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章節

儉偶爾露個面,只有在過年的時候,何芬才會帶着惟昌去老宅過年。

米老太太和米老太爺年年過年見到小孫子是這幅德行,自然有心管教。

但是何芬把兒子看成命根子,且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而惟昌呢,又不是幾天就可以管教好的,在老宅被約束一點,就吵吵着要去外祖家,說外祖才最疼他,要什麽給什麽。

到最後米老太爺和米老太太談起何芬這個三兒媳婦就嘆氣,管也管不了,誰讓三兒子受老丈人家接濟呢,說句話也不硬氣,最後索性眼不見心不煩,讓他們自己的日子自己過去。

惟定和米秦很少見到這個神奇的小弟弟,很多三嬸的光輝事跡兩人也只聽大人們無意間談起,但是因為惟昌的言行實在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每次兩人提及他的時候,都會默契地露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微笑。

這次兩人想起惟昌,又忍不住對視一笑。

就在氣氛逐漸變得輕松融洽起來的時候,電話鈴聲突然響起。

惟定神色嚴峻地挂了電話,回頭看了一眼放下筷子朝他看來的米秦,朝她說:“你家可能出事情了,現在要我盡快送你回去。”

頓了頓,看着堂妹懵懂的眼神,有點不忍心,但是電話裏母親講的又實在含糊,他也不知道究竟出了什麽事情,所以又安慰米秦道:“別怕,有我陪着你呢。”

米秦乖巧地點點頭,“嗯”了一聲,就起身拿起書包,穿好外套,被惟定帶着出門了。

兩人出門才發現,原來早起便陰沉沉的天空此時已經飄起了小雪粒,被寒風吹到臉上,讓兩人有些睜不開眼睛。

惟定檢查了一眼米秦的衣服,确定包得嚴嚴實實,又把她的圍巾向上提了提,将她的半張臉包住,點點頭,便領着她去坐公交車了。

兩人還未進米秦家,就在門口聽見裏面傳出的哭聲。

米秦見過秦如意哭,但是哭聲從來沒有這樣絕望,這樣撕心裂肺,米秦的心不禁揪了起來,立即掏出鑰匙打開門要進去。

而惟定更疑惑的是為什麽裏面會傳出來小孩子的哭聲。

按理說米秦的舅媽剛生孩子不久,米秦的小表弟不可能在這麽冷的天裏被帶過來,再加上秦如意的哭聲,他心裏已經有了不太好的猜測。

Advertisement

他不想讓米秦進去,但這是米秦遲早要面對的,他也只能陪着她一起進去了。

兩人一進門,最先看到的不是秦如意,而是許久未見的三叔和三嬸,還有一個抱着孩子的女人,米行慎也在一邊面色凝重地坐着,米行規則把右胳膊撐在大腿上,将臉埋在右掌心裏,一副頭痛的樣子。

米秦看到在卧室由季伯母陪着哭泣的母親,立即喊“媽媽”,紅着眼睛跑了過去。

惟定敏感地察覺到此時客廳不是小孩子該呆的地方,跟着米秦往卧室走,不經意間瞥了那個抱孩子的女人一眼,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那竟然是三嬸的妹妹,何芸!

第 4 章

江平的米家老太爺氣病了。

這米家老太爺年輕的時候大小也算是個人物,倒不是說他當了多大官,賺了多少錢。

米老太爺年輕的時候頗有匪氣,幹架不怯場、不要命,為人又忠肝義膽,結識了一批生死兄弟,他當兵幾年不在家,鬧事的、偷東西的,沒有一個敢犯到他家。

可見這米老太爺初初在江平,附近的黑白兩道是都服他的。

他爹他娘看他性子硬又有些蠻橫,怕他以後惹是生非,待他老兩口百年之後沒個人拘束他,便給他相看了個江源城教書先生的小女兒。

歷來江源的政治、經濟、文化水平都是高于江平的。

江源城中心有一條通瑜河穿城而過,從古至今都是重要的水路通道,所以江源的地理位置更得上面看重,發展也是比江平更快一些。

這教書先生在江源排不上名號,只是他青年喪妻,小女兒是他親自用心教導長大的,論才有才,論貌有貌,他也無心再娶,就盼着日後能将女兒托付給靠譜的人家,他也算是完成了人生的重要任務,對得起亡妻了。

只是一家有女百家求,偏偏被幾個惡霸瞧上了眼,這教書先生不願讓女兒跟着個亡命之徒擔驚受怕,可其他人家怕着這幾個惡霸再沒人敢上門求娶。

迫不得已,因緣際會之下才将女兒嫁到了江平米家,米家也頗仗義,看他孤家寡人一個,就讓他收拾了行李搬來江平,也享享女兒福。

這教書先生喜不自勝,交代完了江源的瑣事後也跟着去了江平。

話說這米家老太太,雖然她那教書先生的爹既算不上是什麽人物,也不是那塊材料,但的确是把她教得極好,既有女性的婉約柔美,心智手腕又不輸男子,米老太爺娶了她,可真真是百煉鋼化為繞指柔。

但凡米老太爺犯了邪性,他爹他娘都壓不住的時候,只消把兒媳婦拉過來,看她委委屈屈地拿出帕子要拭淚,米老太爺立即手也不是手腳也不是腳地把媳婦拉回屋,便萬事皆安了。

待進屋後如何規勸丈夫,就再沒人去關心,只知道每次兒媳婦出手,兒子立即服服帖帖,二老就沒什麽可操心的了。

米家老太太腰杆硬,可不光是因為丈夫對自己服帖,還因為生了三個兒子,在那個年代,公婆對她再也挑不出一點毛病——這可是三個壯勞力,更何況本身二老對她就極滿意。

米家就兒媳婦最有文化,給孫子起名二老也是二話沒說,大名讓兒媳和親家公給參謀,兒子拍板,老大米行慎,老二米行規,老三米行儉。

老大米行慎,沒甚好說的,八十年代末找準時機辭職下海,生意做得順順當當,娶了江源季家老二的女兒做媳婦。

季在江源是第一大姓,江源城裏将近一半的人都姓季,家族關系盤根錯節,然而真正能人輩出的卻是季家老二所在的嫡系,百年前的季家嫡系在江源可以說是一手遮天,如今形勢所限雖不能與往昔相提并論,但季家歷經百年而不衰,現如今季家人在各個領域依然活躍。

季家養出的女兒,自然不必多說,相夫教子,宜其室家,兩人育有一子,因是米家的長子長孫,米老太太只希望他能夠像他父親一樣,謹慎安穩,維護米家的安定,因此給他起名米惟定。

米家老二米行規是個作家。

米老二是三個兄弟中文思才情最肖母親的,米老太爺不好文學,明明有點文化活得卻像個大老粗,雖然疼媳婦,兩人卻常常難以在精神層面上進行交流,加上米老大沉悶米老三淘氣,只有老二從小就喜歡文绉绉的東西,所以在米老太太她爹去世之後,米老二越發被米老太太視為掌中寶。

米老太太對他多有指點,寄予厚望,後來他果然也不負母親期待,年紀輕輕就發表了不少文章,當了個小有名氣的作家,陸陸續續出版了幾本書,米老太太對這個兒子更加看重。

後來他自由戀愛,娶了江平城父母早亡,和幼弟由叔叔嬸嬸照顧多年的秦家姑娘秦如意,米老太太也未曾反對,反而對二兒媳甚是憐愛。

秦如意與大嫂雖不同年,但是兩家人沾親帶故,在未婚時便是好姐妹,與弟弟多受季家照顧,因此嫁到季家之後婆媳和睦,妯娌友愛,婚後不久便生下了女兒。

米行規初當父親,與妻子又正是你侬我侬的時候,早就打定主意讓女兒叫米秦,小名就叫蓁蓁。

米行規雖然平時很聽母親的教誨,但一旦在某件事上打定了主意,誰的話也不會去聽,所以在起名一事上,雖然米老太太也抱着美好的願望給自己頭一個小孫女起了名字,但也是枉然。

後來還是護士将女兒抱給米行規看的時候,他看小閨女皺着眉頭眼淚汪汪地啜泣,楚楚可憐極了,立時将女兒的小名改為楚楚,希望自己的掌上明珠能夠一生惹人疼愛,可惜後來,米秦在回憶起父親給她講的為自己起名的初衷時,總會忍不住落淚。

米家老三米行儉,從一開始就表現得與他名字極不相稱。

他上面有兩個哥哥護着,從來就沒有別人欺負他的份,只有他去欺負別人,無法無天,說起學習就萎靡不振,提起出去玩便如換血重生。

雖然米老太太對他最為頭疼,但架不住他嘴甜又愛撒嬌賣乖,兄弟三個只有他找母親要的零花錢最多。

因為學習不行,成績不好,所以托關系去了當地一個廠子裏當工人,一個月的工資只夠他零花,但不得不說他真是命好,他長得一表人才,又會耍寶讨女孩子歡心,老板的大女兒何芬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