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章節

多瑣碎,只消往仁壽宮往請安時,順便拜見下四妃即可。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

作為大清入關以來第一個轟轟烈烈休了自家爺,又間接攪動了內務府風雲,還跟牛痘有那麽一丢丢關系的八旗貴女。

玉錄玳此行,可說是牽動了諸多妃嫔的心。也,直接間接的,損傷了太多人的利益。

是以等她跟太子妃被傳喚進殿的時候,就見仁壽宮裏衣衫鬓影的,雲集了上二三十位之多的妃嫔。還多半對她投以審視、敵視的目光。

看得玉錄玳心裏直發毛,滿滿正遭遇三堂會審的趕腳。

好在皇太後一如史書所載,真·喜康熙之所喜,惡康熙之所惡。這不她才随着太子妃石氏盈盈一拜,主位上的太後娘娘就一臉慈和地叫了起。

玉錄玳眉眼含笑,用純正地道的蒙語答了句:“臣婦謝太後娘娘,願太後娘娘芳儀永駐,長樂無極。”

托原主的福,玉錄玳現在記憶超群,學習能力無限強大。

短短半月的功夫,她不但随石氏給安排的教養嬷嬷學了宮廷禮儀,還撿起了半生不熟的蒙語。寫肯定還是不會寫,但聽說無礙,完全可以應付日常的交流。

就這,也足夠皇太後喜出望外了好麽?

老人家少年入宮,從摯愛的科爾沁草原到這深深禁宮。最愛的,也唯一會說的就是這麽口家鄉話了。

可惜蒙古妃子屈指可數,滿漢的妃嫔又少有精通蒙語的,再加上還要顧忌着皇上那邊的意思。以至于這些年來,也就宜妃、德妃太子妃與五阿哥、五格格能跟她多聊幾句。這會兒多了個被太子夫妻護着,皇上叫聲姨妹的玉錄玳能放心拉呱,老太太心裏且高興着。

當即一套赤金嵌紅寶的首飾送出去:“來來來,都說首飾配美人兒。這好東西啊,只有到了你這花朵一樣的美人兒身上,才能讓它增光添彩。”

又一條足金鑲鑽的大腿主動伸過來,玉錄玳當然果斷抱住啊!

遂當即盈盈一拜:“如此,臣婦就多謝太後娘娘了。來日有機會再來拜見,肯定把這全套都裝扮上,絕不辜負了娘娘的美意。”

Advertisement

太後颔首:“好好好,哀家就稀罕這麽大氣爽利的姑娘。堂堂八旗貴女,沒得學漢女那上不來臺面的小家子氣。”

受了董鄂妃那小白花一輩子的氣,太後厭惡極了那種嬌嬌嬈嬈的做派。聽聞玉錄玳又是自戕又是和離的好一陣折騰後,就越發對她心折不已。

透過她,仿佛看到當年的自己。

可惜雷同的境遇,偏她沒有玉錄玳的魄力與能耐。也就無法走出那無望的婚姻,被這深深宮廷困了一輩子。

太後微微一嘆,看着玉錄玳的眼神不免越發柔和。

叫已經恨極了她的佟庶妃、德妃、惠妃并一衆小妃嫔們憋屈至極,生生撕爛了手中繡帕。

倒是宜妃瞅着死對頭們憋屈到無以複加的樣子直樂,對玉錄玳那三分欣賞biubiu上升,瞬間突破到滿格。

等玉琭玳給惠妃行過禮,到她身前剛一福身。宜妃就親手把人扶了起來:“快快免禮平身,本宮早就心儀格格的大氣爽朗,敢愛敢恨了。今兒可算有緣一見,還講那勞什子的虛禮做甚?”

“快擡起頭叫本宮瞧瞧,啧啧啧。瞧瞧這高華典雅,氣韻天成的,越看越有幾分仁孝娘娘當年風采。”

“簡直叫人見之心折,你說是吧,佟佳妹妹?”

被點名的佟佳氏,史上出了名的淡然無争悫惠皇貴妃只冷冷一哼:“瞧宜妃這話說的,仁孝皇後薨逝的那會兒,本宮都還沒出生。又哪裏領略得到娘娘的仙姿玉色?倒是本宮自幼随長姐宮中待年,沒少在她的教誨下苦學詩書禮儀,三綱五常。”

“只知君為臣綱,夫為妻綱,丈夫是妻子的天。身為女子就應柔順恭謹,上孝翁姑、中和妯娌、下育子女。像小赫舍裏氏這樣不賢不孝,離經叛道的,還真是生平僅見。”

說完,這位還後退了些許,滿滿不屑于跟玉錄玳為伍的樣子:“還好萬歲爺聖明,已經讓她與隆科多和離了。不然……府裏怕是有得頭疼。”

“可不!”德妃微笑接話:“無怪漢人把喪母長女列為五不娶之首,教養上果然差了點。”

“嗯。”惠妃也跟着點頭:“連村俗俚語中的嫁雞随雞嫁狗随狗都做不到,也着實是……連我這肚子裏沒有幾點墨水的都知道,夫有再娶之意,婦無再嫁之德呢!”

四主位妃下場了一半,再加上庶妃之名卻享受妃待遇的萬歲表妹佟佳氏。三人火力全開,早因內務府事很死了玉錄玳的一衆小妃嫔也紛紛下場。。

玉錄玳分分鐘被炮火包圍。

然而她一點也不惱,更不見衆人想象中的失禮、失節,甚至以卑犯尊。

全程保持微笑,還特別及時地拉住了要張口下場的石氏。只對一臉困惑的皇太後笑,特別熟練而又專業地給她當起了同聲傳譯。

然後心裏默數一,二,三!

剛剛還慈眉善目的太後娘娘果真勃然大怒,拿起手邊的杯盞就沖着惠妃的方向砸過去。

吓得惠妃急急後退,才險險躲過了被砸到頭破血流的下場。剛驚魂未定地站好,擡眼又看到太後吃人般的目光。吓得她噗通一聲雙膝跪地:“太後娘娘息怒,奴婢,奴婢知錯了。”

“知錯?”太後冷笑:“哀家看你們一個個舌燦蓮花的,都能耐得很。哪裏知錯了?”

“一個個的學了幾句酸詩,就都不知道自己骨子裏流的是什麽血脈了吧?”

“上馬能打獵,下馬能管家的滿洲姑奶奶風範沒見你們學多少。倒把奴才秧子們的《女戒》、《女則》當寶貝似的研讀,學得個頂個數典忘祖。張口聖人,閉口聖人的,還記得自己的祖先是滿人,有收繼婚、轉房婚傳統的滿人了麽?”

“數典忘祖的東西!”

太後嫌棄臉,真越罵越起勁兒系列:“回頭哀家就叫皇帝請你們各家的家譜,我倒看看。往上數個三五代,哪家沒有個再嫁的無德之人。又有誰能跟無德之人全無半點聯系,誰又是無德之人生下來的悖倫血脈!”

“有的趕緊出宮,別污染了聖聽。沒有的,也別留下來。為什麽?因為你們陽春白雪,愛新覺羅家卻不是啊!懿靖大貴妃、敏慧龔和元妃、孝獻瑞敬皇後,甚至……”

“天命、天聰、順治三朝,再嫁入宮的大有人在。娶了無德之人的,又都能是什麽好東西?快快快,別叫無德之人的後代污染了你們高潔的操守!”

懲戒

入宮數十年,戰戰兢兢半輩子。

溫和恬淡如背景板的仁憲皇太後就從來沒這麽發飙過,以至于今兒火力全開。生生把滿殿妃嫔都給噴成了篩子,一個個小鹌鹑似的跪在當場。哭啼啼說:“太後娘娘息怒,臣妾/奴婢們知錯了。”

作為□□的佟妃跟惠妃更是瑟瑟發抖,臉上青白一片。

衆妃全體跪倒,太子妃石氏這個當晚輩的也不好直挺挺站着。忙跟玉錄玳倆一左一右的,攙扶着皇太後,各種勸她老人家保重鳳體。

等胤礽終于把自家皇父拐進仁壽宮,還附帶了一幫子孝心陡發的哥哥弟弟時。

就看着仁壽宮稀裏嘩啦跪了一地的妃嫔仆婢,正中央的老太後神情激動,猶自滔滔不絕地怒罵着。姨母按品大妝,跟太子妃一邊一個攙着太後。嘴裏還叭叭叭特別流利地翻譯,啧啧,那小詞兒,簡直了!

太子餘光瞅着,皇阿瑪的臉色絕對勝過蜂窩煤。

“知錯?”玉錄玳冷哼,當沒看着康熙跟一衆皇子阿哥似的:“哀家看你們口服心不服,心裏不知道怎麽诋毀着。也對,你們生的時候好。趕着大清繁盛的時候,能守在紫禁城裏金奴銀婢地使喚着,自是高高在上。”

“以至于數典忘祖,都不知道自己根脈在哪兒了。”

“比如惠妃,在放女無再嫁之德的臭狗屁之前,都忘了自家老祖宗也是背德之人了。若女子二嫁是錯,你們這些個背德之物就不該出生!”

一個阻攔不及,就生生多聽了這麽些虎狼之詞,康熙整個人都不好了:“玉錄玳,你放肆!”

被點名的玉錄玳甩都沒甩他,只跟太子妃小心翼翼地把太後扶到圈椅上。

這才恭恭敬敬對康熙施了一禮:“回萬歲爺的話,并非玉錄玳放肆。實在是……懿旨之下,不得已而為之。”

嗯,奉旨罵人沒錯的。

誰叫你這些小老婆言語無狀,生生觸碰了太後娘娘的逆鱗呢?

誰都知道仁憲能當上這母後皇太後,而不是被順利廢掉給董鄂妃讓位多虧了孝莊。在仁憲心裏,孝莊這個護了她大半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