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心機十七

“姑娘,三牲和瓜果都準備好了。”紅漪進來請顧玖過去祠堂。

今天是顧玖的十六歲生辰。

此事并沒有告訴宮裏和其他人。顧玖只想安安靜靜地在府內,過個簡單的生日。

秋嬷嬷也很是贊同,不過提出了祭拜先祖的建議。

顧玖一想也對,她用了顧家後人的身體,理應履行顧家後人的職責。

“我拿點純露過去,母親喜歡月季香,祖母喜歡桂花香,她們必定喜歡我做的東西,”顧玖從衆多小瓷瓶中挑選出兩瓶,放到紅漪拿着的托盤上,“走吧。”

祠堂內,安靜而肅然。

顧玖跪在蒲團前,誠心禮拜。

三拜後,顧玖直起身,看向顧家排列整齊的牌位。

她感謝這裏的所有人。

如果顧家先人能聽到的話,顧玖心裏默默道,謝謝你們。

謝謝你們保衛皇城,她才能有如今的安定生活。

謝謝你們好虎顧玖,她才能有機會再次重生。

謝謝你們留下秋嬷嬷等對顧家忠心的一幹人等,讓她可以在這個陌生的世界,感受到溫暖。

顧玖鼻頭一算,險些落下淚來。

而跪在她後面的秋嬷嬷紅漪紅纓早已落下淚來。

Advertisement

特別是紅漪這個愛哭鼻子的,哭得上氣不接下氣,難為她還能控制住自己不發出任何聲音。

秋嬷嬷老淚縱橫。

夫人,您看見了嗎?姑娘長得很好,已經十六,是個大姑娘,快要成親了,以後也會有孩子,有孫子。只可惜,您看不到。

不過,您放心,老奴拼了這條老命,也會護着姑娘,讓姑娘平安樂,一生無憂。

顧府這段時間,沒一個人是空閑的。

準備嫁妝,準備喜宴,拟送名單菜單等等,雖然不大辦,但該有的還是要有,只是秋嬷嬷的底線,她就像陀螺似的,轉個不停。

好不容易終于到了十月二十這一天。

顧府到處挂綢貼紙,喜慶盈盈。下人們穿着嶄新的衣衫,個個笑開了花兒。

顧玖坐在梳妝鏡前,一邊任由喜娘裝扮,一邊聽劉啓芳叭叭叭地說話,說的是她不在京城那幾個月裏發生的八卦。

說着說着,就轉到顧玖的身上。

“你去莊子為什麽都不告訴我一聲?”劉啓芳嘟着嘴抱怨道,“我還巴巴地給你遞了帖子,想請你去酒樓吃新出的夏日宴來着。”

“我回來不是給你送了瓜果道歉?”顧玖仰起臉,方便喜娘畫眉。

“那……”劉啓芳揪着手指。

顧玖給她送瓜果,順便問她能不能幫忙送嫁。這也是她今天坐在這裏的原因。

想到這兒,劉啓芳心裏竊喜。她和顧玖,應該算是好朋友了吧,不然顧玖為什麽請她呢?

“還請了你為我送嫁。”顧玖添上一句。

劉啓芳咬唇,“好啦,我又沒說怪你,我下次請你吃東西,你一定不能拒絕。”

顧玖笑道:“行,只要你來請我,我一定去。”

“還不能遣人先結賬。”劉啓芳想起上次,強調道。

“好。”

正答應着劉啓芳,紅漪急匆匆地跑進來道:“姑娘!”

顧玖聽到紅漪如此焦急的語氣,以為出了什麽不好的事,也顧不得和劉啓芳說話了,忙問:“什麽事?”

紅漪喘了一口氣,“外面來了一些将領,都是侯爺和世子以前麾下的,他們提了賀禮過來,都在門口。”

“快請他們進來。”顧玖之前沒想過這一撥人,暗自懊惱自己思慮不周。

“他們不肯進,說只是送賀禮表心意,不敢多叨擾姑娘成親。”紅漪收到青伯的指示,跑過來問,“青伯正在拖住他們。”

顧玖不假思索道:“務必請他們進來,咱們府裏不是有好些人,以前都是在祖父手底下當兵的嘛,單獨找個院子,請他們過去招待。”

不少士兵在戰中受傷,回家難以維持生計,祖父就請他們到顧府做事。他們仍是平民,不是奴仆。

“你請秋嬷嬷過去,就說,”顧玖沉吟一下,道,“就說他們是我的叔伯,我今日出嫁,需要他們為我撐場面,請求他們留下來。”

“好。”紅漪怕耽誤,急匆匆地又跑了。

顧玖把今天的安排在腦子裏過一遍,忽覺,那些将領也是一個助力呀。

于是,等紅漪再次進來是,她讓紅漪附耳過來,如此這般說了好一會兒。

紅漪領命而去後,劉啓芳實在忍不住好奇,坐過去低聲道:“你們主仆倆說什麽悄悄話呢?能不能告訴我?”她的心太癢了!

顧玖神秘兮兮一笑:“現在還不能,等一下告訴你。”

劉啓芳皺皺鼻子,哼,不說就不說,反正她等下也能知道。

被青伯勸去院子裏喝酒的諸位将領,聽說顧玖有事拜托他們,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似的,紛紛排着胸脯保證,一定好好完成姑娘吩咐的事。

“你們聽說了嗎?今日是顧将軍孫女兒大婚。”

“人家大小姐大婚關我們什麽事?”

“你不知道?剛才有顧府的下人在街上說,為了慶賀顧家姑娘大婚,他們府會在門口送喜餅和喜糖。只要一文錢,就可以拿到這份喜禮。”

“還有這種便宜?不會是假的吧?”

“是真是假,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去看熱鬧又不會少根毛。”

“也對,那還坐着幹什麽,走啊!”

在顧玖出門前,顧府門口已經排了一條長隊。

青伯站在一塊石頭上,大聲說道:“今日是我家姑娘大婚,多謝各位來這兒捧場。”

“相信大家都聽說了,南方澇災,同是我朝子民,我們今日在擺宴,南方百姓卻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我家姑娘過意不去,但日子是早就找天師算過的,不能改。”

“因此,今日特地設下此處,每個人都可以用一文錢,換取一份喜禮。”青伯拿起一包用紅紙包裹起來的東西,展開,“裏面有一塊喜餅和一小塊糖,不多,只是夠大家嘗個味道。”

接着,他向大家介紹身邊站着的人,“這事京兆府的差役,各位的錢是直接投入此箱,由京兆府接手,用于捐助南方百姓。”

大家聽完,議論紛紛。不過一想,好像自己沒損失什麽,那一小塊糖,要是去買,估計要十文,買那塊餅估計要三四文,加起來至少十幾文,現在給一文,好像賺了、

大家沒有任何抵觸情緒,還笑着問青伯:“啥時候開始啊!”

青伯樂呵呵道:“等吉時一到,咱們姑爺迎了姑娘出門就開始。”

“不過咱事先聲明,”青伯強調道,“每個人只能買一次,要是一個人買完,那其他人可就沒有了。咱這是做好事,可不能因為某個人,而壞了整件事。”

底下的人一聽,七嘴八舌贊同道:“對,顧姑娘是做善事,可不能一顆老鼠屎壞了整鍋粥。”

京兆府的差役适時站出來:“大家相互監督啊,我就在這站着,要是有人使壞,別怪我們不客氣。”

軟硬兼施下,在這兒排隊的老百姓們也算守規矩。

李照來迎親,剛到街角,就聽到青伯的話,聲音洪亮得很,跟在李照身後的迎親隊伍都聽見了。

李照恍然大悟,忽然想起分別那天顧玖問他的話。

尤是他,也覺得這樣的捐銀方式,很是新鮮。

李照一邊思考,一邊下馬。門口有熱情的百姓說一句恭喜,他也笑着回句謝謝。

大家看到這新郎官那麽給面子,就更熱情了,好話一籮筐一籮筐地來,李照在門口耽誤了些功夫才進門。

“新郎來了!”

上次李照跟着李承熙迎過親,對這一套流程也算熟悉。

他一路過關斬将,終于來到顧玖面前。

顧玖蓋着紅蓋頭,李照單憑身形,判斷出這是顧玖沒錯,才放心地牽起紅綢。

他的出身搞錯了,可不能連妻子都搞錯,那樣他的人生豈不是一盤笑話。

伴着喜樂聲,顧玖跟着紅綢的牽引,走出去。

在門口時,即便蓋着蓋頭,她也能感受到有很多人在那兒。

在踏進轎子前,有個大嗓門突然說道:“顧将軍和世子為平息叛亂,重傷而亡,我等敬仰将軍大義,無以為報,唯望姑娘福運綿長,良緣美滿!”

是啊,哪能忘記四年前那場叛亂,敵軍攻到城門外,說是血流成河也不為過。顧将軍英勇在前,無數兒郎浴血奮戰,才保得山河,擊退敵軍。

顧家人除了這個小姑娘,都沒了。

而這個小姑娘,當時也才十一二歲。有在那場戰事中失去家人的百姓更加感同身受,紛紛祝福道:

“對!姑娘福運綿長!”

“良緣美滿!”

“福運綿長!良緣美滿!”

顧家奴仆,顧将軍的部下心中一陣傷感,情緒外露者的眼淚都掉了下來。

顧玖的眼眶突然紅了。

英雄不是鋼鐵,他們也有心,也有軟肋,也有脆弱。如果大家對他們的付出無感,或者認為理所應當,那才寒心。

可如果是像現在這般,大家感懷他們的付出,那麽顧家人在天有靈,應該也會覺得,自己的犧牲是值得的吧?

顧玖轉身,盈盈一福。

作者有話要說: 求收藏~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