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嬷嬷要帶她去哪裏?”旁邊有人疑惑道。
王家的夫人聞言擡起了頭, 掃了一眼, 道:“這是那個……齊三姑娘?”
“是呢。”
“這齊家不是離京了麽?”
“不曾離京。”王娴淡淡道。她頓了下, 方才又道:“應當是太後要見她罷。”
王家夫人驚訝道:“小姑娘這樣大的來頭?”
王娴抿了下唇:“她與皇上相識。”
王家夫人臉色霎地沉了下去。不過沒一會兒,就又恢複了常色,她舉杯掩唇, 淡淡笑道:“原來如此。倒也不足為懼。”
太後心頭也是這樣想的。
齊家, 擱在京城裏不起眼得如同一粒沙。
而眼前的小姑娘, 是長了一張嬌媚勾人的面容,只是到底年紀小,什麽都寫在了眼睛裏。
……不足為懼。
齊春錦立在殿中,小心擡起頭, 悄悄打量了一眼四周。
宮殿奢華,內飾足以晃花她的眼。
而座上的宮裝婦人, 儀态端莊, 面上能瞧出幾分年輕時的美,以及一絲威嚴。
那是太後。
Advertisement
太後身邊的嬷嬷耳語幾句, 随後走下臺階, 走到了齊春錦身前來, 道:“太後問你今年幾歲了?”
齊春錦自是老老實實答道:“十五了。”
“可有婚配?”
齊春錦茫然地搖了下頭。
嬷嬷笑了下,道:“太後娘娘瞧你生得乖巧伶俐, 心下喜歡得緊。要為你……”
嬷嬷那話還未說完, 便聽得一陣腳步聲近了,小皇帝的聲音随之響起道:“母後,兒臣來得遲了, 實在是今日政務牽絆……”
身後還跟了幾個太監宮女,皆是面色驚惶。
誰也沒想到小皇帝來得這樣急,二話不說就往裏走,太監宮女們連哄都沒來得及去哄,便眼瞧着小皇帝進門了。
太後冷睨他們一眼,但随即就又柔和了眉眼,笑道:“皇上來了……”
還沒等太後将話說完,小皇帝也已經瞧見了齊春錦。
“你怎麽也在這裏?”小皇帝驚訝道,臉上飛快地閃過了一抹喜色。
太後一聽話音,心底就是一沉。只能慶幸方才還未說出什麽過分的話來。
這廂齊春錦答道:“那位嬷嬷領我來的。”
小皇帝雖說不善俗務,不善權謀。但到底長在宮中,又豈會當真一點都不懂呢?
他不着痕跡地皺了下眉,轉頭問那個嬷嬷:“你将齊三姑娘領到此處來,是何意?”
太後沒成想小皇帝這樣敏銳,當下對齊春錦更是不喜,便撒了個謊道:“是喚她來領賞呢。”
小皇帝自然不信。
但他與太後乃是親母子,多年相處,又豈會不了解太後的性子?小皇帝也不戳穿她,反而恍然大悟道:“原來如此。母後要賞她什麽?”
太後謊都撒了,自然只有繼續往下圓。
她看向貼身宮女,道:“還不去取來?”
貼身宮女也是聰明人物,當下便去了後殿,沒一會兒再出來,手中已捧了個盒子。
盒子敞開着,裏頭鋪着一塊絲綢,絲綢上放着一支水晶簪,水晶簪上筆觸細膩地雕着花鳥魚紋,底下再墜着一只水晶雕琢而成的鳥兒。
珍貴可見一斑。
齊春錦心下有些疑惑。
但那宮女已經急急捧到她跟前了,催促道:“姑娘還不快收下?”
齊春錦雙手接了過來,又躬身謝了恩。
哎,怎麽稀裏糊塗就得了賞呢?
太後又笑道:“皇上事務繁忙,也不必憂心我這裏。我且留這位姑娘再喝盞茶,陪我說說話,……宮中已許久不曾見到這個年紀的姑娘了。”
小皇帝哪裏敢走。
他想不明白太後為何會盯上齊春錦?
而此時那貼身宮女已經回到了太後身旁,附耳道:“奴婢方才走近了,見那齊三腰間,挂着的竟是皇上以前慣于佩在腰間的一枚暖玉。”
太後神色微變:“你瞧仔細了?”
此時小皇帝在階下道:“皇叔在處理事務,我便多陪母後一會兒罷。”
太後聽罷,心下更氣。
怎麽能什麽都交給齊王呢?
太後沖一旁的小宮女使了個眼色,那小宮女悄悄退了下去。
太後又命人擺下桌椅,請皇帝與齊春錦都落座,又呈上了茶水、點心。
太後想了想,幹脆又道:“去請王家姑娘前來。”
嬷嬷應聲去了。
沒一會兒,王娴也到了殿中。
她先躬身行了禮,見過小皇帝,然後才是太後。太後将她行動舉止收入眼底,分外滿意,便指了個位置讓她落座。
而後太後就問起了王娴,宴上可習慣,有什麽愛吃之類的話。
小皇帝聽在耳朵裏,心道,母後果真不是真邀請了齊春錦前來,現下都把人晾在一旁不聞不問了。小皇帝連忙轉頭去看齊春錦。
齊春錦卻低頭數松子呢。
小皇帝:……
小皇帝在看齊春錦,太後卻也在看小皇帝,見他瞧也不瞧王娴一眼,更是氣得吐血。
……若是讓這齊三姑娘進了宮,那還了得?
再瞧王娴面色平靜,心下更是好感翻了一番又一番。
此時有小太監來報,說是有事務要請皇上過去處置,大人已經在等皇上了雲雲。
小皇帝不好再留,只能等走到了殿外,留下個小太監,吩咐他道:“一會兒若是有人刁難那位齊三姑娘……”小皇帝想了想,也知曉自己雖是皇帝,但在親娘面前起不了太大作用,于是他咬了咬牙道:“你便去請皇叔。”
唉,齊三姑娘被吓着就被吓着吧,皇叔吓一吓她,總比母後吓着她要好。
小皇帝揣着滿腹的憂心走了。
他一走,太後面上神色自然也歸于了冷淡。
嬷嬷此時上前,抽走了齊春錦面前的茶水與點心。
齊春錦茫然地揚起頭。
太後冷淡道:“齊三姑娘既是還未婚配,本宮便将你賜予于家長子,如何?”
賜予。
王娴垂下了眼眸。
瞧吧,無論皇帝與她相識也好,還是誰人對她另眼相看也好,在高牆之內,卻也不過貴人的一句話,便能定了命運……
齊春錦皺了下眉。
自然是不好的。
太後怎能自說自話呢?她連那于家長子是誰,長得什麽模樣,是圓是扁是不是個混球都不知曉……
齊春錦低聲道:“我不嫁人的。”
太後聽完嗤笑了一聲。
聽聽,這話都說出來了。
只怕就等着皇上迎她進宮呢……
“女子豈有不嫁人的道理?”
太後話音方才落下,便又聽得外頭道:“太皇太後到。”
太後斂住了神情,心下卻覺得疑惑。太皇太後年紀大了,平日裏總是精神不濟。今個兒也該在歇息才是,怎麽突然到了她這裏?
太後起身迎了上前。
齊春錦扭頭看去。
便見一個保養得當,模樣貴氣的老婦人,由太後與宮人扶着進來了。
王娴忙起身行禮:“王娴見過太皇太後。”
齊春錦只好也跟着起身見禮。
太皇太後?
唔。那便是攝政王的娘了?
太皇太後一眼便盯準了齊春錦。
是了。
是她了。
模樣小,生得卻極為嬌媚動人。小心翼翼擡眸朝她打量來的時候,莫說是男子,便是女子也該要覺得心軟些了。
難怪,難怪。
太皇太後當下便指着齊春錦道:“你這小姑娘,叫什麽名字?”
齊春錦覺得今日奇怪極了。
怎麽個個都與她搭話?
但她還是乖乖答了:“齊春錦。”
“好名字。”太皇太後贊道:“春日裏花團錦簇。好意象。”
太後一時尴尬了起來。
便連王娴,眼底都不由劃過了一絲錯愕。
太皇太後誇完似是還覺得不夠,又從手上滑了一串珠串下來,道:“賞。”
嬷嬷忙接過去,遞到了齊春錦面前。
齊春錦真真迷惑極了。
這個太皇太後難不成也要給她做媒麽?
太後面色暗了暗,心下梗了一口氣,着實憋得慌。
今日是她生辰,難道不該是個好日子麽?怎麽先是皇帝,後又來了太皇太後,本是一樁小事,反倒折騰到現在,還沒能辦下來……
太皇太後笑道:“此物在寺中開過光,可佑平安。此物還養人。是不是,崔嬷嬷?”
崔嬷嬷連連點頭:“正是。”
太後扶着太皇太後坐上了主位,她自然就屈居到了下面。
太皇太後又“咦”道:“她跟前怎麽沒有吃食?沒有茶水?”
宮人們冷汗涔涔,雖然不知太皇太後為何待這齊三姑娘有眼緣,但也連忙忙活了起來,又重新将食物擺了回去。
“今日太後生辰,都邀了哪些人啊?”太皇太後問道。
太後只好一一答了。
太皇太後眯眼笑道:“那有什麽趣味?”
她道:“崔嬷嬷,去将各宮的貴人都請到此地來,她們也該恭賀太後生辰才是。”
崔嬷嬷應聲,領着小宮女就去了。
太後:……
如今小皇帝還未選妃立後,各宮的貴人還能是誰呢?便是她昔日做皇後時的宮妃。那些個宮妃,沒一個是她待見的。趁她生辰時來相聚,哪裏是來添熱鬧的?是來添堵的還差不多。
只是她頭上到底壓着一個太皇太後,太皇太後開了口,她又如何能拒絕?
此時大宮女在太皇太後耳邊道:“奴婢瞧見了!”
“瞧見什麽了?”太皇太後連忙問。
“奴婢瞧見殿下的那塊玉,挂在齊三姑娘的腰間。只是……”大宮女為難道。
“只是什麽?”
“只是那姑娘腰上,除了殿下的,怎麽還有皇上的玉?”
太皇太後:“這可糟了。”
是糟了。
這可不是個小狐貍精麽。
大宮女心道。
太皇太後道:“糟了。齊王哪比他侄兒年紀輕,他侄兒又是皇帝。齊王若是争不過,豈不還要再打十年光棍?不成不成……”
大宮女:?
作者有話要說: 太皇太後:我好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