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挑弟媳
一回來瑩塵就上了心, 先是讓雲露去打聽京中閨中女子, 并去花園子裏逛了逛,“我看咱們園子裏牡丹開的好, 不如請了京中各命婦過來賞花。”
梅花嫁了人後,又回來瑩塵這裏伺候,她現在可不是以前那個傻梅花了。她丈夫在外院做着護衛, 她做管事娘子,很是精明能幹, 人又忠心, 一聽瑩塵這麽說, 忙道:“這事您先看了,合适嗎?要是受到皇後猜忌可就不好了。”
她自然知道自家的夫人有多麽謹慎了,皆是怕一步錯,滿盤皆落索,現在柏皇後乃中宮皇後。以後若無意外, 那就是太後, 自家夫人又如何跟她鬥呢?這件事情, 皇後擺明就是想借着自家夫人的名頭在皇上面前邀功罷了, 自家夫人一向韬光養晦,怎麽現在卻這樣大喇喇的。
卻見瑩塵笑道:“你以為我是怕她猜忌呀,我是怕……”她說了一半,沒接下去,又道:“你聽我的,我來親自寫帖子。這事關心的是安親王的終身, 若是由着別人給她找一個,那我豈不是對不住他。”
梅花見她主意已定,也就不敢再勸。
不出幾日,京裏大部分命婦都受邀,只說賞花,不說別的事。但也就這件事惹的大家議論紛紛,有門路的人猜到了,就如柏家,柏夫人和女兒柏氏道:“這應該是給安親王選王妃,只可惜你那位弟妹恐怕不是會選柏家的樣子。”
柏氏也道:“您說的是,如今堂妹在宮中貴為皇後,妹妹也在妃位。她不說別的,就是與我也生分了不少。”
“往日大嫂前大嫂後,可遇到關鍵的事啊,她是絕對不會和我多說一句的。尤其是對柏家,她也不會太過于信任。”
這是必然的,同行那就是冤家,建業候生的那是美姿儀,才幹突出,沈氏自己那也曾經在皇上奪位時立下汗馬功勞,這倆人往前面一站,柏家自然就退後了。且柏遠前次因為科舉一事,被皇上訓斥過,秦澄卻步步高升。
唯一能讓柏家勝出的就是在固好聖寵的同時,還要把下一代掌握在手中,安親王卻和沈家親近,若是讓沈瑩塵選一個親近她們的,那不是為她人作嫁衣裳。
柏夫人冷笑:“這就是我說的,知人知面不知心,當初要不是你夫君,那秦澄和沈氏如何能從玉昌回來。現在不報恩也就算了,還倒打一耙。”
說實話,柏夫人也是真的嫉妒沈瑩塵,每次命婦進宮,那泰元郡主便是坐同一個位置,誰都要和她說話,仗着就是聖上的表姐,沈家人。連那沈清也高高在上,柏家人心裏早就不服氣了。
當年要不是柏家起兵,沈瑩塵等人哪裏有施展的機會。
柏氏嘆了口氣。
柏夫人又道:“當年若不是她在中間橫插一杠子,去救什麽人,你早就是皇後了。我的兒,你容貌比你那妹妹強上十倍,又是咱們家的嫡長女,你的肚子又争氣,我還有什麽好愁的呢?”
本來柏夫人是不想說這些話的,但事事都低人一等,在家老二夫妻是承恩公,以前老老實實的人現在也抖了起來。在宮裏還要受人沈家人排揎,她又如何能忍得了這口氣,明明什麽都是她們柏家的。
這話柏氏倒是不愛聽,之前心動過,覺得滿身的榮華富貴都該是自己的。但是現在也覺得和秦浦過的很好了,秦浦人也好,對她也好,還有兒子,比起宮中熬着的堂妹,看着鮮花朵一樣的女子,都在争奪丈夫,想想就心酸。
故而她還勸道:“娘,過去的事情就算了,那個時候,誰知道會如何?難不成現在國公對我就差了,我也是一品夫人,在家當着家,想回娘家,就回娘家,可比在宮裏住着好多了。”
母女二人說了一會子就散了。
秋高氣爽,園子裏的牡丹開的正好,瑩塵引着夫人們進來。她擡眼看了看這些夫人們身後站着的姑娘,又和氣的和她們說話:“我不大走動,不大認識你們,今日都是花宴,你們且松快些。”
她覺着自己是萬分和氣了,但來的姑娘們哪裏敢真的認為她就是這麽和氣,主要是有專門唱沈家軍的戲班子,每每這些将領都是那等似偉男子的女子演的,所以這些姑娘們的印象中,沈瑩塵的名字如雷貫耳,只覺得她虎虎生威。
現在看她這樣和氣,只怕有後着,輕易不敢放松。
“這是從洛陽移植過來的嬌容三變,你們可得細細品品。”瑩塵擡手介紹道。
官夫人們都誇着道好,唐夫人在前朝時就和瑩塵交好,今日她也帶了自家女兒過來,現在就跟在一旁湊趣:“這怕是建業候弄過來的吧。”
瑩塵笑言:“你可說對了,他向來比我精細。”
“建業候可對您真好。”
說起來大家還真的是羨慕沈瑩塵,畢竟這個女人身上的傳奇故事也太多了,比如小時候是殺豬女,後來成了貴妃外戚,許給了當時的美男子魏競。魏競之風姿那可真是,現在京城的貴女都還記得呢。可人家被流放了,流放了還能救秦澄,和秦澄這樣出衆的人在一起,陪丈夫從玉昌回來做官,又被認回秦家,再次要被流放的時候,人家造反成功,成了人上人。
這樣的際遇,可真是……
瑩塵嗔道:“都老夫老妻了,什麽好不好的,不過是過日子罷了。”
她走在一張紅泥案前,着人送了不少茶果點心,讓人搬來椅子,和她們一起閑話。并和姑娘們道:“我們這裏若是強留了你們,倒是拘束了,我讓身邊的梅娘子帶你們去玩。”
說是去玩,就是帶她們去賞花。
姑娘們倒是大大方方的跟着梅花走了,瑩塵卻和她們的母親說起了話,其中唐夫人當然是最熟悉的,又有柏氏的姑姑顧夫人,算是認得的。唐夫人的女兒也在瑩塵所選範圍之內,但因此知道唐夫人只是續弦,并沒有兒子,即便成了這樁事,對安親王卻毫無助力,再者唐侍郎是出了名的牆頭草,這樣的人不可謂良配。
再有顧夫人是柏家嫡系,那就更是不行,所以瑩塵在說話的同時,更是在關注其他人的表現。從其父母身上,就能看到為人子女如何。
她故意先說起聖駕一事:“今年皇上又要巡幸承德,今年我們全家倒是得去,你們可随駕?”
顧夫人立馬接口:“我們哪有郡主這樣的好福氣。”
唐夫人笑道:“我們家那口子倒是去,但是我就不得去了。”
瑩塵掃了一眼下面的人,她們的表情盡收眼底,她道:“沒事,唐夫人,你跟着我去就是了。”
四周果然傳來羨慕的眼神,唐夫人也大大方方的道:“那就多謝郡主了。”
“謝什麽,應該的不是嗎?你我是什麽關系。”瑩塵含笑看着她。
這裏面唯一沉的住氣的,就是崔夫人,崔家是世家。秦澄和崔澤關系很好,瑩塵卻是很少和崔夫人來往。因為倆人圈子有點不一樣,瑩塵本來因為身份的關系就不大走動,崔夫人生的秀美,又很穩重,眉目間不卑不亢,很讓人生好感。
中午開席,瑩塵看了看小姑娘們的儀态,這些人難免緊張。
小兒子彰哥兒又過來了,他剛七歲,不大不小,倒是生的靈秀可愛。
“母親,父親讓人送了牛乳茶過來,讓我送進來的。”
瑩塵笑道:“母親領你的心意,讓丫頭放這兒就是,你先出去。”
彰哥兒出去時,不小心在女孩子們那裏跌了一跤,有人守着規矩,有人面上着急,卻不敢動。唯有崔姑娘和唐姑娘快速出來,瑩塵眼中的笑意,一閃而過。
這次宴席過了之後,瑩塵就随駕去了,安親王的婚事好像和她沒了關系一樣。倒是柏皇後此次沒有伴駕,故而有時間讓命婦們進來請安,順便帶上女兒過來。
這樣一來人人都表現的很好,柏皇後心中已經有了結論。
只是她一個人還做不了主,遂把那些她覺得不行的人各自找出缺點。
瑩塵這邊也和燕衡在說話,她道:“你的婚事要辦不是一朝一夕的,但定個人是真的要定,畢竟你年紀不小了,也要搬出來。”
提起婚事,年輕的男孩子還是有幾分羞澀的:“我信姐姐給我看的人。”
瑩塵笑道:“倒是真有這麽一個人,家風好,人也着實秀麗,品行更是高潔。你姐夫也認識他家裏人,察訪過好幾次,左都禦史崔澤的女兒。”
這位真的家世上乘,難得的清貴世家,且崔家在朝當官者不在少數,哪一朝他們都混的很好,這就是真本事。
難得的是安親王也對崔家感興趣,當然不是因為崔姑娘,而是崔家門風很好,他也知道姐姐是大浪淘沙幫他找的,故而笑道:“您的眼光肯定是不會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