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紅燒大清[下]
乾隆被氣暈過去,标志着三阿哥永璋登基這件事已經蓋棺定論了。
等到升級成太皇太後的老佛爺從五臺山快馬加鞭的回到皇宮時,登基大典都已經舉行過了。
老佛爺也是氣的一佛升天,她太清楚了這兒子當皇帝和孫子,尤其還是一個跟她從來不親近的孫子當皇帝的區別了。瞧瞧看,她這個太皇太後都不在皇宮,永璋就擅自登基了,而且這過程那麽快,要是沒有貓膩,她立馬就去見世宗!
老佛爺有心要作一作,證明下她老佛爺的地位,然而這并沒有什麽用,考慮到乾隆都被癱瘓在床,氣得七竅生煙了,套着三阿哥殼子的顧青什麽時候會被一個‘孝’字鉗制住,尤其是在現在大家也不是那麽熟的情況下。所以老佛爺這擺譜,俨然就是#媚眼抛給瞎子看#,白搭。
果然是人走茶涼啊,想想當年老佛爺回皇宮,乾隆帶着妻妾兒女到宮門迎接,而這次老佛爺回皇宮,就那麽“一路順暢沒人阻攔”的到了寧壽宮——乾隆不是升級成太上皇了嗎——見着了乾隆,以及新皇。
老佛爺臉當即就耷拉了下來。
顧青慢條斯理的開口了:“皇瑪嬷為什麽不高興?朕以為皇瑪嬷能體諒皇阿瑪如今再也不能走路的悲哀呢。難道皇瑪嬷希望看到皇阿瑪爬着去宮門口迎接您?唔,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朕也只能說一句‘母子情深’了。”
在旁邊陪站的和親王:“……”就不能好好說話嗎?
老佛爺被噎得夠嗆,當下冷道:“皇帝,你的孝道呢?”
“皇阿瑪沒有教給朕啊。”顧青說的理所當然,爾後話鋒一轉就笑起來說:“朕就知道皇瑪嬷拿孝道壓人那叫一個爐火純青,正好這給皇阿瑪戴了綠帽子,又私出京城害的皇阿瑪如今#人不人鬼不鬼#,并且如果不是朕挺身而出,我大清的江山就要不穩的罪魁禍首五阿哥永琪一幹人等,朕就留給皇瑪嬷處置好了,您覺得怎麽樣?”
顧青話還沒說完呢,“真有趣。”
和親王硬着頭皮接話了:“皇上說什麽有趣?”
“皇阿瑪和皇瑪嬷可不止一次稱贊五弟孝感動天呢,果然是#惡人自有惡人磨#麽。”新皇這麽喟嘆着,成功的讓老佛爺臉上像是開了染坊一樣。
既然說起永琪了,那就說說這逃出皇宮的一幹人等的近況好了:當時乾隆被刺殺,場面大亂,但永琪他們沒有趁亂逃跑,就被逮住一路羁押回京城了。倒是“你是風兒我是沙”的兩位主人翁含香和蒙丹,不知道飄飄飄的飄到哪裏去了。永琪,小燕子,紫薇和福爾康這兩對有情人都被抓回來了,現如今不知今夕是何年呢。
如今老佛爺回來了,他們就被放出來面聖了。
顧青說了讓老佛爺全權處置他們,就擺明車馬不插手了,只不過他把皇室宗親都叫來了,大家一起來看這一出“祖母訓孫記”,而且在開場前新皇還說了:“不管皇瑪嬷做什麽樣的決定,即便是向先前皇阿瑪那般原諒永琪小燕子他們,朕都一如既往的支持,誰叫我們大清以孝治天下呢。”
Advertisement
宗親們:“……”這是諷刺的最高境界了吧?是吧是吧。還有這哪是寬慰老佛爺,這分明是把人架火堆上烤,還是翻面烤的那種。誰讓這一面是新皇,一面是曾經最疼愛的孫子呢。
不過,兵法有雲#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連乾隆都有法寶‘罵不孝子+上腳踹’和‘罵混賬東西+打耳光’呢,老佛爺作為乾隆的親娘,自然也會有的,那就是‘抖手指+暈過去’。
嗯,老佛爺暈過去了。
新皇沉默片刻說:“高興的?”
宗親們:“……”能不能不要這麽睜眼說瞎話啊!那哪裏是高興的,樂極生悲還差不多。也不對,反正和‘樂’沒有任何關系就對了。
老佛爺暈是暈過去了,那也不能阻擋永琪他們被“判刑”了,當然也不是要對他們斬立決,車裂,千刀萬剮什麽的,畢竟人家也沒有幹出多麽慘絕人寰的事,而且他們是真心覺得他們在做好事,在成全一對有情人。
#不知者無罪#嘛,所以顧青就決定給他們一個知罪的機會: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顧青慢吞吞的說着,“等到你們達成你們的兒子,也同樣做出把你們的小妾和小妾的情郎送做堆的成就,那你們和皇阿瑪之間的新仇舊恨就一筆勾銷。”
哈?這麽新穎的刑罰真的好嗎?
視彼此為此生唯一真愛的兩對肯定是不幹的,顧青撐着額頭,有商有量的說:“那你們想怎麽樣呢?如果是想說放你們離宮,從此天涯不見的話,那就不必提了。你們看看,你們只是離宮一次,皇阿瑪就癱瘓在床了,你們要是再離宮一次,那皇阿瑪豈不是會更慘烈,朕于心不忍啊。”
這邏輯真的說通嗎?太上皇之所以會癱瘓在床,那是因為出宮去接五阿哥他們回宮,被行刺了。他都這樣了,難不成還會再次原諒五阿哥他們嗎?這不靠譜…吧。還是說這中間有什麽不可告人的陰謀?也對啊,為什麽當時太上皇會被行刺?還單單他自己被刺客刺中了?那刺客後來去哪裏了?難道說,難道說那刺客和五阿哥他們脫不了幹系?好像他們結交的朋友裏就有個來路不明的江湖人士?這麽一聯想,他們當初怎麽就那麽巧認識了那個香妃的奸-夫啊?
似乎五阿哥他們在下很大一盤棋啊,細思甚恐。
——原來我以為你們是傻白甜,沒想到你們是黑心大蘿蔔。
事實上,腦洞開到這份上的人也真的是開過頭了,五阿哥他們就是蓋了戳的甜白傻啊!
不管如何,新皇這都金口玉言了,自然是不會再更改了。
五阿哥和小燕子,福爾康和紫薇就等着生兒子,等兒子長大成人吧。
咦,聽起來好像很寬宏大量啊,看看乾隆知道後高興的又暈過去一次就知道了。暈過去再醒過來的老佛爺,又火速回五臺山給大清祈福去了,皇宮裏升級成皇太後的是原本乾隆的繼後,烏拉那拉皇後。
那拉皇後不讨乾隆喜歡,在原本永琪、小燕子他們的故事裏是作為反派的存在,如今也不能說是守得雲開見月明了,但她的地位在後宮裏有所提升倒是真的,沒瞧見她升級為皇太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手撕令太妃,唔,是真上手撕的,摁住令太妃結結實實的把她揍成了豬頭,完了帶着容嬷嬷神清氣爽的離開了。
據說是這樣的。
不過後宮的事,作為皇帝的顧青管不着,畢竟那是乾隆的後宮麽。他現在只管前朝的事情,第一件大事就是要改發型。
“天涼了,蓄發吧。”
當時滿朝文武沒把這件事往改發型上想,而是心裏‘咯噔’一聲:新皇這是想neng死太上皇啊,鑒于這蓄發的事一般都是發生在守孝時,三年不準理頭發嘛。可這事吧也情有可原,畢竟卧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古往今來這種事不知凡幾,想想玄武門之變的李世民殺了親兄弟,想想明成祖朱棣殺了他侄子建文帝,想想順治爺搶了他弟弟的老婆(?),再想想康熙爺朝時的九龍奪嫡……只是這種事心裏想的時候不能說出來啊。
看穿一切的顧青在龍椅上肆無忌憚的翻了個白眼,他什麽時候這麽喪心病狂了。不過好像和neng死乾隆比起來,讓滿洲人改發型比起來也沒有好到哪裏去吧,不都說了#頭可斷血可流發型不可亂#嗎?等顧青說明白了,他們就一個個如喪考批,這次不拿“孝道”來說事了,而是改拿“祖宗家法”出來了。
“你們要和朕論祖宗,是吧?”顧青沉吟起來,然後悶聲放大雷,“說起來我們人類是從猿猴進化過來的,你們知道嗎?”
滿朝文武:“……!!!”他們不知道啊!以後還能不能直視猴子了!
“也就是說真追本溯源的話,我們該效仿猿猴的發型。衆位卿家,你們怎麽看?”
怎麽看,怎麽看,他們用眼睛看啊,難不成用鼻子?←大臣們也是風中淩亂了。
所以說新皇登基三把火,第一把火就這麽轟轟烈烈的燒起來了。期間還有想不開的‘黎民百姓’撞上來,倒不是說有平民百姓來告禦狀,而是吧這撞上來的兩撥人,等到撞完後就降級成真黎民百姓了。
一撥是異姓王碩王府的偷龍轉鳳一案,主要涉案人員:碩王,碩王福晉,碩王世子皓祯,賣唱女白吟霜。案件經過:那是十八年前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連生四朵金花的碩王福晉,一咬牙一跺腳,就把第四個女兒(白吟霜飾)給掉包成了男孩(皓祯飾)。可沒想到緣分斬不斷,十八年後,白吟霜和皓祯一見鐘情,再見傾心,三見進了小胡同,咳咳,是皓祯把白吟霜安頓進了胡同街。再然後,碩王福晉前去捉-奸,卻捉來了被她用梅花簪子烙了梅花烙的女兒。總之呢,#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碩王府這偷龍轉鳳一事就被上達天聽了。
衆位大臣那是譴責再譴責。
萬歲卻似乎在抹淚:“朕幾乎被感動了,這是什麽,這是‘既是同年同月同日生,那為了好事成雙,也同年同月同日死’啊。有一句詞也是這麽說的:問世間情為何物,只在朝朝暮暮。”
文臣們:“……”話說這句詞到底是從哪裏編造出來的啊?他們知道這麽一句‘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這句詞是出自摸魚兒-雁丘詞,元好問作的。而後半句朝朝暮暮的,他們也想起了一句出處,‘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出自北宋詞人秦觀的《鵲橋仙》。萬歲爺,咱們串朝代也不是這麽串的,真的很會贻笑大方啊。
——他們估計也沒想到,在後世這句詞會比原句還火。
顧青感動了,所以碩王一家就被貶為平民了。
邏輯呢?
是這樣的,感動歸感動,但祖宗家法不可廢。
——改了發型的大臣們:萬歲爺你好意思說這話?
那就為了成全有情人。
——糾結了詩詞了大臣們:說好的朝朝暮暮呢?
還不行,那就為了可能被戴了綠帽子的,被偷龍轉鳳的?
——心有戚戚然的大臣們:這個可以有。
從此以後,成為平民的碩王,碩王福晉,白吟霜和皓祯,一家四口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了,HE.
再然後,新皇就繼續做他的#以笑治天下#的明君,從此河海晏清,歌舞升平。
……
……
等等,說好的兩撥人吧,另外一撥呢?
哦,是荊州動亂啊,另外一個異姓王端親王的地盤。嗯,萬歲爺派兵鎮壓,完了。
你說端親王的女兒新月格格,和她的天神努達海?努達海的氣質和新朝不相符,這種領兵平亂的事也就沒有輪到他了。既然沒有了努達海,那還有新月格格什麽事啊?她又不是雌雄同體。
——最後感慨一句:你是風兒我是沙,纏纏綿綿回疆被滅啦。
作者有話要說: 這個周目就完結了,如果産生了諸如“這麽就完了你逗我”情緒的,請看關鍵詞惡意賣萌= ̄ω ̄=
——————
不定時更新,下次,我們下次再說2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