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進宮謝恩
太皇太後的身邊有兩位極有體面的姑姑,一名迎荷,一名盼菡,都是跟随在太皇太後身邊許多年的心腹之人。
慈壽宮外,迎荷一瞧見陳亦珏等人,就連忙迎了上去。
迎荷對他們作了個揖,便笑着說道:“昨兒個太皇太後就一直念叨着王爺和新王妃,今日早早的就盼着了。”
陳亦珏笑道:“難怪你親自出來接人了,那咱們就快些進去吧,以免讓母親等急了。”
“嗳。”迎荷做了個請的手勢,不動聲色的多瞧了眼乖巧的跟在梁承祖身邊的徐為止。
“太後已經在慈壽宮了,皇上稍後也會過來。”這一句,就是對徐為止的提點了。
徐為止盈盈一笑,對着迎荷輕輕點了一下頭。
有些話,點到即止。有些話,不必宣之于口。
進到殿內,陳亦珏和姜祺然作揖行禮後,就在太皇太後的點頭示意下,坐到了一側的椅子上。
徐為止随着梁承祖向太皇太後和太後行大禮,盡可能的讓自己看上去落落大方。
看到這樣的徐為止,太皇太後無疑是驚喜的。
先前,太後林宛盈向她道出為何要給梁承祖指婚的原因時,她是又驚又氣,萬萬沒想到孫子和外孫會生出不該有的情愫。
她的兩個兒子都喜歡上了男人,她不希望孫子和外孫在一起,她希望他們能正常的娶妻生子。
因此,太皇太後同意了林太後的提議,為梁承祖指婚。
在選定梁王妃的時候,太皇太後是不滿意徐為止的。原因無他,就是因為她身邊的人打探回來的消息是,徐為止木讷愚鈍,無德無才。
但她認為林宛盈說的也有道理,徐為止是念念當衆親自提過的,若指了其他閨秀,未必能得她外孫的歡心。
Advertisement
如今再看徐為止,太皇太後發覺他和傳聞中的不一樣。雖然相貌普通了些,但勝在氣質不俗,進退有度。再者,徐家是百年世家,徐為止是徐家的嫡長女。
俗話說,娶妻娶賢,徐為止還是挺合适的。
于是,太皇太後更加的慈眉善目了,對徐為止親切的招招手,笑着說道:“快近前來,讓哀家仔細瞧瞧外孫媳婦。”
徐為止應了一聲“是”,不疾不徐的走了過去。
太皇太後指了指自己旁邊的位置,示意徐為止坐下。
徐為止哪裏敢坐在太皇太後的旁邊,就着太皇太後腳邊的腳踏坐下,溫聲細語的說道:“啓禀太皇太後,為止的祖母走的早,一見着太皇太後就覺得十分親切,為止就坐這裏可好?這樣,感覺能跟您親近些。”
“好,好,好。”太皇太後朗聲大笑,連說三個好字。
正所謂期望越小,驚喜越大,大抵就是如此。
太後不由的多看了徐為止兩眼,她從嫁到陳家,做太皇太後的兒媳婦這麽多年,從來沒得過她這樣大的歡心。
不過,太後倒是沒有什麽嫉恨之心,就是好奇和疑惑,因為今天的徐為止跟她知道的徐家大小姐相差太大。
太皇太後與徐為止說了一些家常話,又問了些徐為止在閨中的事,徐為止都一一撿着話仔細作答。
在其他人看來,一老一少,相談甚歡。
這時,有太監通禀:“皇上駕到!”
陳子銘大步走了進來,向太皇太後和太後行了個禮,而其他人則是都向皇帝行禮。
陳子銘的目光掃過梁承祖,而後落在徐為止身上,語氣微妙,“朕遠遠的就聽到笑聲,剛在說什麽好玩的,也說來與朕聽聽?”
太皇太後說:“沒什麽,就是看到你表嫂,哀家心裏高興,他們也陪着哀家一起高興。”
“表嫂?”陳子銘挑了一下眉頭。
徐為止微微垂眸,退後了兩步。
太皇太後故作不悅的對陳子銘說道:“念念比你年長,他媳婦就是你表嫂。”
“念念也就比朕早出生一個月罷了,皇祖母怎麽說得我們好像年齡相差很大?”陳子銘對着太皇太後略有些撒嬌,臉上揚着笑容。
太皇太後最拿他沒辦法,笑着伸手戳了戳他的額頭,“都多大的人了,還是個一國之君呢,怎麽總沒個正形?”
“在皇祖母面前,孫兒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
“你呀,就在我面前皮吧。”太皇太後對陳子銘滿是寵溺的說。
她知道陳子銘的身世時,是在她丈夫陳恪的彌留之際。她丈夫在臨終前告訴她,疼了那麽多年的孫子不是他們的親孫子,而是他兄長康王的親孫子,她心裏難受極了。
那麽大的事情,丈夫和兒子女兒都知道,他們就瞞着她一個人。但是,自己難過歸難過,她明白孩子是無辜的,況且這孩子是在她膝下長大的,怎會真的因為不是親生的就不再疼了?
太皇太後出身于書香世家孟家,自幼秉承庭訓,真正是溫良恭儉讓。
她沒有親孫子,孫輩就只有侄孫陳子銘和外孫梁承祖。對這兩個孩子,她一直都是真心疼愛的。
徐為止一點點的退到梁承祖身旁,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他竟覺得皇帝看他的目光除了審視外,還有一絲怒意,和一絲難以捉摸的其他情緒。
難道是因為,太皇太後說他是皇帝的表嫂?
皇上是忌諱梁承祖嗎?畢竟梁承祖是那樣的一個身份,皇帝覺得皇位受到威脅,忌諱梁承祖也是有可能的。
梁承祖見徐為止靠近自己,在陳子銘朝他們看過來的時候,不禁有意識的将徐為止護在身後。
于是,陳子銘眼底的不悅又增了一分。
太皇太後本就對梁承祖和陳子銘多留意了兩分,很快就察覺到了他們之間的氣氛。
太皇太後對梁承祖說道:“念念,記得多休沐幾日,多陪陪你媳婦兒。”
而後,她又對徐為止說:“外孫媳婦,以後常進宮來陪哀家說說話,哀家允你可以自由出入皇宮,不必遞牌子。”
這對新婚夫婦謝恩後,太皇太後就讓他們跪安了。
陳子銘想單獨跟梁承祖說幾句話,奈何有太皇太後和太後聯手攔着他。等他擺脫自己的祖母和母親時,梁承祖已經出宮了。
回到王府後,太皇太後和太後的賞賜很快就跟着到了。
梁承祖向徐為止介紹了王府管家餘良。從梁承祖還是個嬰孩,還是前朝的安樂侯時,餘良就是府裏的大管家了。
餘良對新王妃見過禮後,就将府裏的鑰匙和對牌都呈給了徐為止。
徐為止知道這是梁承祖示意的,自己作為這座府邸的女主人,理應主持中饋。但是,他是要盡快脫身的,怎能接管王府中饋?
就在他猶豫着怎麽推拒的時候,梁承祖對他說:“你是王妃,王府裏的事情理應由你做主。”
徐為止不甚情願的讓趙嬷嬷接下了。
“以後府裏的事,還得繼續有勞餘管家多多費心。”
“能為王爺和王妃效勞,是我們這些下人的福分。”
餘良說道:“王爺,王妃,是否現在就讓府裏的人都來給王妃磕頭請安?”
徐為止看向梁承祖,梁承祖也看向他,示意他發話。
徐為止不禁又在心裏感嘆了一番,他是男子,他是要離開的,不要對他這麽好啊!
他硬着頭皮說:“好,讓大家都過來吧。”
“是。”
之後,府裏的下人們一批批的過來請安,認一眼他們的新主子。
徐為止回想起自己跟祖父說過的話,發現現實和希望相距甚遠。什麽受冷落,什麽被遺忘,他現在正被王府的下人們認臉呢!
忙完一整天後,徐為止累得一動也不想動。
趙嬷嬷讓人往耳房裏的浴桶裏裝滿了熱水,拿了一套換洗的常服出來,“王妃,去泡個熱水澡,換一身衣服,會舒服許多。”
徐為止點點頭,走向耳房,邊走邊說:“嬷嬷改口真快。”
“規矩就是規矩,不能落人口實。”
“知道了。”
趙嬷嬷把換洗的衣服擱在浴桶旁的屏風上,仔細檢查了一下窗子有沒有關緊,而後就守在門外。
徐為止把整個身子都泡進水裏,水溫剛剛好,舒服的閉上眼睛享受着這片刻的安谧。
回到內室後,趙嬷嬷關心的問起了進宮謝恩的事。
徐為止對她說:“太皇太後和太後對我都很友善。”
趙嬷嬷皺起眉頭,“王妃,他們都以為你是女子,把你當做梁王妃,這才對你友好。越是如此,咱們就越要小心謹慎。一旦身份暴露,後果很嚴重。”
“我知道。嬷嬷,你別擔心,我會盡快帶你一起安全脫身的。”
“嬷嬷不擔心自己,反正也是快入土的人了。只要王妃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嬷嬷就心滿意足了。”
“嬷嬷千萬別這麽想,我離不了你,我們一定會安全離開的。”
門外,英子聽得震驚至極。
雖然屋裏說話的聲音很小,但她是習武之人,耳力遠勝常人。
什麽叫以為王妃是女子?王妃要帶趙嬷嬷去哪裏?
英子想到王妃的寬厚,想到這些日子趙嬷嬷對她的照顧,想到那一碗碗的羹湯,一盤盤的點心,終于默默的走開。
走出數步後,英子想了想,又轉身走了回去,敲了兩下門。
不一會兒,趙嬷嬷打開門,“是英子呀,王妃正準備歇息會兒呢。”
英子說道:“嬷嬷,餘管家派人來問,給王妃添的丫鬟婆子,王妃是否親自挑選?”
徐為止在裏屋聽到了英子的話,走了出來,“讓餘管家挑好送過來吧。”
“是。”英子應了一聲,欲言又止的站在原地。
“還有什麽事嗎?”徐為止問,語氣依舊是一如既往的溫和。
徐為止見她如此猶豫,便關心的問道:“英子,你是不是遇到什麽難處了?說出來看看我能不能幫你?”
英子咬了咬牙,好像做了一個很大的決定,說道:“王妃,府裏有許多暗衛。可能您和趙嬷嬷沒有發現他們,但他們确實是在的,而且個個武藝高強,眼力和耳力都是極好的。”
徐為止猛地睜大眼睛,錯愕的看向英子。
英子低下頭,不再繼續往下說,但她已經把話說得很明顯了。
徐為止震驚後,感激的對她道了聲謝。
“王妃,我這就去給餘管家回話。”說完,英子就跑了。
趙嬷嬷看了眼她匆匆離去的身影,随口問道:“英子她這是怎麽了?”
“嬷嬷,以後我們說話更要小心些了。英子已經知道了我的秘密,她是在提醒我們。”
作者有話要說: 抱歉,跟大家說個不太好的消息。
北漂多年,我也成為逃離北京大軍中的一員了。接下來的一段日子,事情會比較多,收拾東西打包,換個城市重新找房子找工作,因此就不會有很多時間用來碼字更新了,更新頻率難免會有所下降。
但我會盡量的更,盡量的随榜更新。
希望大家能繼續支持。我平時性格稍微有些內向,感激的話大多都在不言中了。《$TITLE》作者:$AUTHOR
文案:
$DE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