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正月十五當天,全市高三統一報到,柏盛傳統是報道當天不上晚自習,孩子們也算是能回家吃個元宵。

高三十八班的教室裏氣氛異常沉重,望着馬上降至兩位數的倒計時牌,大家各懷心事,最後一個學期,沒有退路了。

李卓爾那天回家之後把自己所有的筆記都複印了一遍,今天一早就放到了林乃書桌裏。

“謝謝你啊,卓爾。”林乃放書包時瞥見課桌裏厚厚的一沓資料,扭頭道了聲謝。

“不客氣,”李卓爾說,“就複印一下,很快的。”

鄒老師提前幾分鐘進了教室,看着過完年又長大了一歲的孩子,心中感慨萬千。

新的練習冊堆在講臺,倒像是剛接這個班的第一天。

“同學們,”她穩了穩心神,“這是我們沖刺的最後階段了,希望大家咬咬牙,老師會陪着你們一起到終點的。”

李卓爾聽了這話若有所思地低下了頭,雖說自己成績還算穩定,但面對高考還是不可避免的有些緊張。

班主任的這一番話倒像是給她吃了一劑定心丸。

黑板上像是連連看一樣的課結束,李卓爾和林乃像之前一樣走向校門。停車場的人很多,但她還是一眼就看見了站在一塊朝她揮手的老爸老媽。

感覺好久都沒有等到他倆一起來接自己了。

“今天過得怎麽樣啊?”李錦笑眯眯地看了女兒一眼。

“很好啊,就是查查作業,領領書就放學了。”李卓盯着窗外的早櫻,突然意識到已經是春天了。

“我和爸爸,”老媽上車後轉過頭,說了一半又停下,似乎在組織語言,“我和你爸爸從明天開始就要去公司了,這一階段可能沒什麽時間陪你…”

李卓爾收回了視線,回道:“沒事兒,我都是大人了,能照顧好自己,退一萬步說,還有顧阿姨呢。”

Advertisement

“嗯,這段時間就麻煩你跟着不凡一起上下學,我和你趙阿姨說過了。”

“正好還可以和他讨論讨論題目。”李卓爾朝着前面一笑。

回到家時,湯圓已經下好了。

雖說是元宵節,但是在這兒吃的卻是湯圓。李卓爾一直以為湯圓就是元宵,還疑惑怎麽不叫湯圓節,弄了半天,原來是兩種不同的小吃。

家裏面除了老爸愛吃肉湯圓,其餘的人統一都是芝麻芯,顧阿姨還準備了番茄牛腩和白灼基圍蝦,都是李卓爾喜歡吃的。

畢竟是跟了他們家十多年的保姆,算是家人了。

“顧阿姨手藝真好。”李卓爾放下東西,就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口碗裏的湯。

番茄去皮炒出汁再放水炖煮,最後加幾勺番茄醬,那味道真是濃郁極了。

胡敏看着女兒滿足的神情,伸手捋了捋她額前的碎發:“慢點喝,小心燙。”

估摸着是因為過節,就連平日裏甚少在家喝酒的李錦也拿出一瓶葡萄酒,倒了小半杯。

李卓爾看着老爸,低頭咬了一口碗裏的湯圓。白白糯糯的皮被咬開一個小口,黑黑的芝麻芯就從裏面流了出來。

她有一個小怪癖,只有家裏人知道。

只要是這種有皮有芯的東西,她都喜歡先把芯吃了再吃外面的皮。

“真甜啊。”李卓爾一感嘆,就露出被芝麻糊的黑乎乎的一排牙。

其他人看了都笑了,只有自己還傻乎乎地不知道出了什麽問題。

碗裏的湯圓吃幹淨,又從媽媽碗裏舀了一個後,她心滿意足地回到書房準備開始複習,手機卻不合時宜地響了起來。

方不凡發來了一條消息。

她點開,是一張湯圓的圖片,祝她元宵節快樂。

雖說很大可能是群發,但是李卓爾還是很開心,她小心翼翼地回了一句同樂同樂,拿着黑屏的手機傻笑了半天。

收到回信的人顯然也很開心,剛把手機放進口袋就對上了方守義探究的眼神。

“馬上高考了,有什麽打算?”

老爸沒細問剛才的事,而是不鹹不淡地問了志願。

“金融。”方不凡答。

方守義放下筷子,追問:“哪一所大學?”

國內金融專業比較有名的兩所高校,一所在C市,一所在M市。前者是綜合性大學,後者則是以金融學為特色的高校。

“C大。”

“不行,我不贊同。”方守義幾乎沒猶豫。

他一心想要兒子繼承自己的家業,留在M城讀專業的金融院校是最好的選擇。

方不凡也放下筷子,擦了擦嘴。

自己的前半生不屬于自己,他認了,畢竟父母給了非常優渥的環境,況且從小的家庭教育也告訴他,要做一個有涵養、有禮貌的人。

但就在剛才,意識到連自己的未來都無法決定的人突然如夢初醒,妥協好像從來就不是一種進攻的方法。

父子倆你看着我,我看着你,誰也沒有退讓。

眼看着氣氛越來越不對,趙珂及時打了個圓場:“不凡,爸爸就是關心你一下,高考的事還有四個多月,咱們可以慢慢商量,不着急。”

倆人都沒再說話,緊繃的弦慢慢松了下來。

吃完晚飯,方不凡放下碗,不知對着哪邊說了一句上去了,就轉身上了樓。趙珂看着他的背影,突然覺得有些不知道怎麽辦。

回到房間他連燈都沒開,徑直躺在了床上。

老爸的想法他不是不知道,只是C大是他從小到大的夢想,他實在不願在這上面做出讓步。

自從搬回這座城市以來,父子就有了一些小間隙,方不凡不知道哪一天這些東西會積攢在一起爆發,到那時候就不是老媽一句話能帶過的了。

雖說已到三月,但早晚依舊有些冷。李卓爾每天天色還沒亮就起了,總能在下面看見爸爸媽媽。

倆人現在雖然出去的早,卻也沒必要這個點起來。

他們是在用自己的方式陪陪自己,李卓爾心裏明白。

“爸爸媽媽早上好。”她背着書包,笑着和坐在沙發上看報的爸爸媽媽打招呼。

“早。”胡敏見女兒下來,趕緊叫顧阿姨把溫着的粥拿出來。

今天是紫米紅豆粥配紅糖饅頭,李卓爾舀了一勺放嘴裏,溫度剛好。

“這些天是不是沒休息好,看你都出黑眼圈了。”李錦只有早上這段時間能和女兒待一會,一擡眼就看見她眼下似有淡淡的烏青。

李卓爾揉了揉眼睛:“最近睡得挺好的呀。”

她睡眠一向不錯,鮮少失眠。只是一模過後愈發覺得時間不夠,每天在燈下學習的時間也越拖越長。

古文釋義不熟悉,英語語法要熟背,數學公式不能忘,還有政治、歷史……

日子過一天,就得拼一天。

“爸爸相信你自己有一個度,不管結果怎麽樣,有爸爸媽媽在呢。”

“我心裏明白的。”李卓爾輕輕點頭。

時間不早,熟悉的車身出現在門前,李卓爾喝完最後一口粥,和老爸老媽揮揮手就跑了出去。

只有跑起來,才不浪費時間。

“早上好。”她一進來,帶了一股風,冷的裏面的人一縮。

上學的這段路倆人通常會交流前一天的學習情況。之前只是一個人複習的李卓爾發現這種交流的方法實在有效,自己想不明白的地方別人稍一點撥就有了新思路。

對于這階段的學習來說,找出解題方法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找到最快最省時的方法。

講了沒一會,李卓爾不受控制地打了幾個哈欠。

“昨晚幾點睡的?”方不凡順手遞過來一瓶咖啡。

“淩晨一點多。”面對他的時候,李卓爾可以不用隐瞞。

咖啡還是溫熱的,喝進去從口腔暖到了胃。

“你呢?你一般學到幾點?”李卓爾喝了一半,偏過頭問他。

“和你差不多。”

“感覺你都不怎麽困。”她露出一個好奇的表情。

方不凡笑了笑,拉開書包給她看,裏面擺了各式各樣的咖啡:“熬夜不困的是神仙,我們這種凡人只能靠咖啡吊着。”

李卓爾也笑了。

倆人走進校門口,臨分手前,方不凡朝她外套口袋裏又塞了一瓶咖啡。

“記得喝的時候拿熱水泡一下。”

李卓爾揚了揚手,表示感謝,轉頭上了樓。

太陽從教學樓頂露出了大半邊,給大地萬物都撒上一層亮亮的金光。

教室裏已經有不少人,大家都忙着自己的事,偶然有交流的聲音。

經過倒計時牌的時候,她看着那整齊的九十,下意識地停下了腳步。感覺百日誓師還在眼前,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只剩下九十天了。

“早。”林乃從正式上課開始,幾乎每一天都是第一個到校的。

之前落下的東西太過于瑣碎,等回過頭想補的時候,只能付出更多的努力。

黑板上記錄着一天的課表,到了這時候,每天也只是幾門課換個順序。

語語數數英歷政地,像是順口溜。難得的一節體育課也只有一小部分人在外邊,李卓爾算是一個。

方不凡集體活動完了總會在籃球場打球,她就坐在不遠處的觀賽臺看着。

那是壓力重重的日子裏鮮有的慰藉。

晚自習結束回到家已經十點,李卓爾洗完澡坐在書桌前,整理一天的錯題。現在基本就是以練代講,通過大量刷題篩出自己薄弱的地方,一天下來能多好幾張卷子。

桌子旁電子鐘上的時間一閃一閃跳動,像是外面夜空中的星星。

接近十二點,李錦開車回來,只是怕打擾女兒學習,他們很少到她房間,哪怕燈還開着。

劃掉本子上最後一項計劃,已經是淩晨一點五十三分。

李卓爾擡眼,面對這漆黑的夜幕和周圍靜谧的空氣,卻從不感到孤獨。

她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看不見的地方有無數盞亮起的燈,那是她的同行者。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收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