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軍凱旋(下)

這一日的京都早晨注定熱鬧非凡。

京都城門口官道兩旁,密密麻麻的全都是過來瞧熱鬧的京都百姓。

有大人托着自家小孩翹着腳尖努力張望的,有婦人小孩擁擠熱鬧成一團的,也有丈夫護着妻子在人群中擠作一團探頭張望的,販賣吃食的小販們也發現了商機,趁機游走其中販賣瓜果的。

一些有錢有勢的官家小姐夫人們和公子們,還專門在樓上定了雅間,在窗戶裏露臺上張望的。

真真是百年難得一見的熱鬧景象,比當初南平郡王大軍凱旋之時,有過之而無不及。

被當成熱鬧看的血甲軍兒郎們一個個越發的昂首挺胸,目不斜視,威嚴肅穆的踏着整齊劃一的步伐,一步一步随着人流向前進,無一人一馬受周圍喧嘩熱鬧所影響,俱寂寂無聲。

百姓們或許是被如此肅穆的軍威所懾,自動自發的站在道路兩旁,彷佛有隐形的線攔着似得不敢驚擾。

先頭的血甲軍步兵的先鋒部隊扛着薛字旗早已遠遠走在前頭了,但城門口這頭的士兵們還源源不斷的陸陸續續進城。

整條隊伍從上方看去,俱是頗有鋼鐵一般的紀律,密密麻麻但間隔位置相同,腳步整齊劃一,像是一條河流般不受絲毫影響的流向皇宮。

樓上一雅間裏,一身穿杏黃色九蟒四爪袍,頭戴金冠,面龐蒼白瘦削的一年約三十有餘的男子,以袖掩嘴一陣咳嗽,後用一雪白繡蘭花的帕子一擦嘴角。

複又看向身旁坐着的年輕男子,笑着說:“這血甲軍果真名不虛傳。不過,就是不知比之峥兒的平南軍又如何?”

身旁今日身穿紫色單蟒四爪袍,頭戴紫金冠的南平郡王,聞得太子一言,清淡一笑。

看着早已過去見不到頭的血甲軍,淡淡說道:“不過一群莽夫罷了。”

太子聞言,笑意越發明顯,“你啊你,如此張揚的性子,到時可得小心別栽跟頭喽。”

南平郡王蕭峥絲毫沒有放在心上,反而看着太子單薄的身子,問道:“如今這大軍已進得城內,今日陛下将至宮門親迎,還要在金銮殿內論功行賞,父親,要不咱們就先走了?這剩下的也沒什麽看頭了。”

太子微微一點頭,蕭峥便上前扶着,還吩咐近侍取來披風,親自為太子披上,一行人等依序從房內退出,往皇宮而去。

Advertisement

薛姝身穿铠甲領頭在前,四名副将,其餘各位将軍盡皆跟随其後,待得衆人行至宮門太和門前之時,帝王黃色的聖駕在城門上隐約可見。

薛姝立馬一拉馬缰,手朝上一揚,衆将士令行禁止步伐齊齊一停,手中兵器往地上一頓,齊齊單膝跪地,口稱萬歲,聲震四方。

薛姝亦單膝跪地,雙手一抱拳,用內力向帝王曰:“微臣薛姝,不負聖命,率我大秦十萬兒郎大破北狄蠻軍,威震四海,揚我國威,共俘獲北狄王族一百五十餘人,金銀珠寶不計其數。今薛姝率我大秦十萬兒郎,特回京複命,望聖上裁奪!”

只聽得宮門上帝王一聲大喝:“好!都是我大秦好兒郎!”

接着又傳來帝王的感慨之聲:

“薛家有女薛姝,年方十五便率我大秦僅十萬人馬破北狄賊子二十萬大軍!還直擊腹地深處的北狄老窩!為我大秦解決了後顧之憂!此等豐功偉績應當重重有賞!”

說罷又命身邊內侍近得前來,那內侍手中拿一明黃卷軸,竟是就在宮門前就論功行賞了。

衆人還未反應過來,就聽那內侍宣道: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永安二十二年三月十九日,今有鎮國公之女,三軍統帥薛姝,臨危授命,破北狄二十萬大軍,滅北狄王庭,揚我國威,壯我山河,功在社稷,利在千秋,特封正二品武散官輔國将軍,襲鎮國公世女之位,享上朝議事之能,賞黃金千兩,白銀萬兩……

昭武校尉高維封正五品上定遠将軍,昭武副尉陸大寶封從五品上游騎将軍,懷化司階蔣梅封從五品下游擊将軍……

薛姝愣愣的聽着聖旨,一時驚訝不已,按說封輔國将軍也算是情理之中,可是為何卻要襲父親鎮國公之位呢?雖說薛姝這一輩如今僅剩其一人,可是自己六叔還有哥哥們的子嗣還在,按道理再如何也輪不到薛姝承爵的。

城門下的大臣百姓不知薛姝作何感想,可他們卻早已炸開了鍋去,這可是秦朝開國以來第一位正二品大将而且還是女将軍!

如此便罷了,還命其為世女,未來承襲一品國公位!如此也罷了,可是上朝議事算是怎麽回事?一堆大男人裏唯一一個女人像什麽樣子?!

一些迂腐的老臣,心裏早就炸開了鍋,有的還準備撸袖子來個血谏一死留清名的。

可是有的大臣轉頭一看,丞相還有太師太傅,靖國公,榮國公,文國公這些老狐貍們全都老神在在,一副早已知曉的模樣。

不禁心裏暗驚,莫非此等旨意是聖上與這衆位老臣們共同商議裁決的?那這帝王旨意究竟有何意圖?

莫非另有其深意?!

蕭峥聽聞這旨意,深邃的眼睛裏迅速劃過一抹沉思,白皙修長的手指無意識的把玩着腰間一羊脂白玉玉佩。

過了片刻,手一頓,玉佩劃過一個弧度輕輕垂下,其下紫色玉穗微微擺蕩。

只見蕭峥沉沉無聲一笑,眼裏也盡是恍然愉悅的笑意,微轉頭看着薛姝呆愣的背影,眼睛一眯,嘴角挑得更高了些,修長如玉的手指微微緊握。

鎮國公薛銘聽得女兒如此榮寵無限,臉上卻無絲毫笑意,甚至眼裏深藏憂慮,看着女兒的背影,眉頭蹙得更緊了些,後又輕輕嘆了口氣。

老國公薛璟摸着白胡子,看着宮門上帝王的身影,默默感慨了聲,“果然。”

如今早已不是開國秦高祖這開明帝王的時代了,況且帝王性本多疑,如今薛家兒郎嫡系旁支族人遍布軍中,鎮國公早已不是一個爵位這般簡單了,更是在大秦将士心中有着舉足輕重的領頭地位,毫不誇張地說甚至有一呼百應之能。

可是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哪位帝王能忍受自己的命脈握在他人手中?何況兵權更是重中之重!

那又有何辦法既能不寒大臣之心,又能兵不血刃的把兵權奪回手中?

“聯姻!”,太子輕輕啓口說道。

如今最好的辦法唯有聯姻,有什麽是比鎮國公府後代乃是蕭家皇室子孫更能讓帝王安心的呢?

最好的結果便是由未來天子的子孫承襲國公位,把兵權徹底集中在皇權手中,恐怕過了今日就會有傳言說得薛姝者得天下了。

與此同時,她也成了個活靶子,那心懷不軌之徒也定會想方設法為得到她,而對其有所動作,這可真是一箭雙雕!

這帝王權術可真是有得要學。

太子想罷看了看那名女子堅強挺直的背影,眼睛裏迅速閃過一抹同情。

就算如今看起來風光無限,可今後有何下場卻不得而知。

從今往後這位女子所要面對的風起雲湧,波雲詭谲不過才剛剛開始。

本書由潇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