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乾隆x和紳1
乾隆: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歷(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入關之後的第四位皇帝。年號“乾隆”,寓意“天道昌隆”。25歲登基,在位六十年,禪位後又任三年零四個月太上皇,實際行使國家最高權力長達六十三年零四個月,是中國歷史上實際執掌國家最高權力時間最長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弘歷在位期間清朝達到了康幹盛世以來的最高峰,漢學在此期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弘歷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兩朝文治武功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社會經濟文化有了進一步發展。弘歷重視社會的穩定,關心受災百姓,在位期間五次普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并且重視水利建設,起到了保護農業生産的作用,使得清朝的國庫日漸充實。弘歷武功繁盛,在平定邊疆地區叛亂方面做出了巨大成績,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并拓廣了領土,并且完善了對西藏的統治,占領了新疆,正式将新疆納入中國版圖,清朝的版圖由此達到了最大化。弘歷在位期間,民間藝術有很大發展,如京劇就形成于乾隆年間。但是在位後期奢靡,吏治有所敗壞,多地爆發起義。并且閉關鎖國政策也達到了最高,拉大了和西方的差距,使清朝統治出現了危機。文字獄之風比康熙、雍正時期更加嚴酷。卒于嘉慶四年(1799年),享年89歲。廟號高宗,谥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葬于清東陵之裕陵。 】
【乾隆大帝】(古天樂)青年
【還珠格格】(張國立)中年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
【鈕祜祿氏,原名善保,字致齋,自號嘉樂堂、十笏園、綠野亭主人,滿洲正紅旗二甲喇人,清朝乾隆年間的官員、商人。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幹,為官清廉,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随着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此外,和珅還親自經營工商業,開設當鋪七十五間,設大小銀號三百多間,且與英國東印度公司、廣東十三行有商業往來。和珅曾擔任和兼任清朝數十個官職,封一等忠襄公和文華殿大學士,其職務主要包括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清朝中央政府的關鍵要。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職下獄。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賜和珅自盡。】
【乾隆王朝】(陳銳)青年
【鐵齒銅牙紀曉岚】(王剛)中年
乾隆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公元1750年7月1日),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統常保家中,三歲時母親因難産而去世,臨終時産下弟弟和琳,父親常保在和珅九歲時亦因病去世,幸得一位老家丁和父親的一位偏房保護和珅、和琳兩兄弟才能免于被趕出家門。
他的繼母很是貪財,侵占了他家的財産,帶着錢回到自己家準備嫁人。
錢財都被她搜刮完了,因為還挂着繼母的名頭,所以他很是受限制。他才九歲,就算上了幾年學,也沒人會請他幹活,只能變賣家裏的家具瓷器了,這還是劉全藏好的,不然都被繼母搬完了。
弟弟虛歲6歲,就認識一些字,沒錢只能自己在家教他,除了教他念書就是出去找財路了。
白天,劉全會出去做賬房多少賺一點當生活費,自己教完弟弟就是出去溜達,也就比那些小乞丐好一點。
家裏還有父親的一個偏房,以前是母親身邊的大丫鬟,母親走後就一直照顧着弟弟,所以父親就讓她做了姨娘,也算是有了身份。
家裏沒錢,她就做些針線活貼補家用,自己身上的衣服都是她用父親的舊衣服改的,還不錯!
這天,他又在城裏四處奔走打聽,不過只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來到了馄饨鋪旁打算買碗馄饨回去給弟弟吃,以前弟弟最愛的就是這家的馄饨,好久沒吃買回去好讓他解饞。
Advertisement
不巧被他看到一個小賊在偷貴人的錢包,一般他是不會管的,因為這個小賊好像不是這裏的人,附近三教九流的人他差不多都認識就怕沖撞了人。
雖然他看到貴人身旁有侍衛可是也是有萬一的,而且貴人高興了或許還會賞自己一些銀錢也是好的。
在他抓住那小賊的手,跟在乾隆身邊的侍衛也抓住了,小賊被侍衛抓去見官了,馄饨被打翻了,這可是三文錢買的。
一文錢可以買兩個饅頭,一個肉包呢?現在可是無産人士,這還是劉全給自己的零花錢。
乾隆覺得他皺着眉頭也挺可愛的,很像記憶裏的‘她’,所以優待着對他。
‘她’是小選進宮的,長得很是清麗秀雅,本來是在自己身旁倒茶來的,自己也有意讓她做身邊人,可是她就是不肯。
過了一段時間他也沒興趣了,可是竟然被搜出和人來往的信件,進了宮就是自己的女人。她犯規了,就抓了起來審問到底是和誰在來往?
她不承認,在不經意間被那些殘忍的太監給虐待,上吊自殺了!留下一封遺書,就是說明那是自己未婚夫的信,想等到25歲出宮就嫁給自己的表哥。自己沒有想到這些信件會被人翻出來,接着又被那些太監給玷污了,在宮裏自己真的沒有犯宮規。
字字珠玑,這封遺書是用鮮血寫成的,信件是她的好友努力送過來的,最主要是乾隆也很在意才能把信件送到皇帝的手中。
這件事是在他初登皇位不久發生的,就是因為沒人管他所以比較自大又傲慢,接受不了一點點的‘不!’
他也讓人去查明是否是真的,她那表哥是個秀才正在準備考舉人,還沒成親就等着她。他讓人送了一些錢財給她的父母和使他的表哥官路通便一點,其他就沒有了,因為他是皇帝。
他的人生就是這麽的一帆風順,這件事一直是個警醒,不過一天天過去了又會忘,今天見了他又想起來了。
乾隆見善保穿得料子不錯,應該是旗人,現在的旗人一個個醉生夢死的沒想到這麽小的孩子這麽的正直,當然最主要是像那個人。
乾隆:“你是哪家的?”
善保:“我是鈕钴魯氏·善保,我父親是鈕钴魯氏·常保。”
乾隆一時也想不起是誰,不過他的姓和自己額娘一樣,難道是一家。
乾隆:“你是哪一旗的。”
善保覺得他的問題好多,不過盼着可以拿到賞賜:“正紅旗。”
乾隆想着自己母親是滿洲鑲黃旗人,鈕祜祿氏,是滿洲貴族姓氏,亦寫做“鈕祜魯氏”。滿族八大姓之一,姓這個的很多。
乾隆點點頭,“這個時辰怎麽沒去上學?”
善保看他的穿着和背後的侍衛仆從不會是哪位宗室吧!“我父親去了,家裏沒錢。”
乾隆沒反應過來,“那你母親呢?”
善保看他要不是大人物真是懶得理他了,“生母去了,繼母回家去了,我要找錢念書呢?我走了。”
乾隆看他面目清秀,說話也铿锵有力不閃躲,說的應該是真的有心幫他一把。
掏出一枚玉佩,“你拿着這個可以去紐估魯本家的家學去,不收錢,好好為國效力。”
拍拍他的腦袋走了。
善保拿着玉佩覺得這是個好機會肯定是要試上一試的,這也是他人生的一大轉折點。
他的後母再嫁了!
家族裏因為他進的是紐估魯的家學,認為他父親可能還遺留了什麽關系或是認識什麽大人物,所以很是幫忙,就是想拿好處。
自己親生母親的嫁妝拿了回來,因為母親是庶出,嫁妝不多,但也不少。姨娘手裏有母親的嫁妝單,除了平時的開銷可能要動用少許銀錢,不過有鋪子可以生錢,還是不錯的!
一些首飾都被繼母搜刮走了,就留下兩個不怎麽賺錢的鋪子和城郊外的百畝田地,他們兩個小人兒也能過得很好。
而父親為人正直,當官清廉,沒留下什麽財産,就一些書和字畫也被繼母拿走了,說是給她的分手費,嫁給他父親的時候還是黃花閨女呢?
其實應該是有一些家財的,可是賬本都沒有了,劉全以前也不是父親的心腹,只是個長随,跑腿的。
因為劉全到底是個大人,跟着父親也見過世面就把手中為數不多的財産讓他打理,自己努力學習,為将來能有個好的未來。
他把姨娘許給了劉全,更好的抓緊他,當然這也是經過倆人同意的,好歹有個說話人。因為手裏有他們倆人的賣身契,又是家生子,不可能會背叛的,将來或許會放他們自由。
因為有了這個承諾,倆人也特別有力,可以不低人一等,是每個下人的心願。
他十五歲的時候想要試着考科舉,名落孫山,這是遇料之中的。乾隆對他的印象挺深刻地,讓他以文生員承襲三等輕車都尉,被授三等侍衛,在乾隆身邊行走。
開始是見都見不到皇帝的,不過他靠着嘴皮子和年紀小,大家都挺照顧他的,還長得很是水靈,皇帝就喜歡美人,就把他慢慢調到了禦前,每天都能見到皇帝。
因為善保的年紀都可以當乾隆的孫子了,一個賣乖,一個覺得識趣,所以相處的很好。
雖然乾隆的名聲很是風流,其實學問也是不錯的,善保總是不經意間溜須拍馬,還讓人不覺得他是在拍馬屁而是說實話就更寵愛他了。
漸漸地有了一些風言風語就說皇帝特別寵愛身邊的一個侍衛,連寵妃都冷落了。
令妃,魏佳氏,她以前是皇後身邊的宮女,是個包衣,有幸爬上了龍床,一步一步成了一宮之主。
她也不算是皇帝最寵愛的人,高氏沒死的話,這後宮無一人可以和她媲美,是皇帝的真愛!
太後或許是怕再來一個高氏,坐不住了,就怕自己兒子傷了身體,已經有那麽的女人還來一個花季美男。
不過經過乾隆的解釋,也對,這把年紀也不可能改口味了,五臺山念佛去了,總是有人借自己名頭生事,傷了母子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