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競争

“你家裏沒人了, 你要樂意,以後我就是你哥, 你就是我弟。”蘇祁林和顧安平出了他們村,拍了拍顧安平說道。

就算是沒有顧安平以後是大佬的記憶,蘇祁林接觸這麽久, 也覺得小孩不錯, 幹活不惜力, 又機靈又膽大,家裏人都沒了, 看着他此時神色不大好的樣子,便這麽說。

“哥!”正有些傷懷的顧安平擡頭看着蘇祁林頓了下叫道。

“嗯, 走。咱們先去中海市!”蘇祁林道,他也不是煽情的人。

他們并沒有直接回省城,兩個人坐火車先去距離較近的中海市。

顧安平這些天根據蘇祁林上次說的熟悉了省城這邊的路線, 得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 跟蘇祁林都說了。

比如省城有不少私營店鋪, 都是本地人, 他們都要辦理個體商戶營業執照才給開店,很多是返程的知青開的, 外地人還不能開, 目前暫時只能做倒爺的事兒。

省城這邊有個農貿市場, 裏面有些小攤販, 蔬菜瓜果都是來自附近縣鎮, 量不大, 需求最大的是省城的一個果汁廠。

另外還有一條因為地形的原因,他們這附近棗子少,據說每年新棗上市,都比其他水果貴。

省城這邊的人進貨,有的是從深市,有的是從中海市那邊,這兩個地方都有不少廠子,東西也都很豐富。

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就看選擇什麽了。

目前小件小件的倒騰,蘇祁林攢了點錢,計劃着來點大的。

中海市相對隔了大半個國家的深市近了一半不止,他們正好到了封城又近了一步,所以蘇祁林決定直接去中海市,也不住宿,到了那裏直奔服裝批發市場。

這邊的衣服布匹比省城的批發市場更加便宜,一件成品裙子起碼便宜了一半,又是一層利潤,款式各種也非常多,都是時新的。蘇祁林買了一些衣服,還有一些小百貨,大部分錢都買了布匹和配件。

程家的姑娘們跟蘇祁林說了,買成衣太浪費,讓他多買布,和花邊扣子一類的配件,給個樣品就能做的一模一樣,還能更好看。蘇祁林想了下,也是,這樣成本就更便宜了,也能讓程家姐妹們參與,不然她們得跟他急。

左右也就這些天了,距離開學還有二十來天。

Advertisement

這一次蘇祁林帶的錢多,花了四千多,買了有五大麻袋東西,兩人雇了個車一起運到了火車站,搞了火車托運,先到省城再轉車回慶豐縣。

坐回省城的車時,蘇祁林看到了好幾個熟悉的面孔,都是在省城批發市場見過的,他們都是來中海進貨的一波人,大家心照不宣。

這事不是什麽秘密,誰敢來,誰有本錢,誰就能幹。

“這次我估計會有七八天才能再來,你跟我回慶豐縣怎麽樣?”到了省城後,蘇祁林說道。

之前既然說讓人家叫自己哥,沒道理還讓人在省城這邊流浪。程家都是女孩子不方便住,也可以住在李民勇家,或者是在縣城租住。

“謝謝哥,我還是在省城,我現在有了介紹信,做事也方便不會被人抓了。在省城有更多機會,還能幫上你的忙,你以後若是信我,我給你寄貨回去,你就不用來回跑了。”顧安平說道。

顧安平這麽說,蘇祁林有些意外,果然大佬的思維就是不太一樣,他這是不想給自己添麻煩,又想給自己創造更大的利益。

“行,那你一定要多加小心。”蘇祁林拍了拍顧安平說道,臨走給他留了兩百塊錢。

蘇祁林趕往慶豐縣,到了那邊是下午,蘇祁林知道自己帶的東西多,沒讓李民勇提前等他,他直接去找了張山峰,讓他幫忙協調了一輛卡車幫忙運東西。

運輸隊有閑下來的車,張山峰去借還是很容易的,蘇祁林給了張山峰二十塊錢做酬勞,張山峰推讓了下還是收了。二十塊錢,算是他工資的一半左右,也不是小數目了。

“行啊小蘇,你弄了這麽多東西啊。”張山峰知道蘇祁林腦袋活,沒想到他去了省城,還弄了這麽多東西。

“都是小打小鬧。有喜歡的,張大哥随便挑。”蘇祁林說道。

張山峰已經得了二十塊錢,對于蘇祁林裝在麻袋裏的東西沒在意。對于蘇祁林跑到省城去進貨買東西,張山峰雖然驚訝,卻也不以為意,總覺得不是正經營生,還是去運輸隊當個正式司機比較好一些。

騎三輪車跑一個來小時才能到,卡車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一路吹風爽的很,到程家太陽還沒下山,張山峰要趕回去也沒多留。

蘇祁林送走了張山峰,坐下來吃飯,程家幾個姑娘去看麻袋裏裝的東西。

花色更加豐富的布料,還有小飾品,讓幾個姑娘看着歡喜的很。

蘇祁林這次買的布多,有兩千多塊錢的,程家不算小七,和老三程慧蘭,有五個能做女紅的,相當于一個小作坊了,這些布夠她們做一段時間了。

“不如我再買兩臺縫紉機,家裏親戚還有誰會做衣服的,可以請來做,咱們給工資。等到你和幾個妹妹上學後,就讓媽和二妹管着,也不用太趕了,有時間做做,我在首都和這邊來回跑,可以進貨,也可以賣衣服。”蘇祁林和程素心商量下。

“行是行,只是二妹到時候嫁人了,就不像現在這樣了。”程素心說道。

“二妹和咱們算是合夥人,你跟她商量下,她管着找人和發工資這些,還得管着別讓爸媽太勞累。最後的利潤,算她一半,看她做不做。要是她想零賣,也可以去縣城,鎮子上擺攤。”蘇祁林說道。

程素心聽着看着蘇祁林,感覺蘇祁林能看透她想什麽一樣。

等開學,程素心和幾個小的就上學去了,家裏只剩下小七和程心蘭,做事的都是程心蘭了,照顧父母的也是程心蘭,讓程素心總覺着虧欠了程心蘭。

這件事中蘇祁林來回跑,做的最多,他願意利潤對半分,讓程素心動容,她和蘇祁林是一體,并沒有說感謝的話,和蘇祁林商定後就找程心蘭柳瑞芳去說了。

“媽,心蘭,祁林說一半就一半,你們也不用擔心什麽,後面他說不會在這邊多呆的,主要還是你們在做事。就看心蘭這邊怎麽說,是想出去零賣,還是将賣衣服的事兒交給你哥。”程素心道。

“我做衣服擅長,你叫我出去擺攤,我,我可不行,我就在家裏吧。”程心蘭說着搖頭說道,不想出去折騰,有點怵。

“那行,咱們就這麽商定了,我教你記賬,都是數字,簡單的加減法,多檢查,爸也會,對準賬目。你最近看看請誰來幫忙。請一些實誠手巧的,附近的就行,下工回家吃飯,咱不管飯。對了,你哥還說最多請五個,多了會有人說不合法,先看着,定下來,等我們上學去再來上工。”程素心說道。

“我看着也成。咱在家閑着也是閑着,尤其是冬天了,沒事做。”柳瑞芳說道。

一家人商量着,早期家庭式個體加工小作坊就形成了。

第二天蘇祁林和李民勇他們去縣城時,找了倒賣票的陸哥,從他那裏弄到了兩張縫紉機票,買了兩臺縫紉機。

蘇祁林離開了幾天,縣城裏的貿易市場已經建造好了,簡易水泥臺子搭建好,在工商局那邊開了辦事處,租賃攤位。

蘇祁林自然要去租幾個攤位了。

蘇祁林讓李民勇等着,他去租攤位,辦事處剛開,人不多。

縣城的人大部分都是有工作的,公職單位,瞧不起擺攤的,就算是合法擺攤也不會高看一眼,也就窮的叮當響,膽子大,沒工作的城裏人會做這個,剩下的都是村裏人,村裏人的消息不靈通,多數安于現狀,出來的不多。

這種現象正常,等到看着這些第一批擺攤做小生意的發達了,觀念自然而然會轉變過來。

蘇祁林進去準備找人辦事時,碰到了熟人,是沈長發和沈長峰。

他們有人經常跑縣裏,對于這件事自然也知道。

蘇祁林看到他們并不意外,如果沒有他,他們就是縣裏走在最前面的人了,也是最早發財的一批人。

“長發哥,巧了,你也來了。”蘇祁林客氣的打了招呼。

“林子,你自己單幹,沒什麽利潤,幹不長久的,跟哥做怎麽樣?”沈長發眯了眯眼笑道。

“長發哥做的都是大生意,我就是小打小鬧,混口飯吃就滿足了。”蘇祁林道,拒絕的意思很明顯。

沈長發要讓他入夥,蘇祁林大概猜到,他可能會投資,然後讓他幫他賺錢,也只有沒本錢的才跟着他屁股後面轉。

“行,大家各憑本事吧。”沈長發說道,對于蘇祁林不入夥,也沒惱,對他還是瞧不上眼。

“攤位費一個月五塊錢,一年六十塊。挺便宜的,哥,我們多租一些吧。”沈長峰斜眼看了下蘇祁林沒理他跟沈長發說道。

可能是第一年,租金優惠,便宜的很,一個月才五塊錢租金。

“一個人最多租兩個攤位。”蘇祁林聽着,怕這兩個人給壟斷了,辦事處的人說道。

沈長峰的臉變了變,臉皮厚就是一瞬間又自然了,他們兩個人租了四個攤位,交了五年年的錢。

他們之前就見識過其中利潤,也有積累,所以很幹脆。他們買的攤位,不一定是自己用,也可能會給別人用,讓別人給他們打工。

等他們辦好,蘇祁林選了兩個位置好的攤位,付了一年的錢。

一年半載後,蘇祁林就用不到這個攤位,過幾年這些攤位肯定會漲錢,蘇祁林也沒指望在這攤位費上賺什麽錢,他要做的是買地,賺大錢,這只是一個過度。

沈長峰看着不屑的笑了笑。

蘇祁林沒在意拿到了字據收據離開辦事處,沈長發和沈長峰也離開了。

“哥,聽說蘇祁林也跟人賣豬肉,到時候咱把他擠兌走。”沈長發看着蘇祁林的背影說道。

“一天一頭豬能賺什麽錢?回頭買個冰箱,不單單賣豬肉,其他肉都賣。你看着點,最近我要去省城那邊看看,那邊進貨來賣才是大頭。”沈長發說道。

貿易市場開放的消息,縣裏通知出去,第一個集市,就在蘇祁林他們租了攤位之後開了,攤位上人不多,買的人卻是來了好多。

蘇祁林還是帶了小東西,衣服一類在,李民勇在之前收的豬還有,所以他還要賣幾天豬肉,和蘇祁林不在一排,早上蘇祁林那邊賣光了,來李民勇這邊來看,發現李民勇還剩下一半多。

“怎麽回事?”蘇祁林問。

“那邊,整了好多,還有冰箱,說是開業優惠,比我這邊便宜了三毛多。”李民勇皺眉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