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來京日常
瑩塵要帶過去的人大多是和她簽了賣身契的, 比如梅花和趙文是可以帶走的, 老趙和老宋因為是軍戶這就沒法帶走了,這倆人倒是很想去, 但确實去不了,瑩塵也秉持着好聚好散,給這二人一人一兩的遣散費。
她自己的爹娘則被仇太太快人快手接了過去, 瑩塵又再次拜托了仇太太和李琴一次,這二人無所不應, 李琴是下一任的百戶太太, 更是直白道:“你放心, 只要我在,定會照顧好沈老娘和王大叔的。畢竟她們可是五品官太太的親爹娘,誰敢慢待啊。”說完又笑着斜了瑩塵一眼,瑩塵拍了怕她的肩膀,以示了解。
把爹娘安置好了之後, 又開始準備買些節禮過去, 玉昌的紅棗、核桃、枸杞都很有名, 外加瑩塵也知道這邊野貨難得, 遂用一小口箱子裝了幹貨,一小口箱子裝上腌制好的馬肉、鹹菜。
就是孩子太小,瑩塵極怕他在路上生病,又去白大夫的醫館買了不少小孩的成方藥。
趙文聯系好一家商隊,這些人正好要上京,聽說趙文等人是京官的親戚, 正要去上任,忙不疊的答應了。
于是,選了個恰當的時間,她帶着衡哥兒,抱着寶寶和爹娘磕頭後,就直接随着商隊南下了。
那些人對她倒是極恭敬的,瑩塵也不擺架子,凡有事讓趙文支應起來。
衡哥兒一直都是和瑩塵在一起的時間更多一些,梅花也常常帶着他玩,除了頭開始幾天鬧着要爹娘,倒也乖乖的。
說起來,他也四歲多了,正好好動的時候,一刻也閑不住。沒有風沙之時,瑩塵就讓他出去和趙文一起趕車。
梅花以前就是一直跟着瑩塵學武,因為實在是她根骨極好,瑩塵也常常教她幾招,翻了年後她又抽了條,不似以前那種小孩樣了,倒和大姑娘似的,哪裏也不去,就在馬車裏幫瑩塵照顧孩子。
一路上都相安無事的,沒曾想走到華陰路上,被人攔了路,是一大群土匪,這些商隊的人早已司空見慣,并沒有硬着來,拿了一些米糧給這些人,這些人才走。
梅花覺得奇怪:“他們這麽大張旗鼓的,就是為了這麽點東西啊?”
有商隊的人聽了她的話,不覺好笑,“小姑娘,如今這世道,要是能夠安安分分的種幾畝田才是福氣。咱們西北這邊連年幹旱,地裏沒得出息,有些人就不得不落山為寇了。所以他們也見好就收,他們做土匪不就是為了吃飽穿暖不是?真有那愣頭愣腦的要和咱們杠上來,咱們也不是吃素的啊,咱那次在嘉峪關,就碰到一愣的,非要沖上來找死,最後被咱們打個半死後又報了官,連那窩子都剿了。”
瑩塵只覺得這世道,連土匪都不容易。
路上走了幾個月,因幾人歸心似箭,倒是覺得日子過的快的很。終于到了剛立秋的那天抵達了京城,和商隊分開後,瑩塵讓趙文雇了一輛馬車,一行人往內城過去。
內城守門的人要了路引,瑩塵又親自下來給了路引,就在這時,一匹馬飛馳過來,形容無狀,前邊正有一小公子也下馬車來,他身邊的侍女都吓傻了,千鈞一發之時,瑩塵把孩子往梅花手裏一交,飛躍而上,用腳踹暈馬頭。
Advertisement
那馬當場倒下去,這京裏的人到底不一樣,八卦的很。一見她一介女流功夫竟然如此之好,有人還帶頭鼓起掌來。
這小公子身邊的仆人也過來道謝,瑩塵笑道:“舉手之勞而已,您看看你們家孩子如何,別被吓着了,小孩子最容易被這個吓着。”
這仆人通體氣派,不似常人家的下人,她定定的看了瑩塵幾眼,瑩塵覺得有些莫名,那人問;“您是沈小姐嗎?我是端敏公主身邊伺候的嬷嬷。”
瑩塵曾經做過端敏公主的伴讀,她看了她一眼,倒還真的沒認出來,因當初端敏公主身邊的嬷嬷年紀又是較大的,這嬷嬷倒是年輕,可到底她也不是傻的,忙道:“恕我眼拙,我就是。現在我是因為夫君在京裏做了官,便跟着來了。”
那嬷嬷也沒料到她有這番造化,看她說話爽朗,又再次謝過。
原來端敏公主嫁給了瑩塵以前的未婚夫魏競,公主十分賢良淑德,并未住在公主府,而是住在魏家。小公子也是為先帝守孝一年後就成親生的,嬷嬷看了這沈姑娘一眼,當年就是堂堂先帝公主都要避開沈家人,生怕掠其鋒芒,現在看沈瑩塵,倒覺得有人情味了不少。
“這事我回去跟公主說一聲,一定過來跟您道謝。”說完她也抹抹頭上的冷汗,萬一小公子出了什麽事,她們這些下人也吃不了兜着走。
瑩塵沒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一路上餐風露宿的,她就想趕緊找到家。原本傅澄在巡街,聽說內城有人肆意縱馬,後又聽那人說:“剛才一位女壯士,那可真叫厲害,一腳踹翻了馬,那馬呀,現在還在口吐白沫,真是厲害。”
一聽說是個女的,便有人起哄:“是不是跟夜叉似的?黑面獠牙個子高。”
說的人得意洋洋道:“那倒不是,據說很是漂亮的一位年輕婦人。”
這幾人感嘆一番,傅澄是何等聰明之人,當世之女人,鮮有瑩塵那樣的力氣,他喜道:“對不住,各位弟兄,今兒我要先走一步了。聽你們這麽一說,這人倒似我內人似的,算算路程,她們怕是也到了這邊來了。”
這五城兵馬司大多都是勳貴子弟,本來空降了一位副指揮史,這些人還怕他亂來,沒想到傅澄年輕機靈,又很會做人,沒做幾天就和兵馬司的人都認識了。
大家都只是聽說過傅澄年輕就在軍戶所成親了,在他們心中想必是個村婦形象,現在又一聽,竟是這般人物,好奇極了,這世上能有幾個女人直接把馬當街踹暈的。
也難怪傅澄不敢抛棄她的,被她打上門來,那可真是了不得了。
“那傅大人,有這等好事,好歹您夫人來了,到時候可要請我們吃一頓,讓我們嘗嘗夫人的手藝。”大家主要是想見見沈瑩塵這位女壯士。
傅澄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等瑩兒來了,什麽都好說。
再說傅澄所賃的屋子,在內城靠近東城,這一帶是有名的安平坊,住在這裏的大部分都是小吏目或者讀書人,還有一些窮翰林住在附近。租子是一季度一交,瑩塵很快就找的安平坊了。
期間趙文和梅花從未見過這麽多人,也從未見過這麽氣派的宅子,就是軍戶所裏有錢的仇太太和這裏的青磚紅瓦的屋子比起來,還要遜色不少。
瑩塵走到安平坊桂花巷子裏的第三間屋子,大門緊掩着,她料想這時應該是上衙之時,丈夫肯定不在家,遂吩咐趙文:“咱們別餓着自己,要不先找一處吃個便飯就是。”
這倒也巧,傅澄飛奔回來,正在巷口碰到妻子了。
瑩塵也隔了大半年才見到他,只覺得臉刷的一下就紅了,趙文和梅花都喜的迎上去。二人對着發了一會兒,瑩塵覺得傅澄個子更高了一些,穿着特有的白底紅色的絨粒錦袍,站着她對面長身玉立。
“相公,我們好些行李呢?你先開門讓我們進去吧。”瑩塵拉了一下他的袖子,有些親昵的感覺。
傅澄跟吃了大力丸一樣,他又回頭看到瑩塵懷裏的寶寶睜着烏溜溜的大眼睛看着自己,一邊開鎖,一邊又很有興趣的問:“這是寶寶嗎?”
所以瑩塵還是覺得傅澄和小孩似的,還問什麽這是寶寶嗎?她笑道:“你自己兒子不認識嗎?都半歲了,還等着你起名字呢。”
“好兒子哎。”傅澄大聲的說了一句。
扉門開了,衡哥兒跑了進去,瑩塵看了看這裏,很是滿意。一進門就是一個垂拱門,垂拱門進去是個很寬敞的小院落,院子裏有一顆石榴樹,石榴樹旁有一口水井。進去一看,水井旁邊有間屋子裏邊有炊具,廚房旁有一雜物間。
房間不算多,但現在孩子還小,還能勉強一住。
東廂房是給衡哥兒住,現在寶寶小,所以也住那屋,梅花正好可以在屋裏打地鋪,順便照顧倆個哥兒。
正房是她和傅澄的房間,采光挺好的,就是太西曬了。但此時是秋天,窗子打開,很是舒爽,不知道是不是家裏沒個女人,盡管傅澄算得上是仔細人了,但床上還是随意折了一下被子,而且被子皮都有點油了。
他倒是記得買梳妝臺,梳妝臺上擺着他的大褲衩,見瑩塵望過去,他趕忙藏了起來,還讪笑一聲。
本來還準備缱绻一二的,瑩塵哪還有心思,把兒子往他懷裏一放,徑直收拾起屋裏的物件兒。一個大架子衣櫃,裏面的衣服都沒有幾件。
傅澄只覺得小孩子哪裏都是軟的,看着兒子哭,不由得和妻子求救:“瑩兒,寶寶怎麽哭了?”
“你哄哄他就好了。你以前不是都會哄衡哥兒的。”瑩塵從腰裏拿了一把散錢給趙文,讓他出門去買點熟菜回來。
趙文這人在西北來說算機靈了,但在京城卻顯得憨頭憨腦了,她和傅澄道:“你跟趙文指指路,我先在這裏收拾一二。”
傅澄如蒙大赦,趕緊把孩子往瑩塵身上放。
瑩塵失笑,把寶寶系在身上。
又把衡哥兒喊進來,“衡哥兒,你姐夫去買菜了,你困不困,要不要先進來休息,姐姐馬上就要把床鋪好了。”
還好衡哥兒和他姐姐一向親近,點頭說好。
瑩塵就三下五除二把床鋪好,又把兒子放在裏側,衡哥兒是個很善良的孩子,雖然只比寶寶大幾歲,但是很有責任感,常常把大外甥照顧的很好。
她自己則去天井中挪開蓋子,打了水出來,洗洗擦擦掃掃撿撿,把房間收拾的一塵不染。她們從玉昌帶了不少褥子過來,她自己的力氣一向很大,把餘下的褥子替梅花搬到東廂房。梅花也收拾的差不多了,瑩塵又道:“你去廚房看看,還缺些什麽?你記下來,咱們明兒自個兒買去。”
梅花點頭應是,她雖然晚上要給倆個少爺陪夜,但瑩塵心善,分了間小房間給她,她樂壞了,拿了鋪蓋過去後,來不及收拾,就去廚房查看了。
廚房就只有一口大竈,兩個鍋子,外加零星一點柴火,什麽油鹽醬醋都沒有,看來傅澄是根本就沒有開夥,最多燒水沐浴。她和梅花把剩下的柴火用火折子點了起來,也在燒水,至少要沐浴一番才行。
又說傅澄帶着趙文過了三刻才回來,二人手裏有不少牛皮紙包的熟食,瑩塵翻了翻,“不是吧,連碗都沒有?”
傅澄笑道:“這不是你們都沒來嗎?”
瑩塵無奈一笑,也舍不得再說他了。
這頓飯雖然在碗都沒有的情況下吃的,但大家都熱火朝天的,趙文自認為見了大世面,這京裏就是賣吃食的那吆喝聲在他看來都比玉昌要氣派。
鹵的肘子耳朵面皮,一大只烤雞,大大的白吉馍,還有酥脆的烤餅、金黃色的豬油餅,人人都吃的滿嘴流油,就是衡哥兒也吃的肚皮滾圓,走都走不動了,嘴上還嚷着要吃豬油餅。
小小的寶寶雖然不能吃,但一點也不妨礙他瞪着大眼珠子看大家吃的香,人家還咿咿呀呀的伸手,傅澄把小手握住,心裏暖暖的,這應該就是家的感覺的,熱熱鬧鬧的,怎麽都不會膩。
“好啦,吃好了,趙文和梅花收拾。咱們倆帶着衡哥兒和兒子去沐浴,我可燒了一大鍋水,想痛痛快快的給孩子們去去泥。”
傅澄溫柔一笑,點頭答應。
作者有話要說: 不好意思才更新。
跟大家說一下《我在民國賣包子的文》下個月要開了,具體幾號要等我準備好了再開。希望大家多多捧場。因為這本是我今年要寫完的,怕時間來不及,早早就把大綱寫好了。
然後紅樓那本大概就是這兩本完結後,我要繼續完成的,然後明天打算開一本快穿文,就醬。
《外戚女》這本書成績差到慘不忍睹,但我還是想認認真真的完成,因為這本是我頭一次做細綱,非常認真籌備的,而且我很喜歡書中的男女主角,所以不會因為雙開就敷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