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明老安人
“誰人在那邊廂喧嘩?”
就有街坊熱情的迎上去:“老安人好,今兒怎的出來走動?”
原來是明老安人,她如今已經六十左右,卻身子骨硬朗,耳不背眼不花,今日身着一件寶藍色五福捧壽裙,配着同花色的桃紅色褙子,腳上鳳穿牡丹的湖水綠繡鞋,頭上更是左插一根拇指那麽粗的金釵,右插一枚巴掌長的金梳子,配上她微微發福的身軀,端的是五彩紛呈、斑斓缤紛。
許是年輕守寡又獨自一人帶大三個孩子的緣故,明老安人性子尖酸刻薄,早年間是叫賣街坊一整日都不帶重樣的人物。大兒子出息後,她被大兒子耳提面命了多次,這才收斂了些許,安生在大宅裏做個深居簡出的老安人。
可她年輕時候的本色還在,此時捏着手裏一串一百單八赤金珠手串,眼皮往上一耷,掃一眼那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街坊:“我聽着外頭滿樹的喜鵲叽叽喳喳,就出來瞧瞧,哪知道外頭雞屙尿哩—沒見過?”
這話可是将一圈圍着看熱鬧的人都得罪了,明老安人還不滿意,又指着适才跟她搭話的那街坊:“趙家嬸子,上月燒香你欠我的燈油怎麽還?”
那趙家嬸子嘴裏搪塞了幾句“下回下回”,就不顧天空上只那麽幾絲雲,趕緊起身“我瞧着雨要來,家裏還晾着衣裳回頭打濕抽抽短哩。”
不知外頭圍觀的街坊是擔心被老太太催債呢,還是覺得擔心得罪這位老安人呢,也都七七八八找個借口散了。
月奴也福了一福,心裏很是安定:“見過祖母。”
明老安人點點頭算是應承,她眼皮子一掃三兒媳婦,擡手就給她手臂上來一記:“鎮日裏捉裏不上,捉白裏不上也罷,料理家務還鼈股子掉蛋兒裏,還杵着做甚?家去。”
殅娘子委屈,但自家君姑素來,又有個好兒子撐腰,那是斷斷也得罪不得,只好恨恨折身往家去。
月奴也随之跟在明老安人身後,那小丫鬟笑嘻嘻跟着她。
明老安人回身一半卻忽然一頓。
前街裏不知誰家牧童适才趕着牛看熱鬧,留了一泡熱氣騰騰的牛糞在當街青石板上。
明老安人忙四下打量一圈,田婆子自以為懂老安人的心思,湊上前去呲牙笑着逢迎:“沒人瞧見,不礙事。”
老安人白她一眼:“我是尋畚箕!”只不過遍尋不得,她毫不猶豫伸出雙手,大馬金刀一把抄起來,将那牛糞捧起來往家去。
Advertisement
邊走邊念叨:“親家舅爺倒是個實誠人,舍得糧喂得這小娘子飽乎乎裏,倒好,不像畫上美人都薄留留兒裏,風一吹就倒,哪是個過日子的?”
月奴:???
明老安人住在明家大宅裏最大一間院子,正中一共三間,但左右兩間都挂着鎖。院裏本是花圃的地方種着一畦畦菜,院子角落處還有一株綠葉成蔭子滿枝的杏樹。
老安人直到将那一泡牛糞掬在自己家的菜圃裏,這才心滿意足道:“可省了不少功夫,好大一泡。”
說着便随手地頭撿了個土疙瘩擦擦手,不以為意的問跟着進來的月奴:“你莫怪你嬸嬸,你這一來,須知馬槽裏伸個驢頭—多了一張嘴哩,她大小管着賬,總歸難為。”
殅娘子忙說:“便是我缺衣少穿,也不能慢待,只不過那秀才家私多,又前日才說讓人搬,他一時半刻的,搬運不及哩。”
老安人不耐煩的揮了揮手:“行了行哩,也不趕着那秀才了,麥子院不是空着麽?給這丫頭住罷。”
明家住上了大宅子,可稻田裏□□的泥腿子還沒洗幹淨哩,這便體現在給宅院取名上,什麽麥子院、稻苗院、杏子房、菽子院、黍黍堂 ,聽上去便覺得豬肥家潤五谷豐登。
老安人自己住在稻院,二房住在杏子房,三房住在菽子院,給大房留的是黍黍院,其餘幾個院子都鎖着呢。如今老安人尋思,随便尋個空屋先将孫女安置了。
殅娘子一聽就急了,那麥院又寬敞又亮堂,一水的大瓦房,後頭還有幾株桃子樹,她早就看中了,留給自家大兒子明宣禮留着娶親呢。
想起她收拾好的大好宅子,上好的桐油将那屋內木梁漆得油光锃亮,又請了據說是師承宮廷畫院的畫師用朱砂、赭石、雄黃、石青、石墨等諸物在槅扇并檐下畫了喜鵲登梅、五子登科等吉祥圖案,光是描金的金粉都用了快二兩,她哪裏舍得吆!
殅娘子腦子轉了幾轉,方一臉委委屈屈;“阿家①,麥院大師算了是三元及第獨占鳌頭的好風水哩,留着給個女娃家莫不是白瞎?”
明老安人瞪了兒媳婦一眼:“我如今是說不住你了?”她眼神發狠,叫殅娘子心裏一哆嗦,老安人雖然近些年修身養性要學官家老太太們端方正和的款兒,可她嫁過來早,還記得當年老安人拿着一柄砍骨刀滿巷子追趕欠債人的雄姿,哪裏還敢造次?當下就應了個喏,委委屈屈告辭自去料理麥院。
月奴這才款款納了個福禮:“謝婆婆②。”
她一臉恭敬,明老安人很是不習慣,渾身別扭的慌,想往椅子上坐,月奴忙上前攙扶一把。
這一扶勾起了吃軟不吃硬的老安人無限傷心。
別個都羨慕她有福氣,生了三個兒子,可臨老才知道沒個姑娘在身邊貼心着實不便,大兒媳婦金尊玉貴是個指望不上的,三兒媳婦挖錢扣私房的本事是一等一的好,要說吃穿住行是不缺,可壓根兒沒人在細處關懷過她。
這一扶,倒讓她心裏發酸,她想了想,從自己頭上拔下一枚金釵遞給月奴別別扭扭遞過去:“收着罷,第一次見孫女哩,比不過你宮裏的曾外婆婆,總也是我一片心意。”
前世裏她初次見到月奴給的見面禮也是這只金釵。
當時月奴還嫌老安人又土又摳門。
直到如今活了兩世,月奴方明白這禮物對與窮了大輩子、将金錢看得比什麽都重的老安人有多重。
她開開心心收下,鄭重藏在袖子裏,還笑眯眯說:“婆婆送的自然是好的,我好好兒收着。”
這嘴啊,還真跟抹了蜜一樣甜。明老安人撇撇嘴:“是好。可千萬收好哩。”
作者有話要說: 明老安人的行為不知道會不會被大家接受。
農村裏的老奶奶,有的真的很珍惜肥料。還會搶,還會為了這個打架。
備注①阿家:同君姑,都是指婆婆,丈夫的母親。只不過阿家更口語些。
②婆婆:宋朝稱呼奶奶。
今天做了自制減肥沙拉。
蘆筍、肥牛片、櫻桃蘿蔔、魔芋(造成食用澱粉的錯覺)、紫甘藍,切絲焯水(其實可以生吃蔬菜,不過湯圓不喜歡吃生的),加點鹽和五香粉(其實可以放沙拉醬不過湯圓覺得那個會胖),然後就可以快樂吃起來
最近很種草橢圓機,小可愛們有什麽牌子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