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殿試
皇帝賜勳貴子弟出身這件事并不稀奇,勳貴家的長子能繼承爵位,餘子卻只能分得一些家産,歷代皇帝都會給勳貴的餘子賜一個進士出身,方便他們蒙蔭做官。但賜舉人出身這種行為就很鶴立雞群了,不過的确是當今幹得出來的事情,得到消息的朝臣們翻遍史書,也沒見到前例。
中旨已下,駁還是不駁?
在尚書臺當值的朝臣們面面相觑。
“左相,您看這……”
左相沉吟了一下,道:“左右不過是個舉人,随陛下去罷,準其殿試倒是有些麻煩,陛下定然會看其文章,但薊侯世子不過是一勳貴子弟,想來是争不過我大晉衆多士子的。”
“就怕陛下有點他狀元的想法。”
“胡鬧!陛下怎麽可能會……”左相想到這,感覺話說不下去了,當今說不準還真的幹得出來,一個被搶了全部權柄的皇帝,還有什麽幹不出來的?“中旨已下,駁不得,不過是件小事,順着陛下便是了。倘若陛下胡鬧,還有長公主呢。”
其他朝臣們深以為然,雖然長公主代為執政不合規矩,但當今繼位之前性子就很乖僻,繼位之後也沒少胡鬧,還是長公主執政比較利于大晉,雖然不能借着權力給自己行方便,感覺有些礙手礙腳。
“左相,宮裏又送來了一道旨意,傳話的內侍說必須左右相同時用印。”
左相一楞,聖旨上同時有皇帝之印、丞相之印才算是有效力的聖旨,不然接旨的臣子就是矯诏,今上為何又特意強調了一遍?他忽地想到了什麽,将旨意接過來一看,忍不住笑了。他命人去取右相之印,等印過之後,掏出自己的左相之印印上去。
大晉以右為尊,丞相用印時先右後左,但因為右相抱病在家多時,為圖方便,右相之印一直放在尚書臺,是經過皇帝點了頭的,現在朝中文臣也多以左相為首。
“去傳旨罷。”
一位品階較低的官員接過來,下意識打量了一眼,發覺了不妥當之處,忍不住道:“哎?怎地沒有長公主用印?”
左相似笑非笑地道:“怎地非要有長公主之印呢?”
官員連連應聲,将聖旨又抵還給宮裏來的內侍。莫不是,今上和長公主之間有了紛争嗎?官員有一種風雨預覽的感覺。
果不其然,皇帝下旨的第二天,新任太子少師傅致學就走馬上任了。
長公主聽聞,也只是無奈地搖了搖頭。昨日皇帝剛下旨就通知了她,就算不通知她也不會覺得有什麽,要知道,這份權力可是皇帝親手交到她手上的,連着傳國玉玺一起。她和皇帝之間不可能會有間隙,最起碼現在沒有,若是那麽容易就産生隔閡,她就不會代皇帝執政這麽久了。
傅府。
“父親,您不是說長安不穩,不易出仕嗎?”
剛換好朝服的傅致學搖了搖頭,道:“說是這麽說,可宮裏旨意來了,哪裏能推辭呢?更何況……” 他長嘆了口氣,心道:更何況長公主雖是明君,可牝雞司晨總不是長久之計,今上怕是要奪權了。他看了不明所以的長子一眼,又搖了搖頭。
他的幼子尚且年幼,長子生的時候正趕上先帝登基,權力交接不夠穩定,連他父親貴為丞相都要謹慎行事,他就更不敢放縱自己的兒子,長子被他關在府裏苦讀詩書,甚少出去應酬交往,就養成了這種不谙世事的性子,這種性子哪裏能做官呢。
太子少師……等太子成年,他都快要入土了,今上這是要給薊侯的兒子鋪路啊。
等過了四月,轉眼就到了殿試的時間。
世祖皇帝因為憐惜士子們二月進京趕考的時候春寒料峭,有些住得遠的甚至一月底就奔波在進京的路上了,便将會試改在了四月,殿試便順水推舟地放在了五月望日,即十五。
剛過了四更天,天色還是模糊的,燕趙歌唉聲嘆氣地穿衣洗漱,吃了兩口稀飯就準備出門。
“世子,您這個樣子今上是不會點您的。”季夏給她披上外袍上,道。
“我情願他不點我。”
殿試的地點在未央宮,皇帝登基,大小朝會,各種大典和冊立太子皇後等均在此舉行。燕趙歌慢悠悠趕到的時候已經過了五更天,皇宮前人頭攢動,一個個穿着整潔的殿試服站在宮門前,興奮地等待着人生第一次踏入大晉最中心的宮殿。
只要能參加殿試,起碼都能撈一個同進士出身,一甲入翰林,名次高一點的會被分發進三府六部做個小官,低一點的被外放做個縣令。無論最後做了什麽,都算得上是一步登天,再也不算是普通的百姓了,被稱呼着某某官人,日後大晉的風起雲湧皆會與其息息相随。
舉人們都穿着統一的殿試服,只有燕趙歌一身紅色朝服,顯得格外出衆。衆士子皆遠離了燕趙歌,暗地裏對着燕趙歌指指點點,或不屑一顧,或心生豔羨。
衆星捧月一般被聚在中心的自然是會元曲歲寒,這一科裏沒有重臣之子,除掉燕趙歌也沒有勳貴出身的,自然将出身好文采又高的會元捧了起來。
“提前恭喜曲兄了。”有士子對着曲歲寒拱手恭賀道。
“兄臺說笑了,殿試尚未開始。”曲歲寒擺了擺手,嘴上說着哪裏哪裏,卻是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樣。
曲歲寒看到了燕趙歌,表面上風輕雲淡,心裏卻恨得要死。前些時日的流言幾乎傳遍了整個長安,那個燕姓的富商之子自然也沒有道理再藏下去,況且燕趙歌直接将這件事忘在腦後了。薊侯士子燕趙歌,如果不是燕趙歌,說不準他過了殿試就會被點為長公主驸馬,一步登天,日後青雲直上也不在話下,可有了那流言,做驸馬便是奢望了,皇帝不可能頂着這樣的流言再點他,那樣是會被宗室和百姓戳脊梁骨的,連本來準備把女兒嫁給他的左相也不再有下文了。
青梅竹馬的富商未婚妻如何比得上左相之女?如何比得上長公主?原本大好的仕途被毀了一半,他如何能不恨燕趙歌。
燕趙歌咧了咧嘴,指指點點是免不了了,她倒也不在乎,唯獨希望皇帝不是打算在她身上做什麽文章,讓她考一個三甲,然後回家吃喝玩樂。她也看見曲歲寒了,她不認識曲歲寒,只瞥了他一眼,就懶得再關注了。
等到天色漸明,皇宮宮門打開,小黃門魚貫而出,宣旨令等在宮外的舉人們分成兩列入殿。
皇帝親軍甲胄齊全刀兵在手,把守着各處要道,從甲胄和兵器來看,其中有錦衣衛、虎贲營、羽林衛等,身高八尺容貌俊秀又手握長柄兵器的則是大漢将軍。
進入皇宮之後,小黃門并沒有直接指引士子們去未央宮,而是先來到了一處稍顯低矮的宮殿裏。一開始衆人還在疑惑,等進了宮殿,撲面而來的熱氣馬上就告訴他們這只要做什麽了。
沐浴更衣。
這個宮殿雖然低矮,但是看起來很寬廣,用深色的帷帳隔開了幾處,裏面有正冒着熱氣的浴桶。
沐浴有兩種寓意,一是委婉地搜查士子身上是否有違禁品,二是要洗幹淨之後再見皇帝顯得最終,畢竟的确有家境貧寒洗不起澡的士子。
燕趙歌懵了。
她不能洗啊!
這時有一個宮女前來,對着燕趙歌行禮之後道:“薊侯士子,長公主請您去旁邊一敘。”
嗯?長公主?請我做什麽?燕趙歌不明所以,但是能逃掉集體洗澡自然是好的。她跟着宮女走到旁邊的宮殿,推門一看,裏面空無一人,一個冒着熱氣的浴桶,還有挂着幹淨衣服的架子。
這還是有什麽不明白的呢?燕趙歌感嘆道。長公主無論什麽時候都很善解人意啊。
沐浴更衣之後,小黃門引領着士子們到了未央宮前,這裏站着一排禮部的官員,小黃門對着官員交代了幾句,便轉身離去。剩下的就是禮部的事情了,強調了一些注意事項,過了大約小半個時辰,才又領着士子們去了殿試地點——未央宮前殿。此時已經旭日東升了。
皇帝端坐在龍椅上,燕趙歌瞄了一眼,看起來年歲不大,感覺和自己應該年齡差不多,旁邊立着的華服金冠的貴女自然是長公主。殿下站着一排重臣,沒幾個燕趙歌認識的。
皇帝訓話了幾句之後很快就發了試題冊和答題的紙,比燕趙歌想象得要薄一些,她雖然是第一次參加殿試,但是後世倒是舉行過,那時候朝臣一起弄出來的試題冊厚厚一沓,哪像現在,摸起來感覺就兩三張。
一陣鼓樂響起,鞭炮齊鳴,有宦官高聲道:“陛下特許,本次殿試文章不限形式!”
這可真是瞌睡來了送枕頭,燕趙歌敲了敲頭,她雖然也背過四書五經,但恩師宋公可沒有教過她科舉考試的題是什麽規範,寫得不好可以說學藝不精,寫得不合規矩會被人抓小辮子,說她藐視科考。
皇帝在龍椅上洋洋得意,沒想到吧。
薊侯世子肯定不知道這狗屁文章怎麽寫,皇姐要給他一個一甲,我怎麽能拖後腿呢?不過他這模樣長得倒是真好,怪不得皇姐覺得可以大用,朕也覺得可以大用啊。
長公主扶額,無言以對。
作者有話要說: 晚了一點。
這次的四六級題目是什麽妖魔鬼怪。