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020
夢見的吃穿用度和請家教的任何費用都不用她掏錢, 安妮特的工資也不用她管, 每個月還有巴格豪斯打到她賬戶上的“零用錢”。
這也是她能動用“投資”的錢。
其實除了這筆資金, 夢見還有她媽媽留給她的大筆現金和位于中國的兩棟房産,只是她并沒有動用的意思。
在注資了第一筆錢後,夢見就開始思索怎麽下一步該做什麽, 她根本沒有想過長久的在游戲裏玩。
她一是真的看好互聯網的紅利, 二是用來鍛煉自己,如何快速的積累資本,以及怎麽用積累的資本快速的增值,是她首先要考慮的事情。
夢見搜索了大量的資料, 除了網上浏覽到的, 夏洛克那聽來的,還有從學校裏聽來的——論起賺錢速度,有哪裏比得上華爾街?而夢見的同學父母一大部分都是來自于華爾街的精英。
她的琴是要練的, 練習花滑的時間也不能少,還有學校裏課業和各種課外活動, 夢見能壓縮的也就是看書的時間, 順便去掉了像上學期那樣頻繁參加各種比賽的選項。
安妮特看她捧着那些成年人都覺得異常艱澀的專業書,還有各種資料分析,都不由的心疼。
忍不住的道, “小姐你還小。”
夢見比喬納森還小兩歲呢,被當成繼承人培養的他在這個年紀也沒有這麽辛苦。
夢見道, “機會不會等我變大。”
有時候個人再多的努力也比不上時機, 夢見覺得這就是個機會。
當然在喬納森的父親和安妮特看來, 她的做法有些兒戲,他們沒有勸阻,是因為這點東西真的不算什麽,如果成功了當然好,如果不成功損失點錢財,長長教訓也是值得的。可是她是很認真的在研究。
她當然也考慮過失敗的結果,這當然會讓她沮喪,可這确實是增長經驗的機會,現在失敗總比長大後再失敗來的好。
而且現在還有喬納森夏洛克——
喬納森可以向他爸爸申請各種原始數據,夏洛克可以幫她一起做數據分析。
Advertisement
夏洛克和她交換的書單已經全都變成了經濟金融類。
“1992年,歐洲彙率機制危機,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1998亞洲金融危機,2002年,全球互聯網泡沫……”
夢見看着一堆數據,眉心不自覺的皺起,給夏洛克輸入了幾行單詞,“四五年平均一次金融危機,自2002年以來,美聯儲貨幣寬松政策持續,股票債券基金曲線一直在走高,你覺得金融危機會是不是近了?”
金融危機是周期性的,根本不會消失,隔一段時間爆發,從時間線來說,金融危機爆發的時間已經不遠了,可是股票市場還是欣欣向榮,夢見卻不會以為這就是正常的——從之前毫無預兆的金融危機來看,每一個人都知道泡沫會來,只是都抱着一種最後接盤的不會是自己,繼續把泡沫堆的越來越高。
最後只要某個環節出錯,就會如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
危機已經在醞釀,大家都在賭爆發的時機。
夢見也想賭,反正她現在根本沒什麽家底,輸了就是輸了,不會傷筋動骨,可是如果贏了,就是身價百倍,直接省略了好幾年的資産積累。
夢見,“假設金融危機會在一兩年內發生,你覺得我們有什麽機會能從中賺錢?”
夏洛克還在沉思金融危機,本能的看向那堆數據,進行分析,又被她這句話給吓了一跳。
——金融危機叫金融危機不是無緣無故的,每一次金融危機,多少人傾家蕩産,這裏面不乏在金融市場浸淫多年的人,他們對金融堪稱一知半解,貿然摻和進去,不賠個底掉就不錯了,還賺錢?
不過夏洛克是個初生牛犢不怕虎,在驚吓後,就開始躍躍欲試了,“我們叫約書亞進來吧,他的數據分析比我們厲害。”
“如果真的是金融危機,并不是沒有賺錢的機會。”
比方說1998年的金融危機,金融大鱷索羅斯,他們狙擊東南亞貨幣的事已經寫到了金融課本當中,他們不知道在那次危機中賺了多少錢。
他們當然沒那個可能,沒有他們那麽多資金,不過若是能跟在這些大佬中喝喝湯,對他們來說就是發財的機會了。
不過這要賭,賭金融危機會在近一兩年爆發,再賭有金融大佬會趁此機會興風作浪,趁此機會大賺,再賭他們可以在刀尖上起舞。
夢見道,“重要的還是信息……”大佬的資金也不能全盤自己操作,肯定有許多的人,若是華爾街有人脈,消息靈通,賺錢并非不可能,可他們沒有。
可就這麽放棄不是夢見的風格,“現在還沒有爆發,我們的投資還沒有見成效,現在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收集信息……”
喬納森緩緩挑眉,“或許我可以收集到一些。”
“你聽說過沒有,雖然金融市場錯綜複雜,資金流很難徹底查清,可是很難瞞過銀行家的眼睛。”
他的母親,就出身于一個金融世家,是美國最大銀行的重要股東。
夏洛克也道,“我或許可以從我外祖那打聽一些消息,我的兩個舅舅剛好在華爾街工作。”
夏洛克的家世比不上喬納森,可也不差,他的媽媽就來自紐約,家裏的親戚多在華爾街工作,有的職位一點都不低,可能無法像喬納森一樣直接獲得消息,可是論起來消息靈通程度,并不差。
夢見拍板,“先收集信息!”
更多的消息彙聚到了夢見桌上,華爾街彙聚了全球的金融投資家,每年淘汰的不知道多少,大浪淘沙,能留下的都不容小觑,能在這些人稱之為大佬的,無一不是才華橫溢之輩,但是能擠進大佬圈的也沒多少人。
盯着每一個人不現實,夢見就打算盯着最有可能的一個。
夢見把收集起來的消息看了一遍又一遍,終于圈定了幾個人。
大佬都有人在盯着,他們的動向不到最後一刻誰也不透,夢見在看了海量的資料後放棄,退而求其次。
——在一群小有名氣的金融家中找一個最後可能獲勝的投機者。
夢見覺得這真的是豪賭,雖然最後投入的錢可能沒有多少,可這花下的時間精力都是實打實的。
可是她已經壓下了賭本,只能硬着頭皮往下走了。
夢見最後圈下了三個人,其中一個,“約翰·鮑爾森。”
夢見把他的資料發給了喬納森,夏洛克,“2001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在互聯網股票狂跌的時候做空,他的對沖基金增長了百分之五,2003年,他的基金規模是六億,現在已經到了四十多億美金。”
“白手起家,賭徒心理,從他的基金看,他對財富的渴望還沒有到極限,而且他比索羅斯更年輕……”
那些大佬雖然聲名顯赫,但是畢竟老了,而且財富已經變成了一堆數字。
從鮑爾森來看,他的事業巅峰還沒到,上一次的金融危機他已經嘗到了甜頭,如果爆發新的金融危機,他不一定能忍得住。
而他的基金擴張速度證明他的才華。
其他兩個人也是基于類似的理由被篩選出來的。
——他們事業遠沒到巅峰,事業擴張野心還在與日俱增,同時摻和過上次的金融危機并且取得了勝利。
“現在就是看金融危機會不會如我們預期一樣來。”
無論是喬納森還是夏洛克都被她說的,緊張中摻雜着興奮期待,一開始他們還覺得這個想法有些天方夜譚,如癡人說夢,可随着做的越來越多,夢見的思路逐漸清晰成型,他們仿佛也多了更多的自信心。
明明金融危機還沒有爆發,他們卻多了大戰前的緊張氣氛。
仿佛為了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之前投資幾個小游戲,在現在還沒有足夠多優質游戲的空窗期,搶占了先機,其中一個小游戲《憤怒的卡拉比》一周在擠進了下載排行的前十,光靠着裏面的廣告費直接讓他們的投資翻了幾番。
這足以證明夢見的眼光是正确的!在這個時候,投資這些确實是有賺頭的,只看賺多少!
就是喬納森,也因為自己賺的這第一筆錢,有些喜不自勝,他甚至都把注意力從等不知道何時會爆發的“金融炸彈”上移開,轉而去期待剩下幾個還沒有做完的小游戲。
就在這個時候,被醞釀了許久的名為金融危機的“怪獸”爆發了。
夢見他們等待的許久的機會終于來了,不過這也意味着他們要開始真刀尖上起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