咱們王府又要成為衆矢之的了。”敏儀飲了口茶水,眉目間淡淡的,仿佛蘊着些愁緒,又仿佛什麽都沒有,一雙眉烏黑如染濃墨,遠山含黛,氣度雍容。
華姝不知想到了什麽,往身後的憑幾上倚了倚,室內一時岑寂,只有幾聲輕嘆散在空氣中。
還是宋知歡開口打破了安靜,只聽她長嘆一聲,以一種感情豐富而聲音高亢的調子說:“可憐了癡情少女一片真心,卻碰上咱們爺這個鐵石心腸!”
“真是——神女有夢,襄王無心啊!”
她唱了歌不倫不類的戲腔出來,随意靠着憑幾,信手捏出蘭花指來一轉,只見一節雪白纖細的皓腕上玉镯輕動,迎着窗外照來的日光,如水波蕩漾,溫柔入腸。
華姝閉了閉眼,終究道了告辭,留下宋知歡和敏儀相對而坐。
敏儀回過神來,飲了口茶水,對宋知歡道:“其實咱們爺對年氏未必沒有真心。”
宋知歡仍是笑吟吟的模樣,又仿佛是看透了,“只怕對年家的真心更多吧?十四爺如今領兵,風頭正盛,我家那小子如今領着京畿,邊境手握重兵者無人,咱們爺必然要拉攏一員大将。年羹堯算是天生将才,他父親又是一方大員,這一家子兩代都是人才輩出,年氏的出身資歷在當代秀女中可算頂頂的了。”
“咱們爺早年為了在兄弟們中不顯眼,特意提了華姝做側福晉,雖然從風口浪尖上下來了,可也杜絕了自己用側福晉位子牢籠人脈的可能。正常的政治交往,年家不可能讓女兒做個不明不白的‘格格’,就是‘庶福晉’,也不過說着好聽。沒了側福晉的位份,年家不會心動,何況八王那邊也在拉攏年家。為今之計,不過是咱們爺抛下身段使個美男計,年氏對咱們爺情根深種,要死要活,那年家但凡有兩分真心疼女兒,或者不欲與八王結仇,年氏嫁進雍親王府都是板上釘釘的。”
難得見宋知歡如此睿智的模樣,敏儀一時怔了怔,然後輕笑兩聲,“你看的透徹。”
“不止我透徹,華姝也透徹。”宋知歡擡手往外輕輕點了點,嘆道:“這會子,恐怕咱們爺心裏是有幾分怪我或者華姝的,若是側福晉位子空出一個,也不必他老人家舍下身段來謀劃了。”
“權謀動人心啊,但願咱們這位王爺——能守住本心吧!”宋知歡吟吟一笑,不同往日的玩笑風流,竟透出幾分看透世事的涼薄來,“咱們這些人,身家性命都系在他身上了,如今之際,也只能盼着他能如願了。”
敏儀長長嘆了一聲,二人對坐着,久久的靜默無言。
“還望那年氏看的透徹些罷了,若真對着咱們爺懷有一腔真情,怕要受傷。”敏儀往榻上倚了倚,莫名覺着身上涼浸浸地發寒,便從一旁扯了線毯來搭在身上,聲音中含着滄桑,一雙眼眸倒是透徹依舊。
她語氣很是平淡,又仿佛什麽都看透了,“咱們這位爺呀,說長情也長情,這些年待咱們不薄。說涼薄也涼薄,為了大位,有什麽是不能舍棄的呢?這些年,除了華姝,又有哪個得過他幾分真心寵愛,可惜如今紅顏遲暮,華姝不也是說淡就淡了。能讓他真心以待的女子,除了當年養育他的先皇後佟佳氏,便只有咱們遙兒了吧,好歹是長女,心頭肉一樣,寶貝大的。”
“也罷,總歸他是個念舊的人,咱們只要不出錯兒,日後的榮華富貴少不了。”
敏儀忽地展出一抹笑容來,透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莫名令人心中發澀。
宋知歡輕輕一嘆,傾身握住她的手,溫聲道:“你呀,平時哪裏都好,一病了便傷春悲秋了起來。生前哪管身後事,浪得一日是一日。如今你我都好好活着,又何必求什麽虛無缥缈的真心呢?”
“我不是求真心,只是看透了,覺着心裏累。”敏儀搖了搖頭,眼睛仿佛有些濕潤,笑意卻再美不過,“你說的也對,我自诩看的透徹清楚,但其實滿府的人,你心裏最清楚。”
宋知歡莞爾一笑,忽地起身,一扯紗衫抛出,仿佛捏着水袖般一甩,身形一轉,蓮步輕移,吟吟唱道:“嘆平生——人心多叵測~”
敏儀閉了閉眼,好半晌眼眸濕潤地睜開,将一盞茶水端起輕輕向地倒去,口中念道:“四爺、阿哥,如今,也只是王爺了。少年夫妻老來伴,咱們這情誼,又能再存多少年?誰說的準呢。”
作者有話要說:真不是那種放低身段的美男計, 就是“偶然”碰到兩回,然後謀劃一下,沒有什麽故意勾引!
古代的男人有幾個不是大男子主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