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二天上午,陶思稚旅游剛回來的媽媽發現了冰箱裏的栗子蛋糕。

10點02分,她穿着一條米白色的羽絨外套,手裏提着回來的路上買的兩大袋菜,風風火火進門,叫了陶思稚一聲,準備做飯。

“你哥呢?”她把菜放在餐桌上,問陶思稚。

陶思稚窩在沙發裏玩游戲,擡起頭,還沒說話,陶思遠從走廊裏走了出來,穿着很長的睡衣,看着有點不修邊幅。

“年紀輕輕,起得這麽晚,”他媽嫌棄地說,“我跟你爸像你這麽大的時候,每天最多睡五個小時。”

陶思遠選擇性無視了她的話,反問:“爸呢?”

“去事務所了,”她把齊肩的卷發用大發夾夾了起來,提着菜去了廚房,“約了客戶。”

陶思稚的父母都是律師,與人合夥經營一家律師事務所。

律所的生意不錯,在本省其他市開設了幾個分處。夫妻兩人已到了該退休的年紀,仍然事務繁忙,只是相較年輕時好了些許,至少有時間出去旅游了。

過了幾分鐘,她端着蛋糕盒子走出來,放在桌上,說:“這個蛋糕你們吃了吧,小小一塊蛋糕,老大一個盒子,冰箱裏菜都放不下了。”

陶思稚聞言,馬上擡起了頭,警告大家:“這是我的,你們不要吃。”

“什麽蛋糕,”他哥走過去,看了一眼,說,“這個包裝有點眼熟啊,你什麽時候買的?”

陶思稚跳下沙發,走到餐桌邊,把盒子抱走了。

抱到沙發上,他打開蓋子,拆了一個黏在盒子邊的勺子,挖着蛋糕吃了起來。

陶思遠還站在那裏,看着他,語氣有少許迷茫:“幹嘛這麽小氣。”

陶思稚緊抱盒子,沒有理會,一直在吃。他哥看了他幾眼,又轉頭沖回了廚房的媽媽道:“媽,雲山好玩嗎?”

Advertisement

“你不是去過嗎?”他媽的聲音遙遙傳入陶思稚耳中。

“沒啊,”陶思遠有點莫名其妙地說,“我沒去過。”

“啊?”他媽拿着一把芹菜走出來,說,“我怎麽記得你去了,七八年前。”

“沒有。”陶思遠一口否定。

陶思稚已經把蛋糕吃光了,轉頭看到他媽手裏的芹菜,立刻說:“我不吃芹菜。”

“知道你不吃,你別吃就行,給你蒸了蛋了,還放了胡蘿蔔,蒸得軟軟的。”他媽告訴他。

陶思稚滿意了,将蛋糕盒子拆開折疊好,放進了客廳的可回收垃圾箱。

他媽卻沒有立刻轉身回廚房,靠在廚房的門邊,想了幾秒,突然“啊”了一聲:“我記錯了,是你弟弟去過,和你客戶的兒子,那個姓蔣的。高二升高三的暑假裏,對吧?”

陶思稚擡眼,恰好看到他哥臉色變了。

“那可是弟弟第一次沒我們陪着出市,回來還說挺好玩,就是後來還是不願意出門旅游,”他媽沒發現,接着問陶思稚,“弟弟,你們去雲山水庫了麽?”

“去了。”陶思稚說。

“媽,你的芹菜滴得地上都是水,”陶思遠打斷了他們,“趕緊進去吧。”

他媽低頭一看,果然如此,嘟哝着“下午阿姨就來打掃了”,拿着芹菜進廚房了。

陶思稚的媽媽不常做菜,不過手藝比陶思遠好許多。陶思稚剛吃過半塊蛋糕,肚子不餓,還是吃了不少。

飯後,他媽媽拿出相機,跟他們分享旅途中拍攝的照片。陶思稚在她旁邊,稍微隔了半臂的距離,看相機屏幕上的她舉着絲巾,在水庫邊迎風擺出各種各樣的姿勢。

陶思遠在他們身後走來走去幾次,好像在監視他們一般。

看到一張山頂水庫廣場商業街的照片,陶思稚伸手,隔空指了指,說:“街上這個位置,以前是一家書店,我在裏面買了一本書。”

“什麽書?”他媽問。

“《托馬斯微積分》。”

“哦,”她說,“景區書店還進這種書啊。”

“在很裏面,我找了一個小時。”陶思稚說。

“你在景區書店找了一小時的微積分?”他媽轉過頭,睜大眼看看他問,“你的同學們呢,也跟你一樣在書店裏待着嗎?”她又轉頭去看陶思遠:“哥哥,你在明德的時候,同學們怎麽沒這麽愛學習。”

陶思遠站在沙發後面,沒說話。

“沒有待着,”陶思稚告訴她,“他們去玩了。”

他媽“哦”了一聲,說:“留你一個人啊。”

“他說我們分頭行動,”陶思稚說,“五點會回來找我。”

“挺有計劃。”他媽笑笑,評價。

“不過他沒來,”陶思稚補充,“我等到五點半,書店關門,就走了。”

他媽忽然沉默了,不知為什麽,擡頭看了他哥一眼。

陶思稚還看着他媽媽的相機,想再多看一些水庫的照片,他媽遲遲沒往下翻,他便伸手指了一下,說:“媽,我還想看。”

他媽按了往下翻的鍵,但是按得有點太快了,陶思稚看都看不清,就說:“慢一點。”

他媽不再繼續按了,忽然收起了相機,坐直了,問他:“你沒等到同學,自己走去哪裏了啊?”

“走到了廣場雕像後面的椅子旁邊,”他坐着看了很久的水庫,“水庫非常好看。”

他媽愣了一會兒,擡頭看陶思遠,态度不太好地問:“我當時不想讓他去吧?你不是說你客戶的兒子會照顧他?”

陶思遠什麽也沒跟她說,低頭看陶思稚,問:“那時候怎麽沒跟我說?”

“是不是他讓你說,你玩得很開心?”陶思遠問。

“沒有,”陶思稚說,“我是很開心。”

旅行的起初,陶思稚确實不大願意。

當時他在蔣舸家吃飯,蔣舸對蔣太太說,他要和朋友去雲山短途旅行,三天兩夜。

蔣太太看看陶思稚,不知為什麽,告訴蔣舸,說只有他把陶思稚也帶去,她才會同意。

陶思稚并不想去,他立刻想拒絕,但蔣舸馬上說“好”,把陶思稚拽走了。

他把陶思稚拉到樓上,陶思稚告訴他:“我不想去。”

“我想去,”蔣舸說,“所以你也要去。”

“我不去。”陶思稚又拒絕了一次。

“我幫你抽卡。”他說。

“我已經有很多卡了。”陶思稚微有些得意地說。

蔣舸看了他幾秒,冷冷地問他:“你有那麽多卡,誰幫你抽的,你自己?”

陶思稚還是不情願,他後退一步,看着別的地方,過了一會兒,說:“我不想住在不熟悉的地方。”而後轉身想走。

蔣舸攔了他一下,手碰了一下他的手臂,低頭看着他,問他:“那我陪你熟悉,行不行?”

蔣舸用了那種會讓陶思稚不喜歡的不耐煩的語氣,但是很奇怪的,陶思稚沒有産生抗拒行為。陶思稚也看着蔣舸,蔣舸和他對視一會兒,又說:“你想熟悉多久熟悉多久,行了吧。”

最後,陶思稚對蔣舸說:“薔薇園後天要開啓夏日限定活動了,有很多卡,我都想要。”

蔣舸下一秒就承諾了他:“你都會有。”

出發去雲山的日期,是8月3號,那天天氣很熱。需乘坐4個小時的汽車,才能抵達。

他們是包車前往,車輛清潔度較高,在陶思稚的要求下,蔣舸還發了車輛和司機的信息給他。

此行一共8人,陶思稚只記得楊骁。

中午12點,他們到了酒店,蔣舸和陶思稚住在一間。放下行李後,陶思稚想要去熟悉酒店,但同行的一名女生堅持要去水庫。

在陌生的室內環境中,陶思稚總是會感到不夠安全,因此無法離開自己唯一熟悉的蔣舸,只好決定先跟他們一起去水庫。

或許是因為太熱了,那一天雲山水庫的游客很少,他們買了票進大門後,走在商業街上,沒有看到幾個人。

陶思稚看到了一家連鎖書店,走到門口,發現裏面的布局和他常去的那家幾乎一模一樣,就不想走了。

正如陶思稚告訴他媽和他哥那樣,蔣舸當然是不願意陪他待在書店的,所以和他約好,五點會回來找他。

和陶思稚約定的時候,蔣舸看上去心不在焉,因此後來沒等到他,陶思稚沒有感到很意外。他想蔣舸可能是忘記了。

這很正常,是一般精神狀态者(正常人)身上時常發生的狀況。

書店關門後,陶思稚沿着步行街往前走了一小段路,看見了一塊路牌,路牌上有路線指示,還有一些位置的照片。

陶思稚喜歡上了其中的一張照片,便記下了路線,走到了觀景點,在廣場雕像背面,可以俯視整片水庫的水面。

他在椅子上坐下來時,已經是傍晚了,風往他身上吹,很涼快。太陽落到山下,水面變得很美,像一幅只有灰與橙色的閃光的油畫,成百上千片波紋,每片都具有符合公式的弧度和規律,讓陶思稚感到着迷。

他一直坐着,看着湖面。

後來天黑了,景區廣播播放了音樂,似乎是在催旅客離開,陶思稚還是坐在那裏,因為夜晚的水庫也很迷人,他想繼續在這裏看湖面的波紋。

又看了許久,陶思稚忽然聽到有人在叫他的名字。

聲音在他的左側,音量不是很大,但離得很近,他的餘光還注意到手電的光源。他不想錯過湖面,沒往左看。

“陶思稚。”

那個人又叫他,又靠近了一些,他說:“陶思稚。”

他伸手,碰到了陶思稚的肩膀。

陶思稚微微偏過頭,看看蔣舸,高興地對蔣舸笑了笑,主動告訴他:“我在看水庫,非常好看。”

蔣舸沒有馬上回答,看了他一會兒,對他說:“景區要關門了。”

“我們得走了。”蔣舸又說。

陶思稚轉過頭,又看了一段時間湖面。蔣舸伸手,很輕地拉了拉陶思稚的手腕,催促:“走了。不是還要熟悉酒店嗎?”

陶思稚有點依依不舍,不過還是聽話地站了起來。蔣舸捉着他的手心,帶他繞過了夜色裏的雕像。

蔣舸一面走,一面打了電話,很輕地跟對方說:“找到了。”

那天晚上,蔣舸陪他在整間酒店走了一遍,耗時2小時11分鐘,睡前還幫陶思稚抽了卡。

限定卡片很難抽,蔣舸運氣這麽好的人也沒有抽到。

他讓陶思稚先睡,第二天早上醒來,陶思稚就擁有了夏季限定的所有卡片。

吃完早飯,更新了帖子之後,陶思稚還想要去水庫,蔣舸沒有同意,提前帶他回家了。

陶思稚沒有對陶思遠說謊,水庫确實是一個好玩的地方。

不過陶思稚也确實不想再去旅行了,他覺得熟悉酒店太累了。

作者有話說:驚訝于我的改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