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康和很是堅強,還沒等甄應嘉想出來怎麽安慰他的時候,康和已經止住了眼淚,松開了雙手,又在甄應嘉身邊坐直了。
只是許久沒說話。
甄應嘉嘆了口氣,如果康和是趙氏生的,這一切似乎都合理了。
趙氏第一次找太子妃,将太子妃氣得卧病在床的時候,想必就是翻了這件事情出來。之後太子妃苦熬了數月,想必中間反複數次,終于忍不住找太子求證,卻在太子口中聽到了讓人絕望的答案。
她傷心自己的親生兒子被當作庶子養大,絕望于将仇敵的兒子養的這樣出色,或者還有一點不想面對康和的原因,又想不出打破這個局面的方法,所以才用生命去報複,在康和距離京城還有三天的時候吞金自殺了。
這也能解釋為什麽太子一直對康全很好,甚至有些不分嫡庶的擡舉他,因為他本身就是嫡子。
這也同樣能解釋為什麽趙氏突然對康全不好了,因為他不是趙氏的親生兒子,而且各方面來說都沒有康和優秀。
表面上看的确是這樣,但是甄應嘉莫名的覺得不對勁。
大面上過去了,可是細節呢——
他腦袋裏閃過一道明光,可是還沒等看見裏頭是什麽,便被康和打斷了。
“我是趙氏的兒子,康全才是太子妃生的。”
語氣裏無奈中又有自嘲,說到後半句甚至帶了幾分笑意,甄應嘉心裏狠狠的一抽,下意識抓住康和的手。
然後那道光又回來了。
“這消息你是聽誰說的。”甄應嘉飛快問道。
“趙氏找上了我。”提起趙氏二字,康和語氣裏依舊是滿滿的仇恨。
為了怕隔牆有耳,黑暗中兩人已經上了床,并且放下了床幔對面坐着,聲音都放得極低。
Advertisement
甄應嘉看着康和的雙眸,雖然只有淡淡的月光,但是康和的眼睛卻比什麽時候都要明亮。
“我原本已經歇下來,趙氏找了上來,她穿着一身宮女服飾,我心中起了警惕,以為這是她的什麽計策。誰料……”
“她壓低了聲音隔着門就道:難道你不想知道太子妃是怎麽死的?”
“當時我便覺得她語氣不對,可是又被母妃的死因奪取了全部心神,等我反應過來的時候,門已經開了,她走了進來。”
聽着康和的敘述,甄應嘉心裏也跟着一陣陣的緊張,下意識狠狠抓着康和的手,康和也不覺得疼,甚至反手将甄應嘉也握住了。
好像這種疼痛才能讓他的神智更加清醒。
“她說十七年前,她同太子妃一天生産,當時東宮還不過是個三進的院落,她們兩個同在後屋的東、西兩側間生産。雖然疼得都快暈了過去,但是也聽見那邊的消息,她說自己雖有心争一争太子長子的名號,但是的确是比太子妃生得晚,不過絕對沒有晚了半個時辰。”
“還有就是孩子,她記得自己當初生下來的是個大胖小子,恍惚間也聽接生的嬷嬷說有七斤,然後便支持不住暈了過去,第二天早上再醒來,看見枕頭旁邊的康全,瘦瘦小小的,怎麽也不像是有七斤的樣子。”
甄應嘉心裏跳個不停,問道:“她很早就知道了!”
康和凝重的點了點頭,“我還記得方才她來找我的時候,雖然也是沒有點燈,但是她臉上的欣喜是無論在多麽漆黑的地方都能清楚的。”
“她說這些年康全學了什麽?康全因為身子骨不好,進學比我晚兩年,更是一天只學半天,這些年下來,功課比我拉了不止一星半點,才剛剛将四書五經讀過一遍而已。”
“還有武藝,我八歲習武,下場便是一石的弓,現在更是能拉開兩石,可是康全練到現在也不過是能用半石的弓。”
“她說這話的時候滿心都是炫耀,似乎再跟我說:我将康全養廢了,你開心嗎。”
康和的語氣一點波動都聽不出來,甄應嘉心酸的用力握住康和的手。
半響,甄應嘉道:“可是她為什麽到現在才說,這個時機,地點等等你不覺得很是讓人生疑嗎?如果她已經懷疑了十幾年,為什麽要忍到現在。”
康和嘆了口氣,道:“我也問了,她說當時生産的時候疼得有點神志不清,再加上第二天太子很是喜愛康全,看不出一點異常來,她便以為是自己執念太深,所以産生的幻覺。但是過年的時候,早年在太子妃身邊伺候過的嬷嬷進宮請安……”說到這兒,康和抿了抿嘴,停了好久才道:“将康全認錯了。”
“她說世子生下來的時候,左耳垂有一顆小黑痣。”
康和猛然間一陣劇烈的顫抖,甄應嘉将人緊緊抱住,過了好一會康和才平息下來,語氣又回到了波瀾不驚,“康全左耳垂有,我沒有……”
“那嬷嬷年紀有多大了?她還記得當年的事情?你确定她沒有被收買過?或者趙氏根本是來騙你的——”甄應嘉此刻也有些着急了,康和受了這麽多刺激,卻如此的平靜,他生怕康和一旦爆發出來,便是毀天滅地了。
毀天滅地不要緊,最重要的是不能傷到自己。
“那嬷嬷已經死了。”康和嘆氣,“老死的,死無對證。”
甄應嘉長舒了一口氣,“如此,便不能——”
“可是我母妃死了!”康和猛然間擡高了聲音。
甄應嘉一驚之下下意識伸手捂住了康和的嘴,“你小聲些,莫讓人發現了!”
就算已經是夏天了,甄應嘉依舊能感覺到康和呼在他手心的氣灼熱無比。
甄應嘉努力壓制住這等一直癢到心裏的感覺,等了片刻才道,“我放開手,我們好好再從頭說一遍。”
康和點了點頭。
甄應嘉将手試探性的移開了一點,康和嫌棄道:“你手上是什麽東西?”
甄應嘉沒有理他,道:“趙氏的話不能信。”
康和緩緩點了點頭。
“太子是知情的。”
康和又點頭。
甄應嘉想了想,道:“方才芷音來過了,太子妃屋裏少了兩個金锞子。”
康和猛然間又是一震,半響才道:“你不該告訴我這個……你該瞞着我的,你讓我越發的相信趙氏的話了。”
“不,我們得好好想一想,趙氏的話看似合理,甚至也能解釋太子妃為什麽要自殺,甚至太子的舉動也能解釋清楚了。”
“這個緊要關頭,他不想東宮生變,若是再爆出這等換子醜聞,他明天便要被廢了太子之位。”康和說道,“所以太子妃屋裏一樣東西都不能少,不能讓人知道太子妃是吞金而亡的,甚至那兩個婆子……至少不能現在死。”
甄應嘉又道:“但是我們不能再分析他們的想法了,不管他們這麽做是為了什麽,我們先将這些想法理由都抛開,想想這麽做的可能性。”
“十七年之前,究竟有沒有誰有膽子、有能力換了孩子,并且死死的瞞了這麽許多年。”
兩人都沉默了。
片刻,康和道:“當年母妃嫁進東宮的時候不過十六歲,又是倉促出嫁,我外祖父家裏也沒個幫手,她在宮裏沒什麽依靠,斷斷是沒能力買通一幹嬷嬷還有宮女太監做下這等事情的。”
“那趙氏呢?”甄應嘉問道。
“趙氏就更不可能了,她比我母妃還小兩歲,當時還是宮女,身邊親信一個都沒有。這些年母妃還曾嘆息,若是趁着當年她羽翼未豐将她鏟除就好了。”
“不是太子妃,不是趙氏,那就只剩下太子了。”
“也不可能。”康和搖了搖頭,“太子當年不過一十四歲,當太子也不過才一年有餘,據我母妃說,當年太子看見她的肚子有時候還會害怕,而且她們兩個生産,都是皇祖母——”
康和一下子頓住了,“是皇祖母!是她!”
康和反手抓住甄應嘉,“我明白了……這才是最最說的通的理由。”
康和雖明白了,但是甄應嘉還是一頭霧水。
“當年皇祖父禦駕親征,不少大臣上書請立太子,皇祖父害怕政局不穩,臨走之前立了我父親做太子,他是皇後嫡子,又是最最年長的皇子,他當太子理所應當,大臣們便消停了。”
“之後又有朝臣上書,皇太子年滿十三,在這非常時期應當娶親,盡快開枝散葉。皇祖父臨走之時,便給他娶了我母妃,此舉有成家立業,後繼有人的意思,想必也是為了安大臣們的心。”
甄應嘉點頭,這些事情他也知道一二。
“後來我母妃跟趙氏接連有孕,朝廷便越發的穩定了。”康和娓娓道來,語速雖有點慢,但是甄應嘉知道他這是一邊想着一邊說,而且聽着也很是合理,便繼續聽了下去。
“當時皇祖父臨走的時候,為了讓我皇祖母安安心心的在家裏坐鎮,不被奇怪的事情分了神,幾乎将所有的妃子都禁了足,可以說當時後宮是我皇祖母一人做主,剩下的人連禦花園都去不得。”
說到這裏,康和的語速變得飛快了。
“你想必也聽說過,太子妃産子是個祥兆,之後皇祖父的大軍一舉攻破了北方蠻夷的皇城。”
甄應嘉點了點頭。
“但是在這之前,卻是長達兩個月沒有消息。”康和抿了抿嘴,“我聽皇祖父說過,當年他假裝中計,被引誘到了大草原上,為了讓蠻夷放松警惕,一條消息都沒往京城裏傳。”
“你是說……”
康和點頭,“皇祖母也不知道。那她知道什麽呢?若是皇帝死了,她們就要成孤兒寡母了,一邊還有皇祖父的幾個兄弟,對皇位虎視眈眈。”
甄應嘉若有所思的嗯了一聲,跟上了康和的節奏,“那麽這個時候,子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沒錯。如果這個時候,太子妃生下一個瘦弱的,眼看就要活不成的孩子,然而妾室的孩子卻是健健康康的——”康和住了嘴,定睛看着甄應嘉,“你會怎麽辦。”
“我——”
答案已經不言而喻了。
為了安定朝臣的心,也為了安定自己的心,更是為了讓朝臣支持自己這一脈,這個孩子必需是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