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壓粉機

東山村是有木匠的,木匠姓譚,做的一手好木工,就是當年逃難過來時在路上傷着了腿,落了殘疾。不好去外面找活兒幹,就只能給村裏人做些桌椅床櫃之類的。

譚木匠住村東頭,是村少有的石頭房子,挺好認。

楊舒過去時,譚木匠正好在家,“是四郎啊,進來坐。”

譚木匠讓他婆娘給楊舒倒了碗水,然後問他,“你過來是有什麽事嗎,要打物件還是?”

楊舒點頭,“譚叔,我想做個壓粉機,就那種把一團米粉放在一個槽裏,上頭用力一壓,下面出來的就是一一根一根粉了。”

他也不會畫畫,就大致跟譚木匠比劃了下自己前世見過的壓饸機,簡單又方便,用木頭也能做出來。

譚木匠也沒聽過這玩意兒,想了想說,“我試着給你做,不過能不能不好說,你着急用嗎?”

“倒也不太着急,譚叔你什麽時候做好我什麽時候來拿就成,這樣,我先付一些定金給你,具體多少錢等你做好了我們再談。”

頭一回做,譚木匠估計要費不少力,但只做一架來後面就好說了。

楊舒還跟他說,“譚叔你先辛苦辛苦,這要是能做出來,往後我們家可能要好幾架。”

這樣來這就算個長久生意了,譚木匠一聽這話果然點頭,“成,那我好好琢磨下。”

楊舒留了二十文錢就回去了,回去的路上還在河邊碰到唐寧他們在洗豬鼻孔,白白嫩嫩的,用調料一拌肯定好吃。

楊舒也湊過去幫了會兒忙,然後又被張氏幾人笑了一番舍不得夫郎。

中午還是楊舒做的飯,炒了竹筍,拌了豬鼻孔,還特意多煮了一些稀飯。

等吃到楊舒拌的豬鼻孔後,張氏就說,“有老四這手藝在,就是草也能拌好吃了,肯定能賣出錢。”

李氏接話,“這豬鼻孔可不就是草,以前都是割了喂豬吃的,也就老四有法子,能弄出這麽好的味道來。”

“那就承嫂子們吉言,希望我下午這豬鼻孔也能賣出去。”

楊家人都笑了起來,覺得賣不出去也沒關系,味道這麽好,他們自己吃也不虧。

沒了外債,全家人看起來都精神了不少。

等吃過午飯,一家人就開始刷螺蛳,刷出二十斤讓楊舒和唐寧推着板車去縣城。

孫老爺家的酒樓名來雲樓,他們去的時候酒樓裏還有不少人在坐着吃飯。

許是孫老爺打過招唿,這掌櫃接待楊舒兩人時還挺客氣,掌櫃也姓孫,是孫家專門培養出來的,就跟了主家姓。

楊舒把螺蛳遞過去後又對孫掌櫃說,“孫掌櫃,我們還帶了一樣新菜,想試試看能不能賣出去,不知孫掌櫃能否給個機會。”

這就是自作主張了,孫掌櫃沒着急拒絕,而是說道,“什麽新菜,拿來讓我看看。”

楊舒讓出身後的板車,一背簍的豬鼻孔,楊舒介紹,“這是早上新挖的豬鼻孔,都洗幹淨了,若孫掌櫃願意給個機會,我可以先拌一盤給您嘗嘗。”

孫掌櫃想了會兒才點頭,“那就試試吧,不過我話也說在前頭,生意到底是生意,味道要是不行,你這東西我可是不要的。”

楊舒道:“孫掌櫃放心,我們也試試,今日這一背簍豬鼻孔也是拿來試的,我們不賣,若這生意能做,我們再談。”

這話倒讓孫掌櫃滿意,讓人來看着他們的板車,領着楊舒和唐寧兩人進了廚房。

豬鼻孔拌起來簡單,洗一下切成段,然後調料放上去拌一拌就成了,重點就在這調料上。

酒樓調料齊,楊舒很快就調好了,然後淋在切好的豬鼻孔上,對孫掌櫃和在場的人說:“請大家嘗嘗吧,這豬鼻孔味道特別,有人喜歡,也有人不喜歡,不喜歡的也不要勉強。”

恰好,孫掌櫃就是不喜歡的那一類,剛入口臉就青了,看楊舒的眼神也不太對。

但大廚和幾個學徒都喜歡的很,連連誇好吃,讓孫掌櫃更懷疑人生了,“你們說這玩意兒好吃?”

大廚說,“味道着實不錯,這位小哥有一手啊,以前我怎麽沒想到這玩意兒能這麽拌着吃呢。”

學徒也覺得喜歡,不止喜歡,還說用這調料拌什麽都好吃。

孫掌櫃又嘗了下調料,發現調料确實不錯,比大廚拌的涼菜還勝一籌。

楊舒趁機說:“孫掌櫃,不如我再拌一些,您讓人拿小碟裝了給外面的客人嘗嘗,若有喜歡的興許還會點呢。”

孫掌櫃沒立即點頭,而是問大廚的意見,大廚道:“我看成,掌櫃的,反正咱們差不多也到上涼菜的時候了。”

“那就試試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