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想要去住
“知青點的房子塌了?!”聞夏愕然地問。
金順點頭:“嗯!”
聞夏心裏一驚:“什麽時候的事兒?”
金順說:“就是一個小時前的事兒。”
“有沒有傷亡?”聞夏趕緊問,一個小時前正是大家酣睡的時候,房子塌了,豈不是要……
“沒有。”金順說。
聞夏強調一遍:“沒有人傷亡?”
“沒有!”金順篤定地說:“我剛才去看了,大家都很好。”
聞夏松了一口氣,接着才問:“好好的房子,怎麽會塌的?”
金順說:“應該是昨天晚上風吹的雨打的。”
“那塌的是哪塊?”聞夏不解地問,她之前看的時候,知青點的一些房子确實老舊了一些。
金順回答:“男知青的宿舍,老大的房子也塌了。”
“裴知青的房子也塌了?”聞夏驚訝。
“嗯!”金順點頭。
“裴知青人怎麽樣?”
“老大很好,在房子要塌時,他就聽到了不對勁兒的聲音,輕松躲開了,也把其他知青給喊醒了。”金順說。
Advertisement
“他們現在都在哪兒?”
“都在知青點收拾東西呢。”
“我得去看看。”房子塌了可不是小事情,聞夏攏了攏順滑的頭發,轉頭對金順說:“你把這些東西送到廚房裏,就先回去吧,我去知青點看看。”
金順緊接着說:“我和你一起去吧。”
“不行。”聞夏立刻否定了,說:“萬一別人認出你了怎麽辦?對你老大和我都不太好,你還是回去吧,晚上再過來看情況。”
金順點頭答應。
聞夏和聞老太太說一聲,擡步跑向知青點。
知青點是個大院子。
院子前排是男知青宿舍,後排是女知青宿舍。
此時女知青好好地立在那兒,男知青宿舍中數間房子貼着牆皮倒塌了,露出了土磚、麥稭、泥瓦坯等等,旁邊堆着知青門的箱子、被子、衣服、鞋子,已經被打濕了,泥污一片,估計是剛剛搶救出來的。
大隊長、副隊長、裴景帆、徐漢平等人正皺着眉頭,看着坍塌的房子。
“大隊長。“聞夏走上前喊一聲。
“聞夏你也來了。”大隊長回頭說。
“嗯。”聞夏看向裴景帆,小聲問:“你沒事兒吧?”
“沒有。”裴景帆眉頭舒展地回一聲。
一旁的徐漢平見狀臉色沉了沉。
聞夏詢問大隊長:“大隊長怎麽會這樣?”
大隊長指着一排男知青宿舍,說:“這些房子已經十來年了,牆體都沒有問題,就是房頂有些脆弱,每年都得用新麥稭加固一下,防止漏水之類的。“
這個年代的房子和後世的鋼筋混凝土不一樣,這個年代的房子大多是用土和麥稭做成的。
牆體都很堅固。
唯一的漏洞就是麥稭紮鋪的屋頂要每年或者每兩年換一次新麥稭,以免漏水侵蝕房梁和牆體,造成坍塌,聞夏不解地問:“今年沒有用麥稭加固?”
“沒有。”大隊長如實回答。
“為什麽?”
“麥稭不夠。”大隊長說:“每年種麥子的數量有限,麥稭也有限,女知青那邊房子也需要加固,今年就先緊着女知青那邊,想着明年五月份就來加固這邊,應該不礙事的,沒想到會出這種事情。”
“那現在怎麽辦?”
大隊長默了默,說:“先讨論一下吧。”
聞夏點點頭。
跟着大隊長、副隊長和記分員一起到了生産隊院子,他們知道知青點的房子暫時修不了了,木板倒是用,但是缺少麥稭。
暫時只能把八個知青安排到社員家中居住。
等年明天收了麥子,打出了麥稭,修了房子,才能搬回來,四個意見統一之後,大隊長就在上工集合時,把知青點的情況說給了社員們聽。
社員們對于此事倒不像聞夏那麽驚訝。
畢竟這個年代房子塌了,塌的都是房頂上的木頭板子、麥稭什麽的。
一般情況下都不會有生命危險。
他們關心的是大隊長怎麽安排八個知青,結果就聽到大隊長想要八個知青入住社員們家中。
社員們一個個都想要接納知青,誰都不喜歡一家人安安生生地過日子,突然來了個外人。
總歸是不方便的。
大隊長早知道會如此,他已經組織了一套“知青是希望,建設我家鄉”,“團結一致”,“為人民服務”,“艱苦奮鬥”等等說辭,說的那叫一個激情四射。
聞夏聽的都心潮澎湃了。
不得不說,大隊長真的太适合當生産隊的大隊長,調動氣氛很有一套。
說完之後,社員們和知青們的臉上都有了變化,大隊長說:“凡是為知青提供舒适住處的社員家庭,年底加兩百工分。”
兩百工分并不多。
山灣子生産隊一個男同志一年是六千工分左右,女同志有四千工分左右,但是這對于愛工分如命的社員來說,那都是誘惑。
一個個都蠢蠢欲動。
八個知青也知道自己必須要住進社員家中了,在心裏盤算着住誰家最好。
大隊長沒有繼續說下去,他得給社員和知青們思考消化的時間,也要和副隊長聞夏記分員商量一下,到底怎麽分配比較合适,于是大喊一聲“上工吧”,便暫時把這事兒擱淺。
安排完社員們幹活之後,大隊長把副隊長、聞夏、記分員叫在一起甄選八個社員家庭。
副隊長說:“直接讓社員們接收知青,他們心裏肯定不大情願。”
“找個帶頭人就行了。”記分員說。
大隊長說:“作為大隊長,我第一個接收知青,給大家做個好榜樣!”
“大隊長,你家房子并不多啊。”記分員說。
“讓我兩個兒子跟他爺爺奶奶睡就行了。”大隊長利落地說:“這樣就空出來一間房子了。”
“那多擠啊。”
“也就擠個半年,大家都将就一下,明年麥子一收,就給知青修房子了。”大隊長說:“到時候就沒有問題了。”
“那我也接收一個吧。”記分員說。
“我也接收一個。”副隊長跟着說。
聽到這話大隊長高興地說:“副隊長,你就別接收了,你家還沒有我家寬裕呢。”
副隊長聞言羞赧地撓了撓頭,也就不再堅持。
大隊長接着說:“接下來我們找六個社員家,安排剩下六個知青就可以了。”
“好。”
接着聞夏就跟着大隊長三個讨論起來六個社員家庭情況,順便把八個知青的性格問題也做了一番分析,有了一個初步的計劃。
就是讓裴景帆住大隊長家中,徐漢平住記分員家中,其他六個知青也有相對的社員家庭,這是他們的計劃。
下午的時候他們還得找社員和八個知青談一談才能确定,這麽讨論着就到了中午下工時間。
大隊長說:“好,那先這麽着,你們中午多吃一點,下午的時候我們可能要費點口舌,一起動員動員社員們。”
聞夏三人點頭。
聞夏看了眼時間,想着她的豬下水豬肉都沒有準備,便先離開了,副隊長記分員接着離開,大隊長最後一個走出生産隊的辦公室,正要鎖門時,看見徐漢平走了進來。
“徐知青。”大隊長笑着打招呼:“你怎麽來這兒了?”
徐漢平說:“大隊長,我找你有點事兒。”
“什麽事兒?”大隊長問。
“大隊長,我們幾個知青的住處安排好了嗎?”
大隊長點着頭說:“差不多了。”
“我住哪個社員家裏?”
這種事情早晚都得知道的,大隊長也就沒有隐瞞,說:“經過讨論,暫時安排你住記分員家中,也就半年多點,明天麥子一收好,我們就給你們把宿舍給修好了,所以暫時大家都艱苦一點,未來的日子是美好的。”
徐漢平沒有受大隊長這些話的影響,繼續問:“聞夏家誰住?”
“聞夏家?”大隊長實話實說:“她家不在考慮範圍之內。”
“為什麽?我記得聞夏家房子挺多的,就房子而言,比山灣子其他地方更寬裕一點,我能申請住聞夏家嗎?”徐漢平直截了當地說:“她家不是也挺困難的嗎?我願意每月用工分付房租。”
“這、這……這恐怕不行。”大隊長為難地說。
“為什麽不行?”徐漢平問。
“你知道的,聞夏家就三口人,老的是六十多歲的聞老太太,小的是六七歲的聞明,聞夏也不過才十七歲,一個男勞力都沒有。”大隊長在想着安置知青時,根本就沒有把聞夏家考慮在內的,他繼續說:“猛地住進一個大男人,這個……不太好。”
“大隊長,我記得聞夏家有間柴房,是蓋在院子外的,組織上安排我住在那間房子,肯定不會有人說什麽,再說了,我和聞夏的品德你們也應該信任的,最後,大隊長,你也知道聞夏家庭很困難,我每個月有工分有工資的,也能解決一下聞夏家的困難。”
“這、這、這……”聞夏确實困難,到現在為止聞夏穿的衣服都和女知青們差一大截,大隊長猶豫。
“大隊長,我想聞夏也願意接收我。”徐漢平又加上這麽一句。
作者有話要說: 晚點還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