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心機三
顧玖心裏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
這演技,也太刻意了。
太後娘娘,看我這剛摘的花——連請安都不請,不就是想在自己面前極力現實她和太後的關系好着呢。
喲,有客在呢——暗暗罵她算哪根蔥。
顧玖猜,如太嫔走這一趟,估計還是在宮門前遇見的李昭撺掇的。
太後娘娘身邊的嬷嬷很是給力,一句話恰恰踩着了顧玖心中所想,“如太嫔,您還未向太後行禮。”
顧玖已經知道這位超合心意的嬷嬷叫寒嬷嬷,看寒嬷嬷的做派就知道她在太後身邊的地位不會差。
如太嫔對着太後身邊的第一人自然不敢給臉色,讪讪地屈膝行禮。
顧玖等太後說完“起”後,才按照禮制給如太嫔行禮。
如太嫔下巴一擡,“起吧。”
之後,如太嫔又假模假樣問起顧玖的名字身份,無論她的語氣怎樣,顧玖回答都很恭順,當然心裏滿是不可言說的M-M-P。
“這就是顧家姑娘啊,”如太嫔一臉嫌棄,而後又狀似無意地跟太後訴道:“太後,昭兒也到年紀了,可以相看起姑娘了,妾身想辦一個賞花會,到時請些姑娘來。”
她假笑轉過頭來,意有所指地和顧玖說:“顧姑娘,你有婚約,到時本宮就不請你了,你別說本宮小氣,這男女婚嫁呀,得門當戶對才好。”
太後看到如嫔這副嘴臉,就忍不住想起如嫔曾經做過的事,她頭疼地揉了揉額角,“夠了,這賞花會的事再議,哀家頭有點疼,你們就先回去吧。”
不等如嫔說話,她笑着和顧玖道:“阿玖,你說的事,我會好好考慮的。”
顧玖自然應好。
Advertisement
可如太嫔心裏卻一驚。
太後嘴裏說的好好考慮是什麽事,不會是面前這個小-jian蹄子說要嫁給昭哥兒吧?
她還想再說些什麽,太後一個眼神掃過來,又立馬閉嘴了,只是心裏十分不甘。
所以到了宮門前,如太嫔冷笑着放下狠話:“別想那些有的沒的,要是敢和昭哥兒扯上關系,本宮讓你吃不了兜着走。”
顧玖露出營業假笑,“太嫔娘娘說的是,您也別想那些有的沒的,有句話是怎麽說來着,鹹吃蘿蔔淡操心。更何況,臣女也不想兜着走。”
如太嫔被噎了一下,顧及到這是太後跟前,終是不敢撒潑,大力甩了一下衣袖走了。
顧玖搖搖頭,朝宮門的方向走去。
這一幕自然有宮人報告給在殿內的太後。
太後一邊撐着額頭閉目養神一邊聽着。
“這如嫔真是越來越糊塗了。”寒嬷嬷搖頭道。
太後睜開眼睛,“她倒是好算計,什麽便宜都要占盡。”
她想起往事。
如嫔生産時,宮中正在舉行宮宴,恰好如嫔和侍郎夫人一同腹痛,她是皇後,還要留在宮宴主持大局,當時就派了人去守着。
如嫔一直都是站在她這邊,她見如嫔可憐,就盡力保住了如嫔,護如嫔孕期周全。
如嫔生下孩子後,把孩子抱到自己跟前,哭訴勢單力薄,身邊也沒有個得力人,怕護不住孩子,想把孩子交給坤寧宮撫養。她也一直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來撫養。
之後如嫔閉門不出,名日向佛祖祈福。
直至當今聖上再振朝綱,登上皇位的時候,如嫔升為如太嫔才出來行走。
如嫔認親的時機也很巧妙。母子十五年未見,如嫔檢查一番,說李照身上沒有孩子生下來時看到的痣,大肆吵鬧,吵着審問當初接生的所有宮人。
繼而宮人承認抱錯孩子,責任全都到了宮人身上,如嫔自己只是一個不知真相的母親。
這麽一通下來,當初真抱錯,還是假抱錯,只有當事人才知道。可惜侍郎夫人誕下孩子後不到一年,就因病去世,如今死無對證。
“敢戲耍哀家,混淆皇室血脈,等着吧,哀家一定會抓住她的把柄。”太後喃喃道,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只是想起李照那個孝順孩子,她滿心都是心疼。
那孩子以為如嫔是他親娘,小時候還曾因為如嫔不親近他而郁郁寡歡。如嫔估計從一開就對他沒有半分情份,這才把孩子推到她這裏。
“照兒是個好孩子,顧家姑娘也是個好孩子,寒嬷嬷,喊人把他叫來,哀家有事問他。”太後說道。
寒嬷嬷應喏,出門吩咐宮人,端着熱茶回來,說道:“老奴還以為顧家姑娘看着軟和,是個沒脾氣的,沒想到她還能和如太嫔那樣說話。”
太後想起剛才宮人說的話,臉上終于露出一點笑容,“将門之後,再怎麽軟和,骨子裏也是硬的。”
“是啊,”寒嬷嬷感慨一句,問道,“如果照少爺和顧姑娘在一起,娘娘也不用那麽擔心照少爺了?”
太後想到一直沒怎麽出過房門的李照,憂心忡忡,“你說,哀家讓他們快點成婚,有人陪着,轉移一下注意力,照兒會不會快點跨過這道坎?”
寒嬷嬷卻擔心,“可照少爺和顧姑娘都不大,兩個人一起過日子,能過得起來嗎?”
“正是因為少年夫妻,才過得長久啊。”太後狀似無意說了這一句。
寒嬷嬷不敢再說話了,先皇和先貴妃不就是少年在一起了嘛,這一直是太後娘娘心裏的一根刺。
等到宮人禀告照少爺來了的時候,太後的表情又恢複了往日的慈祥。
照少爺這個叫法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宮裏有了真正的先皇十六子,李照就不能再叫做十六皇子。
他回過徐府,可惜徐侍郎不待見他,太後聽了很是生氣,就讓李照繼續住在宮裏。等到聖上給李照安排好差事再讓李照搬出宮去。現在李照還在等待聖命,所以宮人們都叫照少爺。
“李照參見太後娘娘,太後娘娘萬福金安。”行禮的少年容貌清俊,特別是身上如白紙般的肌膚,更襯得他氣質清冷。
太後心裏暗暗嘆氣,以前的李照雖然看起來清冷,可是身上卻有少年人的陽氣。可是現在,她能感覺到李照的郁郁之氣。用心養了十幾年的人,還能不清楚他身上的變化嗎?
“照兒,快坐下,”太後招呼道。
李照謝過後,依言坐了下來。
太後關心道:“今日有沒有出來走?”
李照一板一眼回答:“回太後娘娘,還沒。”也不多說兩句,嘴巴就像上了鎖,捅一下才響一回。
太後只能和他說:“不要整日悶在屋裏讀書寫字,也要出去走走,知道嗎?”
李照的睫毛顫了一顫,終是低下聲答道:“多謝太後娘娘關心。”
太後更加堅定了要給李照娶媳婦的決心。
她似是無意間問道:“照兒,你可知徐府曾和顧家訂過親?”
李照還真是不清楚這件事,擡頭道:“照兒不知。”
太後清了清嗓子,“顧家姑娘是個好的,哀家想給你定下這門親事,你覺得如何?”
“勞太後娘娘操心,”李照苦笑,低頭道,“照兒無福承受,還是……算了吧。”
“怎麽就算了呢?”太後的聲音稍稍提高一點,“你是徐府……”
說到這兒,太後怕李照多想,覺得不妥,只能改口勸道:“照兒,顧家姑娘真是個好姑娘,你考慮一下。”
李照的聲音低沉,“太後娘娘,就因為您說顧姑娘是好的,照兒就更不能害了她。”
太後不贊同:“怎麽就害了她?”
“她想嫁的,真的是我這個徐府公子嗎?以前的徐府公子不比我更好。”李照面無表情道。
太後氣笑了,“人家姑娘進宮來,指名道姓說丁訂親的人是真正的徐府公子,那你說誰是真正的徐府公子?”
李照微微瞪大眼睛,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太後苦口婆心,“顧家一門忠烈,高風亮節,這樣人家教出來的女兒一定不差,就像現在,不就比徐侍郎看得通透?”
太後這時也顧不得給李照的親爹留面子了,那個老匹夫不理親兒子,眼裏只看得見養子。她替照兒不值。
她的照兒,自幼聰慧,熟讀百書,又品行俱佳,哪裏不比那個李昭好。太後絲毫不覺得自己也偏心。
李照閉上眼睛,又睜開,終是說了出口:“正是因為太後所說的姑娘太好了,照兒……配不上顧姑娘。”
太後脫口而出:“當然配得上。”
李照的聲音似是清風飄過:“太後和顧姑娘說過照兒的腿了嗎?”
霎時間,屋內只聽得見衆人的喘息聲。
太後的手放了下來,嘆了口氣。
這場辯論,好像勝負已分。
李照走到太後跟前,跪下握住太後的手,無言,卻勝似千言萬語。
太後的眼眶泛紅,李照的腿,是她,也是聖上、皇後、當今聖上四皇子李承熙一生的遺憾。
李照和李承熙年歲相當,甚至李照還比李承熙小了兩歲。
在李照七歲那年,他和李承熙一起到禦花園玩耍,因着貴妃,兩人也不敢到顯眼的地方,只能去偏一點的小花園玩。
不巧碰上小太監在溜貴妃養的狗,那條狗不知怎地,一聞到李照和李承熙的氣味就發狂,猛地撲過來。
據孫兒李承熙所說,當時是李照撲過去護住了他,還和狗搏鬥,讓他快去喊人。李承熙當時還想過去幫忙,可李照說叫多點人來,他無法只能照做。
後來,等她趕到時,那條狗奄奄一息,李照的腿上的肉被撕下一大塊,都能看到裏面的骨頭。
盡管用了最好的藥,可還是留下了後遺症。明明沒有傷到骨頭,但走起路來,和另外一條腿比,總有些差異。
太後嘆了口氣,“照兒,你不是我兒子,哀家卻是把你當成親孫子在養的。”
她這話說得一點都不假,李照自出月子後,就一直待在坤寧宮,這麽多年下來,就算是貓貓狗狗也會産生感情,更何況是人。
貴妃打壓,先皇不作為,在那段最艱難的歲月裏,是李照陪在她身邊,和她,和當今聖上、皇後、聖上的子女,也就是當今聖上一派度過了最難熬的十幾年。
李照也知道太後的苦心,“太後娘娘,照兒都知道,照兒把太後,當成最親的親人。”
太後撫了撫李照的肩頭,“哀家希望你能過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