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你在找這個?”青衫女子的聲音,一如她淡漠的臉。
楊謹看了看那兩只被一雙略顯蒼白的手拎着的垂在半空的死鹌鹑,有血淅淅瀝瀝地從傷處淌了下來,砸在地上脆嫩嫩的青草上,格外顯眼。
血、傷口與死亡,這些并不會讓楊謹覺得恐懼。幾個月來,她已經學會了在這片不大的樹林中的強者生存法則。死去的鳥獸,只會讓她聯想到它們被烤熟的時候噴香的氣味,那才是最最真實的東西。
什麽都無法和饑餓感以及活下去的念頭相抗争。
青衫女子舉着死鹌鹑,淡然得仿佛那只是兩塊豆腐。
楊謹自她的從容中,以及之前無聲無息地站在自己身後這一事實,能夠斷定她必定是個武功修為很高的。
不僅如此,從散發在她周身的氣息中,楊謹嗅到了一股類似于獵人或者屠戶的味道。嗯,并不是真的有那種殺戮得多了而沾染上的血腥氣,而是一種……氛圍。
楊謹說不清楚那種感覺。或許是一個山野中跑慣了的孩童的……直覺。
可是,楊謹并不覺得怕。大概是因為她感覺到這個女子對自己并沒有敵意,也或許是因為那個女子投向她的冰涼的目光下有一抹若有若無的溫暖?
楊謹傻站了多久,青衫女子就陪着她站了多久,直到楊謹的臉突的紅了——
不管怎麽說,人家問了問題,自己光傻杵着不回答,也是極失禮的。
“是……”楊謹嗫嚅道,“是在找這個……”
青衫女子聞言,玩味地看了她一眼,又将目光轉回到死鹌鹑的傷口處,問道:“這兩只鹌鹑,是你打下來的?”
“嗯。”楊謹點頭。
“用這兩枚泥丸嗎?”青衫女子說着,手朝楊謹揚了揚,恰好将那兩只鹌鹑的傷處對着她。
楊謹瞧得清楚,之前流淌的鮮血已經漸漸凝固。兩只鹌鹑的致命傷處,各嵌着一枚深色的物事,已經沾上了血絲,看不大出來原來的顏色了。
“是,我用彈弓射的。”當着高人的面,楊謹也不隐瞞。她又沒做什麽傷天害理的事,不過就是想打點兒野味解饞而已。
青衫女子将兩只死鹌鹑遞還給楊謹,卻又向她攤開了手掌,道:“拿來我看看。”
楊謹見對方肯将獵物還給自己,頓時大大地松了一口氣。她小孩兒心性,特別怕今晚解饞的烤鹌鹑落了空。
不料,對方還要看自己的“武器”。就是一個彈弓嘛,又不是什麽值錢的玩意兒。楊謹當然不會覺得這麽一位“高人”會搶自己的彈弓,遂将死鹌鹑放在地上,從腰帶上扯出那只彈弓來。
青衫女子見她即便孩子氣地舍不得那兩只死鹌鹑,卻也很得體地放下那東西,又把彈弓雙手捧給自己,可知不是個不知禮數的山野孩子,不禁莞爾一笑。
雖然那抹笑意旁人根本就瞧不出來。
“前輩,給你。”楊謹捧着彈弓道。
青衫女子聽她稱呼自己,暗暗點頭,随手接過。
楊謹卻在那一瞬看到亦觸到了對方的手掌上的薄繭。那不是普通的做針工活計或者握刀握劍的繭,而是年深日久彎弓搭箭磨出來的繭!
楊謹一凜。
青衫女子卻沒在意她神色間的變化,而是打量了一番手裏這只再普通不過的彈弓,道:“你是玄元派的弟子嗎?”
楊謹又是一怔,她張了張嘴,想說“不是”,又覺得不準确;可要說“是”的話,也不對。她到底是不是玄元派的弟子?連她自己都不知道。
楊謹心念一動,大着膽子問道:“前輩怎麽知道我……”
對上青衫女子冷冽的目光,楊謹說不下去了。
“前輩認得我嗎?”她的聲音小小的。
“我不認得你,”青衫女子直言道,“但我認得你的武功心法。”
楊謹面露驚訝,心道:單憑打了兩只鳥,就能看出來武功心法嗎?
青衫女子見她臉上似曾相識的模樣,目光也不由得溫和了許多,指了指遠處的一片樹蔭,道:“随我去那裏說話。”
站在這日頭底下久了,楊謹也覺出秋老虎的厲害了。她點了點頭,跟着青衫女子到樹下去,卻沒忘了拎着她那兩只獵物。
青衫女子:“……”
青衫女子坐在樹下,看着立在面前的楊謹,拍了拍身側:“坐下。”
楊謹與她初見,雖然知道對方是高手而心生敬重,但那份心防還是在的。她又是個不慣與人打交道的,于是離着對方兩尺遠坐下了。
青衫女子眼中有莫名的神色劃過,問道:“你師父是哪一位?”
師父?
楊謹一怔。
她有師父嗎?她來玄元派不就是拜師來的嗎?可是,人家玄元派的掌門根本就沒收她啊!
婆婆教了她歧黃之術,面具前輩教了她不許告訴旁人的絕學,莊主教了她據說是與玄元派同源的武功心法……他們,是她的師父嗎?
剛剛十二歲的楊謹彷徨了。
“我……我沒有師父……”她說着,低下了腦袋。
楊謹以為,這樣的回答定會招來青衫女子更多的探問,比如,她或許會問“既然沒有師父,你的武藝跟誰學的?”再比如,“你的武功心法明明就出自玄元一派,這又是怎麽回事?”
然而,許久,楊謹都沒聽到對方說話,久得令她突生出幻覺來。
猛然擡頭,出乎楊謹意料之外的,她對上了一雙淡然卻不冰冷的眸子,甚至在那雙眸子的深處,她捕捉到了幾分溫度。
“那你,想要一個師父嗎?”
青衫女子的話,就這樣回蕩在楊謹的耳邊,使她又生幻聽的錯覺。
楊謹不喜多言,但不代表她傻。相反,往往越是讷于言的人,越是慧于中。她其實是極聰明的,從她在醫道和武學上的一點即透便可想見。
聽了青衫女子莫名其妙的問話,楊謹的腦中急速閃過一個念頭:她、她要做我師父!
這怎麽……可能呢?
見這小孩兒幾次三番地露出癡癡傻傻的表情,青衫女子的嘴角禁不住勾起一個明顯的弧度。
她怕一時間吓着這個小孩兒,于是岔開話題,淡笑地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這一問,令楊謹心頭一緊,倏忽間劃過了“她是不是壞人”的念頭。
她自記事起,吃過不少苦頭,如今在玄元派,又屢遭冷落,實在是被吓怕了。
見這小孩兒一臉的戒備,青衫女子就知道她把自己當成了歹人,不覺失笑。為消除她的防備心,青衫女子大大方方地自報家門道:“我姓楊,楊敏,是玄元派……中人。”
楊謹一愣,旋即明白她這是先自我介紹,表示自己不是壞人呢。
臉一紅,楊謹小聲道:“我……我也姓楊,楊謹。”
也姓楊?楊敏微詫,心道莫非是緣分嗎?
可看着孩子的五官,怎麽會姓楊呢?莫非是巧合嗎?
暫壓下心頭的困惑,楊敏在楊謹的臉上、身上轉了一圈,已經确定了自己心中的猜想。但她覺得,這孩子既然做男孩兒打扮,必有她的緣由,于是也不拆穿,而是肅然道:“我見你射中鹌鹑的準頭和力度都不錯,不過——”
楊謹聽她誇自己“不錯”,心內一喜;再一聽到她話鋒轉折,心裏更覺高興,能得這麽一位高手的指點,那是天大的福分啊!
只聽楊敏續道:“不過,你這功夫只能用來打些小鳥小野獸的,遇到大家夥比如大蟲,就不頂事兒了。”
楊謹面露不解。
楊敏又道:“這泥丸比普通的土塊要硬實,借着你發射出的力道,打入野獸體內,也具有相當的殺傷力。但是,一則這物事本身沒有像箭矢般的穿透力,二則你借了彈弓為媒介,就已經卸了至少三四成你自身的力道。”
楊謹全然想不到,這裏面竟有這麽多的門道兒。她越聽越覺得有興致,不禁追道:“那前輩您說,如何才好呢?”
楊敏瞥一眼她求知若渴的模樣,暗暗點頭,深覺自己識才的眼光不錯。所謂武學奇才,光有天賦還不夠,若是沒有股子好學的鑽勁兒,再大的天賦也終會耗磨殆盡。
楊敏談興于是也足了,道:“狩獵之事,自然用弓箭最好不過。但弓箭到底是身外器,随身帶着也是麻煩,遠不及如此好用——”
她說罷,右手朝着斜前方一揚,“嗤”的一聲。
楊謹循聲望去,只聽得“喀拉拉”的脆響,四五丈開外的一棵粗樹上碗口粗細的一根樹杈,已經從樹幹上折下,掉在了地面上,激起草屑與塵土,還有幾只聞聲亂竄的松鼠奪路而逃。
楊謹驚得張大了嘴,難以置信地看看楊敏。
楊敏的眼角彎了彎,溫聲道:“過去看看如何了。”
楊謹自然是好奇的。她快步跑到那根斷折的樹杈前,就看到那棵樹斷掉的地方,木頭的紋理都被一股不知名的力道破開了。
她又仔細地查看一番,發現斷面上有一道明顯的深槽。若将它還原,那就相當于在原本的枝杈上快速地穿了一道小孔,類似箭矢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