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安總的娛樂圈講座

中影26級表演系本科一班的第一臺畢業大戲,最終敲定在七月一日上演。掐指一算,大約還有三個月的準備時間。

在陸離眼裏,三個月已經不能算是特別寬裕;但在某些外人看來,三個多月不拍戲,這簡直就是“天大的浪費”。

媒體蜂擁而至的電話采訪暫時告了一個段落,但是陸離的手機卻并未因此而安靜——這些日子,陸陸續續有人找上門來想要和他簽約。不少人好心地“教導”他,應該趁着《長生天》的餘熱未退,盡可能多地接拍影片,尤其是電視連續劇。這樣才能保持熱度,進而圈住更多粉絲,将利益最大化。

陸離的內心早已有了規劃,他連聚星和韓唯民工作室都沒有答應,眼下就更是不緊不慢地和這些雜魚打起了太極。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和韓導演那樣講道理,或者像沈星擇那樣不計較利益得失。混跡在這娛樂圈裏,更多得是雁過拔毛的主兒。

四月中旬,果然有一家被陸離婉言拒絕的演藝公司,借由所謂的“爆料媒體”放出煙霧彈,說陸離正在和他們家密談合約,看起來“好事将近”,而且陸離極有可能會參演他們公司自制的“王牌劇集”。

這倒是讓陸離抽出了一點時間去了解這所謂的“王牌劇集”——原來也就是極其普通的的網絡劇。目前正處于立項階段,在網上到處張貼海選配角的通知;至于主演,則堂而皇之地寫着幾個當紅的明星,一看就知道是用來騙人上鈎的把戲。

其實陸離以前也遇到過這種碰瓷的把戲,只不過團隊會負責善後。而如今的他還是孤家寡人一個,只能采取不聞不問的冷處理,反正時間總能夠證明一切。

但是他不着急,并不意味着沒有人替他多想。

這天傍晚,沈星擇突然約他見面,這次不再是家裏,而是餐館。

————————————

說起來,自從他們兩人重新确立關系之後,就幾乎沒有一起出過門。當然,這主要是因為現階段他們最想做的事情只合适在家裏進行;可是陸離依舊對于“秘密約會”這種心跳刺激的事情心存期待。

沈星擇一直都是心思缜密的人,而且似乎天生就具備優秀的反偵察能力。當然,他所擁有的物質資産,也保證了他無論走到哪裏,都能夠享受一般人難以享有的私密空間。

就比如這一次,他和陸離約定見面的地方,正是當年的那座高檔餐館——嘉月。

時隔十多年的又一個仲春四月,庭院的梨樹依舊開滿了堆雪似的白花。陸離踩着落花走到大堂前,等候在那裏的不再是服務生,而是沈星擇本人。

陸離朝着迎上來的戀人微微一笑,又扭頭朝四周看了看。

Advertisement

“怎麽跑出來了?也不怕被人給撞見。”

“早幾年這裏就不對外營業了,只接受集團內部的應酬和會議。今天歇業,只有我們而已。”

說着,沈星擇親自将陸離領進了暖廊,依舊朝着當年的那座水上石舫走去。路過開放草坪的時候,陸離遠遠望了一眼,當然沒有再發現安化文的身影。

“今天你怎麽想着要找我到這裏來?”他忍不住好奇道。

沈星擇的腳步微滞,卻只回了一個敷衍的微笑。

“馬上你就知道了。”

陸離直覺這個笑容裏頭有詐,可又猜不出沈星擇葫蘆裏究竟賣的什麽藥,想了想也只有跟着一直往前走。

兩個人就這樣一路走進了石舫。繞過門廳後的屏風,隔着珠簾,陸離就看見內間的圓桌邊上已經坐着了一個人。

不是安化文還能有誰?

就像發現了天敵的食草動物,陸離在一瞬間繃緊了渾身的肌肉,做好了逃跑的準備。

然而往事畢竟不會重演,今日的安化文,也再不可能輕輕松松地就在陸離與沈星擇之間劃出一道銀河。

恰恰相反,今天的這次碰面,安化文是以星擇工作室負責人的名義,正式提出邀請,希望陸離能夠以演員的身份與星擇工作室簽約。

陸離很快就反應過來:應該是前陣子的那條碰瓷新聞發揮了鲶魚效應,唯恐“肥水流入外人田”,沈星擇這才迫不及待地拉着安化文,要找陸離談妥簽約的事。

至于安化文本人的想法雖然并不明朗,但比起沈星擇、他更像是一個精明的商人。而商人是不會放過任何有利可圖的機會的。

“咱們明人不說暗話。”

對于這表兄弟兩人,陸離也沒有什麽想要隐瞞的。有一些對外或許還需要斟酌再三的虛情假意,此刻也都攤開來、敞亮地放在了臺面上。

“根據我的了解,貴公司旗下的演員,向來走得都是最典型的商業路線。但凡是公司給安排的工作,熱度與利潤兩者必取其一,甚至最好是名利雙收。這在很多人眼裏當然是最好的安排,可換句話說,他們也只有這一種選擇——就像象棋裏頭最低級的小卒,沒有退路,只能向前。可是這次,我不想做一枚棋子,我想做一個人。”

“你的想法的确很好,出于純欣賞的角度,我想我應該為你鼓鼓掌。”

安化文當然沒有真的鼓掌。沈星擇就坐在一旁監督,他不會允許安化文對陸離做出這種近乎于嘲諷的舉動。

但是不能嘲諷,并不代表着口中的話語會跟着溫柔起來。更何況安化文的言辭犀利,在業內也算是小有名氣。

“看起來,星擇真是過度地保護了你;而你選擇回去中影讀書,更是錯上加錯——其實你根本就不缺乏專業演技,你缺乏的是腦袋裏的那根筋,是正确看待這個娛樂圈的眼光。”

一說完這些話,安化文立刻沖着沈星擇攤手,表示自己并無惡意。而陸離也在桌下捏了捏沈星擇的手心,暗示他不要插嘴。

兩頭不是人的金琮獎影帝,唯有摸摸鼻子,繼續保持冷靜。

這次輪到陸離說話了。

“那麽,我願意聽聽安先生的高見。”

“你恐怕不會喜歡我接下來的這套理論。”

盡管做出了這樣的預告,但是安化文想說的話,一點都沒準備打折扣。

“娛樂圈既然被稱為圈,那就是一大群人的總稱。在圈子裏,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憑借單打獨鬥出頭。即便是幫助你得到了銀熊獎的韓唯民,那也不是什麽遺世獨立的仙人——沒錯,他是一直在拍叫好不叫座的文藝片,可韓唯民的工作室卻不是靠文藝片支撐起來的。他的合夥人林瓊,手裏掌握着那麽多的大牌演員,全都送出去拍商業片。那就是韓唯民的搖錢樹,你還以為,光拍文藝片能夠在這一行立足?”

說着,他居然還擡手比劃開了。

“知道中國的電影怎麽分賬嗎?總票房的8.3%上交國家,剩下的91.7%裏頭;像沈氏星影這種院線加電影院的模式一共分走55-57%;也就是說,發行投資方只能拿到票房的差不多三分之一。”

“這個我當然知道。”陸離略微不服氣地點頭,“所以想要不虧本,總票房至少要是總投資的三倍才行。”

“以你的經驗,三倍票房容易做到嗎?”安化文以略帶玩味的眼神看着他。

陸離看了看他,又看看沈星擇。沈星擇沖他挑了挑眉毛,仿佛是在做提示,只可惜陸離完全看不懂什麽意思。

于是陸離只有憑着感覺回答:“以我在聚星的工作經歷和對市場的觀察,應該至少有50%的影片可以達到這個标準。”

此話一出,沈星擇默默地低下了頭。而安化文則露出了狐貍一般狡詐的笑容。

“畢竟聚星參與的項目,基本上不會有失手。會給你造成一片繁榮的假想也是難免。但事實上,我國大陸每年能夠盈利的電影,只有不到20%而已。”

百分之二十,也就是每五部電影裏只有一部能夠盈利——這樣的情況的确超乎陸離的預計,他的臉色迅速地漲紅起來,為了自己的天真和無知而羞赧。

可安化文偏偏還不放過他。

“別難為情啊,要怪就怪坐你邊上的那位纏你纏得太緊,把你的眼睛都遮住了。”

沈星擇忍不住咳嗽了兩聲,瞪着安化文。安化文這才收聲。

“……”

陸離莫名覺得在場的三個人形成了一個環形的食物鏈——沈星擇瞪安化文,安化文怼他,而他專治沈星擇。

無論如何,安化文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

“無論是商業片還是文藝片,不虧本賺吆喝應該是起碼的底線。但是很可惜,你雖然是柏林銀熊影帝,但說實話票房號召力還比不上衛視十點檔肥皂劇裏演技拙劣的男配角。讓我把話說得更明白一些——如果你光是打算着自己想要如何怎樣,卻不去思索自己能夠給別人帶來什麽,那麽你很快就會因為這種自負而徹底消失在觀衆的面前。”

如此赤裸裸的一番話,陸離再聽不懂就是智力有問題。可是懂歸懂,他并不服氣,甚至還想要絞盡腦汁想點什麽來反駁安化文的觀點。

卻在這個時候,安化文提前靜音的電話突然震動起來。

他做了個手勢示意談話暫停,拿起來接聽,幾秒鐘後卻将目光轉向了陸離。

“好的,我知道了。問清楚航班號、随行人員和住址,到時候派人去接。”

他簡潔地回複完電話,然後迅速轉述出了電話的內容。

“陸離,你爸就要從美國回來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